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1.54 KB
- 文档页数:2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汤明旭;王凤东【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临床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镇静、止咳化痰平喘等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加氨溴索、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病情治愈好转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消失、心率恢复、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率(91.66%)与对照组(66.6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2.28 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3(019)010【总页数】3页(P1542-1544)【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作者】汤明旭;王凤东【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儿科,河北,承德,067000;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北方冬春季节儿科常见的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亦可有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某些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肠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引起[1],因部分患儿日后容易患哮喘,且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及时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我们采用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其中男孩57例,女孩39例,年龄2个月至2岁,平均年龄4.2个月。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抗病毒、平喘、止咳、化痰等综合性治疗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5~10 min,2次/d。
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15~20 min,2次/d。
治疗7d后观察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氧气驱动雾化疗效优于常规超声雾化吸入。
护理中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一定能够收到满意的疗效。
标签: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病变主要侵犯毛细支气管[1],临床多发于两岁以下儿童,表现出咳嗽、喘憋、呼吸频率增快等典型下呼吸道阻塞症状,严重威胁着患儿的身体健康。
我科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并进行系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
9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60d~2岁;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55d~2岁。
患儿均有喘憋、气促、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闻哮鸣音及细湿啰音。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抗病毒、平喘、止咳、化痰等综合性治疗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
遵医嘱将药物加生理盐水后注入雾化吸入器,雾化瓶上部按需连接口含器或面罩,高流量氧气4~6 L/min,调节气流量,患儿情绪稳定,平静呼吸即可雾化吸入5~10 min,2次/d,待雾化器药杯内药液吸完为止。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气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一)【摘要】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气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0.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ml,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
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有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且用药简单方便,适合临床使用。
【关键词】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存在支气管痉挛,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已为多数人所肯定,我院湖里分部应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气泵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结果1.1对象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共60例,临床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
年龄42天~11月,均有咳嗽、气促,双肺可闻及喘鸣音、中细湿罗音,X线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表现。
均除外异物吸入或气道外压迫以及先天性心脏病。
3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
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性疗法如抗感染、吸氧、吸痰、口服止咳止喘合剂、美普清及静脉滴注氨茶碱、激素等平喘治疗,合并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商品名:万托林,英国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生产)。
用法为:硫酸沙丁胺醇溶液0.5ml(含2.5mg沙丁胺醇)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ml,采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百瑞压缩雾化吸入机(产品型号PARIBOY038)进行吸入治疗,每日2次,每次约吸入10分钟左右,共3~7天。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氧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及护理分析张香头【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接受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氧疗的具体疗效,并总结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3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其采取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和氧疗.根据患儿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优质护理组33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病症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优质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质护理组患儿的各项病症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氧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良好,治疗期间为患儿予以优质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15)025【总页数】2页(P115-116)【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优质护理;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氧疗;联合治疗【作者】张香头【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1300【正文语种】中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以毛细支气管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一般在患病后的2~3 d,患儿会出现持续性的咳嗽或伴有呼吸困难,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及护理,病情将会更加严重,出现肺气肿、胸腔膨胀压迫腹部、呼气性喘鸣等现象[1]。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一般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这些症状会加重其身体负担,甚至对其成长发育十分不利。
因此临床中需要采取有效方式为患儿进行治疗,并采取合理的护理对策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2-3]。
本文针对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氧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具体效果及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展开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入选对象均来源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63例,包括男33例、女30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1.2±0.4)岁,病程1~5 d,平均(3.2±1.5)d。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全程系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及全程系统护理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随机将128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全部患儿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抗病毒、镇静、扩管、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压缩雾化机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及全程系统护理。
观察2组治疗效果。
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儿症状和体征减轻,显效34 例占 53.1 %,有效 28 例占43.9 %,明显临床改善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及全程系统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全程系统护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临床上主要以喘憋为主,伴有呛咳、烦躁、呼吸困难、咳嗽、缺氧等表现,此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80%在1岁以内,6月以下多为重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呼吸道疾病。
大多数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占到80%以上,其他依次为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黏液分泌物增多,加上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
极易合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因此,治疗中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2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0 例,女 58 例,发病年龄2月-2岁,其中1—2岁32例,6月—1岁60例,<6月36例。
入院时临床症状及体征:烦躁哭闹,喘憋明显,且伴有口鼻周围及面颊不同程度的发绀,双肺布及痰鸣及哮喘鸣,偶可闻及少量的中细湿啰音。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讨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效果。
方法:针对50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各25名患儿。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在平喘时间、止咳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同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达到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氧驱动雾化吸入;护理效果;治疗效果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气促、喘息等。
此病发病急,若不马上接受治疗,那么就会导致排痰困难,并且会伴有憋喘,进而造成呼吸不顺畅,更为严重的话还会产生窒息。
而通常主要是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不过受患儿年龄的影响,使得治疗效果始终难以达到最为理想的要求,为此应对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那么接下来,本文就来对50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对50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各25名患儿。
研究组男女患儿分别有13名和12名,年龄在2岁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9)岁。
病程在2d-6d之间,平均病程为(3.6±0.4)d;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有14名和11名,年龄在2岁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1.8)岁。
病程在2d-7d之间,平均病程为(3.5±0.5)d。
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
排除没有治疗依从性的患儿。
研究组和对照组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方法所有病人均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氨醇、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溶液、沙丁胺醇溶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利巴韦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间比较肺部啰音减少、消失及住院时间,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溶液、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标签:毛细支气管炎;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肺部可闻及呼气性哮鸣音及湿啰音,严重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笔者所在科室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1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喘息样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且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脏疾病,并排除支气管异物吸入。
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气促、喘息、心率快,肺部有哮鸣音及湿啰音。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2~12个月;观察组52例,男32例,女20例,80 d~1岁3个月。
1.2方法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每次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沙丁胺醇溶液0.25 ml(含沙丁胺醇1.25 mg)加生理盐水2 ml,每日2次在氧气驱动下雾化吸入。
观察组每次给予α-糜蛋白酶4000 U、地塞米松3 mg、利巴韦林0.1 g,加生理盐水5 ml,在氧气驱动下雾化吸入,每日2次。
观察两组患者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的变化。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3 d内喘憋、气促缓解,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有效:治疗3~7 d喘憋、气促缓解,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无效:喘憋、气促、肺部啰音均无变化[2]。
氧动力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作者:任翠霞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17期摘要:目的研究在毛细支气管炎中采用氧动力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的疗效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55例,采用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为55例,采用氧动力雾化吸入,同时对两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63%),两组患者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氧动力雾化吸入;空气压缩雾化吸入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7-0132-02毛细支气管炎是较为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感染后,通产会有低热情况的发生,并伴有持续性的干咳,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严重时会造成患者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鉴于此,我院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分别采用氧动力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同时伴有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
其中对照组患者55例,男38例,女17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42.14±1.86)岁;实验组患者为55例,男26例,女29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9.87±2.5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良好的对比性。
氧驱动雾化吸入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观察
李力;袁继宏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6(027)002
【摘要】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其病理改变为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增生和分泌物增多,易发生微小的管腔梗阻,而引起持续喘憋。
我科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装置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可以进行吸氧,缺氧者可以同时改善缺氧状况,能明显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喘憋症状及肺部体征。
【总页数】1页(P149)
【作者】李力;袁继宏
【作者单位】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一院儿科,吉林吉林132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观察 [J],
王晓荣
2.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 [J],
黄光成
3.氧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观察 [J], 朱赛男
4.氧驱动雾化吸入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观察 [J], 李力;袁继宏
5.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舒喘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8例护理观察 [J], 李衍菊;田建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彭华平【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8(11)19【摘要】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
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予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比较2组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喘憋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71,P<0.05)。
研究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103,P<0.05)。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
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喘憋状态,有效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13-114)【作者】彭华平【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1【相关文献】1.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2.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3.联用硫酸沙丁胺醇和喘可治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探析4.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及护理5.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及护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08T14:30:57.37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5月第5期作者:周瑜琼
[导读] 讨论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 410001
【摘要】目的:讨论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86例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结果:护理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结论:予以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减少了患儿哭闹的情况,使治疗可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护理效果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发病多于冬春季,发病人群多集中在2岁以下的小儿。
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如流行病毒、肠道病毒等,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1]。
在发病时,患儿会出现持续性咳嗽、哮喘、发热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脱水、心力衰竭等情况,最危急的情况为患儿发生呼吸困难或者咳嗽后的48小时以后,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
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氧疗、病原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法等,目前,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的效果较为良好,但是由于患者多为小儿,因此必须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所以,为了研究护理干预起到的效果,特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86例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研究,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86例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为45例,女性患儿为41例,年龄30d至3岁,平均年龄(1.4±0.3)岁,根据护理方式将以上患儿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平均每组43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毛细血管的临床诊断标准[3]。
(2)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气促、发烧、心率过快等。
(3)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
(4)所有患儿的家长均同意本次研究。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均采用常规的纠正酸、氨茶碱静脉滴注、以及吸氧治疗,同时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年龄以及病情,选择适量的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将雾化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混合,然后予以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流量控制在6L/min,吸入时间为8min左右,每日治疗3次[4]。
1.4护理方法
1.4.1常规组,本组予以患儿常规的护理干预,如药物、环境等。
1.4.2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4.
2.1治疗前护理,(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儿的家长进行心理干预,与其讲解治疗的方式以及效果,多多讲解成功的案例,消除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减轻其紧张感,使其配合治疗。
(2)治疗前准备,在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家长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及时间,并且告知家长在治疗前不应喂饱患儿,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患儿很容易出现呕吐的情况,严重的会导致窒息。
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环境护理,一定要保证治疗环境的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予以患儿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增加患儿的舒适度,降低患儿在治疗时出现哭闹的情况。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减少空气中药液潴留,并且氧气筒一定要与患儿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安全[5]。
1.4.
2.2治疗中护理,(1)病情护理,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严密的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儿在雾化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要及时的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2)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一定要保障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及时的清理患儿的面部、口腔、鼻、咽等部位的分泌物,如果患儿的痰液分泌较多,应在吸痰之后再进行雾化治疗,并且在清理分泌物的时候一定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的气道。
(3)体位护理,由于婴幼儿的横膈肌的位置比较高,胸廓的活动较小,患儿还不会深呼吸,所以如果患儿仰卧位,会出现呼吸费力、烦躁等情况,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尽量让患儿采取坐位或者侧卧位,这样才能有效的减轻不良情况。
1.4.
2.3治疗后护理,(1)不良反应护理,治疗后,护理人员要密切的关注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2)在治疗结束后10min后,要对患儿实施引流痰液,必要时可以予以物理疗法进行治疗。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6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喘憋明显减轻,呼吸频率明显下降,烦躁转为安静;
有效:患儿喘憋缓解及肺部口罗音有轻微的改善。
无效:患儿喘憋未缓解及肺部口罗音无明显改善[6]。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率(%)表示,采用t 检验,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组显效的患儿为15例,有效的为19例,无效的为9例,有效率为79.06%;护理组的显效患儿为18例,有效的为22例,无效的为3例,有效率为93.02%。
对比两组数据,护理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在病毒感染后,微小的管腔因粘性的分泌物会导致出现水肿、肌肉收缩等情况,这样就严重的阻塞了患儿的气管,也是儿科中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7]。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是选择性较强的β2 受体激动剂,可以有效的缓解气管平滑肌过紧的现象,起到解痉的作用,而雾化吸入治疗的优点为将药效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的病灶处,从而最大程度的缓解病情。
但是由于患儿多数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并且雾化治疗会给患儿带来不舒服,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予以护理干预[8]。
通过在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予以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减少了患儿哭闹的情况,使治疗可以顺利进行。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护理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恢复,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康文.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7):855-857
[2]孙京电,杨宇平,刘秋梅.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6 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4):1114-1115.[3]汤明旭,王凤东 .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 . 河北医学.2013,19(10):1542—1544.
[4]张峥 .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5,08(04):72—75.
[5]彭聪 . 硫酸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及护理[ J ] . 护理研究,2005,19(06):993—994
[6]马友凤,麻晓,唐义丽.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J].中华全科医学,2011,9(7):1119-1120.
[7]张月珍,郑敬阳.早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246-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