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经典例题解析: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经典例题解析: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经典例题解析: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经典例题解析: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2019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经典例题解析:中药炮制与饮片质

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

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炮制时宜选用的辅料是

A.盐水

B.醋

C.蜂蜜

D.大米

E.麦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物碱的炮制辅料一般选用醋与酒。经典例题【多项选择

题】

中药炮制的目的有

A.增强药物疗效

B.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C.便于调剂和制剂

D.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E.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炮制目的: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

的性能;③增强药物疗效;④便于调剂和制剂;⑤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

炮制时,采用炒黄法的中药是

A.芥子

B.蒲黄

C.大蓟

D.荆芥

E.枳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蒲黄、大蓟、荆芥采用的是炒碳法,枳壳采用的是麸炒法,只有芥子采用的是炒黄法。所以本题选择A。

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

莱菔子宜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土炒

B.麸炒

C.炒炭

D.炒黄

E.炒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莱菔子采用炒黄法进行炮制。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列药物要求炒爆花的是

B.槟榔

C.麦芽

D.芥子

E.王不留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王不留行需炒至爆花,爆花率要求为80%。

经典例题【配伍选择题】

A.长于活血化瘀

B.善于消食化积

C.长于消食止泻

D.止血、止泻的功效

E.善于凉血止血

1.生山楂

2.焦山楂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焦山楂长于消食止泻。经典例题【多项选择题】

下列药物可以用炒炭法炮制的药物是

A.苍耳子

B.山楂

C.梔子

E.荆芥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苍耳子采用的是炒黄法,其余均采用炒炭法。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

山药治疗脾虚久泻,宜选用的炮制方法是

A.炒黄

B.砂炒

C.土炒

D.炒炭

E.炒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土炒山药可以增强其补脾止泻的租用,多用于治疗脾虚久泻。

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斑蝥因其有毒,为降低其毒性采用的炮制方法为

A.土炒

B.砂炒

C.蛤粉炒

D.米炒

E.滑石粉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米炒斑蝥可以降低斑蝥毒性,主要原因是斑蝥素升华,含量下降。

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

下列炒法中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A.斑蝥、僵蚕为米炒

B.枳壳、苍术为麸炒

C.山药、党参为土炒

D.阿胶、白术为蛤粉炒

E.水蛭、骨碎补为砂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斑蝥米炒,僵蚕麸炒,所以A 错误; 山药土炒或麸炒,党参米炒,所以C 错误; 阿胶蛤粉炒,白术土炒或麸炒,所以D 错误; 水蛭滑石粉炒,骨碎补砂炒,所以E 错误。本题目选择B。

经典例题【配伍选择题】

A.消除副作用

B. 矫臭矫味

C.便于去毛

D. 缓和药性

E. 降低毒性

1.马钱子砂炒主要目的是

2.鸡内金砂炒主要目的是

『正确答案』E、B

『答案解析』马钱子中含有马钱子碱,可以通过砂炒的方式减轻

毒性; 鸡内金属于消食药,砂炒之后质地酥脆、便于粉碎,且气味得到矫正。

经典例题【配伍选择题】

A.麸炒

B.米炒

C.蛤粉炒

D.炒炭

E. 砂炒

1.枳壳应

2.斑蝥应

3.阿胶应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枳壳采用麸炒法,斑蝥采用米炒法,阿胶采用滑石粉炒或蒲黄炒,所以本题目选择A、B、C。

经典例题【多项选择题】

麸炒的药物包括

A.苍术

B.白术

C.斑蝥

D.枳壳

E.山药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斑蝥采用米炒法,所以不选择,其余选项药物均可以采用麸炒法。

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

醋炙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香附

B.三棱

C.延胡索

D.莪术

E.五味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延胡索止痛和镇静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等生物碱,常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药材中,难溶于水,但醋制后生成醋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增加,从而增强其止痛效果。

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

醋炙柴胡的目的是

A.助其发散,增强解表作用

B.助其升浮,增强升阳作用

C.缓和升散,增强疏肝作用

D.抑制浮阳,增强清肝作用

E.引药入肝,增强滋阴作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醋柴胡的升散之性缓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强。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腹痛及月经不调等症。

经典例题【最佳选择题】善清头目之火,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宜选用

的饮片是

A.黄连

B.酒黄连

C.姜黄连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5T14:18:18.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钟利 [导读] 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可增强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内江市医科学校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50例。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甲组采纳炮制前分档,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丙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甲组、乙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可增强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方法;临床疗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33-01 中药饮片是制备中药汤剂以及中成药的基础,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临床疗效,在具体的炮制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历史因素、科技水平因素等,科学、合理的炮制方法可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1]。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中药饮片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特随机选定2016年4月—2018年4月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研究,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实训医院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实训医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5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容量50例。甲组女性22例,男性28例,年龄界限在28~70岁,平均年龄为(49.26±6.26)岁。乙组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龄界限在29~69岁,平均年龄为(49.33±5.29)岁。丙组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龄界限在30~68岁,平均年龄为(49.38±5.69)岁。三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1.2.1甲组水处理之后进行炮制前分档,将中药饮片浸泡30min,文火加热、武火煎煮,药液过滤并保存,上述操作重复2次,文火将药液加热浓缩至300ml,每日饮用2次,疗程2个月。 1.2.2乙组对中药级别合理分档,遵循水泡多润的原则,根据药量、季节等进行调整,采用指掐法、手捏法、穿刺法挑选,去除不合格的饮片,炮制合格饮片。对筛选出的饮片浸泡30min,文火加热、武火煎煮,药液过滤并保存,上述操作重复2次,文火将药液加热浓缩至300ml,每日饮用2次,疗程2个月。 1.2.3丙组采纳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疗程2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有效:临床症状可见显著好转,偶有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无效: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恶化迹象。前两者之和,除以总例数,即为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F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三组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总有效率:甲组、乙组、丙组的分别是76.00%、78.00%、96.00%,丙组的显著高于甲组、乙组的,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附表。 3.讨论 中药炮制是根据临床需求,调剂药材性质所需要的一种制药技术,我国不同地区,对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也不同,对于中药饮片的炮制,一直缺乏完善、统一的炮制工艺和衡量标准[3]。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也不同,因此取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同。中药炮制方法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药效,如果炮制方法合理,则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在净制、切制、炮制等环节中,采用高标准的炮制技术,可有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中药饮片的临床价值[4]。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很多,有水处理前分档、炮制前分档等,经过多个环节的炮制,饮片的药性以及成分均会发生变化,科学的炮制方法可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缓和药性,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中药中含有挥发油、微量元素、有机酸、生物碱等多种成分,通过炮制可有效改变药物的溶解度、浸出度等,转化或者溶解部分有效成分。因此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必须合理的掌握原料用量、炮制方法、炮制时间等,炮制之前必须进行水处理,可起到软化药材质地的作用,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淋法、润法、洗法等,在具体的炮制过程中,需要结合气候、温度、药材质地、大小等确定浸润时间,坚持少浸多润的原则,炮制前分档是保证中药饮片炮制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炮制前不分档,必定会导致炮制不及、炮制太过、不合格饮片、受热不均匀等情况发生。本文研究示:丙组的显著高于甲组、乙组的,P<0.05,具统计学差异。在冯云[5]研究中,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2.5%、75.0%、95.0%,C组的显著较高,P <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在中药饮片炮制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中药饮片首选的炮制方法,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采用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炮制,可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有效率,安全可行,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

修制是最简单的炮制方法,也可以说是种药物进行炮制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修治,以除去杂质,并将大块段变为小块小段,便于再加工。炮制。 修制的方法包括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项目。 1、拣:用于拣去不入药的部分和杂质,一般是除净核粒、果柄,枝梗、皮壳、虫蛀、霉粒、走油种仁(油粒)、泥块、沙石等,如枣仁、柏子仁拣净核壳,连翘拣去果柄,杏仁拣净油粒,佩竺、荆芥拣去须根和杂草,乳香、没药拣去木屑、五灵脂拣去泥沙。 2、摘:将根茎、花叶等类药物的残茎、叶柄摘除,使药纯净,夏枯草摘梗柄,川连摘除绒根及时叶柄等。 3、揉:对某些药物须揉碎后,再通过筛、簸除去茎梗杂质,如桑叶、臭梧桐叶等;某些质地松软而呈条状的药物,须揉搓成团,便于调配和煎煮,如竹菇、谷精草等。 4、擦:用二块木板,将药物置于中间来回唐擦,达到除去外皮和擦碎,如莱菔子、火麻仁、牛蒡子等。 5、磨:用石磨垫高磨芯,把药物磨去外皮、壳、刺等,如扁豆衣、刺蒺藜、苍耳子。 6、刷:用刷子刷去药物表面的灰尘或茸毛,如枇杷叶、石苇须刷去叶背的绒毛;瓦楞子、牡蛎刷去沙土。 7、刮:用铁刀、竹刀或瓷片刮去药材外面的粗皮或青苔,如杜仲、肉桂、厚朴、黄柏等;刮去茸毛的如金狗脊、毛知平等。 8、镑、刨:用镑刀或木刨,将药物镑刨成薄片,便于入药煎汁,如鹿角片、羚羊角片、檀香片,苏木片等。 9、剥:将药物敲击后,取壳去种仁,或取仁去壳,如蔻仁、蔻壳、草果仁、砂仁壳、使君子仁、石莲肉、白果、桃仁、杏仁等。 10、切:切法广泛应用于根茎、藤木、皮壳、叶、草类药材,将原药或润软后的药材,按不同的药物用刀或切片机切成片或小块。一般分横切的园形、咀片,斜切的斜片,直切成顺片,横或直切成丝、方块等,切片的厚薄长短,简介如下: (1)根、根茎和藤类:质地比较硬的切薄一些,约1.5mm左右,如独活、川芎等;质地比较疏松的切厚一些,约3mm左右,如肉苁蓉、锁阳等,形状细长的

中药饮片专项检查方案

中药饮片专项检查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 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检查,全面排查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为,进一步规范我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秩序,提升中药饮片安全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生产环节。重点检查: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否从非法渠道购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提取物,是否按标准进行质量检验,是否在非GMP条件下生产,是否使用假冒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材非药用部位、被污染或提取过的中药材生产药品,是否外购非法加工的中药饮片用于中成药生产。对中成药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100﹪。 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从非法渠道购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提取物的,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立案查处;未按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在非GMP条件下生产的,依法按照《药品GMP》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使用假冒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材非药用部位、被污染或提取过的中药材生产药

品,用外购非法加工的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的,依法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二)经营环节。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从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的中药饮片经营企业购进中药饮片;是否按规定索取相应的资质证明、合法票据(包括销售清单、随货同行单等)及符合法定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该批次产品的检验报告书;是否严格执行药品GSP有关规定,对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储存、养护、出库复核、销售等环节进行管理,并按要求做好记录;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挂靠、走票、设立“库外库”储存饮片等违法行为;是否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包装材料及标签擅自分装、销售饮片。 药品经营企业凡是未按规定索取相应的资质证明、合法票据及该批次产品的检验报告书,责令企业立即改正;凡是存在挂靠、走票、设立“库外库”储存或采取承包挂靠的方式经营的,从没有合法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购买中药饮片,依法撤销其《药品GSP证书》,并立案调查;凡是外购中药材、中药饮片擅自加工、分装销售,或与黑窝点勾结制假售假等行为的,依法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三)使用环节。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从持有《药品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试卷及答案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试卷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3分,合计45分) 1、按照中药材的不同性质,必须分库保存,本公司现有中药材存储仓库分别为:常温库、阴凉库、毒性药材库、贵细药材库。 2、中药材常温库要求的温度范围是10℃~30℃,湿度范围是45%~75% 。 3、中药材库区为控制湿度范围,采用通风除湿法和吸湿防潮法相结合,并做好相关记录。 4、中药材养护记录要求依次详细记录日期、品名、批号、来源、数量、质量情况和处理意见。 5、中药材养护过程中,发现变质药材,应将药材移至不合格区、挂红牌、并报告品保部。 二、选择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中药材阴凉库的温湿度(C ) A、湿度45%~75% 温度10℃~30℃ B、湿度35%~70% 温度10℃~30℃ C、湿度45%~75% 温度0℃~20℃ D、湿度35%~70% 温度10℃~20℃ 2、中药饮片的水分一般控制在(B) A、5%-13% B、7%-12% C、5%-10% D、7%-15% 3、低温冷藏养护可以有效的防止药材生虫、变色、走油等现象,其对库区温度控制要求是(A) A、2℃~10℃ B、0℃~20℃ C、-8℃~2℃ D、0℃~10℃ 4、除湿养护最常用的吸潮剂是(C) A、双氧水 B、熟石灰 C、生石灰 D、高分子树脂 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中药品质变异现象(A) A.破碎 B.变色 C.虫蛀 D.泛油 三、判断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毒性和易串味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分别设置专库(柜)存放。(√) 2、生产同一处方中成药中的各个中药材可在同一容器中一起洗涤。(×) 3、处理后的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不得露天干燥。(√) 4、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有记录。(√) 5、原药材库和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干燥、室温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下为宜。(×)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合计20分) 1、哪些中药饮片易发生虫蛀,有何防止措施? 答:含淀粉、糖分,蛋白质、脂肪油等含量高的根及根茎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动物类及含水分较多的中药易发生虫害,如党参、当归、枸杞等。 措施:在净选时应彻底清除或杀灭由原药材带来的虫卵,幼虫或成虫。 精选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27T11:33:28.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期作者:安雪红 [导读] 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周至县中医医院中药房陕西西安 710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根据白术饮片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土炒白术组、炙白术组及焦白术组,每组3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饮片炮制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症状分型,根据其具体病情选择有效的炮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232-01 中药饮片是中药汤剂及制备中成药的重要组成单元,其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中药饮片成分复杂,不同的炮制方法均可能对其生物碱、挥发油、苷类、有机酸等成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临床疗效[1]。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应以健脾和胃、温脾燥湿、调中益气为主治,临床实践证实,参苓白术散在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但有研究表明,白术的不同炮制方法将直接影响参苓白术散的临床疗效[2]。为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中医辨证均被确诊为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其他类型溃疡性结肠炎、药物过敏史、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差及中途退出者。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1.42±3.48)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1.53±0.68)年。根据白术饮片不同的炮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土炒白术组、炙白术组及焦白术组,每组32例,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土炒白术组即将灶心土粉碎成细粉后在锅中翻炒至灵活状态,之后将白术饮片倒入其中进行翻炒,当白术饮片表面均匀挂上灶心土细粉后即可,然后关火,将土筛出,将炮制后的白术放凉后备用。炙白术组即将白术饮片放入锅中采用中火进行翻炒,待闻到药香味后倒出放凉备用。焦白术组即将白术饮片放入锅中采用武火进行翻炒至白术表面呈焦褐色后倒出放凉备用。将各组炮制后的白术饮片组成参苓白术散后水煎至300ml左右,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一剂,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毒副反应发生;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仅少数出现轻微不适,无毒副反应发生;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参苓白术散是由中药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组成,补脾和胃、益气调中、醒脾化湿作用显著,在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具有抗炎、止泻、抗菌、调节免疫的功能[4]。不同的炮制方法会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药理作用、药性及理化成分,从而影响药效,因此熟练掌握中药炮制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理的炮制方法对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具有积极意义。在参苓白术散中,白术的炮制方法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其中土炒白术具有止泻止呕、健脾和胃之功效,炙白术具有健脾燥湿之功效,而焦白术具有收敛止泻、温寒化湿之功效,针对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土炒白术的效果最佳[5]。本研究结果表明,炙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炙白术组与焦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土炒白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焦白术组及炙白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通则 1 目的:建立药材炮制的规操作。 2 围:适用于生产车间炮制的生产操作。 3 责任:车间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QA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容 4.1 操作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4.2简述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饮片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本版药典规定的各饮片规格,系指临床配方使用的饮片规格。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品种实际工艺的要求。 炮制用水,应为饮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等方法,以达到净度要求。

二、切制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亦可使用回转式减压浸润罐,气相置换式润药箱等软化设备。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规格厚度通常为: 片极薄片0. 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短段5~l0mm,长段10~15mm; 块 8~12mm的方块; 丝细丝2~3mm,宽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炒制分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需炒制者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炒时火力应均匀,不断翻动。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单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炒焦时易燃者,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 麸炒先将炒制容器加热,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10~15kg, 砂炒取洁净河砂置炒制容器,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时,投入待炮炙品,不断翻动,炒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河砂,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河砂以掩埋待炮炙品为度。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液中淬酥。 蛤粉炒取碾细过筛后的净蛤粉,置锅,用中火加热至翻动较滑利时,投入待炮炙品,翻炒至鼓起或成珠、部疏松、外表呈黄色时,迅速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蛤粉30~50kg。

中药饮片质量因素

2012 届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影响中药饮片质量因素略谈 系部中药系 专业中药 班级 D09中药2班 学号 D0801040127 姓名毛斌 指导教师盛小波 完成日期 2011 年月日 概述影响中药饮片质量因素 毛斌 摘要: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中药饮片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医疗效果,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兴衰。近年来,中医药不断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中药饮片的质量有所下降,伪劣品日益渗透到药材市场,给中药的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问题在中药材的炮制和饮片的贮藏等方面,并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因素;问题;炮制;贮藏 0 引言 中医药疗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民族的昌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药饮片是直接用于中成药生产的原料和预防、治疗患者疾病的药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防治疾病的疗效和中医药事业发展。 1.目前我国中药饮片质量的现状 1.1 饮片市场经营秩序混乱 无证经营中药材和集贸市场经营中药饮片、零售药店和使用单位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或购进中药材自行加工生产中药饮片等现象比较普遍。饮片市场假货横行,混淆品、伪品屡见不鲜。同一种属的中药材种类很多,而药典收载的往往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如用地蚕代替僵蚕,柴胡中掺杂山豆根,制成饮片后外表都十分相似,容易造成临床用药的不安全[1]。。 1.2 饮片加工缺乏规范 由于一些小作坊式的饮片加工企业没有正规的厂房设施,生产加工方式灵活、隐蔽,多以经验操作为主,随意性较强,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再加上目前我国缺乏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对操作的随意性造成的影响无法进行有效验证,无意中就掩盖了中药有效成分的损失。 2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 2.1 中药材影响 作为源头的中药材,其品质的差异直接影响着饮片的药用价值。同一种中药材产地众多,不适当的引种使许多药材不具有道地性,药材的生长活动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影响极大,我国的道地药材就是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统一[2]。如东北的人参,四川的黄连,云南的三七,淮山药等都有其独特的适宜生长区域。同时,各地质量标准不统一,制约了中药材质量的标准化。如历版《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省、市、自治区地方炮制规范初步形成了中药饮片质量三级管理标准。 2.2 中药材采收不规范 中药行业有诸多民谚,如“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又如“知母黄芪随时采,惟有春秋质量高”,说的都是中药材种植采收的季节特点[3]。比如,麻黄l0月份生物碱含量高,应在此时采收,但药农9月就开始采收,导致药材太青,生物碱含量太低,形成劣品。目前中药材种植多为分散的药农,科学种养水平很低,缺乏规范化的生产质量控制标准,采收时间较为随意,加工方法落后,致使在原产地的初加工过程中造成有效成分流失、杂质过多等问题,无法做到质量的稳定和统一[4]。中药材不规模的采收更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 2.3 饮片加工炮制问题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所采取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便于服用,提高疗效。然而,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出现了很多造假的行为。

最新中药饮片考试题

中药饮片基础知识及药品经营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45分) 1 ?在饮片的切制中,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规格厚度通常为:极薄片以下,薄 片________ mm厚片 _______ mm ;短段mm ,长段mm ;块mm 的方块;细丝mm ,宽丝mm 。 2?在炮制过程中,除另有规定外,麸炒时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Kg ; 蛤粉炒时每100Kg待炮炙品,用蛤粉Kg ;滑石粉炒时每100Kg待炮炙品,用滑石粉Kg 。 3 ?抽取样品前,应核对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及包件式样,检查 包装的__________ 、_________ 以及有无水迹、 ____________ 或其他物质污染等情况,详细记录。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________________ 并拍照。 4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__________ 倍,即1/3 供____________ ,另1/3供____________ 用,其余1/3 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状”系指药材和饮片的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断面(包括折断面或切断面)及_____________ 等特征。 6 ?企业应当采用前瞻或者回顾的方式,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 行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7 ?除另有规定外,饮片水分通常不得过__________ ;药屑杂质通常不得过_______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药材或饮片气味时,可直接, 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或寸进行。必要时可用热水后检查。药材和饮片外观不得有、、等异常现象。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养护工作的,应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者具有______________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直接收购地产中药材的,验收人员 应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选择题:(1 —4题为单选,每题2.5分;5—7为多选,每题3分;共25分) 1. 下列药材中,需要用炒制来炮炙的是:()A枸杞子B牛蒡子C女贞子D白附子 2. 在醋炙中,

中药饮片生产工艺

第一章中药饮片简介 1.1 中药材 1.1.1中药材的定义 中药材是指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对天然来源的动、植、矿物(除人工制品和鲜品外)通过采捕收集、加工干燥、包装贮藏等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通称为中药材。 1.1.2 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关键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必须首先保证原料药材的质量。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关键如下。 1、选择道地产区,无污染和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最好从建立GAP基地的供应商购进药材)。 2、选择适当的采集、捕捉季节、生长年限,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得到品质优良的药材。 3、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如切、洗、煮、蒸、干燥、分档等不同方式进行产地加工,保证规格、性状、干燥状态品质优良。 4、选择适宜的包装、贮藏和养护,做好防虫、防潮、防霉变等,保持品质稳定。 1.2中药饮片 1.2.1 中药饮片的定义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通过净选、切制

和炮制三大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成品。其中属于“把子货”的药材都得切制成一定形态的薄片(或颗粒)。所以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通称为“中药饮片”。为了适应中医处方调配、成药调配以及中医临床诊疗的需要,中药饮片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才能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2.2 中药饮片的分类 1、传统饮片 传统饮片是指中药材通过净制、浸润、炮制、切制、干燥等工序加工后的成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和目前各省市饮片炮制规范中传统饮片的类型有薄片、厚片、直片(顺片)、斜片、丝、块、段或节等。s 2、包煎饮片 包煎饮片即将中药材通过炮制后,粉碎成40目左右的颗粒(籽类除外),然后按一般处方用量装成几种不同重量规格的布袋或纤维袋,供配方用。其可直接带包煎,因颗粒度小,表面积大,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和溶出度,各批产品质量稳定,重现性好。亦有粉状制成袋泡茶包装形式直接用开水冲泡服用的。 3、中药颗粒饮片 中药颗粒饮片即将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制成颗粒,按一般处方用量装成几种不同重量规格的塑袋,供配方用。其产品质量均一、稳定、可控、体积小、溶出快,可直接冲服,便于贮存和运输。

中药材与饮片质量控制

第二课、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控制 作者:林瑞超 1.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标准的现状 中药材和饮片是中医药理论的具体体现,其使用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总结,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生产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加工理论和操作方法,如“道地药材”、“炮制规范”等等。中药品质的评价方法也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中医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发展到以药材的形态、性状、气味及一些简单的理化反应现象,来判断药材品质的真伪优劣的方法,直到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植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以及药理、药效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使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有了很大的飞跃。特别是近20年的研究发展,国内外药学工作者在不同程度上已经对几百种常用药材从来源、产地、性状、显微特性、化学成分以及药理药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一些品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这些研究成果充实了常用中药材的品质评价方法的科学依据,使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有效地澄清了药材品种的混乱现象。在此基础上,中药的质量研究又

引进了色谱学等分析手段,针对药材中一个或几个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我国药典及其药品标准多以这种形式制定。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商品规格,广泛应用于药典、医院药房及一些制剂和成药生产中,直接关系到中药处方或制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1998年出版的《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中收载了500余种中药材的炮制规范,但各省市又各自的中药炮制规范,其名称、制法及工艺差别较大,质控标准难以统一。我国药典仅收载部分中药品种的炮制方法,有的放在同源药材项下描述,有相应的定性和定量规定的炮制药材品种仅占全部药材的2.7%。这种情况无法适应中药现代化的需要。为满足市场需求,许多药材经营者或药农自行进行药材饮片的加工炮制,因此饮片的质量难以保证。加上各地放松对饮片的严格依法管理,致使在全国17家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仍以饮片为主,从而使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愈加严重,甚至发生因服用炮制不当的中药而致死的事件,因此对饮片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极为迫切。 我们认为目前关于中药材和饮片及其质量研究和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达到以GAP要求进行规范化种植的中药材不多,难以保证质量; (2)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研究手段和方法滞后; (3)炮制加工设备或工艺落后、粗放,严重影响药材及饮片质量的稳定性;

中药饮片合理用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药饮片合理用药培训 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草药合理用药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分数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5分,共100分)。 1.五行中“水”的特性是() A.炎上 B.变革 C.曲直 D.润下 2.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水谷精.津液 C.精 D.元气 3.下列哪项不是津液() A.胃液 B.血液 C.肠液 D.泪液 4.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心 B.肝 C.脾 D.肺 5.肺主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气 B.肺主皮毛 C.肺司呼吸 D.肺主宣降 6.七情致病导致“血随气逆”者多为() A.怒 B.思 C.恐 D.惊 7.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关系最密切() A.肾 B.肝 C.肺 D.脾 8.理中丸与小健中汤均能温中补虚,但其中理中丸并能() A.合理缓急 B.降逆止呕 C.健脾燥湿 D.甘温除热 9.龙胆泻肝汤组成药物中无() A.泽泻 B.车前子 C.木通 D.滑石 10.滋阴疏肝法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 B.一贯煎 C.六味地黄丸 D.大补阴丸 11.生脉散中配用五味子的作用是() A.敛阴止汗 B.敛肺止咳 C.收涩止泻 D.敛心安神 12.气虚发热症,治易首选() A.当归补血汤 B.四君子汤 C.小健中汤 D.补中益气汤 13.四逆散主治四逆证是因() A.阳衰阴盛 B.血虚寒厥 C.阳明腑实 D.阳气内郁 14.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物汤组成中的药物() A.熟地 B.白芍 C.首乌 D.川芎 15.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清热剂的作用特点() A.解毒 B.泻火 C.凉血 D滋阴 16.川芎茶调散的功效是() A疏风止痛 B.散寒止痛 C.通络止痛 D舒肝止痛 17.温脾汤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附子 C.甘草 D.细辛 18.清热的方剂煎药法宜() A.武火急煎 B.武火久煎 C.文火急煎 D.文火久煎 19.清营汤组成中无() A.黄连 B.丹皮 C.竹叶 D.连翘 20.败毒散组成药物中无() A.薄荷 B.柴胡 C.荆芥 D.独活 答案:1D 2A 3B 4B 5D 6A 7D 8C 9D 10B 11A 12D 13D 14C 15D 16A 17D 18A 19B 20C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通则 1?目的:建立中药材炮制通则,规范中药材炮制,确保炮制产品质量。 2?范围:中药材炮制加工。 3?责任:技术负责人、工艺员、岗位负责人、操作人、QA检查员应对实施本通则负责。 4?内容:净制、切制、炮炙。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用水,应为饮用水。 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以下有关要求。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1 .净制生产流程图

下道工序 (切制、炮炙) 2 ?净制操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除另有规定外,净制药材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处理以达到该品种的质量标准。 2.1清除杂质: 2.1.1挑选: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败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挑选往往配筛簸交替进行,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1.2筛选: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材中的沙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有些药材形体大小不等,需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开,以便下道工序加工时药品质量一致。 【注意】上料以药材须在筛网上充分振荡为准,并随时用手(或工具)翻动。 常用药筛规格 菊花筛孔内径约15mm ; 大中眼筛孔内径约6mm ; 小中眼筛孔内径约5mm ; 大紧眼筛孔内径约2mm; 一号筛(10 目); 小紧眼筛孔内径约 1.5mm; 马尾筛二号筛(24 目); 铜丝筛五号筛(80 目); 打碎筛筛孔内径圆孔10mm,8mm,7mm; 方孔1mm

中药药材炮制通则

中药药材炮制通则 一目的:制定药材炮制通则,规范中药品中药材炮制的规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药材炮制通则。 三责任者:品控部。 四正文: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饮用水。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及炮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二、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厚薄大小通常为: 片极薄片 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长10~15mm; 块 8~12mm的方块; 丝皮类药材丝宽2~3mm,叶类药材丝宽5~10mm. 其它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炒时应火力均匀,不断翻弄。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10kg. 2.烫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的沙子、蛤粉或滑石粉。取沙子(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泡酥或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沙子(蛤粉、滑石粉),放凉。 如需醋淬时,应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锻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明煅取净药材,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物,不要求煅红,但须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煅淬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如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4.制炭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 炒炭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脚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煅炭取净药材,置煅锅内,密封,men煅至透,放凉,取出。 5.蒸取净药材,照照各该品钟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搅匀(清蒸除外),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辅料用量照该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煮至液体完全被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 有毒药材煮制后的剩余汁液,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弃去。 7 炖取净药材照照各该品钟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干燥。 8.燀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有的种子类药材,燀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浸泡,除去种皮,晒干。 9.酒制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酒制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 酒炙取净药材,加酒搅拌,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 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黄酒10kg. 酒炖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炖法制备。 酒蒸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

新版 GSP :中药材、中药饮片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中药材、中药饮片培训测试题 部门:_______ 姓名: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 份,共45 分) 1 、中药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为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其中中药材是__________ 的原料,中药饮片是____________ 的原料。中药汤剂是中药的一种形式,象______________ 一样用于临床防病、治病、保健。 2 、中药材、中药饮片应入中药材库_______ 区,保管员应根据原始凭证核对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包装质量。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破损,标志不清等商品有权______ 。 3 、中药材的验收内容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五大过程,应无虫蛀、霉变、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气味散失、风化等现象。贵细药材必须施行________________ 。 4 、中药饮片验收除验收数量、检查包装外,更重要的是检查饮片_________ 是否符合___________ 的要求,是否有该炮不炮,该炙不炙,生药整枝的情况。 5 、中药饮片包装应选用符合药品质量要求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中药饮片的标签应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_________ 、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还必须注明__________ ;中药饮片的发运必须有包装,每件包装上应注明品名、产地、日期、____________ 等,并附有____________ 的标志。 6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主要养护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方法,其中化学药物防治法主要 采用____________ 熏蒸法,分______ 密封熏蒸和_____________ 熏蒸两种。 7 、在进行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过程中,应详细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包括:封仓(帐)时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 、开仓(帐)时间、药品名称、存放地点、______________ 等。 8 、中药材、实行分类储存,一般按其来源分为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其它类。植物类又按药用部位分为根茎类、果实和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全草类、皮类、藤木树脂类等。应根据每一类中药材的性质特点分类存放。34 二、名词解释(8 分) 中药饮片: 三、简答题(共53 分) 1 、简述中药材、中药饮片在验收过程中的抽样原则及抽样数量要求?(13 分) 2 、帐幕熏蒸法对熏蒸时间、用药量有哪些要求?简述其使用方法?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1、炒制:将药物在锅内加热,不绝翻炒至一定要求的方法。 清炒:不加辅料,根据炒的时间和温度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炒黄系用文火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材固有的气味为度。如杏仁、芡实、莲子、远志、枣仁等。炒焦系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如焦楂、焦神曲、焦白术、焦栀子等。炒炭系用武火将药材表面炒至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稍干即可出锅,倾于水湿的竹扁上,摊开,凉透方可包装。如地榆炭、侧柏炭、杜仲炭、贯众炭等。 麸炒:先将锅加热,撒入一定量的麸皮(每kg药材用0.4kg左右),至冒烟时加入药材,不断翻炒,炒至药材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即可。如白术、山药、枳壳、三棱等。土炒:用灶心土打碎,用量约为药材重的30%左右。置锅内炒至轻松后,加入药材,不断翻炒至药材表面挂匀土色,取出,筛去土粉即可。如白术、山药、白芍等。 米炒:将米倒入用水喷湿的锅内,加热使米贴附于锅底,俟冒烟时,倒入药材轻轻翻炒至药材变色,取出,筛去米粒即可。用量约为药材重的40%左右。如米炒沙参、丹参等。 2、烫制:将药材加热炒烫,温度比炒法高而受热均匀。通常有三种: 砂烫:将砂子置锅内炒热,再将砂堆扒一坑,放进打成大块的药材,埋起,稍后,进行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或酥脆为度,拣出药材或入醋中淬过,晾凉即可。如龟板、鳖甲、山甲、刺猬皮、狗脊、毛姜、马钱子等。 蛤粉烫:取蛤粉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如阿胶、鱼鳔等。 蒲黄烫:取蒲黄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如阿胶珠。 3、煅制:将药材用火煅烧,通常分两种: 直火煅:将药材放在木炭或焦炭无烟炉上煅红透,取出即可。如龙骨、龙齿、贝壳类、金石类等。 闷煅:将药材置锅内,再覆一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在上面锅底粘一白纸,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如生地炭、灯芯炭、棕炭、血余炭等。 4、煨制:将药材用湿面粉包裹,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表面焦黄为度。或用湿纸层层包裹药材,加热除去部分油分。如煨木香、煨肉蔻等。 5、燎:将药材在火焰上短时加热,使药材表面焦化而内部不受影响。如燎鹿茸等。 6、炮:将药材埋在热炭中,炮至鼓起爆裂为度。或置高热的锅中,急炒至表面焦黄、鼓裂为度。如炮姜。 7、炙: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同加热,使辅料炙入药材组织内的加工方法。 ▲蜜炙:将蜂蜜置锅内加适量清水搅拌,加热熔化,待蜜炼至冒花时,即可放入药材,不断翻拌,炒至蜜汁吸净,以不粘手为度。或先将炼蜜加30~40%的开水稀释后,与净药材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蜜汁吸尽,以不粘手为度。用蜜量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质地、体积的不同,一般在药材量的15~35%左右。 ▲酥炙:通常用油脂将药材炙酥的方法。例如羊脂油拌炒淫羊藿。用植物油炸动物骨及马钱子等。 ▲酒炙:将药材放盆内,加药材重的30~40%的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再置锅内,中火加热,不断翻炒,炒至微黄色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