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2017年高三语文复习冲刺学案_写作 02(下)
- 格式:doc
- 大小:230.00 KB
- 文档页数:4
文言文阅读第1讲综述北京四中杜蘋学习内容:一、本专题讲解的意义:1.明确高考目标: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
“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即使难度相同的古代诗文,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对所谓“浅易”程度的不同认识。
这里的“浅易”应当理解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程度。
2.体会工作意义课文讲读&练习检测很多同学认为高一高二讲课文、做检测就够了,既然高考中涉及的文言文阅读都是课外篇章,那么就应该主要做模拟题。
但事实上,从四中高三教学的统筹安排来看,我们在高三第一学期对文言文的备考主要是围绕曾经学过的课内文言文,安排了“每周一练”。
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对应练习选修二文言文复习(《庄子寓言四则》《五蠹》《察传》《非攻》)1.下列加红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乃中《经首》之会(节奏)②因其固然(因为)③如土委地(卸落,坠下)④旋其面目(转变)⑤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糊涂,不清醒)A.①④B.①⑤C.②③D.②④2.下列各句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①砉然向然②技盖至此乎③善刀而藏之④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⑤请循其本⑥昔者庄周梦为胡蝶⑦此之谓物化A.①②⑦B.②⑤⑥C. ①③④D.③④⑦3.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每空1分,20分)①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填时代)的,(填时代)的孟子、荀子,他们的言论主张分别收录在《》、《孟子》、《荀子》中。
②道家又称“”,代表人物是和庄子,他们的言论主张分别收录在《》(又名《》)、《庄子》(又名《》)中。
③墨家的创始人是,代表著作是《》,主张“”“”。
④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商鞅、,他们的代表著作分别是《》、《》。
⑤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是、,他们的主要言论见于《战国策》。
⑥杂家的代表人物是,他编纂杂家著作集《吕氏春秋》,又名《》。
3.整合学习方法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型包括两类:单选题:(1)文言实词(2)文言虚词、(3)文言句式、句间关系(4)翻译(5)主人公性格分析(6)文章观点的理解和评价。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1讲综述北京四中杜蘋学习内容:一、学生在学习古代诗歌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对于古典诗词文本的丰富性,感性认识不足;第二,学生对于古典诗词题的理解、分析,鉴赏、评价所需要的方法,缺乏理性的认知。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如何去解决呢?二、高考中对古代诗歌的考查方式综述《考试大纲》中对古代诗歌的考查要求这样阐述:“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针对这一阐述,我们能从中发现高考的考查方向和重点是什么呢?然后又如何有效地去学习和复习呢?三、如何把握古代诗歌阅读题的考点1.拿到一首诗或词,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理解它的内容呢?2.诗歌的语言都有哪些常见的特色?3.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4.当诗题中出现与“意象”或“意境”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如何去作答?四、近年来,诗歌阅读题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三种:客观题、主观题、阅读延伸题。
其中,主观题又分为3类题型:A.“直觉妙悟”型B.“诗话诗论”型C.“比较阅读”型那么,无论是客观题、主观题,还是阅读延伸题,我们在做题时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怎样作答才能紧扣得分点?五、对应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送春(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②子规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借以抒写悲情,在这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是怎样一种情感?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7分)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苏轼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②清代纪晓岚评价本诗尾联中蕴含“羁孤”之意,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②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高考专题讲第一讲音形之间北京四中连中国一、考点明确本考点重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按要求正确辨识汉字的读音。
考查内容是常见常用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形声字以及易误读的字,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只要求辨识字音,而不考查拼写,更侧重于实用。
二、命题趋势1.题型依然是单项选择题,但近几年出现了音、形结合,一起考查的趋势。
2.考查范围主要是常用字,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该考点考查“常用字”,纵观近年高考题,几乎没有涉及有难度的字,也没有超出“常用字”的范围。
3.字音、字形两个考点交替出现。
由于考纲压缩基础题,语音与字形题出现了交替考查的情况。
三、字音备考策略势(一)多音多义字汉语中有大量的多音多义字,这是汉语的特有现象,也是历年高考语音试题考查的一个重点势.1.语境辨音。
多音多义字,顾名思义,一个字多一个读音便多一个意思,字意不同读音就不同,而字意是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的,之所以会造成误读,就是因为人们忘记了这一点。
因此可以利用音义之间的联系,来准确辨识语音。
如“朝圣”中的“朝”为“朝见”之意,因此要读“cháo”,而“朝令夕改”中的“朝”是指“早晨”,因此读“zhāo”。
再如,“不顾劳累/日积月累/冗长累赘/连篇累牍”,累,取“连缀”义时读léi,取“积累或牵连”义时读lěi,取“疲劳”义时读lèi;因此正确的读音分别是“lèi,lěi,léi,lěi”。
2.词性辨音。
许多字因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因此区别其词性,也是辨析多音多义字的重要方法。
如“寒舍/退避三舍”,“舍”表示房屋、行军路程等名词意时读“shě”,表示舍弃、施舍等动词意时读“shè”,试题中的“舍”都是名词意,因此均读“shě”。
(二)形声形似字高考注重选择常用字中的形声形似字让考生辨识,备考字音题时,要牢记“一个摈弃,一个关注”。
1.一个摈弃即要摈弃“读半边”的办法。
文言文第新式:延长北京四中杜蘋学内容:一、“延长”生成的原由是北京市年开始新的一新式,迄今止只有两年的命。
多年从前,古文的,从卷命制以及卷操作的面考,向来使用客()的方式。
好:省去了许多繁的程序;不足:.抹了文学的空,.是将就了水平中的低次,失掉了划分功效。
所以,近些年来一部分古文在客()向主(笔答),学生的状有了更为,更为深入,更为高端的考。
但从全国范来看,主的考限于“翻”面,即文意理解。
而“延长”是种考方式的更为勇敢地,学生鉴于作品的个性化剖析文字必定能更全面地呈其水平,有益于拔。
古文、古、科学文、文学。
二、“延长”的特色先看看其基本型:[旭日卷]本大共小,每小分,共分。
下边的文言文,达成~。
范公仲淹,字希文,世家州。
公生二而孤,母夫人无依,再适山朱氏。
既,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
入学舍,自刻益苦。
居五年,大通六之旨,文章,必本于仁。
祥符八年,士,礼部第一,广德司理参,始迎其母以养。
公罕有大,于富誉戚,不一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曰:“士当天生下之而,后天下之而也。
”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利害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
公自守,乃知延州。
公将,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以下句中,加点的的解不正确的一是.于富誉戚戚:.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意和用法都相同的一是.之南都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以下文中句的理解,不切合文意的一是.于州城大,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地而耕之在州修建大城,来占有要害之地,又修建胡芦城,回叛的土地派人耕作.以下的理解和剖析,不切合文意的一是.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慨家世之变,离家修业,严格自励,学有所成。
.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服侍皇帝、对待他人,完整依据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益或有害而决定弃取”。
这句话归纳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联合现实生活说说自己对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意会。
(许多于字)(分)[题评分标准].(分)①举例:分。
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第四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静沈从文女孩子岳珉年纪约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望到一个从城里不知谁处飘来的脱线风筝,在头上高空里斜斜的溜过去。
身后楼梯有小小声音,一个男小孩子手脚齐用的爬着楼梯,“小姨,小姨,婆婆睡了,我上来一会儿好不好?”女孩便走过去,把小孩援上晒楼。
日头十分温暖,景象极其沉静,两个人一句话不说,望了一会天上,又望了一会河水。
他们是逃难来的,母亲,大嫂,姐姐,姐姐的儿子五岁大的北生。
胡胡涂涂坐了十四天小小篷船,船到了这里以后,应当换轮船了,一打听各处,才知道武昌城还被围着,过上海或过南京的船车全已不能开行。
到此地以后,一家人就找寻了一间屋子权且居住下来,打发随来的兵士过宜昌,去信给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
爸爸是一个武昌军部的军事代表。
哥哥也是个北京军官,二哥在上海教书。
几个人住此已经有四十天了。
母亲原是一个多病的人,身体原来就很坏,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坏了。
“为什么这样清静?”女孩岳珉心里想着。
过一会,从里边有桃花树的小庵堂里,出来了一个小尼姑,手上提了一个篮子,越过大坪向河边走来。
这小尼姑走到河边,慢慢的卷起衣袖,各处望了一会,又望了一阵天上的风筝,才从容不迫的,从提篮里取出一大束青菜,一一的拿到流水里乱摇乱摆。
因此一来,河水便发亮的滑动不止。
小尼姑把菜洗好了,又用一段木杵,捣衣裳,捣了几下,又把它放在水中去拖摆几下,于是再提起来用力捣着。
高考专题讲第十一讲你才没个性呢(上)北京四中连中国个性就是题目要求与自我擅长构成的那个交集示例1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为52%。
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
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只是3.7%,2003年时已经有18.3%。
请你根据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自己确定立意、题目和文体,字数800字。
例文:亲爱的xx同学:近好!来信收悉。
你能很快适应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活,并在学业上迅速进步,老师深感欣慰。
至于信中提到的“图书阅读”和“网上阅读”二者优劣的问题,我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但对两种阅读方式都有所经历、体验,因而还是愿意与你谈谈自己的感受,以供参考。
图书阅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式,虽为“传统”,但并未过时,而且还有强化、发扬光大之必要。
这是因为:读书治学需要安静的心绪,深入钻研需要纯净的心境,而图书阅读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情境。
心理科学实验表明,人在心绪安稳、宁静的状态下学习,最能充分发挥大脑的内存潜能;也只有在摒弃那些芜杂、烦躁的念头,使心境如一块一尘不染的水晶、一泓清澄透澈的池水时,心灵这张“白纸”上,才最容易留下清晰的知识“图画”,留下深刻的思维“轨迹”。
正如诸葛亮所说:“学须静也”,“险躁则不能治性”,“非宁静无以致远”,“非静无以成学”。
“理得”,必须以“心安”为前提。
如此阅读,才能做到像郁达夫所说的:“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出来。
”才能体验余秋雨先生所谓人生“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的真谛。
网上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它的出现,被人们认同和选择,自然也有它的道理:网上阅读虽然是个虚拟的空间,但它具有任意的链接性、互动性、即时性等优点。
网上各类图书,我们可以随意搜索、翻阅、选择,好则看之,差则弃之;而且不用花多少费用,也浪费不了很多时间,就能较快较多地接受信息,获得我们需要的知识、资料。
文言文阅读第4讲文言虚词的积累之二北京四中杜蘋学习内容:一、承接第三节课继续讲解文言虚词: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对应练习[例16·也·1]下列对“也”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⑥公子畏死耶?何泣也⑦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⑧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①③/②④/⑤⑦/⑥⑧B.①⑧/②⑥/③⑦/④⑤C.①⑤/②⑥/③⑦/④⑧D.①⑧/②⑦/③⑥/④⑤[例17·以·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挟泰山以超北海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①予与四人拥火以入②然五人之当刑也……谈笑以死C.①作《师说》以贻之②敛赀财以送其行D.①诸侯以公子贤……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例18·以·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成语“夜以继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D.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例19·因·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例20·于·1]下列对“于”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良曰:“长于臣。
”③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⑥虎兕出于柙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②⑤/③⑥D.①③/②④/⑤⑥[例21·于·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故燕王欲结于君”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B.赵氏求救于齐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例22·与·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生三人,公与之母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①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②蜩与学鸠笑之曰C.①虽与府君要,渠会永无缘②日与子弟角,无不胜D.①求,无乃尔是过与②王庶几无疾病与[例23·则·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B.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C.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D.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欲速则不达[例24·则·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A.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此则寡人之罪也[例25·者·1]下列对“者”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③妾之美我者,畏我也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⑤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⑥此三者,吾遗恨也A.①④/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D.①/②⑤/③/④⑥[例26·者·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A.虽欲言,无可进者B.南冥者,天池也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D.何者?积威约之势也[例27·之·1]下列对“之”的用法按照“代词/助词/动词”进行归类的一组是()①人非生而知之者②泰山之阳,汶水西流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⑥/②⑤/③④D.①④/②⑤/③⑥[例28·之·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令辱之,以激怒其众A.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C.今寡人将助天灭之D.之二虫又何知[例29·之·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二、固定结构的文言虚词而已,何如,然而,是以,若夫,且夫,因而,然则,何以,所以,从而,于是[例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罢了)②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样)③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④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因此)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引发议论)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再说)⑦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所以)⑧然则废钟衅与(既然这样,那么)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③⑤⑦D.②④⑥⑧[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C.①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②吾从而师之D.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壁西入秦②吾何快于是。
文言文阅读第6讲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北京四中杜蘋学习内容:一、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能识记古代文学常识2。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①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例1·全国题·12]《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四部作品的作者依次是(B)A。
高鹗吴敬梓蒲松龄吴承恩B。
刘鹗吴承恩蒲松龄吴敬梓C。
刘鹗吴敬梓章炳麟吴承恩D。
高鹗吴敬梓章炳麟吴承恩②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例2·北京卷·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C.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以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擅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③文学体裁常识[例3·全国题·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C.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灭亡》《家》《寒夜》及散文集《随想录》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D。
高尔基一生创作甚丰,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剧本、散文等。
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例4·四川卷·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两题任选一题)(5分)(1)“,”。
(荀子《劝学》)《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高考专题讲第十二讲你才没个性呢(下)北京四中连中国个性就是自我较为深入的那部分熟悉与感悟示例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
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
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例文:打破垄断是硬道理鹿特丹世乒赛,国乒大包大揽让一家独大的言论再次沉渣泛起。
全世界都明白,一家独大所引发的后果,那就是必将走向衰亡。
这一点国乒自己心知肚明,比不少行业要强!2005年世乒赛,中国队夺下5金,自此一骑绝尘,萨格勒布、横滨两届世乒赛再次包揽。
鹿特丹世乒赛,在男女单打8强中,中国队占据13个席位。
95场对外作战,中国队仅输2场,创下了历届世乒赛最佳战绩。
没有了曾经的多方制衡,剩下的只有国乒一枝独秀。
从竞技角度而言,国乒包揽是实力所向。
与中国队教练、队员夜以继日的努力,以及中国乒乓球队身后科研、医疗保障、企业厂商甚至众多国球球迷支持有密切关系。
拿下多少金牌,都无可厚非。
不过,全面垄断金牌,一家独大带来的是乒乓球发展的瓶颈。
甚至如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担心的那样,一旦彻底成为一家独大,就面临被踢出奥运会。
正是因为国乒的一家独大。
于是乒乓球在欧洲大地陷入困境,连曾经的乒乓球强国、瑞典乒协注册人数不足万人;于是,央视转播收视率面临严峻考验,连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都曾感谢国乒在莫斯科世乒赛上输球;于是,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不断出台新政,试图扭转这样的局面。
垄断带来的永远是短暂的表面风光,看似无人争锋,一家独享各种好处。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8讲例题讲析之二★课堂补充:一、诗词常见语言特色:清新自然、平淡朴素、委婉含蓄、缠绵哀怨、准确精练、简洁生动、绚丽明快、深沉隽永、生动形象、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二、诗词答题技巧及步骤总结诗眼:(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字面意义和实质意义)或肯定哪一个字(词)更好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可以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赏析句子:(1)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2)分析诗句在描写或抒情方面的表达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3)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分析主旨:(1)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2)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分析语言风格:(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意境:(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时间、地点、特点)。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技巧:(1)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高考专题讲
第十讲你才跑题呢(下)
北京四中连中国
高考命题的典型特征
示例4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有鱼吃也要捉老鼠
面前是一盘鲜美的鱼肉,我却依然选择向老鼠扑去,因为——
有鱼吃也要捉老鼠,是一种责任。
也许,鱼肉很鲜美,但为了责任,我义无反顾。
沈浩,两任村官,六载离家,他始终和村民面对面,肩并肩。
本来,他也有娇妻幼女,可以当个清闲官;本来,他也有升迁机会,可以不用那么劳累。
但,肩上的责任使他始终和村民站在—起。
他用两年时间把全村人家跑了三遍。
终于,道路通了,水利修了,示范村评上了,然而,他也倒下了,倒在了他奋斗过的土地上。
那鲜红的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因为肩上那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才会在有鱼吃时去捉
老鼠。
有鱼吃也要捉老鼠,是一种境界。
有两位姑娘,她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却都散发着同样的美丽。
一位是中国姑娘李灵,一位是德国姑娘萨布利娅·坦贝肯。
李灵,这个八零后女孩,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像其他女孩那样,享受自己如花的青春。
然而,为了一群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留了下来。
烈日下,有她奋力登车的身影;夕阳里,有她汗珠流淌的面庞。
德国姑娘萨布利娅·坦贝肯受过良好的教育,本来,她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过上属于自己的舒适而优雅的生活,然而她不。
为了一群素不相识的孩子,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她用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点燃了西藏许多盲童的希望之火,她的双眼是如此明亮,乃至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
到前行的方向。
因为心中那高远的境界,才会在有鱼吃时去捉老鼠。
有鱼吃也要捉老鼠,是中华民族的风骨。
张正祥,一名普通的云南汉子。
本来,按照他的情况,完全可以过上清闲安稳的日子,但为了保护滇池,他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令所有人敬畏、胆寒。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中华民族的风骨才得以传承挺立。
从焦裕禄、孔繁森到任长霞、牛玉儒,中华民族的风骨就这样一代代薪火相传,巍然挺立。
有了他们。
我泱泱中华必将光昭日月,磅礴东方。
因为中华民族这亘古挺立的风骨,才会在有鱼吃时也捉老鼠。
桌上的鱼肉再鲜美,我却依然义无反顾,向老鼠扑去! 示例5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拟题目。
自定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例文:
春来草自青
——致女儿的一封信
孩子:
听到你关灯后随即响起的鼻息声,妈妈才敢提笔。
孩子很累吧,但妈妈从来没听过你抱怨高中“三点一线”生活的枯燥,而只会听到班里的趣闻和老师对你的关照,看着你神采飞扬的脸,妈妈好欣慰:我的女儿,乐观而坚强。
这也是妈妈不把你比作花而比作小草的原因。
娇嫩的花受不了风吹雨打,但小草却始终洋溢着绿色的微笑。
孩子,妈妈今天想告诉你—个简单的道理:春来草自青。
最近吃饭时总听你频频提起一个男孩子的名字却很快又缄默不语,也许你看不到我和你爸爸的会心一笑,但我们却看到你的脸颊上飘起了几点红云和仓促扒碗中饭粒的窘态。
孩子,妈妈现在很开心,因为我的女儿正在长大成熟,而且有优秀的男生喜欢她。
他是你们班的班长吧,阳光帅气,品学兼优。
你们一直是工作上的好拍档,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是不?你忍心让这么纯粹的情感流失水分吗?孩子,妈妈也是经过青春的玫瑰园的,当接到男孩子的情书时,别提多窘了,脸烧得像番茄,说起话来语无伦次,心里泛起丝丝蜜意但又在想有没有两全之策可以拒绝他而不伤害他。
妈妈做到了去理智地处理,让自己的高中划上完美的句号。
再后来遇到了你爸爸,那时已到了春天吧,昔日苍白脆弱的小草逐渐转为青绿,妈妈才能用成人的心智去成熟地对待属于自己的情感。
孩子,你总说我们像王子和公主,生活得好幸福,但是孩子,你必须得清楚,仅仅靠青涩地喜欢,王子和公主是不会在一起的,他们
只能在充满暖意的春季才能去收获—份成熟的爱情。
孩子,妈妈原来对你照顾不够〈周密︰不当〉,看到你欲言又止的样子才有所领悟,你想和妈妈说但又难以启齿,对不对?让你在青春的玫瑰园迷失了方向。
妈妈好愧疚。
但能被这么优秀的男生喜欢,是你的礼物,但妈妈希望,你不要打开它,毕竟,你还不到时候去扮演—株菁菁芳草。
你曾经告诉我:“妈妈,其实高中生活一点都不苦,又有你和爸爸拉着我的手,陪我前行,我都想一辈不松开了。
”听了你稚气未脱的话,妈妈当时不知说什么好,但妈妈现在特别想回复你。
孩子,小草在成熟过程中除了需要阳光的福泽,雨露的滋养,泥土的爱抚,还必须有袭来的阵阵暖意,那是一个全面复苏的季节——春天。
惟有那时,你这株小草才会充满生机活力,焕发绿色的生命光彩。
到那时,我们会松开你的手,把你的手放心地交给另一个人,让你走剩下的路。
但,不是现在,原因很简单,属于你的春天还没有到,在这个季节,要做的是其他该做好的事。
夜深了,妈妈不会扰到你的好梦,孩子,春天到的时候,草才会渐渐变绿。
爱你的妈妈
某年某月某日
示例6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
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
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例文: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仍值赞扬
古往今来,因无力改变楚国现状的屈原毅然投江,最终得到了千古赞颂;陶渊明的那种隐退的做法,也被认为是高尚情操的表现。
同样是“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为什么他们都得到千古赞颂,而现今蔡铭超的爱国行为却受到质疑?
大家都知道,兔首、鼠首本归中国所有,如果我真得买下他们,岂不是承认了那些流亡在外文物的佥归属权?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蔡铭超的做法虽未解决最终问题,但体现了
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值得我们赞扬。
试想,如果那些被非法掠夺的文物都要通过用金钱买回这一方式得到,那么这无疑是承认了那种做法,同时也会损害华夏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如何能立于世界之林?
屈原行至江边,想到这污浊的尘世,自己不能挽救,但也绝不允许它污浊了自己,因此怀石自沉,完成了精神与灵魂结合的涅磐。
千百年来,人们惊叹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惋惜于屈原的自尽。
直到今日,人们在端午节时也常纪念屈原。
而蔡铭超的做法也是爱国的行为,为什么却得到“恶意破坏规则”这样的评价?难道一定要他粉身碎骨才足以体现他的爱国情操?
由此看来,蔡铭超惟一不足之处就是他没有付那笔巨资才赎回我国文物。
其实,只要每人出一点,尽一份力,凑齐那些钱又有何难?只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中国人何有尊严可言?中国又如何挺直他的脊梁?其实我国已通过很多非金钱的做法赎回了很多文物。
所以说,文物不一定要通过高价得到。
如果这样的话,那“无价之宝”怎么体现它的价值?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是临刑前谭嗣同对观他斩首的百姓说的一句话。
虽然老百姓大多不能理解他的意思,但留给后人的是对他的那种爱国情怀的赞美。
同理,蔡铭超也是如此,他只是做了他认为该做的事。
所以,我认为蔡铭超应得到赞扬。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勇,更是因为他那强烈的爱国情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蔡铭超仍应赞扬,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像他一样,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去为祖国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