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30
工程力学基础试卷1一、概念题(25分)1、考虑力对刚体作用的效果,力是()矢量。
A.滑动;B.自由;C.定位;D.不能确定2、关于力偶,以下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组成力偶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组成力偶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平衡力系C. 力偶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力偶矩矢量D. 力偶在任一坐标轴的投影,等于该力偶矩的大小3、利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最多可求解几个未知量。
(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4、力和应力的关系()A 力小与应力B 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C 力为矢量,应力为标量D 应力是分布力的集度5、图示结构为()A.静定结构B.一次超静定结构C.二次超静定结构D.三次超静定结构二、已知结构尺寸和受力如图示,设AB 和CD 杆为刚体,BC 和EF 杆为圆截面杆,直径均为d 。
若已知39kN P F =,杆的直径25d mm =,杆的材料为Q235钢,许用应力[]160MPa σ=试校核此结构是否安全。
(15分)三、已知变截面钢轴上的外力偶矩1800b m N m =⋅,1200c m N m =⋅,剪切弹性模量98010Pa G =⨯,轴的尺寸见图,试求最大切应力max τ和最大相对扭转角AC ϕ。
(15分)四、绘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15分)五、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试计算Ⅰ-Ⅰ截面上ABCD 各点处的正应力,并2PaP a75φ50φbm cm ABC 750500指出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
(15分)六、已知直径为0.1d m =的圆杆受力如图,50kN P =,7kN m T =⋅,许用正应力[]100MPa σ=,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此杆的强度。
(15分)参 考 答 案一、概念题(25分)1、A ; 2、C ; 3、C ; 4、D ; 5、B 二、(15分)解:1)由AB 梁的平衡求出BC 杆的轴力0 3.7530ABC P MF F = -=∑339kN31.2kN 3.75BC F ⨯==2)由ED 梁的平衡求出EF 杆的轴力0 3.8 3.2sin300DBC EF MF F = -=∑3.831.2kN74.1kN3.2sin 30EF F ⨯==3)计算应力EF 杆的轴力比BC 杆的轴力大,因此计算应力大的杆满足强度条件即可。
838 工程力学基础1.考试内容1.考试内容①静力学:力对坐标轴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对轴的矩,力偶,力系的主矢和对某点的主矩,力系的简化,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带摩擦的平衡问题。
②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刚体平面运动,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瞬心,速度投影定理,点的速度、加速度合成定理。
③动力学:质点系的质心,刚体的转动惯量,功,质点系的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质点系的动量,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的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对某点的动量矩,质点系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和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定律。
④杆件基本变形: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典型材料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常用的强度理论;应力应变关系;梁的弯曲。
2.考试要求①了解:材料力学性质的实验方法;点的运动描述,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描述,力系的简化结果,动力学基本定理及其守恒定律。
②理解:材料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应变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强度理论;刚体平面运动,速度瞬心,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质点系动能、动量、动量矩。
③掌握:杆件基本变形;平面运动刚体系统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点的速度,加速度分析;力系平衡问题;质点系动力学基本特征量(动能、动量、动量矩)的计算,动能定理,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的应用;3、考试题型和分值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150分。
参考书目"1. 工程力学(上\下册)2.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梅凤翔,周际平,水小平主编。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 力的三要素是()。
A. 大小、方向、作用点B. 大小、方向、作用线C. 大小、作用点、作用线D. 方向、作用点、作用线答案:A2.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
A. 平衡B. 不平衡C. 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D. 无法确定答案:A3.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作用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A. 任意移动B. 不能移动C. 只能平移D. 只能转动答案:A4.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A. 相同B. 相反C. 垂直D. 成一定角度答案:B5. 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反力总是沿接触面的()指向被约束物体。
A. 公法线B. 切线C. 任意方向D. 垂直方向答案:A6. 固定铰链支座的约束反力通常用()表示。
A. 一个力B. 一个力偶C. 一对力D. 一对力偶答案:C7.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
A. 力偶矩的大小B. 力偶的转向C. 力偶的作用平面D. 以上都是答案:D8. 力偶在()的坐标轴上的投影之和为零。
A. 任意B. 正交C. 水平D. 垂直答案:A9.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为零。
A. 合力B. 合力偶C. 主矢D. 主矩答案:C10.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为零。
A. 合力B. 合力偶C. 主矢D. 主矩答案:B1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一般可以得到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当主矢和主矩都为零时,该力系()。
A. 一定平衡B. 不一定平衡C. 无法确定D. 一定不平衡答案:A12. 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刚体B. 变形固体C. 流体D. 气体答案:B13. 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是()。
A. 拉伸、压缩、弯曲、扭转B. 拉伸、压缩、剪切、弯曲C. 拉伸、压缩、剪切、扭转D. 弯曲、扭转、剪切、挤压答案:C14.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是()。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工程力学是一门物理学科,它研究物体在受力时的运动和变形规律。
它是现代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等各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
本文将围绕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展开介绍。
一、力的概念和分类在力学中,力是指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形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分类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
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的力,如摩擦力、弹性力、接触冲击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如引力、磁力、电力等。
二、物体静力学静力学是指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规律。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的矢量和为零,物体与支撑面的接触力的矢量和也为零。
静力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平衡条件、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三、杆件受力分析杆件是指长条状的物体,如桥梁、钢筋、木棒等。
在实际工程中,杆件通常会受到某种形式的力作用,如张力、压力、弯矩等。
杆件受力分析是指研究杆件内部受到的各种力对其内部应力状态的影响。
杆件受力分析的方法包括图解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等。
四、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刚体是指不会因受力而发生形状变化的物体。
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分别研究刚体的运动和运动状态。
在刚体运动学中,研究刚体运动的几何方面,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在刚体动力学中,研究刚体运动所受到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五、弹性力学基础知识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到一定力作用后,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状态的力学。
弹性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胡克定律、杨氏模量、泊松比等。
胡克定律是指单位长度的弹性形变量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引力成正比;杨氏模量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引力与单位形变量成正比;泊松比是指物体横向形变与纵向形变之比。
结语以上是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它们都是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工程力学的知识涉及面广,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做题、多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工程力学的基础原理工程力学是指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工程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是工程学的基础科学之一,常被用于分析和设计各种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强度、稳定性、可靠性等力学性能。
在此,我们将讨论工程力学的基础原理和应用。
一、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和平衡条件的学科。
它的基本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即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在静力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实际工程中,物体受到的力通常不是一个单一的力,而是多个力的合成作用。
力的合成可以采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计算。
而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使其满足物体的受力平衡条件。
2.力的作用点与作用线。
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的位置,而力的作用线则是指力方向所形成的一条直线。
在工程分析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力的作用点和作用线,以便进行力的计算和分析。
3.测量力的方法和单位。
测量力的常用方法包括弹簧测力计、万能试验机、力传感器等。
力的单位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牛顿(N)。
4.静力平衡条件。
静力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
在力的平衡条件下,物体的所有受力合力为零;在力矩平衡条件下,物体对各点的力矩合为零。
静力平衡条件是分析工程问题的基础。
二、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的基本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该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的乘积。
在动力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就越大;而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小。
因此,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动力学参数。
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指出,力的作用改变了物体的动量,动量的变化率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而动量守恒定律则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在任何时间都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