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
- 格式:rtf
- 大小:71.18 KB
- 文档页数:3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分析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3.探究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和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探究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2.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和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3.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课前展示,引发学生兴趣;2.讲解、互动探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3.案例分享和分析,使学生深入考虑科技发展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4.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安排1. 课前准备1.准备教学板书;2.展示有关科技发展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活动1:观看小视频根据课堂安排,观看一段有关科技发展历程的小视频,带领学生了解科技的成长历程和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并让学生就观看的视频进行讨论。
3. 活动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就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进行讨论和分享,每个小组发言3-5分钟。
4. 活动3:案例分享老师给学生分享科技发展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活动4:珍惜科技成果从社会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科技成果,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同时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6. 活动5: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在教学中,采用了课前展示、活动讨论、案例分享、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一、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理解科技的定义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2.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并认识到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3.掌握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其正反两方面的意义;4.引导学生以科技为主导思想,探究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Key and Difficult Points)1.理解科技对人类的重要作用;2.掌握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3.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其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1. 什么是科技?科技是指人们为了解决问题和满足人类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集合。
科技是指符合自然规律、经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达到一定水平后,被用于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各项技术和方法。
2. 科技的作用科技的发展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技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生活质量: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人们可以享受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2.提高生产效率:科技的发展使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3.促进产业升级:科技的进步使得旧的产业模式被淘汰,新的产业模式得到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4.推动教育进步:通过科技的渠道,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全面、系统、高效的教育。
5.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深化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3. 科技的发展历程•古代科技:古代科技以手工业为主,主要包括制陶、砍伐、种植、烹饪、武器制造等方面。
在科技发展的初期,人们还未形成系统的科技体系,技术水平相对简单,但是却为后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1750年-185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科技革命,标志着人类从手工作坊、家庭经营等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向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
六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制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六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制第8 8 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技能目标: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魅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生活,造福了人类!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二、对世界的不断探索:师:课件出示课本第59 页的《活动园》,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谈一下你的感想。
生: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分组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很好,(板书)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无数的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结果。
三、科技改变世界: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0 页的《阅读角》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哪些?生: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分组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是个善于总结的孩子。
师:(板书):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1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 2 、不断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3 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谈一下你的感想。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分组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是个有独立见解的孩子。
师:(板书)上面的内容充分说明了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遭遇了许多新的烦恼。
师:我们要想克服这些烦恼,不仅需要科学家的自律,还需要法律的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学技术应用进行规范。
四、科技让梦想成真: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4 页的《活动园》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谈一下你的感想。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3.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寻找生活中的科技2、教师准备:课件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对世界的认识1、播放视频:《地心说vs日心说》2、补充背景: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师生讨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怎样的影响?3、科学的佐证:伽利略望远镜播放视频;《不说不知道,8世纪的伽利略用这种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
4、指名交流:伽利略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5、出示资料: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
思考: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二、伟大航行1、了解我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说2、航海家的积极探索: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它们的故事。
根据交流出示相关资料。
3、整理15世纪初开始的航行大事件。
4、观看视频,师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作用?5、小结。
三、对自身的认识1、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2、人类起源的说法: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1)神创论:你了解哪些关于神创作人类的故事?(2)自然进化论,也就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
3、介绍达尔文及《进化论》板书设计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对世界的不断探索;追求真理新航路的开辟自然进化论第二课时一、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1、各小队交流汇报。
2、教师根据小队交流汇报的内容作适当的补充。
(1)人类早期科技萌芽:如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来发展农业,中国人很早就种稻、栽桑、养蚕,这就是最早的农业科技;埃及发明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这就是最初的几何学,希腊人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最初的物理学,中国人锻铜铸铁、发明火药,就是最初的化学。
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3.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三、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寻找生活中的科技2.教师准备:课件媒体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对世界的认识1.播放视频:《地心说vs日心说》2.补充背景: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师生讨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怎样的影响?3.科学的佐证:伽利略望远镜播放视频;《不说不知道, 8 世纪的伽利略用这种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4.指名交流:伽利略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5.出示资料: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思考: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活动二伟大航行1.了解我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说2.航海家的积极探索: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它们的故事。
根据交流出示相关资料3.整理 15 世纪初开始的航行大事件4.观看视频,师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作用?5.小结活动三对自身的认识1.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2.人类起源的说法:1.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2.人类起源的说法:(1)神创论:你了解哪些关于神创作人类的故事?(2)自然进化论,也就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
3.介绍达尔文及《进化论》板书设计: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对世界的不断探索;追求真理新航路的开辟自然进化论第二课时活动一: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1.各小队交流汇报。
2.教师根据小队交流汇报的内容作适当的补充。
(1)人类早期科技萌芽:如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来发展农业,中国人很早就种稻、栽桑、养蚕,这就是最早的农业科技;埃及发明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这就是最初的几何学,希腊人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最初的物理学,中国人锻铜铸铁、发明火药,就是最初的化学。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的定义和作用;2.了解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2.学生准备《科技的那些事》读后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3.教师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新闻事件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反思:请学生回顾自己所用过的一些科技产品,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等,简要介绍其功能和使用体验,并思考科技产品的意义和作用。
2.引入:教师通过PPT或者其他形式,介绍科技的定义和作用,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2. 学习环节1.学习课文:教师通过阅读课文,介绍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2.学习案例:教师收集了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新闻事件,分别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探讨这些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不利影响。
3.学生读后感分享:学生简要介绍自己读《科技的那些事》的感受和看法,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
3. 引导思考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思考:1.科技是否只带给人类利益,还是也有不利影响?2.科技的发展是否和道德与法律挂钩?3.我们如何科学地看待科技的发展?4.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并呈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许多利益和挑战。
教师强调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评估1.课堂互动交流和学生发言;2.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3.学生反馈和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五、课后作业1.评价自己所用过的一些科技产品的优缺点,并写下对科技产品未来的展望;2.阅读互联网上一些科技相关的新闻事件,思考这些事件对人类的影响,写下自己的观点并展示给同学;3.补充和整理本课所学的知识点,为下一次课作好准备。
六、拓展延伸1.观看与科技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如《穹顶之下》、《人工智能》等;2.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展示自己的创新创造。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 掌握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变;3. 理解科技发展的优势和劣势;4.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科技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的概念和特点;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科技发展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积极态度和热爱科技的兴趣;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科技产品的意识和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思考能力,关注科技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教学难点:科技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讨论和思考。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他们对科技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对科技的应用和发展有直接的体验和感受。
在学习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
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图片,如智能手机、电脑、无人机等,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对这些科技产品的了解和使用经验。
2. 引导学生讨论:科技产品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Step 2: 了解科技发展的概念和特点1. 讲解科技发展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的含义和特点。
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科技发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下他们的观点。
Step 3: 案例分析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列举一些科技发展的实际案例,如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技术等,并讨论这些案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认识到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挑战,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观。
3.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2.难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科技改变生活的视频,如智能手机的应用、智能家居等。
提问学生:视频中的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引出课题“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2.科技改变生活知识讲解:介绍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科技进步。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体的科技案例,如高铁、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分析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挑战。
代表发言: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讲解科技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举例说明:如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等。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数据等展示科技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4.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分析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网络安全等问题。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案例,如核泄漏、人工智能的风险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
代表发言: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培养创新精神讲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故事分享:分享一些科学家、发明家的创新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一、引言咱们今天聊聊科技发展这个话题,科技发展迅猛,让人眼花缭乱,但它的核心目的,终归是为了造福人类。
你看,从最早的蒸汽机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哪一个不是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美好?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科技发展是怎么一步步造福咱们的。
1.1 想想看,没有电灯之前,咱们晚上只能点蜡烛、煤油灯,那光亮多微弱啊。
自从有了电灯,晚上也能像白天一样亮堂堂,读书、写字、做事情,再也不用受黑暗的限制。
1.2 再看看医疗领域,以前,一个小小的感冒都能要人命。
现在,有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许多疾病都能被治愈,人们的寿命大大延长。
二、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2.1 交通方面,以前出门全靠两条腿,或者骑马、坐马车。
现在,汽车、火车、飞机,想去哪儿都行,速度快,效率高,再也不用像古人那样长途跋涉。
2.2 通讯方面,以前,人们靠写信、飞鸽传书来传递信息,多慢啊。
现在,手机、互联网,消息秒传,就算相隔万里,也能随时视频聊天,见到对方的笑脸。
2.3 工作方面,科技的发展让咱们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需要人工操作的事情,现在大部分都能由机器来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科技发展改善生活品质3.1 居住环境,以前,人们住的是茅草屋、土坯房,冬天冷,夏天热。
现在,高楼大厦,冬暖夏凉,各种家电齐全,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2 教育方面,以前,只有少数人能读书识字,现在,义务教育普及,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学到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总结所以说,科技的发展,真的是造福了人类。
它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美好。
咱们要珍惜这些科技成果,同时也要感谢那些为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
你看,现在咱们出门,手机一扫,就能支付;在家里,电视、冰箱、洗衣机,都是智能的,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
这些,都是科技发展的成果。
当然,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环境问题、就业问题等等。
但咱们相信,只要咱们合理利用科技,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科技发展的能力,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欲望,树立科技服务人类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
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技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践行科技服务人类的理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科技发展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或视频,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科技成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活动一: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教师活动:请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科技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技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培养其搜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3、活动二:分析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分析科技在医疗、交通、通讯、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科技成果,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引导。
学生活动:听讲、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分享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科技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技的意识。
4、活动三:实践拓展:科技服务生活体验活动教师活动:设置科技服务生活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是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技发展的历程、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科技发展的两面性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科技发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科技素养方面,部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2.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两面性,学会正确对待科技发展。
3.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2.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两面性,学会正确对待科技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和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科技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学素材:收集科技产品和生活场景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分组讨论题:为学生提供关于科技发展两面性的讨论题目。
4.板书设计: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科技产品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介绍科技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了解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的。
3.操练(10分钟)分析科技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2. 知道科学技术不断探索的影响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
3. 感受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难点:感受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查找航海家的故事
2. 教师准备:课件媒体
教学过程活动一:对世界的认识
1. 播放视频:《地心说vs 日心说》
2. 补充背景: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
师生讨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怎样的影响3. 科学的佐证:伽利略望远镜
播放视频:《不说不知道,17 世纪的伽利略用这和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
4. 指名交流:
伽利略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
5. 出示资料: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
思考: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活动二:伟大航行
1. 了解我国古代对宇亩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2. 航海家的积极探索: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它们的故事。
根据交流出示相关资料。
3. 整理15 世纪初开始的航行大事。
4. 观看视频,师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作用?
5. 小结
活动三:对自身的认识
1. 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2. 人类起源的说法:
(1) 神创论:你了解哪些关于神创作人类的故事
(2) 自然进化论,也就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和说法,人是从张猴进
化而来的。
3. 介绍达尔文及《进化论》
板书设计
6.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对世界的不断探索科技改变世界科技让梦想成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