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童年》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22.51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爱的教育》《童年》《小英雄雨来》测试题一、填空题。
1.《爱的教育》是 年代出版的刊物。
2.《爱的教育》原名 。
3.《爱的教育》的主要体裁为 。
4.《爱的教育》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人,主人公是 。
5.《爱的教育》中的主要人物是 、 、 、 等。
6.第一场雪飘落下来,平时没有笑容的 开心的不得了,从马车上救下孩子的拄着拐杖跳来跳去,德罗西用 装了满满的雪球。
7.班级里面, 的身材最高大,力气最大,也是 的保护者。
8.小石匠和安利柯边玩积木边拉家常,他告诉安利柯他的父亲晚上到 上课,母亲靠贴补家用。
9.正当老师把每月故事《撒丁岛的少年鼓手》的草稿交给 抄写时,弗朗蒂突然把扔在地上。
10. 有一本最心爱的邮票簿。
11.安利柯因为墨水瓶翻了,和 闹翻了,最后 主动和好。
12.铁匠的儿子 因为向父亲要钱买 书,结果被父亲从楼梯上踢了下来。
13.斯达尔迪的图书室非常丰富有 、 、 、还有一些课本。
他经常变换 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充满快乐的事情。
14.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
1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
16. 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17.祭祀所有死者的日子是 。
18.卡罗纳的爸爸是火车 。
19.“我”的学校共有 位老师。
20.《童年》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主人公名叫 。
这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体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 、 。
21.《童年》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段时间的生活片段,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2.《童年》真实地记录了主人公儿时在外祖父家中的所见所闻,对他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 。
23.在污浊的环境中,主人公身边也有一些好人,如多次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树条儿的 。
24.《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 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 ,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宽大的胸怀。
2023年《童年》读书笔记15篇《童年》读书笔记1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书,对童年这本书最感兴趣。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
它向我们艺术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
童年,是每个人自己都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一段短暂而又美好时光。
对于我来说,童年是我最珍贵的收藏,然而大师高尔基的童年呢,真可谓“窒息的天地,苦难的童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高尔基在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已苦难的童年,高尔基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带他回了娘家。
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
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缠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家门,从此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只得在社会上自谋生路……看了童年这本书,我为自己庆幸——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没有受到这种苦,自己没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
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在家里,父母宠爱着,保护着。
在学校,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走上工作岗位,领导和同志们关心着,支持着,真正可以说是无忧无虑。
而高尔基呢?与我们恰恰相反。
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
在如此邪恶和污秽的社会中,他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没有动摇,没有被污染,反而变得越加开阔、光明。
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坚强勇敢、正直自信,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高尔基虽然小时候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但是竟然还能成为一位如此杰出的人,真是了不起!他发表过的.__数也数不清。
高尔基从来不放弃可贵的光阴,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克里母。
《童年》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第一章:外祖母第二章:“兄弟斗殴”、“凶残的外祖父”、“外祖父来病床看我”。
第三章:1、“一双金不换的手”。
伊万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2、“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万和外婆;3、“雅科夫的吉他”。
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4、“小茨冈的惨死”。
第四章:外婆1.她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2.写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3.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4.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第五章:1.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2.外祖父教“我”识字,讲述人生理念第六章: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第七章:1.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
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第八章:1.外婆讲童话的情景:《隐士和勇士》2.一个怪异的知识分子。
第九章:1.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2.我”和“三个小少爷”的友谊。
第十章: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
第十一章: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第十二章: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
第十三章: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检破烂,偷木板最后:母亲的死,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人物形象:阿廖沙:活泼,善良,勇敢。
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他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艰难地生活着,身边那些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并不能压倒和毁灭他。
母亲的再婚,使得他很孤僻,但也增强了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生活的困苦并不能使他退却,他总是坚强地生活下去,他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走向光明。
一、《童年》简介1、《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2、高尔基(1868―1936年)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散文诗《海燕之歌》长篇小说《母亲》.3、主要内容:《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4、《童年》的思想内容作品中描写了许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但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
这是因为主人公阿廖沙,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
阅读感受: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眼光来描述,所以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5、人物性格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童年》高尔基一、作者简介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赞他:“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他早年丧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底层人民痛苦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
这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
根据他不平凡的早年经历,他创作了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二、故事梗概阿廖沙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祖父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
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
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
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
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的情景.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
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
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
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
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
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
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
中考名著之《童年》阅读与练习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
2、《童年》的主人公是阿廖沙,讲述他三岁至十岁的童年生活。
3、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 结果老爷子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4、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5、外祖父的燃放起火,外祖母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6、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小茨冈/伊凡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格里高利则常常受到捉弄。
7、节日狂欢中,通常由雅科夫弹琴,小茨冈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8、“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听外婆讲故事,其中印象最好的是米龙隐士和伊凡勇士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9、“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母亲回家了,他们害怕母亲来抢外祖父的财产,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大打出手。
10、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11、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八哥并叫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
12、在“好事情”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3、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外祖母。
14、阿廖沙因为伤了脚趾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15、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五个戈比作为奖励。
16、阿廖沙读了2年小学。
1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习俗(习惯)。
1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恶作剧。
19、阿廖沙是怎样报复侮辱外祖母的女主人?趁她到地窖的时候把地窖锁上,将钥匙扔到房顶,并跳“复仇者之舞”。
20、为什么舅舅们背地里说小茨冈的坏话?因为小茨冈是“我”的外公所捡的一个孤儿,他的手艺很好,舅舅们都想从外公那儿得到家产,想开自己的染坊,怕外公喜欢小茨冈,让他开场。
《童年》填空练习题1、《童年》是以自己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余两部为《》、《》。
2、《童年》叙述的是 _______(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期间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月基层人民的生活情况。
3、_______(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优异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 __________》。
4、《童年》刻画了很多性格鲜亮的人物形象,比方,英勇正直的________,和善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 ________,贪心狠毒的 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5、《童年》中塑造了 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重生活的具有广泛意义的艺术典型。
6、《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7、《童年》的作者是 ________,8、高尔基是 _______(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9、高尔基三部曲描绘了十九世纪________年月俄罗斯的生活图景。
10、高尔基的全名是。
11、“我”童年的好朋友是_________,外公叫他 _________。
12 、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近的人是。
13、在 <<童年 >>中, 阿廖沙的堂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
14、高尔基岁开始白手起家的。
15、两个舅舅相互斗争的主要原由是。
16、高尔基是前苏联伟大的家,无产阶级文学的首创人之一。
原名1892 年发布处女作?17、《童年》属于小说,它叙述了阿廖沙个人成长和生活经历. 也是反应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
18、《童年》中高尔基描述了他四周很多的优异的一般人物,此中的形象是俄罗文雅学中最光芒、最富裕诗意的形象之一。
19、列宁称高尔基是最优异的代表?20、高尔基在《童年》中描述出一幅真切生动的图画。
《童年》必背知识点一、填空题。
1.《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2.《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写了小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苦难的童年生活。
3.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述了19世纪俄国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状态,广阔而深刻,既抨击了小市民阶层庸俗无聊、空虚自私的丑恶嘴脸,又展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勤劳、淳朴善良。
4.《童年》刻画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如:慈祥善良、有着圣徒一般宽阔胸怀的外祖母;乐观淳朴、年轻能干的学徒小茨冈;执着的知识分子“好事情”。
5.“我”的两个舅舅第一次争吵,是因为分家的事情。
6.“我”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我”认为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之一。
7.最初“我”最不喜欢外祖父,是因为闻到了他身上的敌意。
二、选择题。
1.外祖父第一次搬家,是因为( A )A.家里着火了B. 换新房子了C. 原来的房子太小了D. 以上都是2.《童年》采用了第( A )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主人公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经历。
A.一B. 二C. 三D. 以上都用3.当染坊着火时,( C )冲入大火中取出了硫酸盐。
A.外祖父B.舅舅C.外祖母D.阿廖沙4.“我”第一次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是因为( B )A.偷吃了一块糖B.将一块白桌布染了色C.打碎了一个花瓶D.无理取闹5.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D )A.外祖父B.两个舅舅C.格里高里D.外祖母6.阿廖沙的表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 B )A.冷漠、麻木B.沉默、忧郁C.正直、本分D.活泼、开朗7.是( B )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自私。
A.不幸的童年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他性格就是这样D.父亲教他成了这样三、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2、《童年》的主人公是阿廖沙,讲述他三岁至十岁的童年生活3、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老爷子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4、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5、外祖父的燃放起火,外祖母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6、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小茨冈/伊凡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格里高利则常常受到捉弄。
7、节日狂欢中,通常由雅科夫弹琴,小茨冈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8、“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听外婆讲故事,其中印象最好的是米龙隐士和伊凡勇士两个故事中的人物9、“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母亲回家了,他们害怕母亲来抢外祖父的财产,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大打出手。
10、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11、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八哥并叫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12、在“好事情”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3、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外祖母14、阿廖沙因为伤了脚趾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15、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五个戈比作为奖励16、阿廖沙读了2年小学。
1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习俗(习惯)1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恶作剧19、阿廖沙是怎样报复侮辱外祖母的女主人?趁她到地窖的时候把地窖锁上,将钥匙扔到房顶,并跳“复仇者之舞”20、为什么舅舅们背地里说小茨冈的坏话?因为小茨冈是“我”的外公所捡的一个孤儿,他的手艺很好,舅舅们都想从外公那儿得到家产,想开自己的染坊,怕外公喜欢小茨冈,让他开场。
21、小茨冈是怎么死的?被橡木十字架压死的。
高尔基《童年》阅读考题满分120 分共30题每小题 4 分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选择题部分1、阿列克塞()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把他寄养在外公卡什林家。
A 三岁B 四岁C 五岁D 六岁2、阿列克塞的两个舅舅的性格()。
A 善良敦厚B 自私粗暴C 聪明热情D 多愁善感3、阿列克塞的()待人专横暴躁。
A 后父B 舅舅们C 外婆D 外公4、外婆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
A 善总会战胜恶B 恶总会战胜善C 善不一定战胜恶D 恶一定会战胜善5、()是阿列克塞黑暗中的第一道光亮。
A 伊凡B 外婆C 父亲D 外公6、阿列克塞的母亲再婚后,不幸福,她经常挨()的打。
A 前夫B 外公C 外婆D 后夫7、阿列克塞的母亲,身材高大壮硕,打扮得干净利索,一向少言寡语,是位()的人。
A 严厉B 温和C 自私D 善良8、阿列克塞的()死时,身穿一件白衣裳,光着双脚,双手安详地放在胸口。
A 父亲B 母亲C 外公D 外婆9、外婆不怕妖魔鬼怪,也不怕外公,但唯独对()怕得要命。
A 母亲B 舅舅们C 蟑螂D 上帝10、()想侵吞阿列克塞母亲的嫁妆。
A 外婆B 外公C 后父D 舅舅们11、高尔基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有()部。
A1 B2 C3 D412、()是因为染上霍乱而去世的。
A 父亲B 伊凡C 母亲D 外婆共2页(第 1页)13、作者高尔基是()人。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苏联14、()谁总是说伊凡再过个三年五载便可成大器。
A 外公B 外婆C 阿列克塞D 舅舅们15、外公家保姆的名字叫()。
A 叶夫格妮娅B 娜塔莉娅C 瓦尼娅D 瓦列伊16、舅舅们最喜欢作弄()。
A 奥巴马B 石原慎太郎C 卡扎菲D 格里高里师傅17、在阿列克塞父亲死后,母亲()。
A 产下一名男婴B 产下一名女婴C 疯了D 什么事也没有发生18、()称“好事情”为“巫师” 、“危险分子” 。
A 军人的妻子B 彼德大伯C 外公D 外婆19、外婆的性格是()。
《童年》梗概600字作文六年级
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它写的是高尔基童年
的侧写。
讲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从父亲去世后跟随母亲一起搬去外祖
父和外祖母家中生活的事。
下面我将由主人公的身份带大家认识这
本书。
我叫阿廖沙,我的父亲去世之后,我那可怜又悲伤的母亲带我来到了外祖父和外祖母家居住。
外祖父的脾气非常暴躁,经常欺负外祖母。
而外祖母则很和善,经常讲故事给我听,所以我很喜欢外祖母。
来到这儿以后,虽然日子不好过,但我也结识了新朋友,比如小茨冈。
每次外祖父想打我的时候,他都会伸出援手,不顾一切地替我挡下一顿毒打。
但不幸的是,他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作为最好的朋友我为此深深难过。
我出于好奇把白色的桌布染成了蓝色,招来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失去了知觉。
母亲因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而丢下我独自离开了。
后来,外祖父把家迁到了卡那特街,还招了两个房客。
一个是绰号“好事情”的知识分子,他每天神神秘秘的,不知在捣鼓些什么;另一个是伪装成车夫的彼得,我不喜欢彼得,因为他其实是个盗贼。
母亲突然的回归让我既兴奋,又不解。
她开始教我认字,不久后就再婚了。
但好景不长,随着我外祖父的全面破产,母亲也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了。
而孤身一人的我,只好去“人间”谋生。
全文阅毕,我深感阿廖沙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建议你们也来读读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它可以让我们明白许
多人生道理,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童年》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一章:外祖母
第二章:“兄弟斗殴”、“凶残的外祖父”、“外祖父来病床看我”。
第三章:1、“一双金不换的手”。
伊万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
2、“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万和外婆;
3、“雅科夫的吉他”。
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
4、“小茨冈的惨死”。
第四章:外婆
1.她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
2.写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
3.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
4.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
第五章:1.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
2.外祖父教“我”识字,讲述人生理念
第六章: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
第七章:1.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
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
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第八章:1.外婆讲童话的情景:《隐士和勇士》
2.一个怪异的知识分子。
第九章:1.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
2.我”和“三个小少爷”的友谊。
第十章: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
第十一章: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第十二章: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
第十三章: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检破烂,偷木板
最后:母亲的死,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人物形象:
阿廖沙:活泼,善良,勇敢。
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他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艰难地生活着,身边那些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并不能压倒和毁灭他。
母亲的再婚,使得他很孤僻,但也增强了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生活的困苦并不能使他退却,他总是坚强地生活下去,他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走向光明。
阿廖沙所处的社会是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社会,人们之间以各种仇恨作为纽带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贪婪,自私,甚至可以为了利益而不顾一切。
行为:把白色的布扔进染缸里变成蓝色的。
外祖父毒打外祖母,阿廖沙剪断外祖父的圣象。
继父毒打母亲,阿廖沙拿刀刺向继父。
外祖母:温柔:关爱孩子:在生活上给阿廖沙无微不至的关心,外婆讲童话的情景善良:两个孩子争家产,要杀自己的父亲,外祖母拼命保护自己的孩子,
勇敢:火灾里指挥若定,自己冲进房子里抢一桶硫酸盐。
懦弱,逆来顺受:外祖父经常毒打她,但她从来不反抗
外祖父:暴躁凶残:毒打外祖母,打自己的孩子
吝啬自私:年老时,嫌外祖母不会挣钱,要分家,分给外祖母破破烂烂。
外祖母
根本没办法生活,阿廖沙去拾破烂。
外祖母出门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