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设计》word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307.00 KB
- 文档页数:22
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引言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在电路中起到开关信号的转换作用。
在电工课程中,电磁继电器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电磁继电器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应用领域;3. 学会正确连接和使用电磁继电器。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 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结构1.2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应用1.3 电磁继电器的连接和调试2. 教学方法2.1 理论讲授通过理论讲授,向学生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重点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应用领域,帮助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和意义。
2.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继电器的连接和调试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电磁继电器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实例和问题,引起学生对电磁继电器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理论讲授2.1 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结构通过幻灯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结构。
重点讲解电磁继电器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电磁继电器内部结构的认识。
2.2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示,向学生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和应用领域。
帮助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3. 实验演示3.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2 实验过程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相关的测量记录。
3.3 实验结果分析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例,进行电磁继电器的连接和调试实践。
7.4 电磁继电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2.通过使用继电器组成控制电路,实际感知继电器是如何工作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了解继电器等在生产、科研方面的大量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是有用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自己阅读说明书掌握电磁继电器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制课件、电磁继电器使用说明书、电磁继电器、干电池、小灯泡。
◆学生准备调查生产和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继电器,收集扬声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①什么是电磁铁?②电磁铁有什么特点?二、引入新课人直接操作高压电路的开关是很危险的,如果能够在低压下操作高压电路,就能避免高压的危险。
利用电磁铁制成的电磁继电器,可以完成这一任务,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电磁继电器的知识。
三、进行新课(一)认识电磁继电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用电磁继电器,配合课本上的图7-4-2,问:①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在什么位置?电磁铁起什么作用?②图中的B是衔铁,它起什么作用?③图中的C是弹簧,它起什么作用?④图中的D是动触点,E是静触点,它们起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以上问题时,教师注意纠正,让学生正确认识电磁继电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板书:控制电路的组成—电磁铁、低压电源、开关。
工作电路的组成—高压电源、电动机、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分。
让学生看课本图7-4-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图7-4-2下的“工作原理”部分,边阅读边在文字下面划波浪线,同时教师板书: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下来,使D和E接触,工作电路闭合。
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电磁继电器实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第八单元5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备课人:陈继红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了解电磁继电器的使用方法3、知道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难点:(二)了解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并能分析其工作原理三、教学流程设计(一)新课引入工厂内的大型机械工作时,常常会有几十安培的电流通过,当工人师傅按下按钮时,按钮下是否有几十安培的电流从此通过呢?由此问题引出电磁继电器。
(二)新课教学1.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自学指导】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用1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找出相关答案。
a、什么是继电器?b、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c、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d、电磁继电器的实质是什么?【自学检测】在学生完成自习后,引导学生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的解答而掌握这部分内容。
a:由学生直接引用课本内容回答,以此直接介绍“继电器”和“电磁继电器”。
继电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b:课件展示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图,结合实物,引导学生说出电磁继电器各结构的名称。
.关键得让学生能把图与物结合起来去认识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注意强调动、静触点的区别。
电磁继电器结构包括: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
c:先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组成,然后由课件出示以下题目,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说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时,闭合低压控制电路的开关,有_________流过电磁铁的______,此时电磁铁产生磁性,把________吸下,使________断开,电动机___________,闭合,从而接通了_________工作。
2.电磁继电器的正确使用】把一盏灯泡和一个电源连接在电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构成工作电路;用【演示实验实现由电磁继电器控另外一个电源和一个开关连接在电磁铁的两个触点,构成控制电路。
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继电器的主要结构和控制原理。
2.会连接简单的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
3.会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简单的报警电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
三、教学难点设计模拟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
四、教学器材单刀双掷开关1个、红灯泡1只、绿灯泡1只、灯座2个、导线、开关2个、电磁继电器1个、电池组2个、玩具电动机1个、光敏电阻1只。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收集电磁继电器应用例证。
2.收集机器人应用的例证。
(二)进行新课1.认识电磁继电器(1)电磁继电器的作用教师展示图片如龙门吊正在吊运重物。
继电器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控制的开关。
利用继电器人们还实现了各种的自动控制。
继电器怎样实现间接控制呢?(2) 认识电磁继电器1)电磁继电器是用电磁铁来控制的继电器。
活动1让学生仔细观察电磁继电器及其内部结构,弄清它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提醒学生注意,衔铁和动触片是绝缘的,正常工作时动触点一定是与上下静触点中的一个接触与另一个断开。
2) 演示电磁继电器的控制作用用单刀双掷开关控制红、绿灯的亮暗然后改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绿灯的亮暗。
使学生看到衔铁和动触点相当于单刀双掷开关的刀所不同的是一个用手动控制,一个用电磁铁和返回弹簧控制。
2.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控制开关电磁继电器使用时要连接的电路包括两部分控制电磁铁的电路和被控制的工作电路。
(1) 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1)了解实验目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2)根据电磁继电器标称的线圈额定电压选择控制电路的电源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开关。
闭合、断开开关观察继电器的衔铁怎样动作。
3)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工作电路的电源。
闭合工作电路开关观察控制电路的开关断开和闭合时红、绿灯的发光情况。
4)将电路中连接的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遮住只能观察到红、绿灯。
电磁继电器连接电路练习
一、请你在下图中的继电器上连接几条导线,另外还加一个电源,就成了一电铃,这样的电铃没有铃碗,通常叫做峰鸣器。
二、如下图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当水位没有达到A金属时,电磁铁中没有电流,绿灯电路接通,绿灯亮,当水位到达金属A时,电磁铁中有电流,红灯电路和电铃接通,红灯亮、电铃响,请你按要求连接电路。
三、如图是一种单元防盗门门锁的原理图,其工作过程是:当
有人在楼下按门铃叫门时,楼上的人闭合开关,门锁上的电磁
铁通电,衔铁,衔铁脱离门扣,这时来人拉开门,进
入楼内,在关门时,开关是断开的,衔铁在作用下,
合入门扣,在合入门扣的过程中,
内转化为内。
四、如下图是空气开关的原理示意图,当家庭电路中有强大
电流通过时,电磁铁P磁性,吸收衔铁Q,开关在弹
簧的拉力作用下自动切断电路
五、如图所示,是一个地面报警装置,当人踏上地面某个区域时,警铃报警,请你按要求连接电路。
《电磁继电器》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领域的电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在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途景,提高学生对电气控制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1.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进修电磁继电器的安装和毗连方法;3.掌握电磁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设计内容1.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和相关资料的进修,让学生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电磁继电器的安装、毗连和调试;3.应用实践:设计几个实际电路,让学生利用电磁继电器完成相应的控制任务;4.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四、设计步骤1.分组进修: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修电磁继电器的相关知识,每组分配一个任务,包括理论进修、实验操作和应用实践;2.实验准备: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工具,包括电磁继电器、电源、开关等;3.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解答问题;4.数据记录: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特性;5.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分析和结论。
五、评判方式1.实验操作评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数据记录,评定实验操作成绩;2.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评定实验报告成绩;3.综合评判:综合思量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评定学生的综合表现。
六、设计意义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还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探索、进修和进步,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电气工程师。
《电磁继电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对电气控制原理的理解。
二、设计内容1. 学习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实验装置。
3. 进行电磁继电器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规律。
三、设计步骤1. 学习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通过课堂讲解和资料查阅,学生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制作电磁继电器实验装置。
学生按照指导书上的要求,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铁芯、线圈、电磁铁等,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实验装置。
3. 进行电磁继电器实验。
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接通电源,观察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规律,总结实验结论并进行讨论。
四、设计评价1. 实验操作规范性:学生是否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2. 实验结果准确性:学生观察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
3. 实验分析能力: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4. 实验讨论能力:学生在讨论环节是否能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实施方案1. 时间安排:本次实验设计为一次课时,分为学习理论知识、制作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和讨论总结四个环节。
2. 实验环境:在实验室或教室中进行,保证实验环境安全。
3. 师生互动: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 实验装置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并在实验前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制作实验装置。
5. 实验记录:学生应当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
六、设计意义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浙江俊朗电气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设计培训一:定义继电器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以电磁继电器为主;继电器与电磁继电器有分别的含义: 他们都由两个部分组成;既一个是输入部分我们称之为控制部分;二是输出部分我们称之为被控制部分;继电器的定义是控制部分输入一定的物理量使被控制部分发生跳跃式的变化。
(这个物理量可以是电、磁、光、热、声、气压等);而我们说的电磁继电器就是磁的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使被控制的电路发生‘有或无‘的变化。
二:与一般开关区别① 一般的开关需要人为控制,譬如用手去拨动;电磁继电器不需要人为的,只要在控制部分输入规格电,由电转化为磁;而靠磁能去激励被控制部分;② 一般开关的控制前后没有实现前后电流的变化(或负载的变化);电磁继电器它在被激励后实现了负载的接通与容量的断开;它们之间的这个比例称为继电器的放大系数。
三:功能及分类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 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
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
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
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的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是,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 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分类见如下表格:1A、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分 表2名称微型继电器超小型继电器小继电器定义最长边不大于毫米的继电器10最长边大于毫米,但不大于毫米的继电器1025最长边大于毫米,但不大于毫米的继电器2550注:对于密封或密闭式继电器,外形尺寸为继电器本体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最大尺寸,不包括安装件、引出端、压筋、压边、翻边和密封焊点的尺寸。
B、按继电器触点负载分类名称微功率继电器弱功率继电器中功率继电器大功率继电器定义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伏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安培、安培的继电器。
270.10.2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伏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安培、安培的继电器。
270.51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伏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安培、安培的继电器。
2725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伏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安培、安培、安培、安培、安培的继电器。
271015202540....四:电磁继电器的结构(1)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组成部分:a、电磁系统由线圈和闭合磁路(铁心、轭铁、衔铁及气隙)b、接触系统:是输出电路的执行机构;c、附属部分:包括驱动机构(将衔铁的动能传递给接触系统组件)、返回机构(弹簧、永久磁钢、重力)因为就电磁继电器而言它的结构方式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触点容量:一般的继电器力的传递方式有两种:直接(拍合式)与接间(推杆式)(结合我们公司,我将我们公司的产品与负载和触点压力列表于下:(表1)名词解释:①负载:指触点最高容量在电路中能承受的电流大小;②转换力:我们又称之为开离力,指的是A、C产品用克力计拨动动簧片头部,往下静的方向,当刚刚与下静触点接触时刻的力称之为转换力;③静合压力:我们习惯称之为上克力,指的是B、C产品用克力计拨动动簧片头部,往(假)下静的方向,当刚刚与上静触点分开时刻(悬吊表上常闭灯灭)的力称之为静合压力;它放映了簧片反力的性能指标;④动合压力:我们习惯称之为下克力,指的是产品处于完全吸合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克力计拨动簧片头部往上静方向,当与下静触点分开时刻(悬吊表上常开灯灭)的力称之为动合压力;它放映了产品的吸力特性。
⑤衔铁超行程:也叫衔铁跟动,是指A、C产品在动触点与静触点刚接触时衔铁与铁心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由于触点跟踪测量不方便故实际生产时常以册衔铁跟动来保证触点跟踪。
*按照经验两种传动方式的比较列于下表:(表2)两种传动方式的比较结合我司产品分析符合实际现象,故设计时可参考该表确定选择结构类型。
*在确定传动方式结构后,接下来我们该考虑分析的是立式还是卧式;这与继电器在电路板上的安装有着密切联系,他需要我们考虑是否周边有磁场干扰。
四:触点负载与压力的关系:1、通常的经验数据列表于下中:(备注:在使用较好材料后可适当降低对压力的要求。
)2、保证接点闭合时,接点的回跳时间和由此而引起的磨损应在允许的范围内。
一般NC 压力为NO(A)压力的1/3~2/3左右。
*3、接触电阻:先谈谈接触电阻,这个是所有继电器厂家的通病,我们汇港也不例外。
接触电阻:(Rc)闭合电路的电阻;从理论分析接触电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电阻来分析它:Rc=Rsp+Rconst+Rfilm,skin式中Rsp:扩散电阻;与接触电阻的几何状况决定;其偏心度对Rsp影响很大,当然触点电流的大小也很重要。
Rconst:收缩电阻;Rconst=K/CP m)在工程上常用右面经验公式来计算接触电阻:式中:K——与触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接触表面状况有关的系数 m——与接触形式、压力范围和实际接触面的数目等因素有关的指数。
实验说明,在压力不是太大的范围内,对于点接触 m=0.5,对于线接触 m=0.7,对于面接触 m=1。
CP——触点终压力从上可以看出接触电阻与触点压力、触点表面接触形式及触点材料有关;在触点材料一定的条件下;触点压力大表面接触的是面接触接触电阻越小。
(表4)不同继电器类型的触点压力选择的参考参数继电器类型触点接触压力(克力)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干式舌簧继电器 3~5 3~5微型电磁继电器>5 >5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8~10 8~10小型电磁继电器有震动条件 15~20 15~20无震动条件 10~15 8~12中型电磁继电器 15~25 10~20极化继电器 5~10 5~10中间继电器 25~30 20~25(表5)不同接点材料所需的最小接压力值(gf)材料 Ag Ag-Cu Pt Pt-Ir Au-Ni Pd WCP值 15 25 3 3 3 15 40Rfilm:污染膜电阻:膜电阻:构成继电器技术的最大问题之一既>10nm的分子层厚度就可以产生膜电阻,且可导致相对高且不稳定的接触电阻。
假定污染层厚度d,具有比电阻Qfilm,接触面积a2π,则Rfilm=QfilmXd/a2π(对薄污染层Rfilm与Qfilm无关)Rskin:污表皮电阻:Rskin=QskinXd/a2π4、接点负载性质:其中负载种类有:Ac交流 M 电机负载 Dc直流Lamp 灯负载R 纯电C 容性负载 L 感性负载直流负载的接点开闭电流容量远小于相同条件下的交流负载:接点开闭时要产生电弧放电现象,开断时比关合时要严重一些,对直流负载而言,由于它不存在像交流那样有过零的情况,因此相对而言,灭弧较难,且电弧持续时间也较长。
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如环境、负载、开闭频次、时间等)直流负载场合下接点容许的最大开闭电流较之交流要小很多。
另外:认为触点切换负荷小一定比切换负荷大可靠是不正确的,一般的,继电器切换负荷在额定电压下,电流大于100mA、小于额定电流的75%最好。
电流小于100mA会使触点积碳增加,可靠性下降,故100mA作为试验电流的原因。
当触点的负载性质发生改变时,其触点负载能力将发生变用:参照下表2电阻性电流电感性电流电机电流灯电流最小电流100%30%20%15%100mA333)浪涌电流继电器外壳上标识的是阻性额定负载,其浪涌电流大小见表表性质阻性螺线管马达白灯汞灯霓虹灯钠光灯容性负载变压器电磁接触器浪涌电流稳态电流10~20倍稳态电流5~10倍稳态电流10~15倍稳态电流约倍稳态电流35~10倍稳态电流1~3倍稳态电流20~40倍稳态电流3~15倍稳态电流3~10倍稳态电流浪涌时间浪涌时间0.07~0.10.2~0.50.34180~3000.01~0.040.02~0.04≤10L 10H -4CO S ≤或Φ=10应当看作感性负载,但当=L /R<10-S 4τ时可视为阻性负载可用倍电流的阻性负载来代替试验5~6长输送线、滤波器、电源类应看作容性负载-0.01五:磁路组件的构成整个磁路组件一般有铁心、衔铁、轭铁组成;他们之间的组合形成一个磁路; 对于一般铆合铁心的磁路组件来说(目前我们公司除HCP 系列外):其中轭铁与铁心配合处和轭铁与衔铁配合处容易引起漏磁:因空气的磁导率极小故我们应尽可能的避免漏磁;事实上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对零件的要求如下: 1、轭铁刀口尽量平直; 2、衔铁极靴面尽量平整;3、轭铁孔与铁心端部过盈配合;且要求精冲; 另附一般设计参考:①一般铁心长度L 比轭铁高H 长一点;(考虑铆装过程铁心受到挤压) L+ζ≥H 长多少视结构而定一般至少0.1~0.2②铆装后极面差至少为0.05~0.07(保证一定的跟动,事实上保证0.05~0.07的跟动既可保证一定的电腐蚀带来的触点磨损,又在一定上减小了机械力所做的功;目前公司大多数产品的定在0~0.1)③轭铁的这个倒角一般取1.5°~ 2.5° 不宜过大。
④以上计算含镀层厚。
⑤铁心长L 与铁心dc 有一定关系,一般在给出最大磁通时 L=5dc(4~8较好) ⑥极靴头Sn=(2.5~4)Sc Sc 为铁心dc 的面积衔铁截面积 Sa=(0.6~1.0)Sc 轭铁截面积S Y =(1.0~1.3)Sc 拿现有公司的产品作表分析如下:(表6)故,我认为以上产品还留有一定的余量可以进行改进,以避免成本上的浪费。
六:线圈组件的构成我们把绕好漆包线的线圈称为线圈组件;对于不同产品或同种产品不同规格他们所选择漆包线均有所不同,其影响选择漆包线规格见如下;先介绍几个参数概念:1、Qk 窗口面积:理论上骨架空间所能绕满的最大面积既b k .l k ;b k 、l k 分别为理论骨架的绕线宽度和高度;2、Fk 填充系数: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设备,对于手工绕线一般取0.45;对于自动绕线装置的可取0.52~0.57;3、Scn 导线截面积:与所选的漆包线径的大小有关;Scn=π·d 2cn/4 4、β= l k /b k 结构系数:一般灵敏型继电器可取大一点;先看看我们公司的结构系数为:5、W 线圈匝数:W=Qk ·Fk/Scn (选取漆包线线径时需考虑供应商的一些参数规格:漆膜、电阻率、丝的最大丝张力等;因为每一个产家的这些规格都有一定差别) 6、L 平均平均匝长:对圆周型骨架L 平均=PI ·(D H +D1)/2-----D H 为绕线最大外径; -------- D1为骨架外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