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九、十课“两面神”思维(扩散、收敛思维)案例分析案例1:尤伯罗斯与奥运会美国的彼得·尤伯罗斯,已被公认为是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功臣。
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当奥林匹克运动会难以继续办下去时,他成效卓著地主持了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市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
当时奥运会正面临危机,主要是由于承办的国家或城市必须负担数额庞大的支出。
这不能不使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城市望而生畏:1976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承办第21届奥运会,花费了35亿美元,亏损达10亿美元,至今蒙特利尔市的市民还在交纳“奥运特别税”;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耗费更是惊人,人们估计前苏联政府为此开支达90亿美元之多。
第23届奥运会最后定在美国的洛杉矶市举行,由洛杉矶市奥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主持,共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运动员参加,观众达570万人。
而这一届奥运会不但没有负债,反倒盈余2亿多美元,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1977年,洛杉矶市的黑人市长写信给美国奥委会说:“我们打算以斯巴达精神和商业化方式来筹办奥运会。
我们相信,以我们现有的设备和管理能力,不致于使奥运会再发生巨额亏损。
如果这种赔钱的趋势无法扭转,奥运会的前途将不可想象。
……”最初,国际奥委会的许多人都曾对洛杉矶市奥委会强调盈亏的想法和做法颇不以为然,但因奥运会面临办不下去的危机,也只得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洛杉矶市经过反复挑选,最后选中了尤伯罗斯来主持第23届奥运会。
洛杉机市奥委会和尤伯罗斯都表示要把承办这届奥运会作为“美国的一次伟大试验”。
尤伯罗斯小时候家庭并不富裕,大学毕业求职曾四处碰壁。
他开办了一家运输咨询公司后,才有了较可观的收入。
后来他又办起了规模较大的“第一旅游公司”。
尤伯罗斯开始负责筹办第23届奥运会时,由于没有经费,连办公室也是向一位老太太租来的。
当房东老太太知道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后,有一次趁他们外出,竟然把房门上的锁偷偷换掉,弄得他们回来进不了门。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学教案(精选详案)第一章:科学思维概述1.1 科学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思维的概念分析科学思维的特点,如逻辑性、严谨性、实证性等1.2 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介绍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基本科学方法讨论这些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重要性1.3 科学思维与创新探讨科学思维如何促进创新分析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第二章:创新能力的培养2.1 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讨论创新能力与创造力、智力之间的关系2.2 创新思维的特性分析创新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跨越性等特性探讨如何培养这些特性2.3 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介绍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创新能力第三章:科学探究与创新实践3.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回顾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如提出问题、假设、实验、分析等强调每个环节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2 创新实践的内涵与意义解释创新实践的概念探讨创新实践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3.3 科学探究与创新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激发创新思维第四章:逻辑思维与科学论证4.1 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介绍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分析这些原则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2 科学论证的方法与技巧讨论科学论证的目的、类型和结构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论证4.3 逻辑推理与创新思维分析逻辑推理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探讨如何运用逻辑推理促进创新第五章: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5.1 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介绍头脑风暴、思维导图、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训练方法讨论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步骤和技巧5.2 创新思维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创新思维实践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提升创新能力5.3 创新思维的运用与拓展探讨创新思维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应用鼓励学生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第六章:问题提出与假设建立6.1 问题的定义与价值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强调提出问题的的重要性和它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6.2 提出问题的技巧介绍如何有效地提出问题探讨提问技巧对于科学探究的作用6.3 假设的建立与验证解释假设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建立合理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第七章: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7.1 实验设计的原则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强调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7.2 实验过程的管理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要点强调实验安全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性7.3 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等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第八章:团队合作与创新8.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团队合作在科学研究和创新中的作用讨论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沟通技巧8.2 团队创新的模式与策略介绍团队创新的常见模式和策略探讨如何通过团队合作促进创新8.3 团队合作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团队合作创新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提升团队合作的创新能力第九章:创新成果的展示与评价9.1 创新成果的表达方式介绍创新成果的表达方式和工具,如图表、报告、论文等强调清晰表达创新成果的重要性9.2 创新成果的评价标准讨论创新成果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分析如何进行客观、公正的创新成果评价9.3 创新成果展示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创新成果展示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学会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第十章: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10.1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强调终身学习对于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讨论终身学习的方法和策略10.2 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的结合探讨如何将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相结合分析终身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10.3 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结合的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第十一章:跨学科思维与创新11.1 跨学科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跨学科思维的概念分析跨学科思维的特点,如综合性、多样性、创新性等11.2 跨学科思维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跨学科思维的方法,如模型构建、思维导图、跨界对话等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促进创新11.3 跨学科创新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跨学科创新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提升跨学科创新能力第十二章:创新伦理与法律意识12.1 创新伦理的重要性强调创新伦理在科学研究和创新中的作用讨论创新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12.2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法律意识介绍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保护方法强调法律意识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12.3 创新伦理与法律意识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创新伦理和法律意识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增强创新伦理和法律意识第十三章:创新思维与企业经营13.1 创新思维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强调创新思维在企业竞争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创新思维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成长13.2 企业创新战略与实施介绍企业创新战略的类型和制定方法探讨如何实施创新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13.3 创新思维与企业经营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创新思维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学会将创新思维应用于企业经营第十四章:创新思维与社会发展14.1 创新思维与社会进步强调创新思维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创新思维如何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14.2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介绍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探讨科技创新如何推动社会发展14.3 创新思维与社会发展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创新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了解创新思维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第十五章:创新思维与个人成长15.1 创新思维与个人发展强调创新思维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分析创新思维如何帮助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15.2 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探讨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之间的关系强调终身学习对于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5.3 创新思维与个人成长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创新思维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培养创新思维,实现个人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个关于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学的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化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备课教案一、引言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教学备课教案旨在探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力。
二、学生思维训练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 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呈现为“教师讲述、学生记忆”的模式。
我们应该尝试打破这个模式,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3. 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分析能力化学是一个推理性科学,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分析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4.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智能倾向。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智能倾向,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三、创新能力培养1.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向和深度,并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创新。
2. 开展实践性学习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组织实验、科研项目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升他们的实验设计、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外科学研究、参与科技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
4.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沟通与合作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沟通和合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相互交流、合作,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科学思维(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实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同时,学生能够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科学思维的定义及核心要素,科学思维的应用方法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思维的兴趣,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你认为什么是科学思维?它为什么重要?”第二步:讲解科学思维的定义及核心要素(10分钟)在这一步,我将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科学思维,并介绍其核心要素。
我会使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性。
第三步:介绍科学思维的应用方法(15分钟)在这一步,我将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观察、提问、实验和推理。
我会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来演示这些方法如何应用于解决问题。
第四步:分组活动(20分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科学思维方法,我将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并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我会定期巡视各小组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小结(5分钟)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将对学生进行小结,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思路。
评价标准:学生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科学思维的核心要素,并能够在课后应用科学思维解决其他问题。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除了课堂教学,我还建议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并参加科学思维相关的竞赛和活动。
此外,鼓励学生阅读科学文章、书籍,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实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建立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希望本节课能为学生打下科学思维的基础,并引导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幼儿园科技创造教案: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1. 引言科技创造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正是儿童接触外界环境与知识的起点。
通过科技创造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培养他们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 教案目标•了解科技创造与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的习惯;•激发幼儿对世界产生好奇心,并尝试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3.1 创新思维与原理•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的方法;•理解并应用“五个为什么”法则,培养逻辑思维;•运用故事和游戏等方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科学探索的基本步骤•观察:培养幼儿注重细节的观察力;•提问:鼓励幼儿提出各种问题,激发思考和求知欲;•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自参与,培养实践能力;•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并与现象进行对比。
3.3 科技创造活动•制作简易科学实验器材:如风车、浮力物体等;•制作小发明:使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激发创新意识;•观察天文现象:使用望远镜观察星星、看日食等。
4. 教学方法4.1 启发式提问法通过给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激发幼儿思考并引导其自主解答问题。
例题: Q1: 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和落下? Q2: 太阳是什么时候开始升起?又是什么时候停止升起?4.2 游戏与故事启发通过设计奇妙的游戏和精彩的故事,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思考。
例题: - 设计一款玩具风车并测试其旋转速度; - 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万有引力的概念。
4.3 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小组活动,鼓励幼儿在团队中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
例题: - 分为小组制作风车,比较谁的设计效果更好; - 解决一个小组任务,培养沟通和协调能力。
5. 教学活动安排第一周:认识创新思维•观看创新思维启发视频,并进行简单讨论;•进行“五个为什么”法则实践活动;•讲述关于改变世界的科技创造家故事。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方法。
教师: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第93页中提到的“太冲穴”的发现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教师: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只看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当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教师: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等方法。
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华佗的“五禽戏”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物或对象不能同时作出既肯定又否定的逻辑判断。
学生:回答(略)学生:讨论(略)学生: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思维中的“希望点列举法”,大胆进行思维创新的?(多媒体展示)碰倒纺车的启示“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英国发明家)是一个普通工人。
他既能织布,又会做木工。
妻子珍妮是一个善良勤勉的纺织能手,她起早贪黑,一天忙到晚,可纺纱总是不多。
哈格里沃斯每次看到妻子既紧张又劳累的样子,总想把这老掉牙的纺车改进一下。
一天,他无意中把家里的纺车碰翻了,他看到原来水平放置的纺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
这一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启示:既然纺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出好几根纱了吗?他说干就干,终于试制成装有8个纺锤的新式纺织机,并给它命名为“珍妮纺织机”。
培养科学思维教案导语: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科学思维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通过探究、实践和总结,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潜能。
本教案旨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了解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运用科学思维解答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教学准备1. 教师:PPT演示文稿、课堂实验用具;2. 学生:笔记本、铅笔、橡皮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科学思维的思考。
例如:为什么太阳看上去是圆的,但在黄昏时却变形了?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以PPT演示的方式,简要介绍科学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强调科学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
3. 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和解答,并记录下各自组的思考结果。
4. 实践探究(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或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提供相应的实验用具,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同时,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观察现象、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并引导他们从实验中总结经验和规律。
5.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结合实际案例,讨论科学思维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进一步强调科学思维的核心原则和技巧。
6. 展示交流(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结果和思考。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建议,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延伸1. 在课后拓展学习时,学生可以选择其他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多的解决方案。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学教案(精选详案)第一章:科学思维概述1.1 科学思维的定义与特点讲解科学思维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内涵。
分析科学思维的特点,如逻辑性、严谨性、实证性等。
1.2 科学思维的重要性阐述科学思维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思维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第二章:逻辑思维2.1 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介绍逻辑思维的基本元素,如概念、判断、推理等。
讲解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
2.2 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逻辑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章:实证思维3.1 实证思维的基本概念讲解实证思维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实证思维的基本内涵。
介绍实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3.2 实证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实证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如数据收集、结果分析等。
举例说明实证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四章:创新思维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内涵。
介绍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如跳跃性、灵活性、独特性等。
4.2 创新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创新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如问题提出、方法创新等。
举例说明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科学思维的培养与提升5.1 科学思维的培养方法讲解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如阅读经典著作、参与课题研究等。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科学思维训练技巧。
5.2 科学思维的提升途径分析提升科学思维的途径,如参加学术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等。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六章:批判性思维6.1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
介绍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点,如独立性、分析性、判断力等。
6.2 批判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批判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如文献评述、研究方案设计等。
举例说明批判性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提问、假设、实验、推理和验证等科学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思维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思维碰撞。
3、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思维的过程。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或小实验,如“会跳舞的盐”“鸡蛋浮起来了”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科学思维的话题。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2)科学思维的方法观察:仔细观察事物的现象、特征和变化。
提问: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疑问。
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释或猜测。
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假设。
推理: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验证:将结论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验证其正确性。
3、小组讨论(10 分钟)给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为什么铁会生锈?”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刚刚学到的科学思维方法,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
4、实验探究(15 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5、案例分析(10 分钟)展示一个科学研究的案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引导学生分析牛顿是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研究的。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教师: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等方法。
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
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
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
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
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
育锻炼对人的健康的作用。
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伦
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
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90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教师:华佗是受到什么启发编出了“五禽戏”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学生:回答(略)。
学生: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中的“自相矛盾”,是逻辑矛盾,指思维中出现的一种错误,说明对同一事物或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