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素养大赛题库3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大赛题库一、引言本文档为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大赛题库,旨在提供一系列科学教育相关的题目,帮助小学教师提升自身素养并提供教学参考。
二、题库内容本题库根据小学科学课程重点内容和教学标准,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题目:1. 科学常识1.1 以下哪种能量能够驱动汽车移动?a) 水力能b) 风能c) 电能d) 条形码能1.2 人类的身体哪个部位负责听到声音?a) 眼睛b) 嘴巴c) 耳朵d) 鼻子2. 物质与能量2.1 以下哪个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 铜b) 银c) 锌d) 铝2.2 将水烧开属于以下哪类能量转换过程?a) 光能转化为电能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电能转化为声能d)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3. 生物与生态3.1 蚕宝宝变成蚕蛹,再变成蝴蝶的过程叫做什么?a) 蜕皮b) 育幼c) 变形d) 流浪3.2 植物通过什么器官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叶c) 枝干d) 花4. 科技与社会4.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家庭用电设备?a) 电视机b) 洗衣机c) 冰箱d) 手机4.2 数字相机使用的是以下哪种技术?a) 光学技术b) 传感器技术c) 机械技术d) 电子技术5. 科学实验5.1 镁带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5.2 将绒毛放置在水箱旁,几天后会发现水箱内水位下降。
这是因为绒毛具有什么特性?a) 吸水性b) 导电性c) 鱼儿喜欢d) 易燃性三、结语以上是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大赛题库的部分题目,希望能对小学科学教师们的教学提供帮助和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合的题目进行使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祝各位教师大赛取得好成绩!。
小学科学素养知识测试题(一)含答案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
(留五个空,任意填。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科学素质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地球的行星?A.火星B.水星C.木星D.金星答案:B2.杂草常常会抢夺农作物的养分和水分,下列哪个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草生长?A.加强施肥B.勤于浇水C.及时除草D.增加阳光照射答案:C3.蜗牛怕盐,如果我们把蜗牛放在撒满盐的地方,它会怎么样?A.变得更快B.变得无法移动C.变得更强壮D.变得更活跃答案:B4.下列哪种器械可以测量温度?A.测速计B.压力计C.温度计D.秤答案:C5.光的传播需要一种媒介,下列哪个既是物体又可以传播光线?A.金属B.玻璃C.木头D.布料答案:B二、填空题1.长颈鹿的哺乳时间大约为______个月。
答案:15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答案:叶子3.牙齿主要用于______食物。
答案:咀嚼4.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为______。
答案:氧气5.在冬天,人们常常会因为缺少维生素D而导致______。
答案:佝偻病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一种能源转化过程。
答案:例如,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可以被光伏电池吸收并转化为电能,电能可用于给电器供电。
2.解释一下“凹透镜”的作用。
答案: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生发散作用,使得通过镜片的光线看起来更为分散,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小。
四、实验题1.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沸点实验材料:水、酒精、温度计、火源实验步骤:(1)将水和酒精倒入两个烧杯中。
(2)在两个烧杯中都插入温度计。
(3)将两个烧杯放在相同的室温下,等待数分钟。
(4)点燃火源,将火源放在两个烧杯底部。
(5)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
实验结论:水的沸点较高,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使其沸腾,而酒精的沸点较低,较容易被加热至沸腾状态。
以上是关于科学素质试题及答案小学的内容,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的方式测试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这些试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素质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生科学知识素养大赛试题题库小学生科学知识素养大赛试题题库1.从火星上看太阳运行轨迹呈什么形状?(C)A.“8”字形B.圆形C.泪珠形2. 2013年9月,英国科学家在南极冰下湖的泥浆里发现了哪种类型的生命迹象?(A)A.距今10万年的嗜极生物B. 距今12万年的嗜极生物C. 距今15万年的嗜极生物3.以下哪种动物和猛犸象的遗传基因最相似?(B)A. 亚洲象B.非洲象C.美洲象4.下列选项中,哪个地方最适合猛犸象生存?(A)A.西伯利亚B.阿拉斯加C.非洲荒野5.硼砂的一般形态是什么?(A)A.白色晶体的粉末B.白色晶体的小颗粒C.蓝色晶体的粉末6.捕蝇草的绝杀武器是什么?(B)A.叶面上的腺毛B. 叶片内的绒毛C. 颈部的囊7.木卫二的主体结构是什么?(C)A.碳酸钙岩石B.铝硅酸盐岩石C.硅酸盐岩石8.软泥放在哪里会很快变干发硬?(A)A.空气中B.密闭的玻璃容器中C.水中9.人的大脑通过什么保持时间感?(A)A.数自己的心跳B.数自己的脉搏C.无法保持10.蚊子依据什么寻找吸血目标?(C)A.人的体温B.人的血型C.二氧化碳.挥发性化学物质11.体型无比巨大的迷惑龙通常在开阔地区活动,那迷惑龙妈妈会在哪里筑巢产卵?(A)A.丛林B.平原C.沙漠12.以下哪种是萨米人的主要牲畜?(B)A.麋鹿B.驯鹿C.驼鹿13.小盗龙有几个翅膀?(C)A.没有B.2个C.4个14.海獭为什么揉脸?(B)A.无意识的动作B.清洁C.卖萌15.考拉的主要食物是:(C)A.橡树叶子B.榕树叶子C.桉树叶子16.鸟和蛋谁先出现的?(B)A.鸟B.蛋C.一起出现的17.驯鹿的迁徙信号由谁发起?(B)A.雄鹿B.雌鹿C.任何一只都行18.飞出太阳系的“旅行号”宇宙探测器是主要靠什么加速的?(A)A.天体的引力B.发射火箭的助推C.自身的推进器19.天王星表面那梦幻般的蓝色其来源是:(C)A.水B.液态氨C.甲烷20.热气球借助什么飘起来?(A)A.空气B.氦气C.氢气21.破冰船的破冰方式不包括?(C)A.连续式破冰法B.冲撞式破冰法C.摩擦式破冰法22.下列关于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B)A.仙女座星系在绕着银河系以25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做圆周运动。
科学素养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哪一个?A. 地球B. 木星C. 火星D. 金星答案:B2. 光年是指什么?A.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B. 光在一分钟内传播的距离C. 光在一秒内传播的距离D. 光在一小时内传播的距离答案:A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昆虫的特征?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 有三对足C. 有两对翅膀D. 有四对翅膀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金属D. 玻璃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2. 植物通过______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叶子3. 人体中最大的细胞是______。
答案:卵细胞4.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5.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______层。
答案:散逸层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
()答案:√2. 恐龙是现代鸟类的直接祖先。
()答案:×3.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液态水的行星。
()答案:×4. 植物的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答案:√5.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而地球是太阳的卫星。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生态系统?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它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如气候、土壤、水等。
2.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水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的构成和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同时也是营养物质和废物运输的介质。
3. 请解释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答案:遗传是指生物体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性状和特征,这些特征在后代中得以体现。
变异则是指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性状和特征的改变。
科学素质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火星C. 木星D. 土星答案:C2. 光年是指:A. 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B. 光在一年中走过的时间C. 光在一年中走过的速度D. 光在一年中走过的重量答案:A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4. 植物通过什么进行光合作用?A. 叶子B. 根C. 茎D. 花答案:A5. 以下哪种动物不是哺乳动物?A. 猫B. 狗C. 鸟D. 马答案:C6.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一个月B. 一年C. 一天D. 一周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导体?A. 铜B. 铝C. 橡胶D. 铁答案:C8.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物理变化?A. 水的沸腾B. 铁的生锈C. 蜡烛的燃烧D. 冰的融化答案:B10. 以下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______层。
答案:散逸层2. 人体中负责消化食物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胃3. 植物通过______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答案:根4. 人体中负责呼吸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肺5.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_____、地核。
答案:地幔6.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______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答案:光7. 地球的磁场是由______产生的。
答案:液态外核8. 人体中负责过滤血液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肾脏9. 人体中负责思考和控制身体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大脑10. 人体中负责调节体温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对)2. 恐龙是现代鸟类的祖先。
(错)3.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科学素养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1. 科学素养是指()。
A. 掌握科学知识B. 学习科学方法C. 发展科学思维D. 以上都是2. 科学方法包括()。
A. 观察、实验、记录、总结B. 读书、写作、讲座、辩论C. 计算、推理、验证、应用D. 分析、综合、评价、表达3. 学习科学的最重要的一点是()。
A. 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B. 掌握科学的基本原理C. 具备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D. 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4. 下列哪一项是科学素养的培养方法?A. 参加科学实验B. 参观科技博物馆C. 阅读科学书籍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个行为不符合科学素养的要求?A. 观察并描述一个自然现象B. 运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个现象C. 盲目猜测一个现象的原因D. 进行实验验证一个假设二、判断题1.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综合能力。
()2. 科学方法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
()3. 学习科学不仅要掌握科学理论,还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科学素养的培养只需要通过学校的教学就可以完成。
()5. 科学探究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填空题1.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在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行为。
2. 学习科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和()能力。
3.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记录、()和总结等环节。
4.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结果并进行正确的结论。
5. 学习科学还可以通过阅读科普书籍、()科学实验、讨论科学问题等方式来培养科学素养。
四、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在科学方面的知识、思维和行为。
它包括对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具备科学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总结等环节的能力。
2. 科学探究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什么重要的途径?科学探究是通过提出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培养科学素养的。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素养大赛题库及答案小学科学素养大赛题库及答案判断题:1.(x)太阳黑子的温度通常比光球高。
2.(v)珊瑚岛是海中珊瑚虫遗骸堆筑而成的岛屿。
3.(v)鱼类是冷血动物。
4.(×)太阳光中具有消毒作用的主要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紫色光线。
5.(v)昙花喜欢在夜间开放。
6.(x)雾和霾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地方不同,叫法不一样而已。
7.(x)萝卜是很好的食材,不过萝卜叶不能食用。
8.(v)兔子的眼睛长在脸的两边,这样它的视野就更开阔了。
9.(x)鱼没有耳朵,所以鱼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10.(v)指甲里没有血管和神经,所以剪指甲的时候不会感到痛。
11.(×)全球变暖,是指全世界冬天的温度都提高了。
12.(x)种在土里的大蒜始终比种在水里的大蒜长得快。
13.(x)目前,3D打印机只能打印出一些塑料制品。
14.(v)雨下落的速度和当时的气温以及雨滴大小等有关。
15.(×)《杞人忧天》这则成语表明,在我国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对天文学非常热爱。
16.(×)边吃饭边看书有利于食物消化。
17.(v)雾是由地面的水蒸气凝结而成,多发生在冬季。
18.(v)对付蟑螂最好的方法是做好居室内的卫生工作,让蟑螂没有生存的条件,只好从居室退到野外生存。
19.(×)流星是恒星的一种,会自己发光发热。
20.(x)鱼没有眼睑,所以眼睛闭不上;鱼也没有耳朵,所以听不到声音。
21.(×)浓度越高的酒精,杀菌效果越好。
22.(×)雾霾多发生在夏季。
23.(v)全球变暖是指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
24.(×)禽流感只可以传染给人或者禽类,其他动物不会得禽流感。
25.(×)我们平时闻到的花香是从花蕊中散发出来的。
26.(v)在垃圾桶上看到标志,说明这个垃圾桶是放可回收垃圾的。
27.(×)所有的恒温动物都会出汗。
28.(×)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都是“红、绿、蓝”这3种颜色。
小学科学素养大赛题库3客观题:1判断:植物在夜间的呼吸是吸进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错)2判断:热只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来传递,而无法在真空中传递。
(错)3选择: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疗效不好,你认为科学家会采用如下四种方法中的哪一种实行研究:A对患者的意见实行调查,然后作统计分析.B对患者和医生实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资料实行统计对比分析C用最新的医学理论来判断药物的实际疗效D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真药,一组服假药,然后实行比较.D4选择: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往往要求具有下列哪一特性:A经济节约B别人可重复C有效期长D 代表国家需求.B5选择:以下食物中,(藕)属于根状茎,(马铃薯)属于块茎,(荸荠、芋)属于球茎,(百合、蒜)属于鳞茎,(番薯)属于块根。
(百合、蒜、番薯、藕、马铃薯、荸荠、芋)6判断:水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错)/水在0℃--4℃之间是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此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7其他条件相同,声音在(C)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A固体B液体C气体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B)。
A越大B越小C不变9选择:《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C)A七月天上下火B七月天气炎热C大火(心宿二)向西方移动,天气逐渐转凉10选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A)为目标。
A可持续发展B快速发展C稳步发展D缓慢发展11判断:在各种教学方式中,探究式是先进的,授受式是落后的。
(错)12选择:在社会心理学中,因为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B)。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主观题: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哪些?参考答案:1)、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小学生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复兴小学三年级科学素养知识竞赛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30分)1.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是植物的()。
A、根B、茎C、叶2.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A、阳光、土壤B、肥料、温度C、水分、温度、空气3.蚕在吐丝前,会()。
A、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
B、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C、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4.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
A、受热了B、受冷了C、温度不变5.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A、A、给水加热B、用风吹C、使空气湿润6.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7.磁悬浮列车是应用磁铁()的性质悬浮在轨道上的。
A、同极互相排斥B、异极互相吸引C、有磁性 D、能吸铁8.下列物品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
A、铁钉B、铜钥匙C、一元硬币9.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 B. 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C. 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10.在温度为()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A、-1摄氏度B、0摄氏度C、4摄氏度1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 )。
A、自己制造的B、从土壤中吸收的C、从空气中吸收的12.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金鱼B、猫C、蚊子D、鸡13.用湿布擦黑板,地面会潮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蒸发B、冷却C、凝结D、水蒸气14.人体用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之间。
A、0℃—100℃B、0℃—42℃C、35℃—42℃15.花的主要功能是()。
A、吸引昆虫B、供人欣赏C、产生果实和种子16.零下温度数值越大,表示()。
A、温度越高B、温度越低C、温度不变17.水结成冰时体积会()。
A、减少B、增加 C、不变18.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A、有B、没有C、下雨天有,晴天没有19.小明不小心将实验的铁粉打翻在地,下列()方法能使铁粉恢复原状最佳。
小学生科学知识素养大赛试题题库1.从火星上看太阳运行轨迹呈什么形状?(C)A.“8”字形B.圆形C.泪珠形2. 2013年9月,英国科学家在南极冰下湖的泥浆里发现了哪种类型的生命迹象?(A)A.距今10万年的嗜极生物B. 距今12万年的嗜极生物C. 距今15万年的嗜极生物3.以下哪种动物和猛犸象的遗传基因最相似?(B)A. 亚洲象B.非洲象C.美洲象4.下列选项中,哪个地方最适合猛犸象生存?(A)A.西伯利亚B.阿拉斯加C.非洲荒野5.硼砂的一般形态是什么?(A)A.白色晶体的粉末B.白色晶体的小颗粒C.蓝色晶体的粉末6.捕蝇草的绝杀武器是什么?(B)A.叶面上的腺毛B. 叶片内的绒毛C. 颈部的囊7.木卫二的主体结构是什么?(C)A.碳酸钙岩石B.铝硅酸盐岩石C.硅酸盐岩石8.软泥放在哪里会很快变干发硬?(A)A.空气中B.密闭的玻璃容器中C.水中9.人的大脑通过什么保持时间感?(A)A.数自己的心跳B.数自己的脉搏C.无法保持10.蚊子依据什么寻找吸血目标?(C)A.人的体温B.人的血型C.二氧化碳.挥发性化学物质11.体型无比巨大的迷惑龙通常在开阔地区活动,那迷惑龙妈妈会在哪里筑巢产卵?(A)A.丛林B.平原C.沙漠12.以下哪种是萨米人的主要牲畜?(B)A.麋鹿B.驯鹿C.驼鹿13.小盗龙有几个翅膀?(C)A.没有B.2个C.4个14.海獭为什么揉脸?(B)A.无意识的动作B.清洁C.卖萌15.考拉的主要食物是:(C)A.橡树叶子B.榕树叶子C.桉树叶子16.鸟和蛋谁先出现的?(B)A.鸟B.蛋C.一起出现的17.驯鹿的迁徙信号由谁发起?(B)A.雄鹿B.雌鹿C.任何一只都行18.飞出太阳系的“旅行号”宇宙探测器是主要靠什么加速的?(A)A.天体的引力B.发射火箭的助推C.自身的推进器19.天王星表面那梦幻般的蓝色其来源是:(C)A.水B.液态氨C.甲烷20.热气球借助什么飘起来?(A)A.空气B.氦气C.氢气21.破冰船的破冰方式不包括?(C)A.连续式破冰法B.冲撞式破冰法C.摩擦式破冰法22.下列关于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B)A.仙女座星系在绕着银河系以25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做圆周运动。
小学科学素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通过什么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煤炭D. 太阳能答案:D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A. 1年B. 1个月C. 1周D. 1天答案:D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天气现象?A. 风B. 雨C. 潮汐D. 雪答案:C二、填空题6.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体7.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__。
答案:水8.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_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9.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__,它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答案:1年10. 潮汐现象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引力作用造成的。
答案:月球;太阳三、简答题11. 描述一下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环节。
太阳的热量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
水蒸气在高空冷却后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或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降水后,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回到河流、湖泊或海洋中,再次开始新的循环。
12. 为什么说化石燃料是有限的资源?答案: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经过数百万年地质变化形成的。
它们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在地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转化而来的。
由于形成过程漫长且不可再生,一旦被开采使用,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补充,因此被认为是有限资源。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化石燃料的储量正在逐渐减少,需要寻找替代能源以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试题第一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试题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用一节电池连接两个灯泡,()电路中的灯泡亮一些。
A、串联B、并联C、都一样2、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A、番茄和槭树B、鬼针草和蒲公英C、蒲公英和槭树3、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A、油菜花B、南瓜花C、凤仙花4、食物中能调节我们身体机能的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B、糖类和脂肪C、维生素和矿物质5、用碘酒的方法来检测食物的()含量多。
A、维生素和矿物质B、蛋白质C、糖类6、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A、石英B、长石C、云母7、下列用法最容易使电池报废的是()。
A、断路B、短路C、通路8、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A、橡皮B、湿抹布C、纸片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D、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10、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A、羊肉B、牛奶C、胡萝卜D、香肠11、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A、先蒸发后凝固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凝华后升华12、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得的是()A、食物名称B、食物重量C、生产厂家D、价格13、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A、浮石B、长石C、化石D、石英14、下列矿物中颜色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A、方解石B、硫磺C、赤铁矿D、方铅矿15、由()组成的是一个简单电路。
()A、导线,电池,小灯泡B、导线,电池,小灯泡,小灯座C、小灯泡,电池,16、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是()A、糖类B、蛋白质17、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
()A、大气B、生物C、岩石18、“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与下列哪项生理活动相同()A、母鸡下蛋B、人遇到水洼会绕过去C、子女像父母D、小狗见到主人就跑过去 19.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能快速运动B、是由细胞构成的C、能进行光合作用D、能生长和繁殖20.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1.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能够听到20HZ至20000HZ的声音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2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 B光照C、土壤D、温度23.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24.在太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5.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A、染色体B、细胞质C、DNAD、蛋白质))26.我国古代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司南,投之于地,其抵指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B、“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说明山顶大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C、“湖光映彩霞”说明光有反射现象D、“潭清疑水浅”说明光有折射现象27.青少年身体长高是因为()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2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纯碱、胆矾B、铁、黄铜、铁锈 C、酒精、生理盐水、纯净水 D、粗盐、牛奶、汽水29.下面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动物是()A、鲸鱼和鲨鱼B、麻雀和蝙蝠 C、非洲狮和东北虎 D、猎犬和家猫30.把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31.通常情况下,下列四组材料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陶瓷碗、人体 B、大地、铅笔芯 C、煤油、盐水 D、空气、橡胶棒32.为了节能许多奥运场馆采用LED发光二级管照明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A、绝缘体 B、半导体 C、导体 D、超导体33.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指的是()A、绿色植物 B、种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34.人体肝脏能够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A,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A、软骨病 B、坏血病 C、夜盲症 D、脚气病35.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消化管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结构是()A、口腔和胃B、胃和小肠 C、小肠和大肠 D、口腔和大肠37.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A、组织细胞 B、主动脉 C、肺动脉 D、肺泡38.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A、扁桃体炎B、佝偻病C、股癣 D、流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淀粉和氧气 B、淀粉和水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水和二氧化碳40.大围山峡谷景色优美,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二、判断题:1、电线外面的塑料皮用时间长久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素养大练习(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和的一部分。
2.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黄色表示,棕色表示。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的变化,如蜡烛受热融化,另一类是产生的变化,如蜡烛燃烧。
4.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物质,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
5.金属在有和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6.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
7.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8.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
9.化学家们证明:在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10.世界最高峰是峰,海拔米,是山脉的主峰。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盐酸滴在石灰石上B.水结成冰C.将醋倒在碱水里2.搪瓷盆的外面涂上了美丽的搪瓷,主要目的是()。
A.防锈B.防水C.好看3.秋天树叶慢慢变黄,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无变化4.下列物质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是()。
A.柠檬汁B.西红柿C.肥皂水5.做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肌肉产生了()物质。
A.酸性B.碱性C.中性6.下列做法,不能防止自行车生锈的是()。
A.放在室内B.喷漆C.经常让雨水冲刷7.吃未熟透的柿子时,会感到有涩味,这是因为柿子()。
A.未熟透B.含有酸性物质C.含有碱性物质8.杜鹃花喜好()土壤。
A.酸性B.碱性C.中性9.下列物质()是酸性物质。
A.小苏打B.柠檬汁 C洗洁精10.地球内部2900千米以下到地心的部分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11.地震波在()里传播的快。
A.较软的岩石B.较硬的岩石C.泥土12.用()洗衣服去污效果好。
A.开水B.温水C.冷水13.竹子喜好()土壤。
小学科学素养竞赛题库(小学低年级组)1.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袁隆平B.丁颖C.蒙蒂·琼斯2.中国首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A.屠呦呦B.裘沛然C.邓铁涛3.为了更好地观察星空,我们需要使用()A.天文望远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4.在做滚小球的实验时,小球高度越高,滚动距离就()A.越远B.越近C.不变5.闪电是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的强烈()现象。
A.放电 B.发光 C.发热6.在观察物体的颜色、花纹、形状时,我们使用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7.要想找出白醋,我们通常使用感觉器官()。
A.鼻子B.眼睛C.皮肤8.人体的心脏位于身体胸部中间的()位置。
A.左侧B.右侧C.中间9.夏天,狗经常会吐舌头是为了()A.散热B.吸引主人C.表示饿了10.冬天有很多树木会落光叶子,下列植物冬天不会落光叶子的是()A.雪松B.银杏C.柳树11.下列属于自然物的是()A.铁矿石B.纸张C.木板12.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世界的一组是()A.黄河蚂蚱竹林北斗七星B.玫瑰花木玻璃桥矿石C.棉花棉衣雕塑月亮13.观察蜡烛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感受蜡烛的光滑程度B.用尝的方法,观察蜡烛的味道C.用手直接去触碰火焰,感知蜡烛的温度14.人在吃东西的时候,()是在同时工作的。
A.鼻子和舌头B.舌头和眼睛C.鼻子和眼睛15.不是用眼睛来观察的工具有哪些()A.听诊器B.显微镜C.望远镜16.古代人发明了下面哪些工具()A.指南针B.扫地机器人C.粉碎机17.圆形物体可以( )向前动,比方形物体向前要( )。
A.滚动省力 B.移动费力 C.平移费力18.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的感觉器官是()。
A.皮肤 B.鼻子 C.眼睛19.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面,会感觉到向阳处的地面()。
A.比背阴处热 B.比背阴处凉 C.和背阴处一样凉20.与物质溶解的快慢无关的因素是()。
科学素养比赛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30%(每空1分)。
1、绿色食品指()食品。
A、蔬菜,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2、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
()A.生物污染B.食品污染C.噪音污染D.土壤污染3、下面那种情况不会引发海啸。
()A、水下地震B、火山爆发C、瘟疫D、水下塌陷4、“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牛郎星是属于()星座。
A、天琴座B、天鹰座C、金牛座D、狮子座5、湿地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A. 3月12日B. 5月2日C. 2月2日 D 3月2日6、下面()虎亚种已经灭绝。
A,巴厘虎; B,华南虎; C,苏门答腊虎; D,印支虎7、中国北宋的毕升发明了()。
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活字印刷术8、下面()不属于天然辐射。
A、宇宙射线B、陆地辐射源C、体内放射性物质D、人工辐射9、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由()发明的。
A、张衡B、李善邦C、古登堡10、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 )。
A. 自觉地不用、少用难分解的塑料包装袋B. 乱扔塑料垃圾C. 尽量使用塑料制品D.尽量不使用纸制包装袋11、飞机上航行灯的颜色有()三种。
A 红、绿、白B 白、黄、蓝C 绿、黄、蓝D 红、绿、黄1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包括()。
A.化学武器 B.航天武器 C.生物武器 D.核武器13、积雨云的云底高度一般为()。
A.3000-4000米B.2000-3000米C.1000-2000米D.400-1000米14、世界无烟日是在每年的()。
A.3月31日B. 5月31日C. 7月31日D. 8月31日15、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
A.喀纳斯湖保护区B.天池保护区C. 阿尔金山保护区D.巴音布鲁克保护区16、丝绸之路是()时期开通的。
A.唐朝 B.宋朝 C.南北朝 D.西汉17、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D、诱发地震18、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的。
三年级科学素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太阳系中,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A. 火星B. 金星C. 地球D. 水星答案:D2.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制造氧气D. 储存食物答案:A3. 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鸡B. 青蛙C. 蛇D. 狗答案:D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塑料B. 橡胶C. 金属D. 玻璃答案:C6.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A. 影子B. 镜子中的倒影C. 彩虹D. 日食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铝C. 木头D. 盐溶液答案:C8. 以下哪种植物是草本植物?A. 松树B. 仙人掌C. 玫瑰D. 竹子答案:C9. 以下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A. 鱼B. 青蛙C. 鸟D. 狗答案:B10.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反射?A. 影子B. 镜子中的倒影C. 彩虹D. 日食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这种运动称为________。
答案:公转12. 植物通过________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答案:叶子13. 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是由于________的流动形成的。
答案:空气1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
答案:皮肤15.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________。
答案:地核16.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答案:介质17.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答案:阳光18.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________。
答案:外层19.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________。
答案:热能20.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________。
答案:矿物质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小学科学素养大赛题库3
客观题:
1判断:植物在夜间的呼吸是吸进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错)
2判断:热只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来传递,而无法在真空中传递。
(错)
3选择: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疗效不好,你认为科学家会采用如下四种方法中的哪一种实行研究:A对患者的意见实行调查,然后作统计分析.B对患者和医生实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资料实行统计对比分析C用最新的医学理论来判断药物的实际疗效D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真药,一组服假药,然后实行比较.
D
4选择: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往往要求具有下列哪一特性:A经济节约B别人可重复C有效期长D 代表国家需求.
B
5选择:以下食物中,(藕)属于根状茎,(马铃薯)属于块茎,(荸荠、芋)属于球茎,(百合、蒜)属于鳞茎,(番薯)属于块根。
(百合、蒜、番薯、藕、马铃薯、荸荠、芋)
6判断:水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错)/水在0℃--4℃之间是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此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7其他条件相同,声音在(C)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A固体B液体C气体
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B)。
A越大B越小C不变
9选择:《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C)
A七月天上下火B七月天气炎热C大火(心宿二)向西方移动,天气逐渐转凉
10选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A)为目标。
A可持续发展B快速发展C稳步发展D缓慢发展
11判断:在各种教学方式中,探究式是先进的,授受式是落后的。
(错)
12选择:在社会心理学中,因为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B)。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主观题: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参考答案:1)、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小学生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动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
参考答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1)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介绍。
2)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
3)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分析深入到什么水准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注重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注重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教师要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
在探究过程中,因为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能够使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准确的理解,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3、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总体说小学科学探究与科学家探究的区别)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不必追求科学家探究的水平,不能向博士导师指导研究生时所强调和所注重的方面看齐,在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不能要求过高,当然也不能满足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而应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升。
(具体来说)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以下4个方面:
1)通过探究满足学生求知欲。
2)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
3)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水平,锻炼解决问题水平、合作与交流水平,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4)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
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并通过自己的反省与思考,从亲自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理解,以及深刻理解探究是怎样导致科学发现的,人类已有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的等一系列与科学的本质相关的问题。
实验题:
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材料用具: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刀片,碘液,蓝墨水,小木块。
实验要求:用上述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记录:(1)实验设计和操作(1.5分)(2)结果:将实验现象给评委过目,结论回报给评委。
(1分)
评分标准:
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一盒(内带镊子)、待测木块(可用其他物体代替)。
过程与记录:
1、检查实验器材。
2、调节天平平衡。
3、测量待测木块的质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实验结论:待测木块的质量为 g。
5、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
评分标准:
配制6%的食盐水溶液50g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100mL烧杯、玻璃棒、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蒸馏水(可用自来水代替)、氯化钠、污物杯。
过程与记录:
1、选择并检查实验器材。
2、计算所需NaCl的量 g;水的量 mL。
3、调整天平平衡并称量NaCl的质量。
4、量取水的体积。
5、溶解配制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贴有标记字样的试剂瓶中,盖好瓶塞。
6、整理复位。
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