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踝关节骨折病例讨论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6
骨科疑难病例讨论案例范文一、病例介绍。
1. 患者基本信息。
咱今儿个要说的这个患者啊,是个55岁的大叔,姓李。
大叔平时身体还凑合,就是有点小毛病,像高血压,不过一直吃着药控制着呢。
2. 受伤情况。
那天啊,倒霉催的。
大叔出门遛弯儿的时候,被一辆逆行的电动车给撞了。
这一撞可不得了,大叔当时就觉得左边的腿剧痛无比,直接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周围的人赶紧打了120,就把大叔送到咱们医院来了。
3. 入院检查。
大叔被推进来的时候,那脸煞白煞白的,一看就疼得够呛。
我们先给他做了个初步检查,发现他的左下肢明显肿胀,尤其是小腿部分,像个大萝卜似的。
再一摸,有个地方感觉骨头好像不太对劲,有可能是断了。
然后赶紧安排了X光、CT这些检查。
结果出来一看,好家伙,问题比想象的还复杂。
大叔的胫骨和腓骨都骨折了,而且胫骨骨折的地方还有些碎骨头,就像饼干被压碎了一样,这可就不好弄了。
二、治疗过程中的难点。
1. 骨折复杂性。
这大叔的骨折啊,就像一个复杂的拼图,那些碎骨头就像是拼图里奇奇怪怪的小碎片。
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些骨头都拼回原来的样子,而且还得让它们稳稳地长在一起。
普通的骨折固定方法可能不太管用,毕竟那些碎骨头很容易乱跑,就像调皮的小豆子一样。
2. 患者的基础疾病。
前面不是说大叔有高血压嘛,这就像个定时炸弹。
在治疗骨折的时候,我们得小心翼翼的,因为很多治疗手段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血压。
比如说手术的时候,要是血压控制不好,那可就危险了,就像在走钢丝一样,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掉下去。
而且,高血压可能还会影响骨头的愈合速度,就像一辆破车,跑起来总是比好车慢半拍。
3. 术后康复风险。
就算手术很成功,把骨头都接好了,后面的康复也是个大难题。
大叔这个年纪,身体不像年轻人那么有活力,恢复起来比较慢。
而且,要是在康复过程中不小心又摔倒或者用力不当,那好不容易接好的骨头可能又得重新断裂,这就像盖房子,好不容易盖起来了,一场大风就可能把它吹倒,那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踝关节骨折术引发的例医疗纠纷分析【关键词】骨折;医疗纠纷;处理【中图分类号】919、4:0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7—9297(2019)03—0173—031例因麻醉方法和手术术式选择欠妥的踝关节手术导致的医疗纠纷,经最初医患双方协商到法院终审判决,这其中有不少地方为今后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方法。
案情简介患者李某,5岁。
因“车祸伤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右髂骨翼、双骨上下肢骨折)、左外踝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胫距关节脱位”于1998年5月5日晚时急诊人某医院骨伤科治疗。
人院后急诊局麻下行左踝关节清创、复位,克氏钉内固定术,术后予以石膏外固定、抗感染、卧床、保留导尿等治疗措施。
术后复摄片示内固定可靠,踝关节脱位基本达到复位。
踝穴稍宽。
术后第8周予以拔除克氏钉,复查骨盆平片,提示骨盆骨折已愈合,于1998年9月22日出院。
1999年2月,患者门诊复诊,诉“左踝关节肿痛,不能行走”.线片示“左踝关节骨质疏松明显。
左外踝骨不连”嘱其补钙、加强功能锻炼。
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于2000年5月9日至6月3日期间.在另一医院行“左踝关节融合术”。
鉴定情况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患者第一次出院后,认为术后骨不连,线片示骨[作者简介]张铁铭,男,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又名安徽省中医院)医务处副主任。
:+86—551—2838592,+86—551-3219408;-922@..@.'.·174·折对位位置不好,医院有过错且已构成医疗事故,于1999年7月向某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鉴定专家分析认为:本例骨盆骨折、左踝关节开放性胫距关节脱位伴外踝粉碎骨折,诊断明确,急诊处理及时.符合医疗原则。
术后2周线片踝穴稍大,其位置尚好。
至于患者现存在的左踝关节较僵、伸屈范围受限.直立、行走痛等症状,这是踝关节开放性损伤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
鉴定结论:不属医疗事故。
踝关节骨折的个案资料踝关节骨折的个案资料1. 引言踝关节骨折是指踝骨中的骨折,是很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踝关节骨折个案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骨折类型的发生、诊断和治疗,并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踝关节骨折个案,探讨其详情及相关问题。
2. 个案资料概述本个案是一名男性患者,芳龄39岁,体格健壮,平时患者从事高强度的体育锻炼。
在户外跑步过程中,他不慎扭伤了左脚,导致踝关节骨折。
他立即感到明显的疼痛和关节变形,紧急被送往附近的急诊室。
3. 诊断经过临床检查和X光片拍摄,医生确定该患者的左踝骨折,进一步确定了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X光片显示了踝骨骨折的明显断裂线,同时也显示了受损的软组织。
通过这些诊断结果,医生确认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计划。
4.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在踝关节骨折中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对于这位患者,医生采用了开放性还原和内固定手术方法来处理骨折。
手术过程中,医生对断裂骨块进行了良好的复位并使用金属板和螺钉将骨块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5. 康复计划手术结束后,该患者开始了康复治疗。
康复计划的目标是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和力量,并减轻疼痛和炎症。
康复师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和功能性训练。
该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计划,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逐渐恢复了正常的行走和运动能力。
6. 治疗结果和复发风险该患者在手术治疗和康复期间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在康复结束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疼痛和肿胀也得到了明显减轻。
然而,他也了解到踝关节骨折的复发风险。
他决定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戴上踝关节保护器材、避免剧烈运动和滑倒的情况,以减少再次骨折的风险。
7. 个人观点和理解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和运动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个案资料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踝关节骨折的发生、诊断和治疗过程。
手术治疗和康复计划是恢复踝关节功能的关键步骤,而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执行也是取得理想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
踝关节骨折72例诊治分析(一)【关键词】骨折踝部骨折是极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主要由间接外力引起,以青壮年多见。
由于踝关节结构及运动的特点,其损伤时表现的损伤类型也极为不同,即不同的受伤机理可引起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临床工作中,常会因对踝部损伤认识和重视程度的不足,影响了踝部骨折的治疗效果。
50年代初根据受伤时足所处的位置和应力作用方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对踝部损伤进行分类受到临床的广泛认同。
我院创伤骨科自2004.12~2007.3月,对72例踝部骨折的病例,按分型并行手术治疗,经随访观察,疗效明显,现统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男性57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38岁。
左踝关节28例,右踝关节44例。
车祸伤18例,跌倒致伤32例,坠落伤8例,砸伤14例。
其中新鲜骨折59例,陈旧性骨折13例。
开放性骨折12例。
按分型:旋后一外旋型26例,旋后一内收型5例,旋前一外展型19例,旋前一外旋型16例,垂直压缩型6例。
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连硬外麻醉或单硬麻醉,选择内、外踝前、后缘弧形切口。
外踝位于踝关节水平以下的骨折,伴有骨质疏松者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
踝关节水平以上的外踝骨折或腓骨干骨折移位整复后,选用1/3环形钢板固定或窄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注意恢复10°~15°的外翻角。
内踝骨折,对较大骨片采用一枚骨螺钉加一枚克氏针或两枚螺钉固定。
对骨质疏松或较小的骨片的内踝骨折多选用交叉克氏针或张力带钢丝固定。
垂直压缩骨折注意恢复踝关节关节面的平整,撬起塌陷关节面;一期松质骨充填植骨,经内踝松质骨螺钉固定;对于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采用缝合修复韧带,并用一枚3.5mm皮质骨螺钉在踝关节上方2~3cm处从腓骨正中自后向前方倾斜25°~30°穿过单层胫骨皮质固定,以维持下胫腓联合稳定。
后踝骨折:矢状面骨折块大于1/5关节面时,必须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固定,对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本组除1例行关节融合术外,其余均行踝关节整复术,钢板螺钉内固定。
术前讨论讨论日期:讨论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副主任医师、***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
讨论意见:***医师汇报病史:患者55岁,女,患者因“摔倒致右踝部疼痛、畸形、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右踝部畸形,右踝关节以远肿胀,有明显触痛,可及明显骨擦音、骨擦感,活动受限,肢端感觉、血运可,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2019-07-31佛冈中医院门诊X线示右踝关节骨折(未见报告单)。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生化糖化血红蛋白:7.6(%);三大常规、凝血功能、感染八项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彩超左房增大,轻度主动脉瓣返流,心包少量积液,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CT检查示右侧胫腓骨下端骨折伴踝关节脱位,右足第3、4跖骨近端骨折。
胸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患肢予石膏托外固定,予停用阿司匹林,予消肿、护胃等对症处理。
现患者已停用阿司匹林达1周,肿胀较前减退。
拟手术治疗。
***主治医师:诊断明确,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未见明显麻醉及手术禁忌,骨折端错位分离,为不稳定型骨折,保守治疗效果极差,易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深静肪血栓等,同意手术治疗,注意病人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主治医师:患者诊断明确,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但手术对一个患者又是创伤,需对患者进行全身评估,能否耐受手术,患者基础疾病多,注意围手术期情况,防止基础疾病加重。
***主治医师:同意以上医师意见,根据X片,有手术指征,患者三踝骨折,手术可采取后外侧切口联合内侧切口进行处理,内侧切口需注意避免损伤胫后血管和神经。
***副主任医师:同意以上医师意见,有手术指征,患者自身条件可,无明显麻醉及手术禁忌,建议手术治疗,注意术后防止下深静脉血栓。
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
***主治医师:同意几位医师的意见,诊断较明确,手术指征明确,无明显麻醉及手术禁止,应积极给予术前支持、检查、备血等术前准备,并与家属谈话,交待病情,有关手术并发症及风险,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40例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分析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回顾在本院治疗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同时分析骨折类型以及固定方法,之后利用Jsckson以及Baird评分系统去评定治疗效果。
结果随访发现,患者的伤口均在一期进行缝合,并且愈合情况良好,没有感染现象。
5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恢复十分好,8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患者一般,4例患者恢复较差。
优良率高达80%。
结论正确地判断骨折类型,然后采用固定方法进行踝关节骨折治疗,可以提高复位质量和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福音。
标签: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骨折固定术在人体的骨折类型中,踝关节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它因为造成软骨面的破损,增加了修复难度[1]。
同时,如果因为骨折复位对位不良,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
所以,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分析了本院进行的相关踝关节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
其中,男38例,女12例。
按照Ashurst进行分型,一共有5种类型,内翻型和外翻型分别5例,外旋型12例,直接暴力型21例,剩余7例为纵向挤压型;按照损伤程度分型有3种:31例三踝骨折,8例单踝骨折,其余为双踝骨折11例;按照AO分型,一共可以分为3种类型,下胫腓联合损伤30例,其中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17例,下胫腓联合以下损伤13例,剩余20例为经下胫腓联合;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41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腰麻或者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同时选在内、外踝关节的前、后缘设置弧形切口。
对于外踝骨折,如果其位于踝关节水平以下,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就可以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对于踝关节水平以上的骨折,在通过移位整复之后,可以利用窄重建钢板或者是环形钢板进行固定,且在手术的时候,要注意恢复将近15°左右的外翻角。
踝部骨折91例诊治分析关键词踝部骨折诊断分型复位治疗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膝关节的关节面小,但负重量与活动量却很大,故易发生损伤。
占全身骨折的3.83%。
踝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其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
踝部骨折包括单踝、双踝、三踝、踝上骨折和胫骨下关节面前后缘骨折等,多发生于青壮年人,儿童则罕见。
此种骨折可能合并踝关节内、外侧韧带或下胫腓韧带断裂或撕脱,以及距骨向内、向外或向后脱位。
我科自2003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踝部骨折91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91例踝部骨折病例中,三踝骨折16例,内外踝骨折32例,内踝骨折10例,外踝骨折25例,外、后踝骨折3例,内、后踝骨折5例。
其中男62例,女29例,男女之比约2:1;年龄最大为69岁,最小为20岁,其中20~30岁25例,30~40岁35例,40~50岁21例,50岁以上10例,平均38.6岁。
其中6例闭合复位后拍片示:骨折复位良好,肿胀减退后拍X片复查,骨折再次移位,改行手术治愈。
诊断及分型:由于外力作用的方向、大小、肢体受伤时所处的位置不同,可造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和不同程度的韧带及关节损伤,距骨可发生向内、外、后脱位。
外旋损伤:①外踝骨折:骨折线的特点是斜形,由前下至后上,侧位X线片骨折线最清楚,骨折面呈冠状面,远骨折端向后移位,断端向前成角是外旋损伤的重要标志。
②内踝骨折:骨折决永远向腓侧移位,骨折线最多发生于内踝滑车角以下,骨折线呈横形,与内翻损伤的内踝骨折截然不同。
③后踝骨折:骨折线均为垂直向上,骨折块向上移位,侧位X线片骨折线最清楚。
④关节脱位:其特点是,内踝关节间隙极度增宽,但胫排联合部却无明显分离。
内翻损伤:①外踝骨折:骨折线多为横形,发生于联合部,骨折向内移位,向外成角,如无明显移位,则骨折线外侧宽,内侧窄。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76例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实验组38例实施手术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保守治疗,对比两个小组不同患者的治愈效果和术后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实验组38例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4%、100.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3%、89.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个研究小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强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的积极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标签: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运动训练中都容易出现,由于踝关节是人体的负重关节,所以当关节内出现骨折时,应该进行及时的对位,否则就会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使踝关节僵硬疼痛,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1]。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手段,相比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需要对患者的解剖部位进行牢固的复位[2]。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将在我院接受踝关节骨折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38例实验组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在治疗效果上取得了比较积极的结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76例患者均是经过临床确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我院的入院编号对76例患者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患者,其中实验组38例患者包括21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年龄28~64岁;对照组38例患者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16例女性患者,年龄26~65岁,对实验组38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实施一般的保守治疗。
踝关节骨折治疗例体会(附142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
方法分析我科自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共收治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病人142例不同方法治疗结果,结果其中62例通过早期手法复位,21例行跟骨牵引复位,59例行手术内固定,康复锻炼。
获得满意疗效。
结论由于踝关节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骨折后如果治疗不当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使踝关节骨折得到解剖复位,重视功能康复,手法复位创伤小、恢复快,只要方法得当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不能通过手法复位者,不应姑息,必须通过手术复位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为最常见的骨关节内骨折,目前约占各种骨折的4%,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致伤原因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坑道塌方等。
我院自2002年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病人142例,其中62例通过早期手法复位,21例行跟骨牵引复位,59例行手术内固定,康复锻炼。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142例中男101例,女41例,年龄16—78岁,平均34岁。
左79例,右54例,双踝骨折9例。
至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4例、滑跌伤36例、车祸伤43例、重物压伤39例,按 muller分型:2治疗方法2.1手法复位:对于62例A型、B型闭合性骨折者,早期手法复位,尤其在未发生明显肿胀时。
手法复位时注意分析X线片,判断其受伤机制,先对抗牵引后,反其道而行之手法复位,常可获得较好对位。
保持关节结构正常形态,在骨折对位稳定的位置,用短腿石膏托或石膏夹板固定。
肿胀消退后更换一次石膏托或石膏夹板,3—4周改为功能位固定至骨愈合。
2.2 跟骨牵引:对于21例垂直压缩型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并跟距关节脱位者,给与跟骨牵引,牵引期间配以手法整复,超踝关节夹板固定,早期踝关节伸屈活动,磨合关节面。
踝部骨折临床46例分析目的研究踝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根据影像学结果对我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共46例踝部骨折患者选取非手术治疗、单纯螺钉固定、克氏针治疗和钢板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随访12~30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的踝部功能均得到很好的恢复,非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84.6%,单纯螺钉固定的优良率为90.9%,克氏针治疗的优良率为90%,钢板螺钉内固定方式的优良率为83.33%。
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和影像学,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对踝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踝部骨折;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距骨、腓骨下端和胫下端是踝关节主要构成部分,踝穴由后踝(胫骨后下缘)、外踝和内踝组成,统称为三踝。
作为常见的关节外骨折,踝部骨折通常都是因外力所损伤,因外力作用的方向不同而出现三踝骨折、双踝骨折和单踝骨折这三种类型[1]。
踝部骨折后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的现象,关节活动也会受到限制,以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共46例踝部骨折患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共46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为45.8岁。
其中共有12例三踝骨折,15例双踝骨折,19例单踝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39例闭合性骨折;2例合并髌骨骨折,1例合并骨盆骨折,4例合并胫骨骨折,3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1.2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X线检测结果和局部肿胀情况即可诊断,从胫腓下联合的间隙宽度、踝穴内中距骨的移位方向以及骨折线型对患者进行分类,需要时可以进行MRI和CT检查。
1.3方法要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清创缝合术和抗炎治疗,Danis-Weber 分类法中A型不无移位的单纯外踝骨折患者,要通过石膏固定踝关节背伸90度中立位的方式进行为期6~8w的治疗,借助铁足蹬的保护作用,进行一些基本的锻炼。
踝关节骨折72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对72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以改善临床诊治效果。
方法总结本人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诊疗过程及后期效果。
结果 72例患者主诉均为踝关节疼痛肿胀,其中左侧骨折者33例,右侧者39例。
72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优良率达91%。
结论手术及手法复位过程中必须明确解剖复位的重要性,内固定不能出现松动断裂,钢板加拉力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令人满意。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214-01本人在2003年-2013年对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患者共72例,男50例,女22例。
年龄10-47岁。
其中左侧骨折33例,右侧者39例。
致伤原因:车辆撞伤30例,重物砸伤19例,暴力扭挫伤14例,高处跌落伤9例,开放性骨折52例,闭合性损伤20例。
所有72例患者均有踝关节疼痛肿胀、患肢纵向叩击痛阳性,同时54例患者伴不同程度活动功能受限。
1.2 诊断与治疗所有病例均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怀疑合并后踝损伤者行CT确诊,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措施,对于有手术适应症无明显手术禁忌的病例及早手术治疗,提高骨折愈合率。
治疗方法分别用单纯石膏外固定、传统手法闭合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后石膏外固定保护。
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侧卧位,患肢上止血带。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辅巾,驱血止血,以外踝骨折断端为中心取小腿外侧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钝性分离至骨膜,切开骨膜,见外踝粉碎骨折,分离成角移位,下胫腓关节稳定,清除断端瘀血及嵌顿软组织,将外踝骨折复位后以钢板固定,依次置入锁定钉,直视下及透视下,骨断端对位对线满意,内固定位置满意。
后踝骨折影响关节面较小,经与家属沟通后不予固定。
冲洗后逐层缝合包扎,小腿石膏外固定制动,术后嘱患者抬高患肢以减轻软组织损伤导致的肿胀,术后2周拆线,逐步进行患肢负重功能锻炼。
踝关节骨折30例诊治体会张文生;王涛;庞军;王建伟;王飞;白涛【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治疗及临床评价.方法:对30例踝部骨折患者,依损伤机理、致伤原因、是否与外间相通、累计关节面部位等进行分类,针对具体病例进行不同的治疗、评价.结果: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差,失访3例,优17例,良9例,优良率96.4%,差1例,3.6%.结论:踝关节骨折为临床常见病,为关节内骨折,关节面稍不平或关节关隙稍改变,均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一般以手术内固定治疗为主,但应针对具体病例制定治疗方案,有些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40)001【总页数】3页(P81-83)【关键词】骨折/诊断;骨折/外科学;骨折固定术,内;踝关节【作者】张文生;王涛;庞军;王建伟;王飞;白涛【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716000;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716000;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716000;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716000;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716000;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受伤机制复杂,所造成的损伤多种多样,Lange-Hanson根据受伤时足部所处的位置,外力作用的方向以及不同的创伤病理改变将踝部骨折分为旋后-内收、旋后-外旋,旋前-外展 ,旋前-外旋 ,垂直压缩 5型[1]。
我院于 2008年 10月至2010年4月,对 30例踝部骨折患者视患者踝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治疗方案,疗效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
年龄 13~57岁,左侧 9例,右侧 15例 ,左右均骨折 6例,开放性骨折 5例,闭合性骨折 25例。
致伤原因:骑自行车跌伤3例 ,车祸 16例 ,扭伤 4例,坠落伤 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