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ppt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40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股权结构是一个公司股份结构的表现,体现了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
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的治理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股份结构的差异使公司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从而使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差异。
股权结构优化是股权结构的一种改革,股权结构优化的目的是实现由股东联盟形成股份的集中,达到对公司治理能力的改善。
公司管理者和公司经营者对于公司的管理问题应该公司的股权结构优化为立足点,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加有效,更加利于公司的长久发展,提高公司的绩效。
标签: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董事会一、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1.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份之间一种关系,不同性质的股份在股份公司的全部股份中占据不同的比例,这种比例关系就是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一个公司股份结构的表现,体现了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
股权结构与公司的治理结构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股份结构完善,才能使公司的治理结构处于正常,而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处理公司事务的基础,公司事务处理的方向取决于公司的股权结构。
因此,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的治理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股份结构的差异使公司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从而使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差异。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发展的基础,股权结构的改变同时带来公司治理方向的改变,公司的具体运行要通过公司的治理结构来实现。
不同公司具有不同的股权结构,公司所具有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类型,也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公司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
因此股权结构某个组分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公司组织形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影响公司的行为与未来发展。
公司的股权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
股权结构变化导致的结果是复杂多样的,股权结构变化会影响公司经营方向,会造成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改变,会引起公司的组织结构的改变,最终会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
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公司发展的前提,能够帮助公司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1引言公司治理的模式和绩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股权结构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及治理机制的运作方式,并在某种情况下影响甚至决定公司治理的效率。
而股权结构又不是自发形成,对一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管制环境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
本文主要探讨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着重从资本市场管制角度分析股权结构的差异性及成因,第二部分从股权的集中和分散程度以及大股东的不同身份角度,分析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探讨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联系,最后一部分得出几点结论。
2 权结构的差异与资本市场管制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东的构成,包括股东的类型及各类股东持股所占比例,股票的集中或分散程度,股东的稳定性,高层管理者的持股比例等。
就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讲,股东包括个人、非金融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国外投资者、一般职工及高层管理者(包括总经理和董事)。
在一些国家,商业银行也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甚至是大股东。
很显然,股东的种类不同、各类股东持股比例不同,以及股票的集中程度和流动性不同,导致的股权结构也截然不同。
不同国家甚至一个国家内部,公司的股权结构都有较大的差异。
下表反映了几个国家股权结构的差异。
导致不同国家公司股权结构出现差异的原因很多,历史、文化、家族势力、收入差距等,固然是影响因素,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制、内部交易规制、市场操纵规制、接管和反接管规制、证券分散规制、以及银行规制的宽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公司内外部人之间信息的非对称程度、股权集中的收益与成本比较、以及银行及机构投资者能否持股及持多大比例的股份,从而对公司的股权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
美国由于推崇新古典经济的理念,注重资本市场在资本配置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在上述管制方面都采用严格的规制。
如要求上市公司按季度披露财务报表,严格限制内部人(如经理、董事及持有公司发行股票10%以上的大股东等)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公司证券交易,表1 普通股的股权结构:各国比较(持有股份占在外流通股份的%)股东类别美国日本德国捷克(1995年)中国(上市公司)(1995年)全部公司机构股东44.572,964.045.528.7其中:金融机构30.448.022.0银行18.910.015.5保险公司4.619.6--养老基金20.19.5其它5.7----30.2非金融公司14.124.942.0个人50.222.417.049.331.5外国机构投资者5.44.014.03.46.10.75.03.230.9资料来源:许小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制结构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年版表2 上市公司的所有权集中度[1]公司最大股东的投票权所占比率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德国日本美国0≤%26lt;х%26lt;103.261.166.010≤%26lt;х%26lt;256.917.425≤%26lt;х%26lt;5016.712.913.050≤%26lt;х%26lt;7531.94.72.175%26lt;≤х≤%26lt;10041.3--1.5资料来源:Dietl,H,CapitalMarketandCorporateGovernanceinJapan,GermanyandThe UnitedStates,Routeldye,1998,p121一经查1 2 下一页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第2页处,就要没收非法所得、加倍处罚以至受到监禁。
股权结构设计与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设计与公司治理是当今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简单来说,股权结构就是谁拥有公司的股份,而公司治理则是关于如何管理和决策的问题。
两者相辅相成,恰当的股权结构能够促进良好的公司治理,而良好的公司治理又能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
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股权结构如此重要。
想象一下,一个公司的股东结构非常集中,比如创始人持有80%的股份,这意味着创始人可以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做决策。
但如果创始人没有太多的管理经验,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甚至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反,若股权分散,很多小股东拥有投票权,虽然会增强民主决策,但也可能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影响效率。
在实践中,股权结构的设计常常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公司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以及投资者的背景。
对于初创企业,创始团队往往会持有较高的股份,以确保决策的统一性。
但随着公司逐步发展,特别是引入风险投资后,股权结构就需要调整。
风险投资者希望能够在公司中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以保护他们的投资。
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在早期阶段,创始人占有70%的股份,团队也比较小,决策效率高。
但当公司发展到需要融资的阶段,创始人不得不向风险投资者让出一部分股份。
这时,股权结构的调整就显得尤为关键。
为了吸引投资者,创始人可能需要设置一些优先股或者引入一些治理机制,比如董事会成员的选举规则。
这些都能确保投资者的权益,同时又不影响创始团队的决策灵活性。
再说说公司治理。
这一方面包括董事会的构成、管理层的权责划分、以及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帮助企业保持透明度,增强股东之间的信任感。
这一点在很多大型企业中都能看到,比如某些跨国公司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不仅能提高决策的公正性,还能有效避免利益冲突。
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是美国的“安然事件”。
安然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但由于其内部控制失效、财务造假,最终导致公司破产,数以万计的员工和投资者损失惨重。
公司整治与股权架构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整治机制和股权架构,促进公司连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制度订立。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全部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与公司整治和股权相关的人员。
第三条公司的整治应遵从以下原则:公平公正、透亮高效、风险可控、利益平衡。
第二章公司整治结构第四条股东大会1.公司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由全体股东构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2.股东大会的职责包含:审议和决议公司的重点事项;选举和罢黜董事、监事;审议和批准公司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决议分红方案等。
第五条董事会1.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执行机构,由董事构成,董事人数不少于3人。
2.董事会的职责包含:订立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年度计划;决策公司的重点事项;监督和评估公司的经营管理;确保公司财务情形的健康和透亮。
3.董事会成立特地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具体权限和职责由董事会确定。
第六条监事会1.公司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由监事构成,监事人数不少于3人。
2.监事会的职责包含: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监督公司的财务情形;监督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
第七条高级管理人员1.公司设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其职责由董事会确定。
2.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执行董事会的决策,并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报告工作。
第八条决策程序公司决策应遵从以下程序:1.提出决策议题:由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提出决策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董事会。
2.决策讨论:董事会对议题进行讨论,并听取各方看法。
3.决策表决:在董事会会议上进行表决,通过简单多数原则决策。
4.决策公告:对决策结果进行公告,向股东大会、监事会等相关人员通报。
第三章股权架构第九条股东权益1.公司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参加权、表决权和收益权等合法权益。
2.公司设立股东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股东披露公司的经营情形和重点事项。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形成过程和约束条件独特,公司治理问题与国际上有所差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及价值的关系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一、“一股独大”并非中国特有考察国外成熟市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可以看到:"一股独大"并非中国特有。
上市后,风险投资短期内出售股份套现退出,导致股权分散,更凸现创始人"一股独大"。
一般来说,企业上市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创始人在公司股权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都很高。
Hoderness和Sheehan(1988)发现,美国依然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1%。
Franks和Mayer(1995)统计,1990年,德国17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85%的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超过25%;Edwards和Wcliesh(1999)所选择的102家德国最大的上市公司中,46家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超过50%;Djankov、Mcliesh等(2001)对全球97个国家传媒产业公司股权结构研究表明,在西方出版、传媒业上市公司中,家族仍然绝对控股。
股权分散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往往上市后数十年,经过不断增发新股和并购交易,创始人股权比例才会逐渐下降,股权随之分散或多元化。
如杜邦公司、通用汽车、通用电器等。
而1979年创立、1986年上市的微软公司股权结构中,盖茨至今还持有微软23.7%的股份。
而且,随着股票市场公司控制功能有效性的提高,以及杠杆收购等金融技术发展,过度分散股权结构会重新增加集中度,呈现集中--分散--集中的循环。
二、股权结构的法律意义与价值驱动意义需要区别股权结构的法律意义与企业价值驱动意义。
股权结构在法律意义上表现为表决权分配,从企业价值驱动意义角度看,上市公司股东包括实业经营-价值创造型股东和价值评估型股东,前者对公司价值驱动贡献甚大。
实际上,西方资本市场投资者希望价值驱动力量强的创始人持绝对控股地位,甚至在合约中要求创始人朱保国家族的控股比例不能低于50%。
企业治理与股权结构一、企业治理概述企业治理是指企业内部各种关系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方式。
它不仅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还包括企业所有权、组织结构、管理层的权利分配以及职责和义务的规定等内容。
优秀的企业治理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保证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稳健发展。
二、企业治理的重要性企业治理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率。
通过明晰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控制风险。
同时,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优秀公司治理,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人,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
三、企业治理与股权结构的关系企业治理与股权结构的关系密切,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是优秀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股东们的信任程度和股东权利的保障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治理水平和企业发展的健康状况。
股权结构是企业治理的基础,它关系到投资者对企业的持续性信任和期望。
在股权结构初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股东利益和公司治理的平衡问题,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确保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减少利益冲突和激烈竞争的出现。
四、优秀股权结构的特征一个优秀的股权结构往往具有以下特征:1. 股权稳定性高:优秀的股权结构应保持高度稳定。
股权稳定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也有助于维护企业治理的稳定性。
2. 股权分散度适中:股权分散度过高,将会导致公司治理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股权集中度过高,则会使企业陷入肥差瓶颈,未来发展受制于少数大股东的期望和考虑。
3. 股东权力保护完善:优秀的股权结构应设置相应的股份转让、收购等机制,这些机制可以限制重大股权变动的发生,保证股东权力的平等和保护。
4. 股东投票机制公正:股东投票机制公正是对所有股东权利平等的表现。
在投票中,应确保各大股东的话语权没有超出其承担的股权。
五、优化企业治理与股权结构针对股权结构和企业治理的一些缺陷,企业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方法,提高企业治理效率和股权结构稳定性。
导论公司治理,“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从结构上公司治理可以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两个部分,内部结构界定参与者的关系,主要涉及公司法,证券法,公司上市要求,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协调等文件。
外部结构主要为公司参与者提供游戏规则,约束公司管理者和公司股东行为的外部法律、规则和制度,其目的在于强化公司治理内部机制,通常包括市场竞争法律,维护股东权利的法律,会计与审计制度,金融监管法律,破产制度以及公司控制权市场等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公司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人们认识到,公司治理不仅关系到一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影响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
对企业来说,是否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决定了它的生死存亡。
因为股份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一个投资者只有在确信自己的利益能够受到保护之后才会向一个企业投资,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正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制度。
在资本市场上,一个公司治理健全的企业可以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可以比较容易地以较低成本筹集到较大数额的资金,从而能够较快地发展自己。
而公司治理不健全的企业则比较难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其筹资成本也相对较高,企业当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公司治理的较量。
公司治理不仅仅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一国国民经济的成败兴衰。
在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研究公司治理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普遍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本质上就是一场公司治理危机,公司治理与金融体系的安全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因为当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而投资者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时,投资者就无法进行长期投资,而只能转向短期炒作,以致市场弥漫着投机泡沫,泡沫最终不会长久,长期泡沫的爆裂往往就会导致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