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型表面施胶剂的概况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69.97 KB
- 文档页数:4
一、SMA概述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是一种有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组成一体的沥青混合料。
它与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沥青混合料,如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包括Ⅰ型、Ⅱ型)、沥青碎石混合料(AM)、抗滑表层混合料(AK),以及大空隙排水性沥青混合料(OGFC)相比,各自有不同的优缺点,SMA是嵌挤密实结构;AC-Ⅰ是悬浮密实结构;AC-Ⅱ是悬浮半空结构(空隙相对大些);AM是嵌挤空隙结构;OGFC是嵌挤空隙结构等。
SMA是由沥青玛蹄脂填充碎石骨架组成的混合料。
SMA具有以下特点:5mm以上粗集料,主要是4.75mm~15mm粗集料的比例高达70%~80%,矿粉用量达8%~13%,粉胶比远远超出通常的1.2限制,由此形成的间断级配,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剂;沥青结合料用量多,粘结性要求高,应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SMA的材料质量要求比普通沥青混凝土的高,粗集料必须特别坚硬,针片状颗粒少,矿粉必须是磨细石灰石粉;SMA 施工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要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因为用改性沥青,而且要添加投入稳定剂需延长5-10 S拌和时间)),提高施工温度,不宜用轮胎碾压实(防止粘轮和玛蹄脂上浮,降低路面构造深度并造成泛油)等。
(不过现在不同的专家意见不一致,存在争议,SMA 要求的空隙率小3-4%,所以有些专家推荐用轮胎压路机搓揉,以降低空隙率,我们还是严格按照现在的规范要求执行,规范是我们的保护伞),综合SMA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多一少(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掺纤维增强剂,材料要求高。
SMA生产、施工流程为:备料,配合比验证调整,沥青混合料生产,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保养。
SMA 沥青玛蹄脂混合料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能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由于粗集料的良好嵌挤,混合料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由于沥青玛蹄脂的粘结作用,低温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也有较多的改善;添加纤维稳定剂,使沥青结合料保持高粘度,其摊铺和压实效果较好;间断级配在表面形成大孔隙,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同时混合料的空隙又很小,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都很好。
表面施胶剂的种类及作用许夕峰 靳光秀 梁福根 吴晓敏(杭州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杭州311231)摘 要:本文对表面施胶剂进行了分类,并对每类产品的性能及在不同纸种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表面施胶剂 造纸 印刷适应性1 前言施胶的目的是使纸或纸板具有抗拒液体(特别是水和水溶液)扩散和渗透的能力。
表面施胶[1,2]指的是湿纸幅经干燥部脱除水分至定值后,在纸的表面均匀地涂施适当的胶料的工艺过程。
在现代的造纸技术中,表面施胶已成为纸页表面施胶处理的主要形式,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赋予纸张一定的抗液性,在某些情况,则更加强调其对纸张印刷性能、纸张表面性能的改善。
因此,也有将表面施胶称为表面改性或表面增强的。
近年来,随着纸张表面施胶工艺的发展,许多化学品公司都研发生产出能适合纸张表面施胶用的化学品。
本文将主要介绍表面施胶化学品的种类及其在不同纸种中发挥的作用。
2表面施胶剂的种类2.1传统表面施胶剂淀粉是最常用的载体,也是施胶压榨中用量最大的化学品。
有关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很多[3,6],这里需强调的是阳离子淀粉及酶转化淀粉。
阳离子淀粉[7]可与纤维形成离子键,因此在损纸回抄的过程中可更多的留在纤维表面,降低白水的COD,有利于环保。
酶转化淀粉[8]是一种生物变性淀粉,其转化结果与氧化淀粉相似,都是将淀粉的长分子链水解为短分子链。
酶转化淀粉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可现制现用,较常用的氧化淀粉,其最突出的优点是使用成本很低,因此越来越受到纸厂的青睐。
除淀粉外,PVA、CMC及海藻酸钠[9]有时也作为载体应用在施胶压榨上。
这些化学品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封闭纸张的毛细孔。
2.2合成聚合物表面施胶剂[10-14]合成聚合物表面施胶剂在现代造纸工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与传统的浆内施胶剂不同,它们是专门为表面施胶而设计的,是目前表面施胶剂的主流产品。
该种表面施胶剂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施胶剂(SMA及SAA类);②聚合物水分散液表面施胶剂(SAE类):③聚氨酯水分散液表面施胶剂(PUD类)。
二级建造师2023公路工程实务常考知识点: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二级建造师2023公路工程实务常考知识点: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备考知识点: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沥青玛碲脂碎石SMA〔是Stone Mastic Asphalt的缩写〕,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碲脂结合料,填于连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形成沥青混合料。
具有抗滑耐磨、密实耐久、抗疲劳、抗车辙、减少低温开裂的优点,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做抗滑表层使用。
2.SMA沥青路面施工,按施工技术标准要求,首先应进展沥青、矿料、纤维等材料选择及试验,进展配合比设计,通过目的配合比设计阶段、消费配合比设计阶段、消费配合比验证阶段。
经按消费配合比设计进展试拌及试验段铺筑检验后,确定消费用的标准配合比。
以此作为消费控制的根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3.SMA混合料的拌合
〔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和平安等规定。
〔2〕纤维类掺加剂必须有可靠的掺加设备,该设备应计量正确,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合,拌和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填充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合温度的装置。
〔3〕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合均匀,纤维掺加剂均匀分布在混合料中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
〔4〕在试拌时,视混合料情况,拌合时间可相应增减。
〔5〕采用颗粒状纤维,纤维应在粗细集料投料后立即参加,干拌时较常规混合料消费增加5~l0s,喷人沥青后湿拌时较常规混合料消费至少增加5s。
采用纯纤维,纤维随沥青喷人后,由专用设备打散、喷入,湿拌时间较常规混合料消费至少增加5s。
SMA树脂:一种是皮革丰满和柔软的再鞣助剂简介这篇文章介绍了SMA树脂作为再鞣剂可增加皮革的丰满度和柔软的手感的优点。
皮革再鞣再鞣是将生皮转化为皮革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给予皮革最终的外观及性能:包括手感,柔软性和机械性能。
最佳的性能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铬鞣达到。
根据皮革鞣制工作者的制造方法,在某个步骤(通常在铬鞣以后),将皮革根据最终产品的需要按照类型和质量分开。
而复鞣则可给予生皮特定的性能。
同时,复鞣也可使产品均匀化,尽管你投入的是不同的生皮。
最后,复鞣还为最终的染色,乳液加脂及整饰做好准备。
市场的趋势是要制备越来越丰满的皮革,同时粒度必须精细而均匀,这才有利于进行柔软整饰,例如像通过苯胺涂饰来制备奢华的皮革。
像SMA等复鞣助剂就可以帮助达到这些性能。
SMA树脂介绍SMA树脂是苯乙烯-马来酸酐低分子量聚合物。
SMA1000和SMA2000是苯乙烯/马来酸酐分别以1/1和2/1的比例聚合而成。
SMA树脂的性能SMA1000HNa SMA2000HNa外观清澈/流动的液体偏黄/透明/流动的液体电荷负电荷负电荷PH 9-11 9-11固含量(%)39-41 34-36粘度/30℃(mPa.S)< 500 < 500而用于复鞣的SMA是钠盐水溶液。
SMA HNa 可与水完全互溶,但它们对酸很敏感,当PH低于7时会沉淀。
SMA树脂和主要的鞣制助剂均可相容,例如植物性,合成助剂,亚硫酸化或磺酸化的加脂乳液和PH大于等于7的负电荷染料。
使用SMA的好处1)用SMA复鞣以后的皮革所具备的主要性能:l丰满度明显提高;l特殊的手感及柔滑性能;l特别精细的颗粒而且,SMA树脂可以提供染料而价值乳液的深层及良好的渗透。
同时,第一铬鞣得到的机械性能也不会在复鞣中被破坏。
根据最终皮革产品的要求,可以通过选择SMA1000HNa或SMA2000HNa 的添加量来调节以下性能。
SMA1000HNa SMA2000HNa丰满度/柔软度+++ ++++粒度的平滑性++++ +++手感/柔滑++++ +++2)SMA树脂与铬的相互作用:根据测量在复鞣处理中以及皮革酸化后析出的铬的量表明SMA树脂和存在于纤维孔隙间的游离铬复合并固定。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 简介SMA是由高含量粗集料、高含量矿粉、较大沥青用量,低含量中间粒径颗粒组成的骨架密实结构型沥青混合料。
001、形成背景0060年代的德国交通十分发达,根据本国的气候特点(夏季气温20℃左右,冬季不太冷),习惯修筑“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
这种结构中沥青含量12%左右,矿粉含量高。
使用中发现路面的车辙十分严重,另外当时该国家的汽车为了防滑的需要,经常使用带钉的轮胎(包括欧洲一些国家亦如此),其结果是路面磨耗十分严重(1年可减薄4cm左右)。
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车辙,减少路面的磨耗,公路工作者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增大粗集料的比例,添加纤维稳定剂,形成了SMA结构的初形。
1984年德国交通部门正式制定了一个SMA路面的设计及施工规范,SMA路面结构形式基本得以完善。
这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先后在德国、欧洲一些国家逐渐被推广、运用。
我国首次使用改性沥青是1994年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使用了奥地利技术NOVOPHALT。
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间隙可不断调整的大型胶体磨使改性剂反复多次通过磨体而达到非常均匀与沥青共混,用400倍显微镜面观察切片晶体结构是否混合均匀。
PE对改善高温稳定性较好,而SBS对改善低温稳定性较好,96年首都机场东跑道罩面掺入4%PE+2%SBS,另外还掺入0.4%石棉纤维,使用改性剂以后,针入度比原来沥青减少了一个等级,软化点大为升高,粘度增加了7倍,说明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00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SMA)的组成原理及特点00SMA的结构组成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
具体讲:00①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5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粉胶比”超出通常值1.2的限制)。
由此形成的间断级配,很少使用细集料;00②为加入较多的沥青,一方面增加矿粉用量,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剂;00③沥青用量较多,高达6.5%~7%,粘结性要求高,并希望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最好采用改性沥青) 003、SMA结构的主要优点①、高温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