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安全分娩
- 格式:ppt
- 大小:287.50 KB
- 文档页数:31
猪的分娩过程及辅助措施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畜牧动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肉类来源之一。
了解猪的分娩过程及辅助措施对于养殖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猪的分娩过程,并提供一些辅助措施,以确保猪的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1. 分娩前期准备在猪进入分娩阶段之前,养殖人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分娩的场所干燥、整洁,并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
此外,对于即将分娩的母猪,应该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以确保它们的健康状况良好。
2. 分娩过程猪的分娩过程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开胎、排产和出宫。
了解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将协助养殖人员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辅助。
2.1 开胎开胎是猪分娩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它通常持续4到6小时。
在这个阶段,母猪会表现出受到疼痛的迹象,如不安、躺下起立、挖洞等。
同时,她们的乳房也会开始肿胀。
这是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养殖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母猪的表现,并确保分娩的环境安静,以减少母猪的紧张情绪。
2.2 排产排产是猪分娩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通常持续2到3小时。
在这个阶段,母猪会开始用力排产。
她们可能会发出尖叫声,并出现频繁的腹部收缩。
这时候,养殖人员应该确保场所的卫生干净,并为母猪提供足够的空间来排产。
如果有多只猪同时分娩,需要将它们分开以避免互相干扰。
2.3 出宫出宫是猪分娩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通常持续15到30分钟。
在这个阶段,猪仔会从母猪的子宫中出来,并通过产道到达外界。
养殖人员应该密切观察这个过程,并确保猪仔的顺利出生。
一旦猪仔出生,养殖人员应该迅速将其放置在干净、温暖的地方,并帮助它们清除呼吸道上的黏液,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呼吸。
3. 辅助措施除了了解分娩过程的不同阶段,养殖人员还应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以确保母猪和猪仔的健康和安全。
3.1 提供适当的饮食在分娩前后,母猪需要额外的能量和营养来满足分娩和哺乳的需要。
养殖人员应该为母猪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确保饲料的供应量充足。
3.2 维持环境温暖新生的猪仔对环境的温度敏感,需要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来生存和成长。
图文教学,母猪的分娩与接产操作规范!一、产前准备(产房消毒、配套工具检修与准备、母猪保健、科学饲喂---防止母猪便秘、无乳、子宫炎、乳房炎及仔猪腹泻)1、空栏彻底清洗,之后用卫康、农福、消毒威等消毒药连续消毒两次,检修产房设备(重点是饮水器),晾干后备用。
2、检验清楚预产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一般提前5-7天上产床。
上才产床前猪体清洗消毒,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
3、产前3天母猪逐渐减料,夏天可投喂一些小苏打粉,连喂1周,分娩汁液前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产准备,分娩当天不喂料。
4、准备好5%碘酊、0.1%KMnO4消毒水、洁体健、新宝康、缩宫素、剪刀、棉线、干毛巾、水桶、铁盆、剪牙钳、断尾钳、保温灯、透明皂、电子称等物品。
5、产前产后母猪料添加1-2周保健药物等,以预防产后仔猪下痢。
二、判断分娩1、母猪怀孕期约114天。
2、母猪表现烦躁不安,不食或少食,阴道红肿,频频排尿;起卧不安,有衔草再说窝的动作。
3、两侧乳房外涨且有质感,前部乳头能挤出初乳时,将在12小时内分娩;后部乳头能挤出乳汁,其它乳头能挤出多而浓的乳汁时,将在4—6小时内分娩;当母猪开始努责,外阴流出少量黑色液体及胎红色粪时,分娩马上开始。
三、接产1、专人值班看管,接产时每次离开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2、分娩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和乳房,砌在产床后面铺一条干净的饲料袋。
3、仔猪出生后,应立即用干去除毛巾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用毛巾将猪体抹粘,去除黏液层,发现假死猪及时发现抢救。
4、脐带血用手将脐带血挤回仔猪体细胞,脐带用棉线结扎并剪断,断脐用5%碘酊消毒,全身涂抹洁体健,口服新宝康2ML。
然后把初生仔猪放入保温箱,保持箱内温度30℃以上。
5、早吃初乳,产后1小时内喂乳,喂乳前剪齿、断尾、称窝重并填写家犬卡,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冰镇奶要挤掉,饲养员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大的放在后面。
为保证母猪安全分娩,提高新生仔猪的存活率,在母猪分娩过程中细心照料母、仔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母猪分娩时常见的问题如下:1.母猪难产母猪正常分娩时的状态是:母猪产仔时多数侧卧,腹部阵痛,全身哆嗦,呼吸紧迫,用力努责,阴门流出羊水两后腿向前直伸,尾巴猛烈摇动,后产出仔猪。
若母猪临产时羊水排出后一个小时,未见有仔猪产出或分娩间隔超过一个小时就视为难产。
常见有以下几个原因引起:①母猪产道无力引起的难产:多见于胎龄较大的母猪。
治疗措施:静注或皮下注射30~40单位的催产素或进行人工助产;人工助产时要把手臂清洗干净,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涂上液体石腊或肥皂水润滑好,伸到母猪子宫内掏出仔猪,动作要轻柔,注意不要划伤子宫体,掏完仔猪后要立刻肌注20~30单位催产素,等胎衣排完后再往子宫内注入百克米先20ml并连续肌注3天的感必治,防止子宫内发生炎症。
②胎儿过大或产道狭窄引起的难产:多见于初产母猪,这时不能用催产素,否则易引起子宫破裂,应立即实施人工助产,如助产不成功可采取锯胎的方法保住母猪,一般只要锯掉子宫口的胎儿就可以了,主要是用锯将胎儿上下额骨分开,分别取出。
待胎衣完全排出后子宫内注入20ml百克米先。
③母猪羊水缺乏:多见于营养不良或遗传原因引起,临床症状为,母猪强力努责,只有少量水排出,呼吸紧迫,用手探进子宫不光滑,很难进入。
治疗方法,用木板将母猪后躯垫起,将40℃生理盐水2500~5000ml,用一次性输精管注到子宫内,直到子宫内有大量水排出,用手伸进子宫内光滑为至,等20分钟左右如不产猪,便采取人工助产,胎衣排出后子宫内注入20ml百克米先并连续肌注3天的感必治,防止发生子宫内炎症。
2.母猪产后无乳母猪产完仔猪只有少量的乳汁排出或无乳排出,仔猪围着母猪乱转,并发出尖叫。
这时可将仔猪进行寄养或饲喂冷冻初乳,以让仔猪先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并喂给母猪催奶灵,同时皮下注射催产素30~40单位。
分娩母猪的暑期护理
猪的汗腺退化,无法靠其散发体热;猪皮下脂肪层厚,使体内热量散发受到阻碍;猪皮毛稀少,对强光照射的防护能力差。
所以母猪在盛夏产仔往往会发生产后子宫炎、乳房炎及无乳综合症等病或因中暑而死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
1、防暑降温保产仔。
母猪分娩舍降温是确保母猪安全产仔的关键环节。
一要减少热量入舍,保证舍内凉爽。
夏季高温时可在猪舍屋顶上盖1层稻草或玉米秸秆,并洒凉水保持湿润。
二要在窗外搭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舍内,以免增加照射热。
三要加强通风散热,降低舍内温度分娩舍除敞开门窗外,还可用排气扇、吊扇等加大舍内通风量。
四要喷洒凉水,蒸发散热。
在猪舍内墙壁、地面喷洒凉水,降低舍内温度保证母猪安全产仔。
2、合理配料保营养。
由于夏季气温高,母猪食量减少。
为了保证母猪有足够的体力产仔要调日粮配方,从母猪产仔前15-20天开始,适当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可增加到16%-18%),并视母猪的膘情适当降低日粮中能量水平,以免过肥影响产仔。
3、改变喂法保食欲。
由于气温高,影响母猪食欲,因此需要改变喂食时间和喂食方法。
可在早晨5-6时,下午4-5时,晚上8-9时分3次饲喂,中午应给予一定量青绿饲料,为降低母猪产仔时热应激的刺激,可在母猪产前1周内的日粮中添小苏打15-20克,维生素C7-10克。
每天喂食量以1-1.50千克为宜。
4、预防疾病保体壮。
母猪产后极易发生子宫炎、乳房
炎及产道感染等病症,进而影响食欲。
产后3天内,应多给猪喂易消化的优良饲料。
荷兰猪生宝宝注意事项荷兰猪是一种温顺且可爱的宠物动物,它们通常生育能力强,每胎可产3到8只幼仔。
为了确保荷兰猪生宝宝的顺利与健康,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在荷兰猪生产前,确保给母猪提供一个舒适、温暖和安静的环境。
你可以使用一个专门的产箱或分配一个隔间给母猪,确保这个地方干燥、温度适宜、以及没有过度噪音。
2. 健康检查:在猪产期之前,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
如果你观察到任何异常症状,如食欲减退、呕吐或不正常的排泄物,应尽快请兽医进行检查。
如果母猪患有传染病,可能会对幼仔产生影响。
3. 饮食与营养:母猪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保持良好的健康,并为幼仔提供足够的奶水。
在荷兰猪怀孕期间,逐渐增加母猪的食量,并确保提供丰富的草料、新鲜水果和蔬菜。
此外,可以添加一些丰富的钙质食物,如干净的骨粉和鸡蛋壳,以帮助母猪建立更好的骨骼和肌肉强度。
4. 准备产房:在母猪预计分娩前,准备一个干净、舒适的产箱。
在箱子里铺上柔软的床垫或吸水性垫子,以吸收分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
确保产箱周围没有尖锐的物品,以防止母猪和幼仔受伤。
5. 分娩过程:荷兰猪一般会在晚上分娩,所以要保持警惕,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分娩开始时,母猪会表现出躺下并呻吟的迹象。
在分娩过程中,母猪通常会轻柔地咬断幼仔的胎衣,并清除其面部以帮助呼吸。
如果母猪出现分娩过程异常或困难的情况,应立即寻求兽医的帮助。
6. 幼仔照料:幼仔出生后,它们通常会尽快找到乳头进食。
荷兰猪新生幼仔的眼睛很快就会张开,但在刚出生的几天里,它们视力较差。
为了确保它们的安全,要将其他宠物和幼仔隔离开来。
同时,蜇猪幼仔需要紧密的母子关系,所以不要试图干预母猪和幼仔之间的联系。
7. 避免过度繁殖:荷兰猪之间的过度繁殖可能会对母猪和幼仔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该控制繁殖的频率和数量,以免给它们造成过度的压力和负担。
总之,荷兰猪生宝宝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环境,确保母猪的健康并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
母猪的分娩1.妊娠期母猪妊娠期平均为114天。
2.分娩预兆⑴乳房:分娩前迅速发育,腺体充实,有些乳房底部出现浮肿,临近分娩时,可从乳头中挤出少量清亮胶状液体或挤出少量初乳,有的出现漏乳现象。
⑵外阴部:临近分娩前数天,阴唇皮肤上皱壁展平,皮肤稍红,阴道粘膜潮红,粘液由浓厚粘稠变为稀薄润滑。
⑶骨盆:骨盆韧带在临近分娩的数天内,变得柔软松弛,由于骨盆韧带的松弛,臀部肌肉出现明显的塌陷现象。
⑷行为:猪分娩前6~12小时,有衔草作窝现象,出现食欲下降,行动谨慎小心,喜好僻静地方。
3.分娩过程⑴开口期。
只有阵缩而不出现努责。
由于子宫颈的扩张和子宫肌的收缩,迫使胎儿和胎膜推向已松弛的子宫颈,开始时每5分钟收缩一次,持续20秒,随时间进展,收缩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
⑵胎儿产出期。
阵缩和努责共同作用,而努责是排除胎儿的主要力量,它比阵缩出现晚,停止早。
猪属于弥散型胎盘,胎儿与母体的联系在开口期不久就被破坏,切断氧的供应,应尽快排出胎儿,以免胎儿窒息。
⑶胎衣排出期。
当胎儿排出后,母猪即安静下来,经过几分钟后,子宫主动收缩有时还配合轻度努责而使胎衣排出。
母猪分娩取侧卧,胎膜不露在阴门外,胎水也少,当猪努责1~4次,即可产出一仔,两个胎儿娩出间隔通常5~20分钟,产程一般2~6小时,产后10~60分钟两个子宫角排出两堆胎衣。
4.分娩母猪护理⑴要注意母畜外阴部清洁和消毒;⑵产后几天要供给质量好、易消化饲料;⑶发生子宫脱、阴道脱、产后瘫痪要积极治疗,要定期观察。
5.新生仔猪护理⑴脐带结扎和护理;⑵保温措施;⑶及时吃到初乳;初乳指分娩后第一周内排出的乳汁,初乳含有大量抗体,可增强新生仔畜抗病力;初乳中镁盐比较多,可以软化和促进胎便的排出;初乳中还含有大量有利于防止下痢的维生素A,和大量蛋白质这些物质无需仔畜肠道分解,可直接吸收。
⑷仔猪断齿、断尾,防止伤害母猪乳头和咬尾;⑸补铁剂和免疫接种。
母猪分娩的注意事项母猪分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保障猪群的繁殖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母猪分娩的注意事项:1. 准备工作在母猪预产期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要将分娩环境保持干净、温暖和安静,为母猪创造一个舒适的分娩环境。
要准备好分娩所需的工具和药品,如分娩夹、分娩线、消毒剂、导管等。
2. 预防分娩疾病分娩对母猪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容易引发分娩疾病。
所以,在分娩前要给母猪进行适当的疫苗接种和驱虫,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分娩前的观察在母猪预产期前,要对母猪进行观察,以了解分娩的迹象。
常见的迹象包括:胎儿的腹部变窄、乳腺开始出现充血、泌乳等。
当母猪开始出现这些迹象时,就意味着分娩的时间即将到来。
4. 接生过程中的照顾在母猪开始分娩后,要注意照顾母猪。
要确保母猪的舒适度,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温暖,避免外界的干扰。
要定期观察母猪的分娩进程,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如果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如产道堵塞、胎儿位置不正等,要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保障母猪和仔猪的安全。
5. 仔猪的照顾在母猪分娩后,要注意对仔猪的照顾。
要确保仔猪及时吮吸母乳,获得足够的营养。
要确保母猪和仔猪之间的亲子关系正常,避免发生母猪拒养仔猪的情况。
在仔猪出生后,要及时对仔猪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预防感染。
6. 分娩后的护理母猪在分娩后需要适当的护理。
要帮助母猪清理身体,保持整洁。
要注意母猪的营养摄入,为其提供适量的高质量饲料,以恢复体力和促进乳汁的分泌。
要加强对母猪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分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
母猪分娩的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工作、预防疾病、观察分娩迹象、照顾分娩过程、仔猪的照顾和分娩后的护理。
只有做好这些注意事项,才能确保母猪分娩的顺利进行,并促进猪群的繁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母猪分娩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摘要: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最细致、最易出问题的环节。
为了保证母猪安全产仔和提高仔猪成活率,需熟练掌握接产与助产技术。
本文分别从产前准备,接产助产的相关技术,假死猪抢救的技术要点及分娩期的饲养管理重点这几块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母猪分娩接产技术助产技术假死猪急救1、产前准备1.1产房的准备产前应选好适合母猪分娩的地方,按时打扫保证卫生清洁,垫以柔软的垫草,冬春季分娩时应检查猪舍的保暖设施,夏季注意舍内的通风与防暑。
产房在上一批转出后立即消毒(甲醛熏蒸、2%火碱喷洒、1:400的戊二醛喷洒),在下一批母猪进舍前一周再次消毒,可采用火焰消毒、1:800百菌消喷洒、1∶400金碘喷洒等任选一种[1]。
1.2临产母猪转群临产前一周用0.1%高锰酸钾溶液、2%—5%来苏水或1∶500的金碘将母猪身体清洗消毒(尤其是腹部和阴户)后,转入产房。
转群时防止母猪拥挤、滑倒,不能抽打母猪以防流产或死胎。
1.3药品及相关器械检修猪栏、饮水器等设备,准备好接产相关用品,如:3%碘酊、来苏尔、肥皂、青霉素、催产素、毛巾、凡士林、碘酒、细线、止血钳、偏口钳、耳号钳。
准备好保温箱、电热板、红外线灯。
调试好产房温度(最适温度18—23℃)。
仔猪就寝区保证温度34℃(出生1—3d)。
1.4接产人员母猪分娩时必须由专人看护,做好分娩时的护理,及时处理分娩时的意外如难产、仔猪假死等。
接产人员应有责任心,耐心及相关技术。
接产时应当剪短磨光指甲,手臂消毒。
2、分娩技术2.1分娩期的预算一般情况下,母猪的妊娠期为108—120天,平均114天。
预产期一般可用“月加4,日减10”来进行推算。
2.2母猪临产征兆母猪产前3—5d,乳房胀大有光泽、发热、发红、光亮、变粗,两侧乳头外胀成“八”字形,挤压时有少量稀薄乳汁[2]。
产前6—12小时,母猪腹部明显松弛下垂,食欲减退,在圈内走来走去,焦虑不安,出现“衔草做窝”等行为。
母猪分娩与接产时的操作要点母猪分娩是猪群繁殖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操作可以保障母猪的顺利分娩和幼猪的健康成长。
下面将介绍母猪分娩与接产时的操作要点,希望对养猪户们有指导意义。
一、提前做好分娩准备工作1. 提前将母猪转移到产房:母猪分娩前应将其转移到宽敞、干净、保暖的产房中,确保母猪有安全感和舒适的环境。
2. 营养合理供给:分娩前适当增加母猪的饲养量和饲养质量,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确保母猪具备足够的体力和能量。
二、分娩时的操作要点1. 观察分娩迹象:分娩前,观察母猪的行为变化,如出现反复躺卧、不安或觅食等情况时,很可能表示即将分娩。
2. 保持室内良好卫生:保持分娩环境的干净、整洁、无异味,并确保产床干燥,防止细菌感染。
3. 确保母猪的安全:分娩时,饲养员应密切观察母猪的情况,并确保母猪不被其他猪只干扰。
如果母猪出现分娩困难,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请兽医协助操作。
三、接产时的操作要点1. 增强饲养员的专业知识:养殖户或饲养员需要具备基本的分娩和接产知识,以便能够根据母猪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操作。
2. 帮助幼猪顺利出生:观察到母猪开始分娩后,应当随时待命。
在幼猪头出来后,用干净的纱布清理口鼻,帮助幼猪呼吸。
3. 检查胎盘是否排出:分娩后,要观察胎盘是否完整排出,如有滞留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和产后感染。
四、注意事项1. 分娩时间预计:进行合理的观察和预判,了解母猪分娩的大致时间,以便能提前做好准备和布置产房。
2. 避免外力干扰:在分娩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外力的干扰,避免突然的响声和光线刺激,以免引起母猪的紧张和惊慌。
3. 首胎母猪特别关注:首胎母猪通常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关注,监测她们的分娩过程,确保母猪和幼猪的安全和健康。
母猪分娩与接产时的操作要点对于保障猪群的繁殖效益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准备工作,正确观察母猪的分娩迹象,合理处理分娩过程中的问题,才能使母猪和幼猪都能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一关键时期。
希望以上指导能够帮助饲养员们更好地管理和照顾母猪分娩和幼猪成长的过程。
母猪的妊娠与分娩管理在养殖业中,母猪的妊娠与分娩管理是农民们繁育健康猪群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管理方法能够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生存率,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母猪的妊娠与分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管理方法。
一、妊娠管理1. 营养管理母猪在妊娠期的营养需求量明显增加,因此,合理的营养管理对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饲料应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必需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同时,应注意控制饲料的能量密度和饲喂量,以避免母猪在妊娠期过胖或过瘦。
2. 疫苗接种在妊娠期,母猪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因此,定期给母猪接种疫苗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疫苗包括猪瘟、猪流感等常见疾病的疫苗。
在接种疫苗之前,务必咨询兽医的建议,并确保使用正规的疫苗。
3. 精神与环境管理母猪在妊娠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过多的噪声和紧张的气氛可能对母猪的妊娠产生不好的影响。
合理规划和管理母猪圈舍,保证充足的通风和光照,并定期清理环境,以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二、分娩管理1. 产前准备在母猪分娩之前,务必做好充足的产前准备。
首先,检查母猪的身体状况,确保母猪健康。
其次,准备好干净的分娩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分娩工具和照顾设备,以便及时应对分娩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2. 监测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中的监测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观察母猪的行为和体征变化来判断分娩是否顺利进行。
如果母猪有频繁躺下、腹部收缩和用力等表现,说明分娩即将开始。
在分娩过程中,农民应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安全。
3. 分娩后照料分娩后,母猪和仔猪需要得到适当的照料。
首先,清理母猪和仔猪周围的分娩物,保持环境的清洁。
其次,确保母猪能够及时吃到高质量的饲料和饮水,以恢复体力并提供足够的乳汁供给仔猪。
同时,定期观察母猪和仔猪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总结:母猪的妊娠与分娩管理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正确的管理方法包括营养管理、疫苗接种、精神与环境管理等。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母猪分娩是养殖场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饲养人员给母猪接产的原则是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如果有必要时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否则很可能会干预母猪正常分娩机理的发挥,甚至造成胎儿伤残、死亡,造成产后少乳、无乳以及产后感染。
那么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一、在阴门外接产当母猪出现努责就要注意,一般努责几次历时几分钟到一刻钟就会产出胎儿。
接产者迅速用手接托胎儿,尽量不要坠地,若胎儿已经冲破胎膜囊,应立即擦干胎儿口鼻黏液,若胎儿被胎膜囊包裹,应第一时间撕破胎膜囊,让新生猪能自主呼吸。
记得在产后母猪的外阴处涂抹上接生粉,可抑制细菌繁殖,减少感染。
二、处理好脐带猪仔的脐带长,常常在脐带里滞留有大约2~3毫升血液(即脐血,内含多量的造血干细胞)。
接产员应将仔猪放在地板下,半仰卧,右手轻握脐带远端。
左手从远端向脐眼勒脐带,让脐血经脐肝管注入仔猪体内。
一头新生仔猪约有80毫升血液,含有多量干细胞的数毫升脐血对新生仔猪而言是很珍贵的。
因此要反复勒回脐血。
直至脐动脉停止搏动为止。
脐血若留在残存脐带中,会成为细菌的良好的培养基,因此,脐血必须完全勒回到脐肝管内。
三、断脐工作1.首先在脐带离根部的10厘米处用手紧握,然后将初生仔猪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的方向挤压,使脐带血挤回腹部。
2.然后在离肚脐4-5厘米处用消毒线条绑扎后剪断,并使用碘酒涂抹伤口进行消毒,尽量再用卫生胶布将脐带固定在腹下。
3.注意,若仔猪脐带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则表明脐带已遭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
四、干燥体表皮肤断脐后,立即用接生粉将新生仔猪擦干,促进体表快速干燥,并轻轻拍打掉附着在皮肤上多余的干燥粉末。
将新生猪放进保暖箱中。
接生粉可加快脐带的愈合与脱落,减少体能流失,防止细菌感染。
分娩过程完成之后,也不要忽略了产后护理工作,整个生产过程结束后,应赶快清理圈内脏物及垫草,换上干净垫草。
仔猪出生过后要放入保育箱,保证仔猪温暖,出生30分钟后,要帮助仔猪吃上初乳。
母猪分娩时的接产工作有哪些方法与步骤在母猪产前一周需准备好产房,产房要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准备仔猪保暖设施以及分娩用具。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分娩时的接产工作有哪些方法与步骤。
1、母猪产前准备妊娠母猪出现频频排尿,站卧不安,开始阵痛,阴户流出稀薄黏液等临产征兆时,接产人员必须在产房守候,备好毛巾、剪刀、碘酒、耳号钳、台称、分娩记录本等用品,并保持安静。
2、接产与假死仔猪急救仔猪产出后,立即用布片将口、鼻及全身黏液擦干,扒去胎膜,增加新生仔猪活力。
有的仔猪由于个体大,在产道停留时间长,或因脐带被压迫,产出时呈假死状态,应急救。
一是进行人工呼吸,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拖肩,另一手拖臀部一屈一伸进行人工呼吸致仔猪开始呼吸为止;二是在仔猪鼻部涂酒精刺激呼吸;三是将仔猪浸在40℃水中刺激(防口、鼻进水)。
3、难产处理母猪正常分娩需3~4小时,如母猪长时间剧烈阵痛,仍产不出仔,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属难产,应进行人工助产。
一是可肌肉注射催产素10~20国际单位,或麦角浸膏1~2毫升;二是必要时进行手术掏胎,将手臂洗净消毒,涂润滑剂,在母猪努责间歇时慢慢伸入产道,摸引胎儿并矫正胎位,随母猪努责缓缓把仔猪拉出。
4、断脐断脐不宜过短,否则出血过多。
可在出生10~15分钟内,在4~6厘米处用大拇指将脐带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用线结扎后用消毒剪刀剪断,并用5%碘酒涂抹。
5、猪瘟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即刻肌注猪瘟弱毒疫苗一头份,注后30分钟才能让仔猪采食初乳,商品猪可由此获终生免疫。
6、剪耳号、平犬齿用剪齿钳将仔猪犬齿剪平一半,但不要剪及牙肉。
称重并登记分娩卡片。
7、剪短尾巴出生后即用剪刀把仔猪尾巴从1/2~2/3处剪掉。
8、采食初乳母猪分娩后头三天分泌的乳为初乳,初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镁盐及抗体,所以必须使仔猪在产后2小时内都吃上初乳,使仔猪获取被动免疫,并能帮助胎粪排出和刺激帮助消化。
9、排出胎衣仔猪产完后0.5~2.0小时经轻微阵痛后排出胎衣,若超过2小时者,可肌注催产素或麦角浸膏促使排出,并进行清理,防止母猪吃胎衣养成吃仔猪恶癖。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哺乳期是从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断奶结束。
一般饲养条件下,哺乳期为35~42天。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就是保证母猪安全分娩,多产活仔,促进母猪产后泌乳,以使仔猪健康发育,快速生长;另一方面,要降低母猪断奶失重幅度,维持正常体况,以便断奶后及早发情,再次配种繁殖。
(1)猪的分娩:①分娩准备。
第一,产栏的准备。
在预产期前1周左右将母猪赶入产栏。
进猪前对产房彻底清扫消毒,须对产栏侧面、底面及用具,用火碱水刷洗消毒,干燥后使用。
对母猪体表也应清洗干净。
第二,接产用具和药品的准备。
如照明灯、干净擦布、锯末、脸盆、温水、去牙钳、5%的碘酒、催产素、青霉素、仔猪保温箱和电热取暖器等。
第三,临产的识别。
主要根据母猪的乳房、外阴和行为表现加以分娩识别。
乳房膨大变硬,出现奶梗,轻轻按摩可挤出乳汁。
当挤出乳汁清淡透明时,分娩近在2~3天内;当乳汁变成黄色胶状,则即刻开始分娩。
但也有个别母猪产后才分泌乳汁。
外阴在分娩前3~5天开始红肿、下垂,尾根两侧出现凹陷。
神经敏感,变得行动不安,分娩前母猪频繁起卧、饮水、排粪和排尿、啃咬圈栏。
②分娩与接产。
第一,分娩。
母猪分娩时多数侧卧,腹部阵痛,全身哆嗦,呼吸紧迫,用力努责。
阴门流出羊水,两腿向前伸直,尾巴向上卷,产出仔猪。
有时,第一头仔猪与羊水同时被排出,此时应立即准备好接产。
胎儿产出时,头部先出来的约占总产仔数的60%,臀部先出的约占45%,均属正常分娩。
第二,接产。
母猪分娩时应保持环境安静,以利于顺利分娩,母猪分娩多在夜间或清晨。
当仔猪产出后,先用清洁的毛巾擦去口鼻中黏液,让仔猪开始呼吸,然后再擦干全身。
接着给仔猪断脐,方法是先使仔猪躺卧,把脐带中血反复向仔猪脐部方向挤压,在距仔猪脐部约4~6厘米处剪断,断面用碘酒消毒。
处理完的仔猪应人工辅助尽快吃上初乳,放在保温箱内取暖。
母猪顺产时,约需2小时左右分娩完毕,产程短的仅需0.5小时,而长的而达8~12小时。
一般母猪很少难产,但有时因胎儿过大、母猪太弱无力阵缩等情况,会出现难产,需进行人工助产。
如何控制母猪分娩时间2023-11-11•确定母猪最佳分娩时间•母猪分娩前准备•母猪分娩时管理•母猪分娩后管理•控制分娩时间的饲养管理要点•控制分娩时间的医学治疗要点01确定母猪最佳分娩时间青壮年母猪高龄母猪根据母猪年龄体重较轻的母猪体重较重的母猪根据母猪体重自然配种的母猪若母猪是自然配种的,其最佳分娩时间通常在配种后的110-120天,即约3-4个月龄。
此时需注意观察母猪是否出现分娩征兆,如产前乳房肿胀、阴部红肿、行动不安等表现。
人工授精的母猪若母猪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配种的,其最佳分娩时间通常在配种后的115-125天,即约3.5-4.5个月龄。
此时需注意检查母猪的受孕情况,如出现多次返情或未孕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配种时间02母猪分娩前准备消毒时间做好产房消毒工作消毒方法消毒剂选择乳房清洗乳房按摩乳房检查做好母猪乳房护理做好饲料管理饲料营养在母猪分娩前,应保证饲料营养均衡,特别是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供应。
这样可以保证母猪身体健康,并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饲料量控制在母猪分娩前,应适当控制饲料的喂量,避免母猪过肥或过瘦。
可以根据母猪的体重和妊娠期来制定合理的饲料喂量计划,并注意观察母猪的食欲和食量变化,及时调整喂量。
03母猪分娩时管理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噪音尽量避免人员在猪舍内频繁走动,以免引起母猪的紧张和不安。
减少人员走动提供遮蔽空间调整垫料厚度如室内温度较低,可以适当增加垫料厚度,以提供保温效果。
同时,注意定期更换垫料,保持干燥和清洁。
控制室内温度在母猪分娩前后,要确保猪舍内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母猪保持舒适状态,有利于正常分娩。
使用保温设备在寒冷天气下,可以使用保温灯、电热板等设备为母猪提供温暖的环境。
同时,要确保设备安全,避免火灾等意外情况发生。
保持适当温度保持适当湿度控制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注意通风换气04母猪分娩后管理及时给母猪补充营养饲料选择饲喂方式产后恢复做好仔猪护理030201做好环境卫生05控制分娩时间的饲养管理要点合理配制日粮能量水平01蛋白质和氨基酸02矿物质和维生素03定期检查母猪健康状况010203定期称重观察食欲和粪便疫苗接种做好防疫工作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清理圈舍内的粪便和垃圾,保持圈舍干燥、通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