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精益生产的管理原理(61页)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20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精益生产管理(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是一种以提高效率、降低浪费和实现持续改进为目标的商业运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它起源于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通过简化流程、减少库存、增加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参与度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精益生产管理不仅仅在制造业中有应用,它也成为了一种在服务行业和其他组织中普遍使用的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尽可能减少浪费并实现持续改进。
浪费是指任何不会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但会增加成本或时间的活动。
精益生产管理方法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减少浪费:第一步是优化价值流。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交付的整个过程。
通过剖析整个价值流,可以找到并消除其中的浪费,以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精确控制库存并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可以减少库存的积压和浪费。
第二步是实施精准生产。
这意味着根据产品的需求量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和成本。
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给客户,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三步是实施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指制定和遵循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以确保质量和效率。
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降低错误和重新工作的发生率,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
第四步是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团队合作。
精益生产管理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和贡献,倡导员工团队合作和共同学习。
通过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和提高整体效率。
除了以上步骤,精益生产管理还强调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
持续改进是指以持续性的方式不断寻找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业务和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追求卓越是指以超越竞争对手的高标准和目标为导向,不断追求卓越。
通过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企业可以不断提高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精益生产管理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以及增加客户满意度。
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流程效率,企业可以实现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持续改进。
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简介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是一种注重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生产管理理念。
它起源于日本,由丰田生产系统演变而来,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消除浪费,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流程化和灵活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
精益生产管理的原则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基于一系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价值:企业应该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理解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2.流程流畅:企业应该关注整个价值流程,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交付,消除任何阻碍流程流畅的因素。
3.消除浪费:企业应该识别并消除各种形式的浪费,例如过度生产、库存积压、不必要的运输、制造过程中的缺陷等。
4.持续改进:企业应该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以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5.人员参与:企业应鼓励和培养员工参与生产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每个人都能为精益生产管理的实施做出贡献。
精益生产管理的实施步骤实施精益生产管理需要企业采取一系列的步骤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流程分析:企业应该了解整个价值流程,识别并分析其中的浪费和瓶颈,以便为改进提供方向。
2.流程优化:基于价值流程分析的结果,企业应采取措施来消除浪费和瓶颈,优化整个生产流程。
3.质量管理: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标准、检验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员工培训:企业应培养员工的精益思维和参与意识,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成为精益生产管理的推动者和实施者。
5.持续改进:企业应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生产过程,确保持续的效率提升和质量改善。
精益生产管理的优势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实施可以带来多重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消除浪费和优化流程,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时间和成本。
2.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提高利润率。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理包括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和生产理念,旨在通过消除浪费并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益化。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理包括价值、价值流、流动、生产拉动和追求卓越。
下面将对每个原则进行详细解释。
1. 价值(Value):精益生产的第一原理是确定和了解客户价值。
价值是指客户愿意为其付费的产品或服务的特征。
在精益生产中,价值是通过消除不必要的活动和步骤来实现的。
如果一个步骤不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那么它就被认为是浪费的,并应该被消除或减少。
2. 价值流(Value Stream):价值流是指整个产品或服务的物质和信息流动路径,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交付给客户的过程。
价值流图是分析产品或服务流程并识别浪费的有效工具。
通过减少在价值流中的浪费,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时间和质量。
3. 流动(Flow):流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和信息的持续和顺畅传递。
在传统的批量生产中,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会积压和堆积,导致产能低下、生产周期长和库存堆积。
而精益生产通过优化价值流,实现了物料和信息的流动,减少了等待时间和浪费。
4. 生产拉动(Pull):生产拉动是指根据实际需求生产,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传统生产方式中,有大量的库存和预测式生产,这样很容易导致过剩的库存和浪费。
而精益生产通过建立由客户需求驱动的生产系统,根据订单及时生产,避免了超额生产和库存积压。
5. 追求卓越(Perfection):追求卓越的原则意味着精益生产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在精益生产中,通过精益工具和方法,如持续改进、标准化工作、员工参与等,不断改进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以此为基础,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包括价值、价值流、流动、生产拉动和追求卓越。
这些原则帮助企业识别和消除浪费,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执行这些原则,企业可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创造更大的价值。
精益生产概要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竞争力。
它起源于日本汽车制造业,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
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降低非价值增加活动,提高价值增加活动”。
也就是说,企业应该通过深入分析生产过程,找出并消除一切浪费环节,从而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精益生产强调以下几个关键原则:1. 确认价值:了解客户的需求,分析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从而确定企业需要提供的价值。
2. 价值流程分析:绘制产品流程图,识别价值增加和非价值增加的步骤。
通过消除非价值增加活动,优化生产过程。
3. 流程平衡:调整生产流程,使每个工作环节的负荷均衡,避免生产瓶颈和资源浪费。
4. 一均流:通过控制生产速度和节奏,使生产线上的所有工作环节都能按需求同步进行,以避免过度生产或欠产。
5. 拉动生产: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实现“按需生产”,减少库存。
6. 持续改进:建立改善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推动团队协作,不断优化生产过程。
精益生产的应用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通过减少浪费,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
其次,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供更快速的交付服务。
再者,通过消除缺陷和质量问题,企业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精益生产是一种注重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它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它适用于各个行业和企业规模,并且可以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优化价值流为目标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是通过消除浪费和不必要的步骤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精益生产的具体原则和实施过程,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益处。
在精益生产的实施中,有以下几个核心原则需要注意:1. 确认价值:企业应该清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分析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便确定企业需要提供的价值。
只有明确了价值,才能够准确判断哪些是非价值增加活动,从而消除这些活动。
精益生产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断追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供更好的质量。
精益生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旨在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来实现持续改进。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包括其核心原则、主要工具和应用案例。
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是基于两个著名的管理哲学: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
精益生产强调通过消除浪费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持续改进则着重于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
1. 消除浪费精益生产通过消除浪费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主要的浪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生产模式中的等待时间和非价值-增加活动(例如:运输、库存等);•过度生产或过度加工导致的商品积压;•不必要的运输和移动等。
通过对这些浪费进行分析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企业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要求企业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持续改进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改进活动,而是一种持久的、长期的改进过程。
它需要全员参与,并建立一种学习和改进的文化。
精益生产的主要工具精益生产有许多工具可用于实施和支持管理思路和方法,下面介绍其中几个主要的工具:1. 5S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日文词汇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用于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的工具。
它通过组织和标准化工作场所,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5S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清洁、整齐、高效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工作。
2. 价值流映射(VSM)价值流映射是一种工具,用于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流程,并探索改进的潜力。
它关注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绘制价值流程图和识别非价值增加环节,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生产过程。
3. 全员参与精益生产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海尔精益生产管理(第一小组)小组成员:陈晓健、戴林福、葛亚琴、黄慷慨、姜建峰1、海尔精益生产的由来、内涵、目标及特点2、海尔HTS看单管理(上)3、海尔HTS看单管理(下)4、海尔平准化生产方式5、海尔HTS工装管理、海尔精益生产的成功之道一、海尔精益生产的由来、内涵、目标及特点1、精益生产管理的由来(Lean Production)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对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研究和总结,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以Just in time、Jidoka、平准化生产等为管理方法的支柱.海尔公司通过学习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
2、海尔精益生产的目标:在适当的时间(第一时间),在适当的地点提供数量准确的、有质量保障的货物,使浪费最小化和适应变化。
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开展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方法,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管理体系.3、海尔精益生产的特点:⑴、价值观:以满足用户的价值为出发点,并非为库存而生产。
⑵、价值流:贯穿从概念到投产的设计过程;从定货到送货的信息过程;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造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务过程.⑶、流动:精益生产强调,所有的人都必须与“部门化”和“批量化”进行斗争,产品按照从原材料到成品连续生产,工作总能够完成的更加精确有效而努力。
⑷、拉动:按照客户的需求,将需要的东西拉动起来。
如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的概念、产品的概念拉动产品的设计、用户的需求拉动成品的需求、成品的需求拉动原材料的需求。
⑸、追求尽善尽美:用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产品。
主要包括三个含义:用户满意,无差错生产和企业自身的持续改进。
海尔精益生产的主要支柱为HTS看单管理,而海尔平准化生产、HTS工装管理等是支撑HTS看单管理的基础管理方法。
二、海尔HTS看单管理(上)HTS代表的意义分别是:H-Haier/Human;T- Total / Toyota;S—System 。
精益生产资料全集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提高效率、降低浪费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它起源于日本汽车制造业,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精益生产注重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通过消除浪费、优化价值流动、提高质量等手段来实现业务成功。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以及相关的资料推荐,供读者参考。
一、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1.1 价值观点:精益生产强调价值链的优化,即从供应商到客户之间的整个价值流动过程。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消除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实现高效的价值创造。
1.2 浪费的分类:精益生产将浪费分为七种不同类型,包括超生产、等待、库存、运输、过程、不合格品和不充分发挥工人创造力的浪费。
通过分析并消除每一种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3 持续改进:精益生产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倡导员工参与和推动改进工作。
通过集思广益和寻找问题根本原因,实现生产过程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二、精益生产的实施方法2.1 5S管理:5S是精益生产实施的关键步骤之一,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通过对工作区域的组织和清理、标准化和纪律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2 价值流映射:价值流映射是分析和改进价值流程的工具,通过绘制现有过程的价值流程图,找出浪费和瓶颈,并制定改进措施来优化流程。
2.3 单元化生产:单元化生产将生产过程分为小组或小单元,每个单元具有完整的生产能力。
这样可以减少传统大批量生产带来的库存和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4 按需生产:精益生产倡导进行按需生产,即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生产,避免超生产和过度库存的产生。
三、精益生产资料推荐3.1 《精益生产入门》:作者詹姆斯·P.沃默克(James P. Womack),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精益生产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施方法。
3.2 《精益思维》:作者丹尼尔·T.琼斯(Daniel T. Jones),该书从思维方式的角度阐释了精益生产的精髓和核心要素。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理是精益生产是一种源自日本的生产管理理念,旨在通过精益化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最终实现持续改进和增加价值。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理是价值、价值流、流程、拉动和持续改进。
首先,价值是精益生产的核心。
价值是顾客愿意为产品或服务付出的价格,也就是说,价值是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所产生的效益。
精益生产强调要将所有的生产活动和流程都与实际的价值联系起来,避免浪费,从而提高价值创造效率。
其次,价值流指的是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交付给顾客的整个流程。
在精益生产中,价值流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流程重组和优化来消除无价值的行为和环节,让产品或服务在整个流程中流动得更加顺畅、快速,减少拖延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接下来,流程是精益生产的第三个原理。
流程优化是要将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流程,并对每个子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这需要对每一个活动和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将无价值的环节和浪费剔除,使得整个流程更加紧凑、高效。
拉动是精益生产的第四个原理。
拉动生产是指根据顾客需求来进行生产,而不是根据生产计划来推动生产。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交付速度和灵活性。
通过拉动生产,可以更好地避免过度生产和过度库存,同时也能更快地响应顾客的需求变化。
最后,持续改进是精益生产的最后一个原则。
持续改进是指不断地寻求改进和优化的机会,并将改进的结果持续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这需要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文化,鼓励员工参与改进活动,并不断地优化生产流程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
总结来说,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价值、价值流、流程、拉动和持续改进旨在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实现持续改进和增加价值。
通过贯彻这五大原则,企业可以实现持续改进和持续增值,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海尔集团在“工业4.0”下的精益生产在实现“工业4.0”的道路上,德国有西门子,美国有GE这样的龙头企业,各国都在努力树立竞争新时代的顶层标杆。
2013-2017年,海尔打造了8个互联工厂。
海尔开发的国家级COSMPlat集成应用示范平台,堪与美国GE Predix和德国西门子Mindsphere比肩,成为全球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平台代表。
如今,海尔互联网工厂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标杆,实现了“工业4.0”下的精益生产。
一、企业概况及发展战略海尔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海尔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共创共赢的物联网生态企业,率先在全球创立物联网生态- 1 -品牌。
201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人民币2419亿元,全球利税总额首次突破300亿元。
目前,海尔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中心、24个工业园、108个制造工厂、66个营销中心。
作为一家制造企业,海尔经历了5个战略发展阶段: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战略到今天的网络化战略。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凸显,用户需求信息更加透明。
实施网络化战略目的在于适应网络化时代发展,践行工业4.0和中国2025制造的发展阶段。
过去4年,海尔打造了8个互联工厂,在冰箱、空调、模具、电机等生产线实现了智能制造。
2018年2月27日海尔举行新闻发布会,基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 2 -的国家级COSMPlat集成应用示范平台正式发布,并获批成为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跻身全球探索工业互联网典型平台行列。
二、管理创新举措1.强大的全柔性生产,透明工厂全程可视海尔把“互联工厂”打造成了“透明工厂”,实现全流程实时互联、用户全流程可视。
每一个订单可以实时查看到的不只是物流配送过程,还有产品制造的每一个步骤,包括何时排产、何时上线、何时发货,甚至能看到产品当前在生产线上的对应位置。
除了生产信息,全球各地用户在通过PC、手机等终端下单定制时,就可以看到核心模块的供应商信息,以及安全、噪音等核心质量信息,将生产工厂全面透明化,这在全球白电行业还是首次。
由于我们的生产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有许多新的管理理念产生,其中精益生产就是以高质量和多品种的低成本生产方式为目的。
我们来从其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依据来为您解释一下。
(一)管理方法:1、行标准作业用最少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对现行的作业动作、作业方法进行分析、改进,去掉多余动作,将必须的动作标准化,从而达到用最少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的目的。
2、缩短生产过程时间为了要提高劳动效率,应当在管理体制上进行适当的变革。
对各部门进行重组,解决职责交叉和重复无效劳动的问题。
其次,重新设置工作岗位,根据作业节拍和岗位作业任务量,确定岗位设置及配备必需的岗位人员。
3、培养多能工实现少人化让现场管理人员在所属各工作场所轮换,作业人员在组内轮换,有些作业岗位也可以每天数次岗位轮换。
4、缩短作业转换时间缩短作业转换时间就是缩短产品品种转换、设备调整时间,将内部作业转换变为外部作业转换,提高设备的作业率,达到增加产品生产时间的目的。
5、持续开展作业改善活动广泛开展合理化活动,消除纯粹浪费的时间,减少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提高附加价值的实质性的作业,从而达到少而精的目的。
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减少产品等待和搬运时间来实现生产过程的缩短以消除产品的等待和搬运时间,减少产品费用。
(二)五大原则:一、精确的确定产品的价值产品的价值通常由功效和价格等组成。
功效又可分为功能和质量,功能可进一步细分为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
二、识别价值流价值流是使一个特定产品通过任何一项商务活动的三项关键性管理任务时所必须的一组特定活动。
此三项关键性管理任务为:从接受订单到执行生产计划发货的信息流;从原材料到转化为产成品的物流;从概念到正式发布的产品设计流程。
这是精益生产的第二大步。
三、价值流此为精益生产中最精彩的部分。
经过第二步的价值流分析,对于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活动和一型浪费活动应策划使其流动起来。
四、顾客拉动这就是说,企业可以让用户从企业那里按照需求拉动产品,而不是把用户不想要的产品硬推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