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苄氨基嘌呤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一、6-苄氨基嘌呤(6-BA)概述:化学名称:6-苄氨基腺嘌呤别名:BA、6-BA、苄氨基嘌呤、6-苄氨基嘌呤、细胞分裂素英文通用名:6-Benzylaminopurine分子式:C12H11N5相对分子量:225.26熔点:230-233℃物化性质:白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酸、碱溶液中稳定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无臭。
纯品熔点235℃,在酸、碱中稳定,光、热不易分解。
水中溶解度小,为60毫克/升,在乙醇、酸中溶解度较大。
毒性:是对人、畜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雄)2125毫克/千克,(雌)2130毫克/千克,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雄)1300毫克/千克,(雌)1300毫克/千克。
对鲤鱼48小时TLM值为12-24毫克/升。
规格:一等品6-BA含量不少于98%,水份不大于0.5%二等品6-BA含量不少于95%,水份不大于1%含量:进口分装≥99%,水份<0.5%主要功能:由于6-BA具有高效、稳定、廉价和易于使用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并且是组织培养者最喜爱的细胞分裂素。
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
可用于提高茶叶、烟草的质量及产量;蔬菜、水果的保鲜和无根豆芽的培育,明显提高果品及叶片的品质。
二、6-苄氨基嘌呤(6-BA)的作用机理:6-BA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
1952年美国Wellcome Research实验室合成,六十年代日本将其商品化,6-B A由发芽的种子、根、嫩枝、叶片吸收。
6-BA可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将氨基酸、生长素、无机盐等向处理部位调运。
三、6-苄氨基嘌呤(6-BA)的生理作用及应用功能:1.促进细胞分裂;2.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3.促进细胞增大增肥;4.促进种子发芽;5.诱导休眠芽生长;6.抑制或促进茎、叶的伸长生长;7.抑制或促进根的生长;8.抑制叶的老化;9.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10.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11.诱发雌性性状;12.促进座果;13.促进果实生长;14.诱导块茎形成;15.物质的调运和积累;16.抑制或促进呼吸;17.促进蒸发和气孔开放;18.提高抗伤害能力;19.抑制叶绿素的分解;20.促进或抑制酶的活性。
6-苄基腺嘌呤(植物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作用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在果树、花木、蔬菜的使用,能够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
同时还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生长膨大,提高产量,保鲜等作用。
在生产应用时,由于6-苄基腺嘌呤不溶于水,使用前先加入少量0.1N盐酸溶液,并加热使完全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需要浓度,即可使用,具体做法。
6-苄基腺嘌呤在果树上的应用1、脐橙在脐橙生产上, 该品种落果严重, 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失收。
所以, 在栽培上使用6-苄基腺嘌呤, 就能够减少落果, 提高脐橙座果率, 增加结果数, 就能大大增加产量。
具体做法:(1) 应用方式:涂。
(2)使用时期:幼果。
(3) 操作步骤:脐橙使用6-苄基腺嘌呤, 应当选择在脐橙谢花后6天进行, 取用浓度为20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加250毫克/升赤霉素混合液涂幼果。
2、苹果在苹果产区栽培的元帅品种苹果,当果形较扁,萼端五棱发育不明显,不能充分表现出该品种的典型特点时,当使用6-苄基腺嘌呤,就能够促进元帅品种苹果花后果实细胞分裂,使果形变长,五棱发育明显,果面外形美观,改善果实品质。
同时也使果重增加,提高了产量。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喷洒树冠。
(2) 使用时期:花期。
(3) 操作步骤:6-苄基腺嘌呤处理元帅苹果, 应当选定在终花期进行喷洒, 喷洒用的6-苄基腺嘌呤的浓度以0.002%为宜。
3、樱桃。
从果园采回来的樱桃, 在经过6-苄基腺嘌呤的处理后, 能保持樱桃果实硬度和果实的新鲜状态。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浸。
(2)使用时期:收回果实。
(3) 操作步骤:将从果园收回来的樱桃果实,放入己配好浓度为0.001%的6-苄基腺嘌呤溶液里速浸取岀即可。
4、龙眼有花就必定有果的龙眼,如果受暖冬气候的影响,会使龙眼花朵质差,必然就导致结果率低。
当龙眼使用了6-苄基腺嘌呤后,对龙眼保果保丰收就起到有效的作用。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喷洒。
苄氨基嘌呤有哪些主要用途?它有那些特点?苄氨基嘌呤又称6一苄氨基嘌呤、苄基腺嘌呤,简称6-BA。
产品有2%可溶液剂,1%可溶粉剂,苄氨基嘌呤为带嘌呤环的合成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较高的细胞分裂素活性,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大和伸长;抑制叶绿素降解,提高氨基酸含量,延缓叶片变黄变老;诱导组织(形成层)的分化和器官(芽和根)的分化,促进侧芽萌发,促进分枝;提高坐果率,形成无核果实;调节叶片气孔开放,延长叶片寿命,有利于保鲜;等等。
因而其用途多而广,但目前仅登记用于白菜和柑橘的调节生长,增加产量。
本题介绍在其他作物上的使用方法,以供参考(1)蔬菜①白菜用于调节生长和增加产量,可在白菜生长期用1%可溶粉剂250~500倍液茎叶喷雾。
②黄瓜在移栽前用15毫克/升浓度药液喷幼苗的根,24小时后定植,可以增加雌花数,提高产量。
在开花后2~3天,用500~1000毫克/升浓度药液浸蘸小瓜条,可使营养物质向果实输送,促进瓜条增大。
南瓜和葫芦,在开花前1天或当天,用100毫克/升浓度药液涂抹果柄,能促进坐果。
③为延长蔬菜采收后贮存期,花椰菜采收前喷2%制剂1000~2000倍液或采收后用100倍液浸一下再晾干;甘蓝、芹菜和蘑菇采收后立即用2000倍液喷洒或浸蘸,晾干后贮藏;芦笋嫩茎用800倍液浸10分钟。
④萝卜播前用2%制剂20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播种,或在苗期用5000倍液喷雾,可以壮苗。
⑤番茄用2%制剂400~1000倍液蘸花簇,可提高坐果率和增产。
采收的果实,用2000~4000倍液浸蘸,可保鲜。
⑥马铃薯块茎用2%制剂1000~2000倍液浸6~12小时,播后出苗快、苗壮。
(2)果树①柑橘在谢花后7天和第二次生理落果初期,喷2%可溶液剂400~600倍液,可提高坐果率。
采收后用40~80倍液浸蘸,有保鲜作用。
②荔枝、龙眼用2%制剂400倍液接芽片后嫁接,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荔枝采收后,用200倍液(如赤霉素)浸1~3分钟,可延长存放期。
6-苄氨基嘌呤作者:董丽红来源:《化学教学》2011年第03期摘要:简单介绍了6-苄氨基嘌呤的性质、合成及应用。
关键词:6-苄氨基嘌呤;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应用;测定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3-0066-02中图分类号:G946.885文献标识码:E1概述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又称6-苄基腺嘌呤或简称6-BA,分子结构:6-BA是白色针状结晶,相对分子量为225.26,熔点231~233℃,难溶于水,每升水中仅能溶解80mg,微溶于乙醇,可溶于碱性或酸性溶液,在酸碱溶液中性质稳定,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无臭,加工剂型为98%和95%6-BA粉剂,精制品纯度一般为99%以上。
6-B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细胞分裂素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果实生长及蔬菜保鲜等。
2合成6-BA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1952年首次由美国Wellcome Research实验室合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开始它的应用研究并将其商品化。
6-BA的合成方法有不少文献报道,很多是以专利形式发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1)以6-巯甲基嘌呤为原料与苄胺反应制得Ⅲ(2)由次黄嘌呤经氯化后与苄胺反应制得(3)以尿酸为原料先氯化,再氨解得6-苄氨基-2,8-二氯嘌呤,经氢化后制得(4)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苯甲酰氯反应制得6-苯甲酰腺嘌呤,再还原制得(5)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苄胺反应制得(6)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苄醇反应制得目前国内6-BA主要以(5)、(6)的方法生产。
方法(5)反应简单,但反应时间长,产率较低,仅为75%~86%;而方法(6)腺嘌呤和苄醇在碱催化下脱水生成6-BA,该法因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杂质少,在8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
李杰研究了脱水法合成6-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腺嘌呤:氢氧化钠:苯甲醇:聚乙二醇=1.0:1.1:6~7:0.03;反应时间2.5~3.0h;反应温度3生理作用及应用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是6-BA的重要特征,其生理作用局限于处理部位及其附近,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处理方法和处理部位。
苄氨基嘌呤苄氨基嘌呤(商品名称:Accel、 6-BA、 BA、 Beanin、 Patury, Promelin,其他名称:保美灵、6-苄基腺噤吟、BAP)系⼀种噤呤类⼈⼯合成的植物⽣长调节剂。
1952年由美国威尔康姆实验室合成,1971年国内⾸先由上海东风试剂⼚和化⼯部沈阳化⼯研究院开发。
现由美商华仑⽣物科学公司、江苏丰源⽣物化⼯、浙江省台州市东海植物激素⼚等⽣产。
产品简介化学名称 6-(N-苄基)氨基瞟呤或6-苄基腺嘌呤。
理化性质原药为⽩⾊或淡黄⾊粉末,纯度〉99%。
纯品为⽆⾊⽆嗅细针状结晶,熔点234〜235℃,蒸⽓压2.373×10-6mPa (20℃),分配系数KowLgP = 2.13,Henry常数8.91×10-9Pa m3 mol-1 (计算)。
⽔中溶解度(20℃)为60mg/L,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甲基甲酰胺、⼆甲基亚砜。
稳定性:在酸、碱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对光、热(8h, 120℃)稳定。
毒性急性经⼝LD50(mg/kg):雄⼤⿏2125,雌⼤⿏2130,⼩⿏1300。
⼤⿏急性经⽪LD50>5000mg/kg。
对兔眼睛、⽪肤⽆刺激性。
NOEL数据(mg/kg b.w.d,2a):雄⼤⿏5.2,雌⼤⿏6.5,雄⼩⿏11.6,雌⼩⿏15.1。
ADI值:0.05mg/kg。
Ames试验,对⼤⿏和兔⽆诱变、致畸作⽤。
鲤鱼LC50(48h)〉40mg/L,蓝鳃翻车鱼LC50(4d) 37.9mg/ L,虹鳟鱼LC50(4d)21.4mg/L。
绿头鸭饲喂试验LC50(5d)〉8000mg/L饲料。
⽔蚤LC50(24h)〉40mg/L,海藻EC50(96h): 363.lmg/L (可溶液剂)。
蜜蜂:LD50(经⼝):40(Vg/只,LD50(接触):57.8ug/只(均为lg/L可溶液剂)。
环境⾏为进⼊动物体内的本品,通过尿和粪便排出;本品在⼤⾖、葡萄、⽟⽶和苍⽿中代谢物不少于9种,尿素是最终代谢物;在22℃条件下,本品施于⼟壤16d (22℃)后,降解到5.3% (沙壤⼟)、7.85% (黏壤⼟),DT507〜9周。
6-ba的用法
6-BA(6-苄氨基嘌呤)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6-BA的用法:
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6-BA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在农业生产中,常将6-BA应用于花卉、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增加其生长速度、株型美观和产量。
调节花期:6-BA可以调节植物的花期,诱导花芽分化,使其在适宜的季节开花。
这对于花卉生产和园艺观赏植物的繁殖和栽培非常重要。
提高抗逆性:6-BA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使其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例如,在干旱、高盐、低温等胁迫条件下,应用6-BA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减轻环境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6-BA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时机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进行选择,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植物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6-BA时,建议遵循产品说明和植物学专家的指导。
6-苄基腺嘌呤检测标准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简称6-B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嘌呤类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增大和诱导芽分化等生理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6-苄基腺嘌呤常被用于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等方面。
为了保证6-苄基腺嘌呤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对其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本文将对6-苄基腺嘌呤的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检测项目及指标根据《6-苄氨基嘌呤原药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6-苄基腺嘌呤原药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观、6-苄氨基嘌呤质量分数、乙醇不溶物、PH值、水分质量分数等。
具体指标如下:外观:应是稳定的白色结晶粉末。
6-苄氨基嘌呤质量分数:≥98.5%。
乙醇不溶物:≤0.2%。
PH值:范围在5.0~8.0之间。
水分质量分数:≤0.5%。
三、检测方法抽样方法:按照《商品原药采样方法》进行抽样。
用随机数表方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最终抽样量一般不少于50g。
鉴别试验:本鉴别试验可与6-苄氨基嘌呤含量的测定同时进行。
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主(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6-苄氨基嘌呤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
6-苄氨基嘌呤含量的测定:a. 方法提要:试样用甲醇溶解,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以C18为填料的液相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对试样中的6-苄氨基嘌呤进行反相高效液谱的分离和测定。
b. 操作步骤:准确称取一定量的6-苄氨基嘌呤原药,加入适量的甲醇溶解,然后按照液相色谱的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和测定。
记录6-苄氨基嘌呤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或校正因子计算6-苄氨基嘌呤的质量分数。
c. 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的峰高或峰面积,对照标准曲线或校正因子,计算出6-苄氨基嘌呤的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测定的峰高或峰面积/标准峰高或峰面积)×标准质量分数(%)×100%。
其他检测项目:乙醇不溶物、PH值和水分质量分数等项目的检测方法可参照相关标准进行。
苄氨基嘌呤使用技术苄氨基嘌呤(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由种子、根、嫩枝、叶片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移动性小。
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组织分化;促进种子发芽;促进侧芽生长等。
一、抑制叶的老化水稻:用10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稻苗1—1.5叶期,可达到防止老化、提高成活率的效果。
二、保花保果西瓜、香瓜:用10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开花当天涂果柄处,可达到促进坐果的效果。
南瓜、西葫芦:用10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开花前天到当天涂果柄处,可达到促进坐果的效果。
三、诱发雌性性状黄瓜:用15 mgl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移栽前浸幼苗根24 h,可达到增加雄花的效果。
四、缓解衰老及保鲜甘蓝:用3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采收后喷洒叶面或浸渍,可达到延长贮存期的效果。
花椰菜:用io~15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采收时喷叶面或浸渍,可达到延长储存期的效果。
甜椒:用10~2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采收前喷洒叶面或采收后浸渍,可达到延长储存期的效果。
瓜类: 用10~3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在采收~泡,可达到耐存的效果。
荔枝:用10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采收后浸1~3 min(加赤霉素),可达到延长存放期的效果。
五、促进种子发芽小麦:用20~3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浸种24 h,可达到提高发芽率、出苗快的效果。
土豆:用10~2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浸块茎6~12h,可达到出苗快、苗壮的效果。
棉花:用20 mg/L滚度的苄氨基嘌呤浸种24~48 h,可达到出苗快、苗齐苗壮的效果。
唐菖蒲:用2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播前浸块茎12—24 h,可达到打破休眠、促进发芽的效果。
洋晚玉香:用10~4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球茎在播前浸12~l4 h,可达到打破休眠、促进发芽的效果。
六、提高结实率玉米:用20 mg/L浓度的苄氨基嘌呤喷洒早期雌花,可达到提高结实率的效果。
不同温度条件下6―苄氨基嘌呤对采后西兰花货架寿命的影响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别称青花菜、花椰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素,并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西兰花的食用部分为幼嫩的花球和花梗,采收之后呼吸代谢旺盛,在常温下易黄化、失水萎蔫、开花,严重影响西兰花的品质,对西兰花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3]。
因此,研究西兰花采后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主要作为促长剂和保鲜剂使用,能够促进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防衰老、保鲜作用[4]。
Xu等研究表明,200 mg/L 6-BA处理青花菜可显著抑制叶绿素相关降解酶活性,从而减缓叶绿素的降解,保持青花菜的表观颜色,延缓活性成分的下降,维持其营养品质[5]。
Siddiqui等报道,200 mg/L 6-BA处理后的花菜,能保持较高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维持较高的细胞膜透性和抗氧化活性[6]。
梁凤玲等也报道,25 mg/L 6-BA处理可显著降低青菜贮藏期间的失质量率,减缓维生素C的减少,延缓蔬菜叶片褐变,延长货架期[7]。
另外,Zhang等研究表明,500 mg/L6-BA可以防止桃采后软化,降低细胞膜通透性,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刺激,保持其良好的外观品质[8]。
目前,有关6-BA在西兰花保鲜上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9-11],但是关于不同销售温度下,6-BA处理对西兰花货架寿命的影响研究鲜有报道,关于6-BA处理后西兰花组织中内源6-BA水平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
本试验以新鲜西兰花为材料,探讨6-BA处理对不同销售温度下西兰花货架寿命的影响,同时测定了6-BA处理后西兰花组织中内源 6-BA 含量的变化规律,旨在为西兰花的货架期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及处理本试验所用西兰花购买于南京众彩物流市场,1 h内运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蔬保鲜与加工实验室,选取花球鲜绿、无明显机械损伤、成熟度均匀的西兰花为试验材料。
6-苄氨基嘌呤(6-BA)又称为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作用分别是:1、促进植物细胞分裂,2、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3、促进细胞增大增肥,4、促进种子发芽,5、诱导休眠芽生长,6、抑制或促进茎、叶的伸长生长,7、抑制或促进根的生长,8、抑制叶的老化,9、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10、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11、诱发雌性性状,12、促进座果,13、促进果实生长,14、诱导块茎形成,15、物质的调运和积累,16、抑制或促进呼吸,17、促进蒸发和气孔开放,18、提高抗伤害能力,19、抑制叶绿素的分解,20、促进或抑制酶的活性。
6-苄氨基嘌呤(6-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
可用于提高茶叶、烟草的质量及产量;蔬菜、水果的保鲜和无根豆芽的培育,明显提高果品及叶片的品质。
6-苄氨基嘌呤是制造胶粘剂、合成树脂、特种橡胶和塑料的单体。
属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抑制植物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延缓叶片衰老等,可用于发绿豆芽和黄豆芽。
6-苄氨基嘌呤(6-BA)的作用对象,6-苄氨基嘌呤(6-BA)的效果很好,作用的种类也是多样的,6-苄氨基嘌呤(6-BA)可以作用在苹果、葡萄、柑橘、桃、樱桃、香蕉、菠萝、芒果、枣、芥菜、菠菜、花椰菜、芹菜、蔬菜类等水果,6-苄氨基嘌呤(6-BA)使用广泛,使用时促生长效果也很好,作用在植物上是可以促生长是植物的细胞分裂素。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组培用试剂的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技术 2010-06-07 11:36:39 阅读7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化学名称:6-(N-苄基)氨基嘌呤(6-(n-Benzyl) Aminopurin)商品名:6-苄氨基嘌呤 (6-BA)CAS登记号:1214-39-7理化性质:白色针状晶体,熔点:230-235oC;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在酸、碱中稳定.结构式:分子式 : C12H11N5分子量 : 225.2毒性:急性经口LD50:雄大鼠2125 毫克/公斤,雌大鼠2130毫克/公斤;小鼠(雌,雄)1300毫克/公斤;小鼠(雄,雌)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会伤害和刺激眼睛;鲤鱼TLm(48小时)为400ppm应用:6-BA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将氨基酸、生长素、无机盐等向处理部位调运等多种效能,广泛用在农业、果树和园艺作物从发芽到收获的各个阶段.规格: 98%,99%贮存: 阴凉干燥处保存包装: 塑料袋或纸板桶(25KG).================================================================植物生长调节剂1、吲哚乙酸(IAA)分子式:C10H9NO2分子量:162.0性质: 纯品无色,见光氧化成玫瑰红色,活性降低,应放在棕色瓶中储藏或在瓶外用黑纸遮光,熔点166-168℃,微溶于水、苯和氯仿,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乙酸乙酯。
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PH低于2时即使在室温下也也会很快失活。
吲哚乙酸在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其钠盐和钾盐易容于水,较稳定,吲哚乙酸水溶液若暴露在光下,将被分解破坏,实践应注意这个问题。
毒性: 小鼠急性经皮LD50为1000毫克/公斤。
小鼠腹腔内注射LD50150毫克/公斤。
鲤鱼LC50 (48小时)>40ppm。
植多分(99%苄氨基嘌呤)
描述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苄氨基嘌呤;6-BA;6-Benzylamino-purine
【商品名称】植多分
【化学名称】6-(N-苄基)氨基腺嘌呤
【CAS号】1214-39-7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C12H11N5
【相对分子质量】 225.25
【理化性质】白色微针状结晶或粉末,无刺激性气味,熔点228~230℃。
难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也可溶于强酸、碱中。
在酸、碱和中性条件下稳定,对光、热稳定。
在空气氛围下加热达到沸点之前发生降解;无爆炸性;无氧化/还原;化学不相容性;对包装无腐蚀性;无旋光性;非易燃物;室温下稳定;对铁粉、醋酸亚铁、铝粉、醋酸铝稳定。
【类别】农业原料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干燥、阴凉、避光、通风。
二、功能作用
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促进种子和芽萌发
促进蒸发和气孔开放,调节营养吸收,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籽粒发育
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促进坐果、保花保果诱发雌性性状
促进果实膨大、诱导块茎形成
关键词:
植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