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对RDAs进行了最近一次修订,定名为“推荐的每 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目前,国际上已经用DRIs取代了过去的RDAs,我国自2000年10月开始 使用自己的DRIs。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代谢、功能、推荐值、 营养状况评价及要食物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近一步的系统论述。
二、RDIs定义、概念和应用
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 计划膳食供应的科学依据
为了帮助个体和人群安全地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 营养素缺乏或营养素过量的危害,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 国营养权威机构先后使用了一些新的概念或术语,进一步 发展了RDA的包容范围,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提出了 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称为:
DRIs(Dietary Recommended Intakes)。
营养素需要量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预防明显的营养素缺乏症,这是更低的生理 需要量。
基础(基本)需要量是能够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和繁育, 但不能维持充足的营养素储备,短期内膳食供给不足就可 能造成缺乏。
储备需要量(安全摄入量)是不仅能够保证生理功能达到 最佳状态,而且能够维持组织中的充足储备量。
英国: RDAs、 RNI
1979年 膳食参考值(Dietary Reference Values, DRVs) 工作组提出推荐每日摄入量RDAs, (Recommended Daily Amounts );
1991年决定采用3个新的术语表达不同水平的营养需要: 1.估计平均需要量(EAR); 2.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eference Nutrient Intake, RNI), 3.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Low Reference Nutrient Intake, LR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