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常见错误分类对照表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附标点使用错例辨析)延伸阅读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十二个: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错误)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正确)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错误)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正确)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错误)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正确)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错误)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公文处理常见错误(仅供参考)领导干部姓名或职务错误。
地名、时间错误。
如将观英滩误作“观音滩”,2012年写成20012年,出现“2月30日”。
副县级(含)以上领导干部排序错误。
出现错别字或字词句段出现重、漏。
公文字号中用圆括弧“()”、四角括弧“[ ]”、方头括弧“【】”代替六角括号“…‟”。
结构层次序数标注错误,序数错漏、重叠等。
结构层次序数标注不规范,如:将“1.”标注为“1、”,将“(一)”标注为“(一)、”,一级标题直接使用“(一)”。
通用字、词在同一公文中使用不统一,如“帐”和“账”,“签(制)订”和“签(制)定”。
阿拉伯数字与中文数字、英文单位与中文单位混杂使用。
代拟文稿发文稿纸填写错误或填写内容与文稿不符,如:未勾选信息公开选项,未填写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公文标题、主送单位等与文稿内容不一致。
代拟文稿未提供发文依据。
代拟文稿标题与正文、或正文与附件内容不一致或矛盾。
代拟稿件未经起草单位主要领导审签。
代拟文稿对涉及其他部门的重要事项,未经会签。
代拟文稿违反基本行文规则,如上行文使用“通知”、下行文使用“报告”,政府机关向党的部门发行政指令,对不相隶属的单位使用“请示”、“报告”。
代拟文稿未贯彻会议精神和领导要求。
文种使用错误,如:请示、报告、意见、议案、函混杂,公告、通告混用,报告夹带请示事项,文种重叠使用(“通知的通知”、“意见的通知”等),使用“汇报”、“总结”、“计划”、“方案”、“申请”、“建议”等非正规文种。
计量单位或符号使用错误。
如:一逗到底,出现半角标点符号。
未使用规范化简称,同一公文中简称不统一,或未在首次使用全称后注明“以下简称××”而直接使用该简称。
如:县府办、文广局、交运局。
字号、字体使用错误或不统一。
附件标注错误,如:将正文内容(方案、办法等)标为附件,标注附件未与正文空一行,附件名称后面加标点,附件页左上方未标注“附件”或“附件×”,或只标一个“附”,或在“附件”后加标点符号。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6种一、行文中的常见错误1、滥发文件。
主要表现:(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翻印即可,不必转发);(3)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4)行文所涉及的问题可用口头请示、汇报或开会等形式解决;(5)行文所涉及的内容已在报上全文公布过;(6)在部门之间意见分歧,未经协商取得一致时就行文。
2、行文关系混乱。
主要表现:(1)应该党政分开行文的未分开行文;(2)应该一个机关单独行文的搞成几个机关联合行文;(3)该职能部门行文的“升格”为领导机关行文;(4)该领导机关行文的“降格”为职能部门行文。
二、文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自制文种。
在正式文种之外,随心所欲,生造公文文种并俨然以正式公文行文。
常见的有:“请示报告”、“工作思路”、“情况”、“汇报”、“申请”、“郑重声明”等。
2、误用文种。
把属于机关其他应用文,特别是事务文书中的文种,误作为正式公文文种使用的情况。
常见的有:把计划类文种“要点”、“打算”、“安排”、“设想”等作为公文文种直接使用,如《××市委××××年工作要点》。
把属于总结类的文种“小结”、“总结”,以及把属于规章制度类的文种“办法”、“规程”、“须知”、“实施细则”等作为正式文种直接使用。
但是,如果将上述应用文用转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布,则是规范用法。
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199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3、混用文种。
不按文种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去选用文种,而造成临近文种相互混用,导致行文关系不清,行文目的不明,行文性质混淆。
常见的有:“公告”与“通知”、“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请示”与“函”混用。
主要表现为将通告误用为通知,将通知误用为通告,将请示误用为报告,将报告误用为请示,将“请示”、“报告”合用为“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本身是两个文种,将决定误用为决议,将决议误用为决定,将函误用为请示或报告,将复函误用为批复。
公文写作12类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公文写作反映公文写作失误的案例是秘书工作者提升业务水平的最好教材。
不少在机关工作的小伙伴经常要与公文打交道,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公文。
如果公文不合格,势必影响流转的速度,并会给单位平白地增添许多麻烦。
“湖南省张家界市”写成“湖北省张家界市”,错将重庆市重新“划归”四川省......接连出现明显差错的公文,引发网友不满。
对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题为《公文出错事非小》表示,公文写作和发布应该是严肃严谨的事,政务公众号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实属不该。
下面给大家推荐的这张表,是公文处理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对照更正表,非常实用。
第一类:公文标题第二类:正文内容第三类:结尾部分延伸阅读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十二个:★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错误)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正确)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错误)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公⽂写作常见错误16种公⽂写作常见错误16种⼀、⾏⽂中的常见错误1、滥发⽂件。
主要表现:(1)所发公⽂属可发可不发之列;(2)所发公⽂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翻印即可,不必转发);(3)所发公⽂内容空洞,⽆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4)⾏⽂所涉及的问题可⽤⼝头请⽰、汇报或开会等形式解决;(5)⾏⽂所涉及的内容已在报上全⽂公布过;(6)在部门之间意见分歧,未经协商取得⼀致时就⾏⽂。
2、⾏⽂关系混乱。
主要表现:(1)应该党政分开⾏⽂的未分开⾏⽂;(2)应该⼀个机关单独⾏⽂的搞成⼏个机关联合⾏⽂;(3)该职能部门⾏⽂的“升格”为领导机关⾏⽂;(4)该领导机关⾏⽂的“降格”为职能部门⾏⽂。
⼆、⽂种使⽤中的常见错误1、⾃制⽂种。
在正式⽂种之外,随⼼所欲,⽣造公⽂⽂种并俨然以正式公⽂⾏⽂。
常见的有:“请⽰报告”、“⼯作思路”、“情况”、“汇报”、“申请”、“郑重声明”等。
2、误⽤⽂种。
把属于机关其他应⽤⽂,特别是事务⽂书中的⽂种,误作为正式公⽂⽂种使⽤的情况。
常见的有:把计划类⽂种“要点”、“打算”、“安排”、“设想”等作为公⽂⽂种直接使⽤,如?××市委××××年⼯作要点?。
把属于总结类的⽂种“⼩结”、“总结”,以及把属于规章制度类的⽂种“办法”、“规程”、“须知”、“实施细则”等作为正式⽂种直接使⽤。
但是,如果将上述应⽤⽂⽤转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布,则是规范⽤法。
如“××市⼈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1997年⼯作要点的通知”。
3、混⽤⽂种。
不按⽂种的功能和适⽤范围去选⽤⽂种,⽽造成临近⽂种相互混⽤,导致⾏⽂关系不清,⾏⽂⽬的不明,⾏⽂性质混淆。
常见的有:“公告”与“通知”、“决议”与“决定”、“请⽰”与“报告”、“请⽰”与“函”混⽤。
主要表现为将通告误⽤为通知,将通知误⽤为通告,将请⽰误⽤为报告,将报告误⽤为请⽰,将“请⽰”、“报告”合⽤为“请⽰报告”,“请⽰”和“报告”本⾝是两个⽂种,将决定误⽤为决议,将决议误⽤为决定,将函- 1 -误⽤为请⽰或报告,将复函误⽤为批复。
公文常见错误一览表中国公文常见错误一览表展示了在写公文时要避免的常见错误。
这样可以帮助撰写者更好地写出规范的正式文书,确保正确的表达,增强文书的正式性。
以下是中国公文常见错误一览表:一、表达问题1. 语法问题:包括拼写错误、句子成分不完整、语态使用不当等等。
2. 格式问题:包括字体、行距、对齐方式、段落布局等等。
3. 语义问题:包括多义词混淆、意思不清楚等等。
二、文体问题4. 开头结尾的完整度:公文的开头和结尾都需要有规范的文体表达,而不是只是简单的打招呼和结尾问候。
5. 文章调性:公文的文章调性应该是中性公正,个人偏见不要混杂其中。
三、原则和用词问题6. 量词问题:量词的使用有效率,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选择正式的量词,而不是俗用词。
7. 官腔问题:语气要正式,有效把握官腔色彩,避免使用粗俗的言语。
8. 非正式用词:不要在官方文书中使用不正式的词语,比如“拼凑”、“萌萌”等。
四、其他9. 标点符号问题:不要随意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该是有意义的,并且标点要正确。
10. 缩写和简称问题:不要在公文中使用缩写和简称,除非是公认的行文简写,否则应避免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公文常见错误一览表的内容展开,通过查看以上内容,撰写者应该注意以上几个方面,避免在写公文时出现常见的错误,使文书的表达更加正式、简洁流畅。
为了避免出现官文常见错误,撰写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文体的明确性和细节的正确性:一封官文的文体应当是明确的,而且因语文能力的不同,撰写者也应该注意语法、句法等细节正确性。
2. 注意文章调性:官文开头要有规范的文体表达,段落之间要有合理的连接,以及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使用个人观点或者发表感情。
3. 形象化的表达,并使用合理的词汇:公文表达中不能只考虑文字的意义,还要考虑文字本身的图形效果,而且在表达想法的时候,要使用合理的词汇,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4. 审核文章,保证正确性:写完公文之后,要重新审核所写的内容,确保文章的正确性,比如尽量减少语法错误,以及重点突出重要内容等。
公文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公文写作是现代社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写作者各有疏忽和体系不够完善,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
为了纠正这些错误,以下是常见的公文错误和对照表的例子。
错误一:用字不规范常见字词书写规范表错误:不知道正确的拼法或使用错误的字词。
更正:仔细检查拼写和用字,或者参考常见字词书写规范表。
错误二:标题不清晰标题排列规范表错误:标题不清晰或无法体现文档内容。
更正:仔细思考一个能够准确概括文档内容的标题,并且参考标题排列规范,确保标题在文档中的一致性和逻辑性。
错误三:段落结构混乱段落结构示范表错误:将多个主题混合在单个段落中,或者使用无意义的段落分隔符。
更正:使用意义明确的段落分隔符,并将每个独立的主题单独列出在段落中。
错误四:语言复杂难懂语言简明规范表错误:使用过于复杂的语言,阻碍了读者对文档内容的理解。
更正:参考语言简明规范表,使用简明、清晰、易懂的语言,使文档内容更容易理解。
错误五:格式不规范格式规范表错误:文档排版、字体、字号或编号不规范。
更正:参考格式规范表,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排版,确保文档看起来清晰、整洁。
总之,纠正这些常见的公文错误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和可读性。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纠正公文中的错误并不难,只需要将规范和标准视为工作常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改进自身写作水平,以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错误,公文写作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容易犯的错误,比如说使用语气不当,或者缺乏明确的逻辑线索等。
这类错误往往也会严重影响文档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语气不正确会严重影响文档的正式性和客观性。
公文中应使用中性化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客观态度和立场,并避免使用过于主观的情感色彩。
有时候,过度的谦虚用语,如“如果没有其他的担任该职位的合适人选,我才敢提出自己参选”等,可能会让读者感到作者的态度过于谦卑,不够自信。
另外,缺乏明确的逻辑线索会使读者难以理解文档的内容和结构。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一、公文标题二、正文内容三、结尾部分文写作中,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常见的标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错误)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正确)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错误)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正确)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错误)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正确)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错误)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审计报告、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下面给大家推荐的这张表,是公文处理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对照更正表,非常实用。
第一类:公文标题第二类:正文内容第三类:结尾部分延伸阅读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十二个:01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错误)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正确)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02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错误)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正确)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错误)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正确)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03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公文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附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附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第一类:公文标题错误类型错误实例正确写法文种重复《关于……意见的函》《关于……的函》,应删去“意见” 介词连用《关于对……的批复》《关于……的批复》,应删去“对” 缺介词《×××授予×××同志×××称号的通报》“授予”之前加“关于” “转发”与“印发”混淆1、《转发……方案的通知》2、《印发……若干意见的通知》1、转发范围:意见、通知,应改为“《印发……方案的通知》”;2、印发范围:计划、规划、方案、办法,应改为“转发……若干意见的通知》” 用词不当1、《关于请求解决×××经费的请示》;2、《关于上报×××情况的报告》前者“请示”已含“请求”意思,删去“请求”。
后者“报告”已有前者上报意思,删去“上报”。
(病例11-1~2)错用标点符号1、《转报××公司关于的请示;2、《关于××广珠西线三期、博深项目联合采购泥青……请示》除法规性文件外,其他在标题中不使用标点符号。
应将前者“”和后者“、”删去。
漏发文形式及文种《□□广东省……暂行办法□□》这是一个印发部门的文件。
应在“广东省”之前加“印发”,“办法”之后加“通知”。
然后办法作附件下发。
第二类:正文内容错误类型错误实例正确写法引文不规范1、引文标题内容不全2、只引标题,未引发文字号3、只引发文字号,未引标题正确引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xx-xx〕的通知》(国办发〔xx〕75号)精神(有人加“文件”2字,属于画蛇添足)。
标注简称不规范1、《国家×××创新纲要》(下称《纲要》。
2、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深”)1、“下称《纲要》”应改为“以下简称《纲要》”。
公文常见错误一览表公文常见错误一览表1. 语法错误:包括拼写错误、语句结构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
例如,错误的使用了单复数形式、主谓不一致、错误的使用了冠词等。
2. 用词不当:使用不确切的词汇或错误的表达方式。
例如,使用了含糊不清的词语、使用了不规范的词语、使用了不常用的词汇等。
3. 惯用语错误:错误使用了一些固定搭配的词语。
例如,使用了错误的成语、错误的俗语、错误的谚语等。
4. 行文不连贯:文章中逻辑关系不清晰、思路不连贯。
例如,文章缺乏自然过渡、句与句之间没有合适的连接词等。
5. 表达不准确:文章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或与原意相悖。
例如,使用了错误的引用、曲解了原文的意思、错误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等。
6. 冗长繁琐:文章内容冗长、过于复杂,使读者难以理解或疲于阅读。
例如,使用了过长的句子、过多的修辞手法、使用了复杂的词语等。
7. 语气不当:文章中使用了不适当的语气或态度。
例如,文章过于武断、过于主观、使用了过度修辞等。
8. 格式错误:文章格式不规范或与要求不符。
例如,标题格式不正确、文字段落不整齐、缺乏必要的标点符号等。
9. 杂乱无章:文章结构混乱、内容杂乱无章,使读者难以理解。
例如,文章缺少段落、缺乏层次结构、篇章布局不清晰等。
10. 写作风格不统一:文章中使用了不一致的写作风格,造成整体不协调。
例如,在正式公文中夹杂了口语化的表达、在严肃的文章中使用了幽默的语言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错误,我们应该在写作时尽量避免这些错误,以确保公文的准确性、清晰度和专业性。
同时,我们可以借助语法工具、查阅参考书籍以及请他人进行审读来检查和纠正这些错误。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常见的错误,以确保公文的准确性、清晰度和专业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错误的详细讨论。
首先是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这些错误包括拼写错误、语句结构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等。
一、根据行文关系不同,公文可分为:1.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行文。
如请示、报告等。
2.下行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行文。
如命令(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3.平行文:是指向所属同级机关以及向非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中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机关行文。
如:函。
二、根据涉及秘密的程度的不同,公文可分为:1.对外公开的公文。
不涉密,可对国内外公布的公文;2.限国内公开的公文。
不涉密,只在国内公开发布的公文;3.内部使用的公文。
不涉密,只限于本机关或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内部使用的公文;4.秘密公文。
指含有一般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5.机密公文。
指含有重要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6.绝密公文。
指含有最重要的秘密,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绝对地将知情人限定在极小范围内,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
三、根据对处理时间方面的限制和要求的不同,公文可分为:1.平件。
无特殊时间要求,按工作常规依次传递处理。
2.加急件。
内容重要、紧急而需要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
3.特急件。
内容非常重要并特别紧急,需立即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四、根据来源的不同,公文可分为:1.收文。
指本机关收到的来自外部的公文2.发文。
指由本机关制作发往外部的或只供内部使用的公文。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公文写作同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全国公务员考试网建议大家从现在起就打好基础,多加练习,在考试中稳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