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件 将进酒2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23
《将进酒》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将进酒》这首诗歌。
该诗歌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收录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唐宋诗词》。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赏析诗歌的韵律和意象,探讨李白的豪放诗风,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将进酒》全诗,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分析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感悟其豪放的诗风。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将进酒》的韵律、意象和诗风。
难点: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将进酒》原文、注释、译文及配图。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讲解: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3.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诗歌的韵律、意象和诗风,分析诗歌的主题和哲理。
4.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将进酒》2. 内容:作者:李白朝代:唐节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风:豪放哲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将进酒》全诗。
分析《将进酒》的韵律和意象,并举例说明。
仿写一首以“酒”为主题的古体诗。
答案:1. 略2. 《将进酒》的韵律为五言律诗,意象丰富,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等。
具体分析见学生作业。
3. 示例: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曾惧风花雪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将进酒》,使学生了解到了李白的豪放诗风,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用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将进酒》ppt课件37张出生背景成长经历诗歌成就030201李白生平简介唐代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文化氛围诗歌发展对景描写情感表达象征手法语言运用李白诗歌风格特点创作背景及历史环境唐代盛世背景01李白的生平与创作02饮酒文化的盛行03主题思想阐释人生短暂,及时行乐抒发内心情感,追求自由蔑视权贵,反抗束缚诗中人物形象塑造豪放不羁的诗人形象饮酒作乐的友人形象清醒的旁观者形象010204篇章结构梳理开篇点题,引入酒文化描写宴饮场面,展现豪饮之态抒发人生感慨,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结尾呼应开头,强化主题03关键意象解读01020304酒黄河青丝、白发明月情感表达与内涵挖掘01020304比喻“朝如青丝暮成雪”、“陈王昔时宴平乐”等,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等抽象概念具象化,增强诗歌感染力。
夸张“黄河之水天上来”、“会须一饮三百杯”等,通过夸张手法表现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酒后的狂放状态。
对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等,通过对偶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节奏感。
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音韵、节奏等音乐性表现节奏音韵诗句的长短句结合,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君不见天上来,奔流到海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音调画面感呈现和审美体验画面感呈现审美体验唐代酒文化概述唐代酒的种类与酿造技术介绍唐代各种酒的特点及酿造工艺,如黄酒、绿酒、烧酒等。
唐代酒器的造型与工艺展示唐代酒器的丰富多样,如酒壶、酒杯、酒盏等,并分析其造型艺术和工艺特点。
唐代酒令与酒宴文化阐述唐代酒令的起源、发展和玩法,以及酒宴上的礼仪、娱乐和文化内涵。
酒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酒在政治社交中的地位01酒与经济贸易的关系02酒在民俗生活中的作用03酒对唐代文学艺术的影响酒与唐代诗歌的密切关系酒与唐代书法的艺术交融酒与唐代绘画的创意表达东西方酒神精神起源与发展东方酒神精神的起源西方酒神精神的起源东方酒神精神的发展西方酒神精神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酒神精神内涵差异东方酒神精神内涵注重酒的品质与口感,强调饮酒的礼仪和文化内涵,倡导适量饮酒、文明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