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变化
缺氧可使骨髓造血增强及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从而增强氧的 运输和释放。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主要是当慢性缺氧的低氧血流经肾脏近球小体时,能刺激近球细 胞,生成并释放。 2)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 3-DPG是红细胞内糖酵解过程的中间产物,缺氧时它的数量增 加,导致氧离曲线右移,即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易于将结合 的氧释出供组织利用。研究发现低张性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 原血红蛋白增多,同时血液PH也降低,可使氧与血红蛋白容易解离。 3)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当毛细血官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患畜可视黏膜呈现发绀现 象。但贫血或组织中毒性缺氧时,则不出现发绀。 4)血容量变化 急性缺氧时,因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慢性缺氧时,因红细胞 生成增多,血容量增加。
循环系统的变化
1)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反应 低张性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 主要表现为输出量增加,血流分布改变,肺 血管收缩与毛细血管增生。 2)循环功能障碍 严重的全身性缺氧时,由于肺血管收缩 增加了肺循环的阻力,是动脉高压,导致右 心肥大;严重缺氧能引起能量代谢障碍和酸 中毒,心肌变性,坏死,心律失常;甚至严 重而持续的脑缺氧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死亡。
组织性缺氧
1.基本概念:组织性缺氧指组织细胞生物 氧化过程障碍,利用氧能力降低引起的缺氧。 2.发生原因:见于组织中毒,细胞损伤, 维生素缺乏等。 3.发生机制: 1).组织中毒。 2)细胞损伤。 3)维生素缺乏。 4)组织需氧量过多。
缺氧对机体影响(功能变化)
1.呼吸系统变化 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吸入氧增加。 1).呼吸系统的代偿性反应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使其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加深。胸廓呼吸运动的增 强使胸内负压增大,促进静脉回流,回心血量多,增加心输 出量和肺血流量,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但过度通气使二 氧化碳分压降低,减低了二氧化碳对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可限制肺通气量,导致呼吸碱中毒,使呼吸减弱。低 张性缺氧所引起的肺通气变化与缺氧持续的时间有关。肺通 气量增加是对急性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性反应。 2)呼吸功能障碍 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急性高原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 咳嗽,咳出血性泡沫痰,皮肤黏膜发绀等,肺水肿能导致中 枢呼吸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