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三七炮制
- 格式:doc
- 大小:0.83 KB
- 文档页数:1
水飞法1、目的(1)去除杂质,洁净药物:如朱砂、雄黄等。
(2)使药物质地细腻:如朱砂、滑石粉等。
(3)防止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4)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
如朱砂中的可溶性汞盐。
2、朱砂(1)炮制作用朱砂有毒,不入煎剂,经水飞后能使药物达到纯净,极细,便于制剂及服用。
朱砂中的杂质主要是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后者毒性极大,为朱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水飞可使朱砂中毒性汞含量下降,亦可降低铅和铁等重金属的含量。
水飞时洗涤次数越多,可溶性汞盐的含量越少,而对HgS含量基本无影响。
3、雄黄(1)炮制作用雄黄有毒,水飞后使药物达到极细和纯净,降低毒性,便于制剂。
煨法1、目的(1)除去药物中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从而降低副作用。
如肉豆蔻。
(2)增强疗效。
如肉豆蔻。
(3)缓和药性。
如诃子、葛根。
2、操作方法(1)湿纸煨:如葛根等。
(2)隔纸煨:如木香等。
(3)面裹煨:如肉豆蔻、诃子等。
(4)滑石粉煨:如肉豆蔻等。
(5)麦麸煨:如肉豆蔻、诃子等。
3、肉豆蔻(1)炮制方法麦麸煨:肉豆蔻每100kg,用麦麸40kg。
滑石粉煨:肉豆蔻每100kg,用滑石粉50kg。
面裹煨:肉豆蔻每100kg,用面粉50kg。
(2)炮制作用生肉豆蔻辛温气香,长于暖胃消食,下气止呕。
但生肉豆蔻含有大量油质,有滑肠之弊,并具刺激性,一般多制用。
煨肉豆蔻可除去部分油质,免于滑肠,刺激性减小,增强了固肠止泻的功能。
肉豆蔻炮制后,有毒成分肉豆蔻醚含量降低。
肉豆蔻醚既有毒又有效,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抗癌作用。
4、木香(1)炮制作用生木香行气作用强,多用于脘腹胀痛。
煨木香除去部分油质,实肠止泻作用增强。
提净法小结1、目的(1)使药物纯净,提高疗效。
如芒硝。
(2)缓和药性。
如芒硝。
(3)降低毒性。
如硇砂。
、操作方法(1)降温结晶(冷结晶):如芒硝。
(2)蒸发结晶(热结晶):如硇砂。
3、芒硝(1)炮制方法:每100kg药物,用萝卜20kg。
三七的炮制方法和标准一、引言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广受关注。
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等功效,对于许多疾病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三七的药用价值,减少其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接受度,炮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三七的炮制方法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三七的来源与性质三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喜欢温暖而阴荫湿的环境。
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在临床上,三七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病症。
三、炮制方法1.洗净:将新鲜的三七根部用清水洗净,去除泥沙和杂质。
2.晒干:将洗净的三七根部晾晒至干燥,确保无水分残留。
3.切片:将晒干的三七根部切成薄片,方便后续炮制和服用。
4.炮制: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如炒制、酒制等。
炒制时,将三七片放入锅中,用中火炒至微黄色;酒制时,将三七片与适量黄酒一同放入锅中,小火煮至酒干。
四、炮制标准1.外观:炮制后的三七应呈干燥、无杂质的状态,颜色应为黄褐色或红褐色。
2.气味:炮制后的三七应具有特异的香气,无异味。
3.水分:炮制后的三七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标准,不得超过10%。
4.灰分:炮制后的三七灰分应在规定范围内,表明其纯净度较高。
5.有效成分含量:炮制后的三七中有效成分如人参皂苷Rg1、Rb1等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标准。
6.微生物限度:炮制后的三七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注意事项1.炮制过程中应遵循卫生规范,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无污染。
2.炮制时应控制火候和时间,避免过度炮制导致药效损失。
3.炮制后的三七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4.孕妇慎用三七,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过敏体质者慎用三七,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六、结论三七作为一种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三七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三七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 Chen的干燥根。
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
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古代炮制方法】三七的炮制方法历代文献收载极少,明代始见有末(《万氏》)的炮制方法。
清代有研用良(《求真》)、焙制(《大成》)的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三七: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研细粉。
3、熟三七: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沥去油,放凉,研细粉。
或取三七,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
【饮片性状】三七为圆锥形或纺锤形,上端较粗,下端渐细。
外表面土黄色或黄褐色,习称“铜皮”,底部有剪断枝根痕,顶部周围有瘤状突起,习称“狮子头”。
质坚实,难折断,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类角质,具蜡样光泽,形成层明显,中心可见放射状纹理,并有裂隙,习称“铁骨”,气微,味苦回甜。
三七粉呈灰黄色或黄绿色细粉末,气微,味苦回甜。
熟三七为棕黄色细粉末,略有油气,味微苦。
熟三七片为类圆形薄片,表面棕黄色,角质样,有光泽,质坚硬,易折断,气微,味苦回甜。
【质量标准】三七水分含量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3.0%。
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l、人参皂苷Rb,和三七皂苷R1三者的总量不得少于5.0%。
【炮制目的】三七味甘、微苦,性温。
归肝经、胃经。
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等。
三七生用以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偏胜,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会导致出血的特长,对于出血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
用于各种出血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熟三七止血化瘀作用较弱而力偏滋补,多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患者。
【应用选择】1、生用(1)各种出血证:可单味应用,研末吞服;也可配合花蕊石(煅存性)、血余炭同用,以增强化瘀止血之功,用于咳血、吐衄及二便下血,如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七粉成品质量标准目的∶建立三七粉的成品内控质量标准,包括来源、主要产地、炮制、性状、检查等内容,提供检验依据,确保饮片产品质量。
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内容∶【产品代码】【产品包装规格】【包装形式】纸箱【取样方法】参照ZLSOP000500取样标准操作规程【检验操作规程】参照ZLSOP500100三七粉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本品为三七的炮制加工品。
【炮制】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性状】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微苦回甜。
【鉴别】(1)本品粉末灰黄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
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μ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 l ,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ⅨH 第一法)。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法称炙法。
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6种方法。
炙法均用液体辅料,盐、生姜等需制成盐水和姜汁方可应用。
要求辅料渗入药物内部,其加热温度比炒法低,多用文火,炒制时间较长,以药物炒干为宜。
一、各类炙法的目的(一)酒炙目的(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
(3)矫臭去腥——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二)醋炙目的(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经醋炙后可增强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等,经醋炙后能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2)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
(3)矫臭矫味——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三)盐炙目的(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强补肝肾的作用——杜肿、巴戟天、韭菜子。
增强理气疗疝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
增强缩小便和固精作用——益智仁。
(2)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知母、黄柏等。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四)姜炙目的(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黄连姜炙可制其过于苦寒之性。
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
姜炙竹茹则可增强止呕功效。
(2)缓和对咽喉的刺激性,增强宽中和胃功效,如厚朴。
(五)蜜炙目的(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百部、、枇杷叶、马兜铃、款冬花、紫菀、麻黄等。
(2)增强补脾益气作用——黄芪、甘草、党参等。
(3)缓和药性——麻黄、桂枝、升麻等。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百部等。
三七炮制方法与标准
嘿,大家知道吗,三七可是个好东西啊!那它的炮制方法和标准可太重要啦!
首先来说说三七的炮制步骤和注意事项吧。
炮制三七,一般先得把它清洗干净,可不能马虎哦,就像给宝贝洗澡一样要仔细。
然后就是晾晒或烘干,要把握好火候,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这就好比做饭时掌握火候一样重要呢!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不能有杂质混入,不然可就前功尽弃啦!还有啊,操作人员得专业、细心,不能有丝毫懈怠呀!
再说说炮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可是关乎到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呀!在炮制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不会出现任何意外,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
要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的稳定,不能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这多让人不放心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炮制出来的三七品质稳定可靠,让人用得放心呀!
那三七炮制后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多啦!它可以用于中药材,制作各种药品,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它的优势在于功效显著呀,就像一个英勇的战士在保卫我们的健康呢!而且它适用范围广,很多人都能用得到,这多棒呀!
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有个人身体不太好,经常容易生病。
后来用了经过正确炮制的三七制作的药品,身体状况明显改善了呢!你说这效果多神奇呀!这就充分展示了三七炮制后的实际应用效果呀!
总之,三七的炮制方法和标准真的太重要啦!只有严格按照要求来,才能炮制出高品质的三七,才能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
三七不同炮制规格对止血功能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08-30T15:42:17.3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作者:张东升魏燕刘德正[导读]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干燥根,又名田七、滇三七、参三七、血参、田三七等。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干燥根,又名田七、滇三七、参三七、血参、田三七等。
主产于云南、广西、四川等地。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小肠经,具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补虚、强壮等作用,是临床常用的名贵中药材。
三七药用最早记载于元朝赵宜真编撰的《仙传外科方集》(1378 年,元朝杨清叟编著),其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
明清时期,三七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广,除用于跌打损伤、疮痈肿毒外,还广泛用于内出血及妇科疾病。
近现代医学证明,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强壮、生肌、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等多种功效。
在数百年临床应用中,三七在治疗血症方面得到了极高评价,被认定为“外伤科的圣药”“止血之神药、理血之妙品”“可治一切血症”。
近年来还用于冠心病、糖尿病、心绞痛、血栓等疾病的治疗。
由于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还是复方丹参滴丸、云南白药、片仔癀、复方三七口服液等常见中药制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三七的炮制始载于明《万氏女科》,对其炮制方法为“末”,后《本草求真》载“研用良”。
清《外科大成》载有“焙”。
现行炮制方法颇多,除常用生品切片、碾细粉外,还有蒸、炸、酒制等多种方法。
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三七的质量和药效与三七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工艺有明显关系,加工方法不同导致三七有不同的功效,如三七的生消熟补”等,其原因与三七炮制前后药。
目前,三七的炮制方法有油炸法、蒸制法、熏制、炒等,大量文献显示,高温对三七中的有效成分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考虑到炮制方法对有效成分破坏程度,优选蒸制法。
1、发展概况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更有,清代着作确可观,2、3、中药采收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与;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动物入药也讲法,捕虫秋季与春夏,初春与秋,最多秋交夏;蛇蜕皮在五六月,春天未角化;要在八月取,冬季驴皮质最佳;矿物入药随时有,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3、4、中药存放加工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4、5、经营销售价格循环三两年,细端详,高出低进多种植,不随大流是内行,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5、6、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有方法,酒醋蜜汁水为辅;稻麦土石皆可用,水火修制有技术;液体固体辅料全,保证疗效去毒副;发芽发酵制曲霜,生熟怪味都可除。
6、7、中药药性:中药讲性又讲味,四气寒凉兼温热;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沉浮要掌握;诸药归经有讲究,五脏六腑莫弄错;毒性剂量要弄清,望闻问切细选择。
7、8、中药配伍:中药配伍更讲究,内服外用煎散丸;寒凉病症用温热,辩证施治才全面;男女老幼各不同,须使畏杀恶和反;饭前饭后及妊娠,应用之法说不完。
8.2十九畏药歌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爱犀,人篸最怕是五灵;官桂善于调冷气;却怕石脂来相逢。
十八十九反与畏,经验不足莫乱用。
8.3妊娠禁忌药歌蚖班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和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详细介绍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参加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法称炙法。
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6种方法。
下面是为大家的炮制方法炙法详细介绍,希望大家喜欢!(一)酒炙目的(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
(3)矫臭去腥——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二)醋炙目的(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经醋炙后可增强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等,经醋炙后能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2)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
(3)矫臭矫味——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三)盐炙目的(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强补肝肾的作用——杜肿、巴戟天、韭菜子。
增强理气疗疝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
增强缩小便和固精作用——益智仁。
(2)增强作用——知母、黄柏等。
(四)姜炙目的(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黄连姜炙可制其过于苦寒之性。
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
姜炙竹茹那么可增强止呕成效。
(2)缓和对咽喉的刺激性,增强宽中和胃成效,如厚朴。
(五)蜜炙目的(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百部、、枇杷叶、马兜铃、款冬花、紫菀、麻黄等。
(2)增强补脾益气作用——黄芪、甘草、党参等。
(3)缓和药性——麻黄、桂枝、升麻等。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百部等。
(六)油炙目的(1)增强温肾助阳作用——淫羊藿。
(2)利于粉碎——豹骨、三七、蛤蚧。
(一)酒炙、醋炙、盐炙、蜜炙的操作方法均有两种,即先拌辅料后炒药和先炒药后加辅料。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药材,需通过先加辅料拌匀闷润的过程使液体辅料被药物所吸尽,然后置锅内炒至所需程度。
第二种方法适用于特殊的药物,需特别记忆。
(1)先炒药后加酒。
此法仅用于质地疏松且加酒后易发粘的药物,如五灵脂。
(2)先炒药后加醋。
此法多用于树脂类、粪便类药物,如五灵脂、乳香、没药。
中药材的炮制1.马齿苋:鲜草药加工前要进行晒干,然后制成细末。
2.大黄:将鲜草药烘干,然后切成小段,晒干后制成大黄。
3.芫花:先晒干,然后加工成小末。
4.赤芍:采集后捶打,烘干后制成。
5.黄芪:晒干后,将细根切碎,再晒干备用。
6.银花:将新鲜的花晒干,晾干后备用。
7.金银花:鲜花烘干后晾干,制成金银花备用。
8.天麻:新鲜的地下茎用水洗净后,晒干后切成段。
9.石菖蒲:采集后清洗,去掉外皮,烘干备用。
10.隐笑花:将鲜药材烘干后,研磨成粉。
11.红花:晾干后炒制,研成末备用。
12.藿香:采集后烘干备用。
13.六龙齐花:先晒干后,再研磨成细末。
14.小蓟:晾晒后,去掉外皮和杂质,研磨成细末。
15.女贞子:将干果烘干备用。
16.灵仙:采集后晾晒,再切成小段备用。
17.金丝樱花:晾晒后备用。
18.石龙尾:采集后洗净,晒干后研磨。
19.了哥王:将新鲜草药晾晒后备用。
20.珍珠母:烘干备用。
21.秦艽:先晒干后,再压制成片。
22.天门冬:将全草烘干后制成天门冬。
23.金樱子:将干燥果实烘干后制成金樱子。
24.大熟地:将鲜草晾晒后备用。
25.乌梅:将干果晒干后备用。
26.古蔺子:将种子晒干后备用。
27.金线莲:将干草烘干备用。
28.黄芩:将根茎烘干后制成。
29.白芷:将地上部分晒干后研磨成末。
30.铁皮石斛:将鲜草晾干后备用。
31.桔梗:将干根烘干备用。
32.龙胆草:将全草晒干后备用。
33.石决明:将干果晾干后备用。
34.王不留行:先晒干,再加工成细末。
35.薄荷:鲜草挑选干净后晾晒,制成薄荷。
36.麦冬:将鲜根清洗后晾干备用。
37.何首乌:将新鲜的草药晾干后备用。
38.枸杞子:将果实沉浮后烘干制成。
39.印度蓝:将全草烘干后备用。
40.牛蒡子:将干种子烘干备用。
41.川贝:将新鲜的贝母清洗干净后,晒干备用。
42.白及:将鲜草清洗干净后晾干,然后制成细末。
43.干姜:将鲜姜切片晾干后备用。
44.猪苓:将鲜草晾晒后备用。
蒸制法与油炸法炮制熟三七对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使用蒸制法和油炸法炮制熟三七对其中黄酮含量的影响做出研究分析。
方法:对生三七分别使用蒸制法与油炸法两种炮制,并将生三七作为对照,在波长为510mm的地方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方法来对三七中的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并选用芦丁为对照,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
结果:使用蒸制法和油炸法炮制熟三七会使得三七的黄酮含量降低,且油炸黄酮含量下降幅度要小于蒸制法。
结论:将生三七炮制熟有蒸制法和油炸法,将生三七炮制为熟三七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三七的黄酮含量,说明炮制过程会存在对黄酮成分的损害。
关键词:蒸制法;油炸法;黄酮含量;炮制熟三七三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可以用来入药,三七可以有效的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强身健体,对治疗贫血等病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七内含有黄酮其可以有效的抑制人体癌细胞,并且黄酮化合物还可以起到降压降脂,软化血管等作用[1]。
在将生三七炮制为熟三七时,我们多用蒸制法和油炸法两种,且三七炮制成熟后对其黄酮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本次对不同方法炮制熟三七后对三七的黄酮含量的影响作出研究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实验用品实验选取电子天平一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一台;超声波清理器一台;紫外线分光光度器一台。
选用云南不同地点种植地生三七药材和芦丁标准品,以及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硝酸铝和双纯水若干。
1.2三七制备生三七:将实验选用生三七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并在40℃处晾干,使用筛子筛净。
蒸制法:将实验选用的生三七使用清水洗净,使三七润透并将三七粉在40℃出晾干碎成粉,之后把三七粉置于100℃蒸汽处进行蒸制处理,蒸制3小时后取出并晾干。
油炸法:将实验选用的生三七使用清水洗净,之后将三七打碎分成大小块,使用食用油油炸三七至表面呈棕黄色后取出,将三七表面的油沥出并晾干,把油炸过的三七磨成粉使用。
1.3方法使用电子天平称取实验用芦丁10mg,将芦丁放置于容量瓶并加入50%乙醇,制备得芦丁对照溶液2mg/ml。
三七的炮制研究与规范胡启蒙;陈朝银;樊启猛;梁杏;赵声兰【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5(022)005【摘要】三七为我国名贵中药,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三七的质量、药效与炮制方法及其工艺条件有明显关系.已知三七生品与蒸制三七、油炒三七等炮制品的药理药效不尽相同.生三七在止血、凝血以及对血清胆固醇和蛋白质合成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蒸制三七、油炒三七等炮制品.但在益智方面,蒸制三七、油炒三七等炮制品的作用却明显优于三七生品.根本原因是通过炮制加工,三七中不同皂苷的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如何通过传统的热处理与现代的高压、微波、发酵等技术炮制加工,提高三七特殊活性微量皂苷成分无疑是三七炮制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三七的现代炮制研究近况及炮制规范,旨在为进一步系统研究三七的炮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总页数】5页(P12-16)【作者】胡启蒙;陈朝银;樊启猛;梁杏;赵声兰【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相关文献】1.GC-MS用于广西三七炮制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的研究 [J], 张赟赟;覃洁萍2.炮制技术传承及规范推广刻不容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炮制研究员毛淑杰 [J], 钟振华3.三七“生消熟补”的炮制机制研究现状和思考 [J], 黎江华;李涛;黄永亮;刘玉杰;吴纯洁4.三七不同炮制方法色谱峰的研究 [J], 胡德美; 鲍泥满; 郑霏艳; 郭岩伟; 付莉慧; 赵荣华5.从“生消熟补”谈炮制三七的应用——专家谈熟三七炮制规范及临床应用 [J], 由凤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三七彻片)SanqiQiepian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主根的加工炮制品。
【炮制】取三七主根,净选,清洗,润透,切片,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切片。
外表皮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多数干缩皱纹。
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具环纹和放射状纹理,质硬。
气微,味苦回甜。
【鉴别】(1)本品粉末灰黄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¼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
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m。
草酸钙簇晶少见。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1.,密塞,振摇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ImI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昔Rb1.对照品、人参皂昔Re对照品、人参皂昔Rg1.对照品及三七皂昔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1.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I(TC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IfIO),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起草【检查】水分不得过13.0%(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5.0%(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02)。
三七“生消熟补”的炮制机制研究现状和思考
黎江华;李涛;黄永亮;刘玉杰;吴纯洁
【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42)006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生消熟补”炮制机制,为阐释三七“熟用补血”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三七功效、炮制方法、临床使用、现代药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从目前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三七炮制前后物质基础消长规律不明、补血作用以及功效变化的作用机制不够完善和全面;通过思考,提出采用现代关键技术研究物质转换规律和补血作用机理的研究思路.结论:为三七补血机理的研究提供思路,有利于丰富并发展三七的炮制理论.
【总页数】6页(P654-659)
【作者】黎江华;李涛;黄永亮;刘玉杰;吴纯洁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消熟补”理论的三七补血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J], 何宜航;桑文涛;杨桂燕;邹俊波;阳向波;纪奇森;杨明
2.三七的生消熟补之谜 [J], 赵军
3.三七“生打熟补”的临床使用及炮制机制进展探讨 [J], 杨连梅
4.三七生消熟补的炮制机制进展探讨 [J], 马杰
5.从“生消熟补”谈炮制三七的应用——专家谈熟三七炮制规范及临床应用 [J], 由凤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
【炮制方法】
一、净制洗净以(《药典85》)。
二、切制
1.粉碎取三七,洗净,干燥,研细粉(《药典85》)。
2.蒸切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药典63))。
3.润切将原药浸约1小时,洗净,捞起,中途淋水,润软,切极薄片,干燥,筛去灰屑(《上海》。
三、炮炙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研细粉《药典77》)。
【现代研究】
通过观察生、熟三七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血脂水平的影响,发现熟三七能促进用高脂饲料喂养的大白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β蛋白水平升高;生三七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其血清胆固醇升高幅度,但降低程度有限。
认为三七不是一种理想的降脂药物,提示三七的药理作用可因其“生”、“熟”不同炮制而有差异(陈国珍等:中西医结合杂志,(9):540,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