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相关文献
- 格式:docx
- 大小:23.97 KB
- 文档页数:9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对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研究方法方面,大部分文献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样本涵盖的行业多样性较大,包括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但研究样本的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数百家企业。
内部审计质量的度量主要采用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评分、内控缺陷的数量等指标,企业绩效的度量一般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
研究发现方面,大部分文献认为,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呈正向关系,即内部审计质量越高,企业绩效越好。
具体来说,一方面,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降低企业风险,提高财务绩效。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建议,推动企业改进管理决策,提高非财务绩效。
也有一些文献对上述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一些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果存在阈值。
还有一些文献认为,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管理层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即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与参与程度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当前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对于内部审计质量的度量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度量方法,同时加强对企业绩效的多维度测量;研究可以将内部审计质量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公司治理、管理层激励机制等;关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差异,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研究结论和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1. Buijs, A., & van Dijk, A. (2007). The impact of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quality on internal audit's contribution to value for the audit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11(1), 13-39.。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自身组织的一个独立的、客观的评估系统,旨在帮助企业改进内部
控制和业务过程,并提供有关风险管理和治理的有价值的建议。
它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是
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评估其业务活动的有效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本文综述了一些国内外相关研究,以评估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这些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审计质量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
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正
相关关系。
一项研究发现,内部审计活动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在高风
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环境下。
另一项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回报率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内部审计质量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关系。
研究显示,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治理结构之间
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项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治理效果有正向影响,特别是当公
司拥有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机构时。
另一项研究发现,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可以增加内部审
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和业务过程,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治理效果、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改进。
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内部
审计质量,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企业内部审计文献(中英文版)Task Title: Internal Audit LiteratureInternal audit is a crucial function within organizations, providing independent assurance to management and the board that risk management, control, and governance processes are effective.The internal audit literature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from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internal auditing to practical guidance on how to conduct audits and implement internal controls.企业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中至关重要的职能,它为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独立保证,确保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有效。
企业内部审计文献涵盖了一系列广泛的主题,从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到关于如何进行审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指导。
One of the foundational texts in the field is 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ractices Framework" (IPPF) pu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IIA).This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set of guidelines for internal auditors, covering areas such as audit planning, execution, and reporting.Another key resource is the "Code of Ethics" established by the IIA, which outlines the ethical principles that internal auditors should adhere to in their work.在该领域,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国际专业实践框架》(IPPF)是一个基础文本,为内部审计员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导原则,涵盖审计计划、执行和报告等领域的内容。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内部管理日益需求提高,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跟着日益增强。
然而,过去研究主要关注内部审计的角色和职责,对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注不足。
因此,本文旨在对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首先,内部审计质量可以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韩三及其团队(2017)发现,内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内部风险和问题,提高企业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内部审计还可以创造出更加透明和规范的管理环境,使企业更加高效完成任务,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内部审计质量还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余朝明等人(2017)指出,如果内部审计存在不公正、不透明和缺乏独立性的问题,那么就会降低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导致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甚至会让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等问题。
第三,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俞宗之和陈锦祥(2020)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专业能力和教育背景都可以影响内部审计质量。
此外,企业文化、领导风格、公司规模等也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最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透明度和治理机制等措施。
拥有高度专业化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和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实现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
总的来说,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作用,但也需要注意内部审计的公正性、透明度和独立性等问题。
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并需要多方面因素相互促进,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和管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化能力,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1]杜殿明.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北方经济,2007, (14).⑵李云婷.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北方经济,2009, (02).[3]路媛媛,袁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一一ERM框架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 (02). [4]张淑艳.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党政干部学刊,2008, (01).[5]杨霞.浅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Z2).[6]汪海鸿.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供电企业管理,2006, (03).[7]王大友.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06).[8]王红,李继志.论风险基础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8, (05).[9]王清华.试论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审计[J].消费导刊,2008, (08).[10]马明全.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广西电业,2009, (01).[11]黄文武.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05).[12]王荣,于露.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审计效力的研究[口山西建筑,2007,(01).[13]施岩.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9).[14]余超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27).[15]黄劲,蒋健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8,(16).[16]刘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风,2009,(09).[17]张娇,田坤.关于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2008,(30).[18]卢轶乔晏晨晖.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J].当代财经,2007.8[19]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2007.4[20]戚振东段兴民吴清华.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展现状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7[21]陈美华.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22]吴秋生.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7[23]马玉申姚清云高厚礼.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口.山东社会科学,2007.7[24]李海东莫鸿芳.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究[口.经济问题,2007.8[25]余玉苗田娟朱业明.审计合谋的一个博弈均衡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7.8[26 ]傅黎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9[27]王炳华.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1]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控制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 (2) :239-240 ⑵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口,审计研究,2005:70-74 [3]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N], 2008, (3):33-35[4]张淑艳.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党政干部学刊,2008, (01) :150[5]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1:45-50[6]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N], 2007, (29) :170[7]张小英.先带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总会计师,2005,3:32-37[8]汤谷良,刘晓嫱,任晨煜.《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构建与运行的启示,对外经贸财会[J], 2005,5:9-10[9]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72-75[10]杨士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 2005,1:60-62 [11]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用,经济师,2009, (3) :180[12]董庆平.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现代会计.2007, (05):33〜35[13]刘小慧.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 (18) :32[14]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口.现代商贸工业,2009, (13) :174-175[15]刘小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机制建设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 (2):72-73[16]王秀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问题探讨[J].财会天地,2009, (8) :71[17]刘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科技风[J], 2009,(09):10-13[18]宋为民.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5, (1) :35[19]张东辉.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财经界,2006, (10) :148-149[20]崔志华.加强内部管理审计提升内部审计职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 (6) :56相似文献:1.期刊论文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经济师2009, (3)我国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薄弱,限制了内部审计只能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文章首先阐述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油田企业工作实际针对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参考文献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旨在评估和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
有效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参考文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主题。
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和防范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为了提高审计的效果和价值,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文献:1. 李晓明,王伟,刘丽. 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J]. 会计研究,2018(2): 56-61.本文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实践的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防范策略。
2. 张明,李红.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实证研究[J]. 会计与财务管理,2017(4): 45-52.该研究通过对多家企业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的实践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风险,并提供有价值的风险管理建议。
3. 林晓明,陈华.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探讨[J]. 会计与审计研究,2016(3): 32-38.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综述,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的作用和挑战。
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和方法。
4. 王亮,刘洋.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探析[J]. 管理学刊,2015(6): 67-72.该文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和防范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综述,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的作用和挑战。
文章还提出了一些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审计的效果和价值。
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引用以上参考文献中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风险,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会计学内部审计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内部审计在沙特阿拉伯的发展:协会理论透视内部审计职能的价值1早先的研究已经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制定适当的标准以评估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率。
比如说,视遵照标准的程度为影响内部审计表现的其中因素之一。
一份1988 年国际会计师协会英国协会的研究报告就致力与研究内部审计作用价值中高级管理层和外部审计员的认知力。
这项研究证明了衡量所提供服务的价值的艰难性就是做评估的主要障碍。
收益性,费用标准以及资源利用率都被确认为服务价值的衡量标准。
在这项研究里,它强调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应遵从 SPP IA 的必要性。
在美国,1988 的A lbrec hta 研究过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还为了能有效的评估内部审计的效率特别制定出一套框架。
他们发现有四个能让内部审计部门发展从而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的要件:一个合适的企业环境,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具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以及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
在这项研究里学者们强调管理层和审计人员都应该承认内部审计职能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具有增值性的职能。
在英国,1997年,Ri dley和D’S ilva证明遵循专业标准的重要性是促进内部审计职能增值功能的最重要的因素。
遵循 SPPI A大量的研究都特别专注于内部审计部门对于 SPPI A 遵从性的研究。
1992 年,Powe ll et al 对11 个国家的国际会计师协会的成员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以证明是否有全球性的内部审计文化。
有他们发现对这11 个国家的国际会计师协会成员的调查中, 82的是遵循S PPIA的。
这个蛮高的百分比率促使学者们建议S PPIA提供内部审计这个职业全球化的证据。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一、内部审计质量概述内部审计是指由内部专门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规章制度以及规范、利润、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检查和评价,并提供有关改进和建议的一种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重要的一环,目的是为了保障公司财务、风险和治理方面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保护企业利益,并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内部审计质量的概念是指内部审计部门运用适当的方法、技巧和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评估,最终形成有价值的审计结论和建议,提高企业内控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
内部审计质量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等特点。
1.促进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评价和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问题,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苏书楠(2018年)对2011年至2016年沪深300指数内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显著,有效提高了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了企业风险损失。
2.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内部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财务事项进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问题,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杨鹏(2019年)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调研中发现,较高的内部审计质量能有效减少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提高企业治理效果内部审计对企业治理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治理透明度和规范性、增强了治理效果的可靠性和相关方信心等方面。
戴金峰(2020年)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可以区分不同的无形资产评估公司的治理质量,并提高公司治理实践的透明度和质量。
4.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不当、制度不完备、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而提供有效的改进建议,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自我约束能力。
王贞(2019年)的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2020年4月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本文关键词:综述,内部审计,文献,国内外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本文简介:本篇论文快速导航:题目:长春市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改进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第三章:民营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第四章:长春市A房企内部审计运行中问题及成因剖析第五章:长春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对策第六章:长春市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优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本文内容: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题目:长春市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改进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第三章:民营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第四章:长春市A 房企内部审计运行中问题及成因剖析第五章:长春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对策第六章:长春市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优化研究第 1 章引言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
1。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1、内部控制审计研究在内控审计涵义及内容方面,COSO委员会于2003年提出了以五要素为基础的内控框架。
PCAOB在2004颁布了第2号审计准则文件,首次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了明确定义,指出其是对内控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提出意见的过程。
其后发布的第5号审计准则规定,审计师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同时,也应对企业的内控有效性进行评价。
2、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研究Hogan, C. (2006), Doyleetal. (2007), Ashbaugh Skaifeetal. (2007)在就企业内部控制成功展开实证分析之后得到结论: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内部控制审计和执行效果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将会导致企业业绩的波动。
Abraham D. Akresh(2010)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了简单的定义,即:实体具有审计师未发现的重大缺陷的风险,如果审计师认为未能发现的重大缺陷的风险没有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就不能对内部控制发表无保留意见[3]。
Hoitash R(2012)的观点认为,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风险基本都基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必然导致审计的效率和进度会受到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评估的影响。
就此引出,一个合适的审计风险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
3、内控审计风险模型研究最初的风险模型在1991年由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模型表达为:最终审计风险=固有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账项余额测试风险。
其后美国注册时协会对此进行了改进,改动之后的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这也是最初的传统的风险模型。
之后,IAASB将模型进一步改进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以应对新的经济形势下的审计风险。
但在各国监管机构逐渐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审计并对其提出明确要求之后,审计人员发现在实务中但这一风险模型不直接适用于内部控制审计。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外的内部审计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内部审计的研究作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质量,文献综述一、引言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活动。
美国内审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推行内部审计制度,尤其是2002年美国一系列财务丑闻发生后,内审的作用更加突出,并被提升到公司治理的高度。
而在我国内部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审作用不显著。
二、内部审计理论综述(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内部审计的研究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审计的设立因素。
goodwin 和 kent(2004)运用代理框架和澳大利亚2000年的数据,通过对设有内部审计和没有内部审计公司的对比发现,内部审计的存在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公司规模、资产结构、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正相关。
carcelloeral (2005)基于对美国 217 家中等规模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主管的调查,研究影响内部审计预算的因素。
结果显示内部审计的预算和公司风险、支付监督成本的财务能力以及内部审计外包情况有关,具体表现在内部审计预算额与公司规模、长期负债比例、行业特征等显著正相关,而与内部审计外包比例显著负相关。
2.内部审计外包的影响因素。
adams(2004)认为代理理论有助于解释内部审计外包问题,在决策时应考虑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并预测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下组织更可能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而不是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
widener 和 selto(2006)及 rolandetal(2007)运用 williamson 关于交易成本的四个分析维度,通过建立实证模型来描述并解释内部审计外包的程度,结果显示:资产专用性越低、内部审计活动频率越低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越强,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能性越大。
careyetal(2009)研究了澳大利亚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影响因素,实证发现:成本节约越多、外部审计人员的技术能力越强,则内部审计越容易外包。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存在着诸如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益低下、财务风险不可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得到了日益重视和广泛应用,成为了监督、评价和改进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
内部审计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稳定和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投资者信心增强,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本文将系统综述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认为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发挥职能的全过程中内控、风险控制、稽核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判断内部审计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内部风险问题,减少被识别的潜在风险和损失。
同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也有助于减少外部监管机构干预和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的信誉和合规性。
2. 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著关联。
Tian et al.(2014)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决策质量、增加投资者信心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杨辉(2019)研究了江苏省上市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的利润率、股价等指标呈正相关关系。
此外,Yuan et al.(2018)的研究表明,内部审计的质量与企业在经营、投资、融资决策等方面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
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衡量企业绩效的一项关键指标。
内部审计的质量对于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内部审计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控制问题,及时纠正并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加各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信心和认可。
内部审计质量对于企业资本市场的表现和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投资者而言,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信心和认可会影响投资行为,并反过来影响企业资本市场的表现。
3. 结论本文综述了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内部审计的一些文献内部审计这个事儿啊,其实挺有意思的。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内部审计。
简单来讲,内部审计就像是一个公司或者组织内部的“侦探”,专门找问题、查漏洞,然后想办法解决,让这个“大家庭”能更健康地运转。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家挺大的企业参观学习。
他们那的内部审计部门可真是让我开了眼。
当时,他们正在审查一个新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审计人员那叫一个认真,一笔一笔地核对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数字。
有个年轻的审计员,为了弄清楚一笔资金的去向,愣是打了好几个小时的电话,跟各个部门沟通协调,那股子较真劲儿,真让人佩服。
咱们再看看相关的文献。
有一些文献就着重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啥意思呢?就是说内部审计部门得能自己说了算,不能被其他部门牵着鼻子走,这样才能公正、客观地发现问题。
比如说,如果内部审计部门归财务部门管,那能审得清楚财务上的事儿吗?估计很难,对吧?还有的文献提到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这可太重要啦!内部审计人员得懂财务、懂管理、还得懂法律,最好还能有点儿信息技术的知识。
不然,面对那些复杂的业务和数据,还真就抓瞎。
我就看到过一个例子,有个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因为对新的财务软件不熟悉,结果在审计的时候出了差错,差点给公司造成损失。
另外,内部审计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以前可能就是查查账,现在可不一样啦,得用数据分析、风险评估这些先进的手段。
有本书里就讲了一个案例,一家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了采购环节中的一些猫腻,及时进行了处理,节省了不少成本。
说到这,咱们再回过头来说说开头提到的那个企业。
他们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不单单是查问题,还会给各个部门提供建议和帮助。
比如说,发现销售部门的流程有问题,就会一起商量怎么改进,让工作更高效。
这才是内部审计的真正价值所在,不光是挑毛病,更是促发展。
还有些文献探讨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外部审计就像是请来的“客人”,偶尔来看看;内部审计则是“自家人”,天天盯着。
两者得相互配合,才能让公司的财务状况更透明、更可靠。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目前侧重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审计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利用西方国家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各大企业,从而为企业探索适合其健康发展的内部审计路径。
在内部审计路径的探索上,刘永威、张阳等人主要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建议通过将内部审计工作与内部控制活动相融合,进而实现企业的审计工作目标。
在内部审计路径的探索的另一方面,张博宇、沈琦敏等人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通过对如今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进行分析,主张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实现保值增值的内部审计工作目标。
2003年,王光远提出内部审计由消极防弊阶段转向积极兴利阶段,最后发展到价值增值阶段,并对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对环境保护审计、企业治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外包、战略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把内部审计推到了价值增值的新阶段。
张伟(2004)研究指出,企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实现有效企业治理手段的内部审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提高企业价值的活动。
由内部审计师对各代理人的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并进行有效反馈,促使他们有效地履行受托责任是实现这种价值创造的基本方式。
孙伟龙(2006)对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一是迫于巨大的成本压力,其二是管理者受托责任关系扩大的结果,并认为受托责任扩大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同时指出内部审计的内涵是目标的价值导向、职能的确认和咨询导向、业务的多产品服务导向、模式的风险管理导向及参与式的审计策略。
夏怡(2007)指出增值型内部审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形式,而是内部审计的一种理念。
所谓增值型内部审计就是以增加企业价值为审计的主要目的,它是内部审计从重查错防弊到加强管理、创造效益的一个转变。
贾云洁(2009)根据内审特征的不同将其价值增值分为显性增值和隐性增值两类。
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对其经营状况、内控制度以及运营风险进行监督和评估的一种机制。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解释1. 以信息提供为核心的解释:内部审计提供了有关组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信息,这些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和改进管理。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提供准确、及时和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2. 以监督作用为核心的解释: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的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和操作风险,避免经营活动出现失误和损失,提高企业绩效。
3. 以激励作用为核心的解释:内部审计对于员工提供了一个积极参与和改进的机制,通过评估员工的绩效,给予奖励和激励,从而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绩效。
1. 研究方法:大部分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事件研究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2. 研究发现: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研究的支持:(1)财务绩效: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内部审计对发现及时纠正财务研究造假行为,减少经济损失,提高财务绩效。
(2)经营绩效:内部审计能够提供有关业务流程的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从而提高经营绩效。
(3)股东价值: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股东财富。
内部审计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披露,增加了股东对企业的信心和投资动力。
三、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1. 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对其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独立的内部审计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和监督企业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提高质量。
2. 资源投入:合理的资源投入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包括人员培训、技术工具和信息系统的支持等。
4. 绩效考核:内部审计绩效考核体系对其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1] 杜殿明. 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 北方经济, 2007, (14) .[2] 李云婷.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 北方经济, 2009, (02) .[3] 路媛媛,袁洋.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02) .[4] 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5] 杨霞. 浅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J].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Z2) .[6] 汪海鸿.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 供电企业管理, 2006, (03) .[7] 王大友.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06) .[8] 王红,李继志. 论风险基础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 2008, (05) .[9] 王清华. 试论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审计[J]. 消费导刊, 2008, (08) .[10] 马明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 广西电业, 2009, (01) .[11] 黄文武.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 .[12] 王荣,于露.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审计效力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07,(01) .[13] 施岩.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09) .[14] 余超挺.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27) .[15] 黄劲,蒋健华.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08,(16) .[16] 刘军.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风, 2009,(09) .[17] 张娇,田坤. 关于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 2008,(30) .[18] 卢轶乔晏晨晖.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J].当代财经,2007.8[19] 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2007.4[20] 戚振东段兴民吴清华. 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展现状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7[21] 陈美华.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22] 吴秋生.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7[23] 马玉申姚清云高厚礼.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7[24] 李海东莫鸿芳.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7.8[25] 余玉苗田娟朱业明.审计合谋的一个博弈均衡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7.8[26 ]傅黎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9[27] 王炳华.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1]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控制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2):239-240[2]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5:70-74[3]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N],2008,(3):33-35[4]张淑艳. 浅谈[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150[5]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1:45-50[6]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N],2007,(29):170[7]张小英.先带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总会计师,2005,3:32-37[8]汤谷良,刘晓嫱,任晨煜.《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构建与运行的启示,对外经贸财会[J],2005,5:9-10[9]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72-75[10]杨士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2005,1:60-62[11]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N],经济师,2009,(3):180[12]董庆平.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现代会计.2007,(05):33~35[13]刘小慧.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8):32[14]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174-175[15]刘小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机制建设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72-73[16]王秀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问题探讨[J].财会天地,2009,(8):71[17].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 2009,(09):10-13[18]宋为民.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5,(1):35[19]张东辉.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财经界,2006,(10):148-149[20]崔志华.加强内部管理审计提升内部审计职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6):56相似文献:1. 期刊论文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经济师2009,(3)我国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薄弱,限制了内部审计只能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文章首先阐述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油田企业工作实际针对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2. 期刊论文张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8,(3)内部审计作为社会各类组织自身的“免疫系统”,是组织的一道重要防线,但在我国的许多组织中,内部审计机构却是“精简的对象”和“摆设”,其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质量低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许多问题,应加强内部审计团队的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同时注重控制环节的连接和控制功能的延伸,以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
3. 学位论文陈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2008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使人们意识到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性,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审计人员素质、审计程序、方法等因素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与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相比仍存在着差距,内部审计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文拟对我国企业如何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更大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供可行方案。
本文以内部审计及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论与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系统论与控制论观点出发,构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控制子系统以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子系统。
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内部审计作业质量标准和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制定具体的审计作业质量标准和通过借鉴国外内部审计质量改进方法,如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外部环境角度,提出内部审计协会外部监管力量不足,要求内部审计协会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并建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委员会,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管;从内部环境角度,内部组织保障机制不健全,提出运用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以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与权威性。
对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终结阶段的业务开展情况及运用的技术方法进行全方位剖析,提出关键控制点控制法,首先加强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并针对每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对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业务过程的质量控制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是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包括审前的质量控制制度约束、审中及审后的督导、复核,。
以及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与评价、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督导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考评制度执行力薄弱、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未能有效开展。
通过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督导过程中的具体程序、方法和主要职责分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考核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使其落到实践,以上措施为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供借鉴。
4. 期刊论文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导报2007,(29)企业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将导致人为造假得不到揭露,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累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5. 期刊论文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经济师2006,(2)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内部审计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得关注,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决定内部审计发挥好坏的一把尺子,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标准,然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和控制制度,最后“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体系。
6. 学位论文刘燕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007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措施,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正是内部审计定义对审计方法和审计质量提出的要求,即“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由此,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于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而要有满意的内部审计质量,就必须对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因此,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宗旨就是通过评价内审工作,取得他人的信赖,为了达到此目标,内部机构必须制定一个质量控制的程序或标准,并坚持执行。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又分为日常监督和定期评估。
内部评估应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指定的质控小组或单独的质控部门来执行。
外部评估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独立于被评估单位;而是具有专业胜任能力;三是没有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