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说课稿.ppt
- 格式:ppt
- 大小:664.51 KB
- 文档页数:17
大班散文诗《秋天》说课稿1. 说教材1.1教材地位与作用《秋天》是大班散文诗中的一篇经典之作。
在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育中,散文诗的学习有助于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篇散文诗以秋天为主题,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气候特征以及动植物在秋天的变化等。
通过学习这篇散文诗,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秋天这个季节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他们后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1.2教材内容分析《秋天》这篇散文诗内容丰富且富有诗意。
它从多个角度描绘了秋天,如秋风起时树叶的飘落,果园里果实的成熟,田野里农作物的丰收等。
文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像“秋天来了,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将树叶飘落的姿态比作蝴蝶飞舞,这种比喻手法既形象又容易让幼儿理解和接受。
还有“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把苹果比作小灯笼,直观地展现了苹果的颜色和挂满枝头的形态。
这些描写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丽,还能让他们在欣赏散文诗的过程中学习到不同的修辞手法,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3教学目标1.3.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准确地认读散文诗中的重点字词,如“秋天”“树叶”“果实”“丰收”等;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并且能够根据散文诗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或情景表演。
1.3.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倾听教师讲解、参与互动游戏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观察秋天景色图片时,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发现图片中秋天的元素;在参与角色扮演时,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散文诗中的角色表演出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幼儿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让幼儿在感受秋天美好的同时,懂得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从而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1.4教学重难点1.4.1教学重点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秋天》说课稿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
前几篇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春》的语言美、《济南的冬天》的空灵美,《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所以学习这首诗,既能够巩固前几篇文章引领着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的任务,又能在一定水准上掌握现代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从而为学习其它现代诗歌铺平道路。
2、教学目标说明1)、知识与技能: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读成诵。
体会诗歌的情感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二、学生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所城镇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秋天》所表达的丰收的喜悦与我们城市学生的生活很难贴近,但我所任教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好。
很多学生在图画音乐方面不但有兴趣,而且还很有特长,所以我只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境,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这样必定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高涨,收到好的效果。
三、教法1、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诵读法3、启发式教学法四、学法指导1 、诵读品味法2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章后,能通过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诗歌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