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86.28 KB
- 文档页数:12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工业废水对水坏境的污染:水质恶化、改变水体功能、污染饮用水源、危及人体健康工业废水的分类污染物性质:有机废水、无机废水、重金属水、放射性废水、热污染废水污染物种类: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丙烯晴废水、含馅废水产生废水工业部门:冶金工业废水、化学工业废水、纺织工业废水、煤炭工业废水、石油工业废水产生废水的行业: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印染工业废水、焦化工业废水、啤酒工业废水、制革工业废水废水来源与受污染程度:生活污水、冷却水、洗涤废水、工艺废水、地表径流(初期雨水)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易降解、可降解、难降解无机污染物:N/P、重金属、氟化物、亂化物悬浮物:有机、无机病原体油类热污染放射性工业废水的特点:1种类繁多,治理技术远比城市污水复杂2.组分复杂一难用单一处理技术解决一一费用高3.污染物浓度高一一处理工艺复杂4.可能排放有害有毒污染物一一影响处理技术选择5.废水排放量大6.水质水量变化幅度犬,使处理工艺复杂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原则: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和法规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策略:1.积极推广与实施清洁生产,实行污染预防、工业污染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工业持续发展2.提倡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的合并处理3.调整乡镇企业的布局与产品结构,综合防治乡镇企业水污染4.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和执法能力建设..................... 掃品汐呎........................环境标准的分类: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2009)GB强制性国家标准;GB/T推荐性国家标准;GB/Z国彖标准化指导性牧术丈件CJ城镇•建设行业标准;HG化工行业标准;HJ环境保炉行业标准;HY海洋行业标准;JB机械行业标准;JC建材行业标准;JG建筑工业行业标准;NY农业行业标准;QB轻工行业标准;SL 水利行业标准;WS卫生行业标准;DB+*强制性地方标准DB+*/T推荐性地方标准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939—2006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Provincial discharge standard of main water pollutantsfor chemical industry2006-05-26发布2006-07-26实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加强江苏省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化学工业企业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及《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要求,规定了25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19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19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工业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化学工业企业重点控制的25种水污染物排放的最高浓度限值,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仍执行国家相应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2006-05-26发布2006-07-26实施省环境保护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贯彻《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生态省建设纲要》,加强省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化学工业企业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及《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政复[2003]29号)要求,规定了25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19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19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规性附录。
本标准由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学环境学院、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 围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工业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省化学工业企业重点控制的25种水污染物排放的最高浓度限值,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容和要求,仍执行国家相应标准。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6920—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8—19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T 7481—1987 水质铵的测定水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5—19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7486—19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T 7488–19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GB/T 7490—1987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1859—1989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901—1989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3—1989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7—1989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11912—1989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3458—2001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4204—1993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5580—1995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19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 18871—200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HJ/T 58—2000 水质铍的测定铬菁R分光光度法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政复[2003]29号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水质恶化、改变水体功能、污染饮用水源、危及人体健康工业废水的分类污染物性质:有机废水、无机废水、重金属水、放射性废水、热污染废水污染物种类: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丙烯晴废水、含铬废水产生废水工业部门:冶金工业废水、化学工业废水、纺织工业废水、煤炭工业废水、石油工业废水产生废水的行业: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印染工业废水、焦化工业废水、啤酒工业废水、制革工业废水废水来源与受污染程度:生活污水、冷却水、洗涤废水、工艺废水、地表径流(初期雨水)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易降解、可降解、难降解无机污染物:N/P、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悬浮物:有机、无机病原体油类热污染放射性工业废水的特点:1种类繁多,治理技术远比城市污水复杂2.组分复杂——难用单一处理技术解决——费用高3.污染物浓度高——处理工艺复杂4.可能排放有害有毒污染物——影响处理技术选择5.废水排放量大6.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使处理工艺复杂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原则: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和法规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策略:1.积极推广与实施清洁生产,实行污染预防、工业污染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工业持续发展2.提倡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的合并处理3.调整乡镇企业的布局与产品结构,综合防治乡镇企业水污染4.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和执法能力建设环境标准的分类: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2009)GB强制性国家标准;GB/T推荐性国家标准;GB/Z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CJ城镇建设行业标准;HG化工行业标准;HJ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Y海洋行业标准;JB机械行业标准;JC建材行业标准;JG建筑工业行业标准;NY农业行业标准;QB轻工行业标准;SL水利行业标准;WS卫生行业标准;DB+*强制性地方标准DB+*/T推荐性地方标准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ICS13.060Z60备案号: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307—2013代替 DB11/307-2005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2013-12-20发布2014-01-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5 污染物监测要求 (11)6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6)参考文献 (17)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对DB 11/307-2005《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标准名称修改为《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总钒、总钴、二氯甲烷、异丙苯、苯乙烯、氯乙烯、水合肼、吡啶、硼、二氧化氯、肼、一甲基肼、偏二甲基肼、三乙胺、二乙烯三胺、总余氯、粪大肠菌群、急性毒性、2,4,6-三硝基甲苯(梯恩梯TNT)、二硝基甲苯(地恩梯DNT)、环三亚甲基三硝胺(黑索今RDX)、硝化甘油、硝基酚类、叠氮化钠、硫氰酸盐、氯化物、硫酸盐、总铁28项污染物控制指标;删去了有机磷农药、元素磷2项污染物控制指标。
--调整了排放限值:表1中A排放限值加严37项,B排放限值加严26项;单独制订了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排放限值表2;表3加严34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 11/307-2005《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下列标准适用的污染源执行以下相应标准:DB 11/890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除上述污染源外,其他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发布后,若本市再行发布新的适用相关行业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行业执行相应的新发布的排放标准。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2003-11-26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广东省地方标准DB 44/26—2001 DB 4426-1989废止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ischarge limits of water pollutants2001—08—20发布 2002—01—01实施发布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次前言................................................................................. Ц 引言.............................................................................. ...Ш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内容........................................................................1 4.1 控制区划分和标准分级...................................................1 4.2 污染物分类和标准值......................................................2 4.3 其他规定.....................................................................2 5 监测..............................................................................2 5.1 采样点........................................................................2 5.2 采样频率.....................................................................2 5.3 样品采集和保存............................................................3 5.4 排水量........................................................................3 5.5 统计...........................................................................3 5.6 分析方法.....................................................................3 6 标准实施 (3)附录A (规范性附录)混合排放浓度限值计算..............................1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负荷计算.....................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污染物最高允许年排放总量计算 (18)表1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 表2 第二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 表3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7 表4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9 表5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2 表6 分析方法 (15)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要求本标准是对DB 4426-1989《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
ICS:13.040.40Z60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3151—2016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chemical industry2017-01-10发布2017-02-01实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目次前言.................................................................................................................................................................... I I 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排放控制要求 (4)5监测要求 (6)6实施与监督 (9)附录A(规范性附录)确定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 (10)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方法 (11)附录C(资料性附录)企业建立VOCs排放和控制台账的基本要求 (12)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控制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促进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监测及监督实施要求。
本标准是化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未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或地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实施后,国家或本省另行发布的相关标准严于本标准时,应执行其相关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
DB32/939-2006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6-05-26发布2006-07-26实施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24 要求5 监测6标准实施监督6附录A(规范性附录).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加强江苏省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化学工业企业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及《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要求,规定了25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19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19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工业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化学工业企业重点控制的25种水污染物排放的最高浓度限值,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仍执行国家相应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6920—1986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8—19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T 7481—1987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5—19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7486—19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GB/T 7488–19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T 7490—1987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1859—1989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901—1989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3—1989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7—1989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11912—1989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3458—2001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4204—1993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5580—1995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19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 18871—200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HJ/T 58—2000 水质铍的测定铬菁R分光光度法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苏政复[2003]29号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序号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标准限值单位是否达标超标倍数评价标准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未监测原因1总排口20180701化学需氧量40.5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总排口20180701氨氮 1.5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总排口20180702化学需氧量42.8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总排口20180702氨氮0.9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总排口20180703化学需氧量43.1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6总排口20180703氨氮0.8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7总排口20180704化学需氧量68.8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8总排口20180704氨氮 3.7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9总排口20180705化学需氧量67.9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0总排口20180705氨氮19.2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1总排口20180706化学需氧量53.1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2总排口20180706氨氮 2.2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3总排口20180707化学需氧量56.2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4总排口20180707氨氮 1.1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5总排口20180708化学需氧量24.9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6总排口20180708氨氮0.845mg/L是(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7总排口20180709化学需氧量47.5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8总排口20180709氨氮1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19总排口20180710化学需氧量47.1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0总排口20180710氨氮 2.5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1总排口20180711化学需氧量64.7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2总排口20180711氨氮 3.7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3总排口20180712化学需氧量49.1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4总排口20180712氨氮 5.8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5总排口20180713化学需氧量39.5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6总排口20180713氨氮 2.1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7总排口20180714化学需氧量40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8总排口20180714氨氮0.3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29总排口20180715化学需氧量56.1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0总排口20180715氨氮0.2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1总排口20180716化学需氧量191.1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2总排口20180716氨氮0.345mg/L是(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3总排口20180717化学需氧量75.8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4总排口20180717氨氮 1.9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5总排口20180718化学需氧量69.2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6总排口20180718氨氮0.2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7总排口20180719化学需氧量59.7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8总排口20180719氨氮 3.4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39总排口20180720化学需氧量44.9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0总排口20180720氨氮0.6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1总排口20180721化学需氧量47.9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2总排口20180721氨氮0.4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3总排口20180722化学需氧量41.7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4总排口20180722氨氮0.6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5总排口20180723化学需氧量71.5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6总排口20180723氨氮0.48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7总排口20180724化学需氧量111.1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8总排口20180724氨氮8.945mg/L是(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49总排口20180725化学需氧量55.7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0总排口20180725氨氮 2.8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1总排口20180726化学需氧量48.4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2总排口20180726氨氮 1.3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3总排口20180727化学需氧量67.2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4总排口20180727氨氮0.4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5总排口20180728化学需氧量44.9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6总排口20180728氨氮0.2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7总排口20180729化学需氧量57.2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8总排口20180729氨氮0.4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59总排口20180730化学需氧量41.4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60总排口20180730氨氮0.4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61总排口20180731化学需氧量51.1500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62总排口20180731氨氮0.245mg/L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
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法规,其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物、重金属、悬浮物、氮、磷等,这些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和影响效果不同,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排放标准来进行控制。
首先,对于有机物的排放标准,一般是以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为指标来进行限制。
COD是指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氧化剂的量,而BOD则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所需的氧气量。
对于不同行业的工业废水,其有机物排放标准也有所不同,一般是根据工艺特点和水质要求来制定。
其次,重金属是工业废水中的另一个重要污染物,包括铅、镉、汞、铬等,这些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针对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排放,需要严格控制其浓度和总量,以保证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此外,悬浮物也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它会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排放标准也需要进行限制,一般是通过浊度和悬浮物浓度来进行控制。
另外,氮、磷等营养盐也是工业废水中的重要污染物,它们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对于工业废水中的氮、磷排放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限制,以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才能有效减少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因此,各行业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ICS13.020.01Z0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3161—2018有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站)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odor pollutant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ial enterprises2018-04-23发布2018-10-23实施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发布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岩、高锐、王晓明、李赛钰、李剑、杨新飞、史书兵、马晓东。
有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站)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站)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有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站)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有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投产后的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建有或规划建设有机化工生产企业的化工园区,其园区污水处理厂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14675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8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及其修改单HJ/T3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533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4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604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38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734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法-质谱法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3.1有机化工企业organic chemical industrial enterprises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生产各种有机原料及产品的工业。
江苏省排放标准DB32-1072-2007————————————————————————————————作者:————————————————————————————————日期: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1072-2007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ischarge Standard of Main Water Pollutant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 Key Industries of Taihu Area2007-07-08发布2008-01-01实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次目次 (II)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要求 (2)5 监测 (2)6 标准实施监督 (3)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控制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沿湖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针对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排放的主要水污染物,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考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670-2004《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规定方法》编制。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北京地标)
下列标准适用的污染源执行以下相应标准:
DB 11/890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除上述污染源外,其他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发布后,若本市再行发布新的适用相关行业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行业执行相应的新发布的排放标准。
标准分级
1.直接向地表水体排放污水的单位(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除外)其水污染物的排放执行表1的规定,排入北京市II类、I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A排放限值,排入北京市IV、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B排放限值。
其中新(改、扩)建单位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现有单位自2015年12月31日起执行,2015年12月30日前执行原标准DB11/307-2005的排放限值。
表1 排入地表水体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注:①12月1日-3月31日执行括号内的排放限值。
2.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表2排放限值,
排入北京市II类、III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A排放限值,排入北京市IV、V类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污水执行B排放限值。
表2 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排入地表水体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
注:①12月1日-3月31日执行括号内的排放限值。
3.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执行表3的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水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执行GB16889-2008表2的规定。
表3 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2003-11-26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广东省地方标准DB 44/26—2001 DB 4426-1989废止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ischarge limits of water pollutants2001—08—20发布 2002—01—01实施发布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次前言................................................................................. Ц 引言.............................................................................. ...Ш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内容........................................................................1 4.1 控制区划分和标准分级...................................................1 4.2 污染物分类和标准值......................................................2 4.3 其他规定.....................................................................2 5 监测..............................................................................2 5.1 采样点........................................................................2 5.2 采样频率.....................................................................2 5.3 样品采集和保存............................................................3 5.4 排水量........................................................................3 5.5 统计...........................................................................3 5.6 分析方法.....................................................................3 6 标准实施 (3)附录A (规范性附录)混合排放浓度限值计算..............................1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负荷计算.....................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污染物最高允许年排放总量计算 (18)表1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 表2 第二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 表3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7 表4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9 表5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2 表6 分析方法 (15)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要求本标准是对DB 4426-1989《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
D B化学工业主要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 B32/939—2006 2006-05-26发布
2006-07-26实施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加强江苏省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化学工业企业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及《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要求,规定了25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19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19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工业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化学工业企业重点控制的25种水污染物排放的最高浓度限值,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仍执行国家相应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66—1987水质总铬的测定
GB/T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78—19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7481—1987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7485—19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7486—19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GB/T7488–19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5
GB/T7490—198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859—1989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光度法GB/T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1903—1989水质色度的测定
GB/T11907—1989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11912—1989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204—1993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15580—19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5581—19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GB/T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18871—200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HJ/T58—2000水质铍的测定铬菁R分光光度法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苏政复[2003]29号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化学工业chemicalindustry
指以石化基础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延伸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及精细化工等行业。
3.2
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厂centralizedindustrialsewagetreatmentplant
指以处理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设施。
?
4要求
4.1标准分级
4.1.1排入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
GB3097—19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本标准一级标准。
??
4.1.2排入GB3838—2002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19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本标准二级标准。
?
4.1.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
4.1.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4.1.1和4.1.2的规定。
4.1.5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苏政复[2003]29号文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4.2?标准值
4.2.1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
4.2.1.1第一类污染物,不分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达到表1要求。
表1????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4.2.1.2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达到本标准表2要求。
表2??第二类污染物(指标)最高允许排放值
表2(续)
表2(续)
4.2.2化学工业的最高允许排水量仍执行国家相应标准规定。
4.3其他规定
4.3.1同一排放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且每种污水的排放标准又不相同时,其混合污水的排放标准按附录A计算。
4.3.2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GB18871—2002的规定。
4.3.3本标准未包括的项目,有行业标准的,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5监测
5.1采样点
采样点应按4.2.1
经计量检定合格的污水水量计量装置和污水比例采样装置。
5.2采样频率
5.2.1工业污水常规性监测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
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
一次;
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
其他污水采样:24h不少于两次。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按日均值计算。
5.2.2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机采样,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一次浓度计。
5.3样品采集和保存
5.3.1污水样品采集应符合GB12997的规定。
5.3.2样品保存应符合GB12999的规定。
5.4统计
企业的原材料使用量产品产量等以法定月报表或年报表为准。
5.5分析方法
各项目分析方法见表3,分析方法应采用国家方法标准,若无国家方法标准可暂采用表3所列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颁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表3分析方法
6标准实施监督
6.1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2本标准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6.3现有国家或地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颁布或新修订的国家或地方(综合或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于本标准的污染物控制项目,按照从严要求的原则,按适用范围执行相应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再执行本标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混合污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A.1关于排放单位在同一个排污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业污水,且每种工业污水中同一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又不同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计算混合排放时该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C
混合
…………………………………………(A1)式中:
——混合污水某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C
混合
Ci——不同工业污水某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Qi——不同工业的最高允许排水量,m3/t(产品),
本标准未作规定的行业,其最高允许排水量由地方环保部门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Yi——分别为某种工业产品产量(t/d,以月平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