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精)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25
很多食品是允许分装的,譬如大米、杂粮等等,那么,分装企业在产品标签上应如何标注该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呢?问题在于:分装食品的保质期应该如何标注?很多分装产品标签上标注的保质期,都是自分装日期开始计算的日期。
譬如产品C,如果产品标准规定保质期一年,分装企业分装后仍然标注保质期一年,那岂不是人为的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我们现在以产品P举例说明:B公司从A公司采购了产品P(产品P的生产日期为2020年12月1日,保质期至2022年11月30日),B公司分装日期为20 21年5月1日,B公司产品标签上应该标注为“保质期至2023年4月30日”呢,还是标注为“保质期至2022年11月30日”?《卫生部关于食品分装加工及分装食品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4〕310号)》第二条规定:“单纯性分装或添加少量其他成分后分装的定型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按分装日期标注;产品保质日期应按被分装食品的原保质日期标注,若添加成分的保质日期比被分装食品的保质日期短,则产品保质日期按添加成分的原保质日期标注。
”如果按照这一条规定,则P产品标签上应标为“保质期至2022年11月30日”,而不是“保质期至2020年2月1日”。
如果按照这个文件执行,则很多分装企业的产品标签都不合格。
附件中的案例也是基于这一点对企业进行了处罚,大家可以借鉴参考。
此外,在《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六)中有提到采用分装形式生产的食品,应当标注所分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者生产日期标注分装日期,保质期标注所分装食品的保质期。
”的规定,分装食品的日期标示有两种方式:(1)都标示被分装食品的原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生产日期标示为分装日期,保质期标示为被分装食品的原保质期。
S cial食品加工与包装专题一起投诉引发的思考近日,笔者遇到了一起投诉,投诉者购买的产品(某款大礼包)内有3种不同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单件预包装食品,单件食品A:生产日期2016-12-16,保质期8个月;单件食品B:生产日期2016-12-19,保质期8个月;单件食品C:生产日期2016-12-8,保质期18个月;产品外标示的生产日期为2016-12-16,保质期8个月。
投诉人称:按《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之4.1.7.2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问答(修订版)第十八条规定,生产日期应标示最早生产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即2016-12-8,故认为该产品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应当给予十倍赔偿。
预包装食品的相应规定,及合理标注所应当具备的条件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问答(修订版)第十八条规定:销售单元包含若干标示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独立包装食品时,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可以选择以下3种方式之一进行标示:方法一是生产日期标示最早生产的单件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保质期标示;方法二是生产日期标示外包装形成销售单元的日期,保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保质期标示;方法三是在外包装上分别标示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笔者认为,销售单元包含若干标示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独立包装食品时,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当满足以下两项条件方为合理:一是消费者或经销商无需拆开销售单元,仅检查销售单元外包装,只要按外包装所标示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计算未到期,则销售包装内任一单件食品都没有到期(以下简称“合理性条件一”)。
二为在满足上述第一条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延长销售单元可销售时间。
不应该出现所有的单件食品都没有过期,而按外包装所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计算整体销售单元却过期了这一情况(以下简称“合理性条件二”)。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防止过期食品流入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生产、销售的产品,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
第三条本规定的目的在于规范保质期管理,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安全、有效,防止因产品过期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和质量纠纷。
第二章保质期定义与标识第四条保质期是指产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其品质和安全性、有效性的期限。
第五条保质期标识应清晰、醒目,包括以下内容:(一)产品名称;(二)生产日期;(三)保质期;(四)储存条件;(五)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六)其他必要信息。
第六条保质期标识应采用不易褪色、易辨认的材料,确保在产品保质期内能够清晰阅读。
第三章保质期管理职责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保质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
第八条生产部门负责:(一)按照国家标准和生产工艺确定产品的保质期;(二)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符合国家标准;(三)在生产标签上正确标注产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第九条销售部门负责:(一)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销售;(二)对销售的产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期产品;(三)向消费者提供正确的产品储存和使用方法。
第十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一)监督、检查保质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二)对过期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三)定期对员工进行保质期管理知识的培训。
第四章保质期管理措施第十一条产品储存:(一)根据产品特性和储存条件,合理设置仓库;(二)仓库内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避免阳光直射;(三)根据产品性质,采取必要的防潮、防霉、防虫等措施。
第十二条产品运输:(一)使用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二)根据产品特性和储存条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三)运输过程中,避免高温、高湿等不良环境。
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的范围中国有句古话:“宁吃鲜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可见,吃东西是要吃新鲜的。
不过,由于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和食品防腐剂的改进,很多食品可以放置较长时间。
这就有了食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期。
食品的保质期,是在恒温培养下,测定原始细菌总数,然后每隔7天测定一次细菌数量,再绘制微生物生长曲线,计算微生物生长7天增加的代数,最后根据微生物达到腐败时的个数和7天增值的数量来确定保质期。
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
指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虽说这个保质期是根据具体食品的特性来确定的,但实际上,也就是生产厂家内定的。
整个行业的同类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而是一个大致范围,因为不同生产厂家的加工工艺和包装方式是不一样的。
要让食品达到较长保质期,这与食品的特性、加工方式、包装的方式等有关,加入防腐剂可以延长保质期。
真空包装是将食品装入容器内后抽掉里面的空气,从而形成真空,此种方式能使食品与外界隔绝使其不容易受到污染,因此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保质期。
不添加防腐剂只进行真空包装,需要根据食品本身的特性来定。
防腐剂也有很多种,也会影响保质期长短。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类。
由于食用过期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属于“生物型”中毒。
人们如果食用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甚至导致急性传染病发生。
为了保障公民健康,避免食用过期食品,国家对各类食品的保质期作了明确的规定,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在盛装罐、盛装袋上加以注明,未注明的可以根据其生产日期进行推算。
如果是生产厂家在加工食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等过量,或者错误),可能会导致“化学型”的食物中毒。
食品的有效期,也叫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
一般来讲,超过这个日期,食品可能会发生品质变化,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就不能食用了;如果食用了,就可能有食物中毒的危险,无论食品多么珍贵、多么有营养、表面看上去多么诱人。
周老师:您好!复验期(retest date),首次提出是在ICH Q7中,根据Q7的参考,物料包括成品原料药都可以用复验期概念,新版GMP中第165条,提及了物料的质量标准中,提及了复验期的概念,在第167条中对成品只制定了有效期的概念,在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行业法规中:《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提及的是保质期的概念,《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第15条,第30条提及的也是保质期的概念,参考法国食品标签制度中对有效期的规定,他的要求是包装食品必须注明食用的最佳期限,对鱼、肉、禽蛋、鲜奶制品等易腐和易变质的食品有所不同,所注明的期限是“消费期限”。
以上是我暂时查询到的,不是很全面,以后我也会继续关注的高海滨2011.05.30(其中,有效期、复验期是法规中提及的术语)1、Q7A章节:11.6 失效期和复验期11.6.0 在规定有复验期或失效期的中间体要运送到生产单位控制系统以外,应有相关的稳定性数据资料(如已公布的数据、分析检验结果)。
11.6.1 API的失效期或复验期的依据是对稳定性试验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评估,通常作法是用复验期而不用失效期。
11.6.2 如果(1)中试批号的生产采用模拟大量生产的所用的最终工作方法生产的;及(2)API的质量可代表大量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则API的初步失效期或复验期可以以中试批号的数据为依据。
11.6.3 要完成复验的目的,应取具有代表性样品。
2、retest period和expired date关于这两个概念,查到了一些美国FDA关于这方面的材料。
首先给出这两个名次的定义(特指原料药):expiry date :the date placed on the container/label of an API designating the time during which the API is expected to remain within established shelf-life specification if stored under defined conditions and after which it should not be used.有效期:标识于原料药的包装或标签上,表明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在该日期内,原料药的标准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超过这个日期就不能再使用。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设计教学思路“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的最后一课。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装食品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学生们也几乎天天接触包装食品。
食物的包装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包装上的信息却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学生们在选择食品时更多的是受到广告宣传和包装外表的影响。
食物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保质与携带,同时,国家也对食物的包装做出了许多规定,如名称、生产商、商标、生产许可、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成分、保存方法等内容,食物的制造商必须要按照规定正确标注这些内容。
消费者在选择食物时也要仔细研究包装上的信息,才能买到放心的食品。
目前,社会上特别是学校周围商店出售无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三无食品”情况依然很严重,屡禁不止。
尽管学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有学生从小商贩处购买“三无小食品”,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受严重威胁,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的食物包装,知道食物包装上的主要信息,学会分析食物的保质期,能正确选择食物。
同时,学生通过观察与活动,也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小学科学课强调科学的启蒙性,重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根据学生的实际,在教材内容基础上,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观察食品包装袋”、“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同学充分的活动探究机会,让学生首先自己观察;老师再做有意识的引导和提示,提出问题;学生们通过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进行小组和全班的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会探究和交流,并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使科学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得以真正体现。
教学目标:1.观察不同食物包装,知道可以从食品包装上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
2.学会判断食品的保质期,并比较不同食品的保质期。
保质期(bǎozhìqī)【guaranteeperiod】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
产品的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
在保质期内,产品的生产企业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安全使用。
附:国家食品主管部门对一些食品的保质期作出了以下规定:1、酒类:瓶装普通熟啤酒保质期为2个月,特制啤酒4个月;瓶装葡萄果露酒为半年。
2、饮料类: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玻璃瓶装保质期为3个月,罐装6个月;果汁玻璃瓶装6个月。
3、罐头类:鱼肉禽类罐装、玻璃瓶装保质期2年;果蔬菜类罐装、玻璃瓶装为15个月;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保质期为1年;马口铁罐装奶粉为1年,玻璃瓶装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4个月。
4、食糖类:饼干马口铁桶装3个月,塑料袋装为2个月,散装为1个月;巧克力、夹心巧克力保质期为3个月,纯巧克力6个月,散装的1个月;调味品类酱油和食用醋为6个月。
范围修改背景:《食品安全法》扩大了GB7718中预包装食品的定义,涵盖了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和非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两类定量包装即预包装食品。
因此,修订后的标签标准也涵盖了这两类预包装食品。
1)GB7718-2004中的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提供给消费者的所有预包装食品标签。
2)GB7718-2011中的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不适用于食品储运包装标签、散装食品和现制现售食品的标识)术语和定义(一)预包装食品1)GB7718-2004中的定义:预包装食品: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2)GB7718-2011中的定义: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食品标签的生产日期标示要求按照GB7718-2011的规定,3.9对于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CI∏2时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
2023年7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7条规定:生产日期、保质日期的文字高度不得小于3毫米。
生产日期计算方式问题留言日期:2023-01-12问贵司各领导和工作人员好,本人在此想咨询一下,本人的计算方式是否正确?举例说明:豆奶生产日期为2023年1月3日,保质期12个月,以生产日期为计算起点的话,该豆奶的最后有效期为2023年1月2日(在保质期内),该豆奶的过期日期为2023年1月3日,以生产日期的第二天为计算起点的话,该豆奶的最后有效期为2023年1月3日(在保质期内),该豆奶的过期日期为2023年1月4日。
感谢回复!答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生产日期是指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
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食品生产者可选择以具体日期或固定时间段的形式标示保质期,保质期应与生产日期具有对应关系。
•应按年、月、日的顺序标示日期,如果不按此顺序标示,应注明日期标示顺序。
•日期中年、月、日可用空格、斜线、连字符、句点等符号分隔,或不用分隔符。
•年代号一般应标示4位数字,小包装食品也可以标示2位数字。
月、日应标示2位数字。
日期的标示可以有如下形式:o2023年3月20日;o20230320;2023/03/20;20230320;o20日3月2023年;3月20日2023年;(月/日/年):03202321;03/20/2023;标示日期时使用“见包装”字样如包装体积较大,应指明日期在包装物上的具体部位;如是小包装食品,可采用“生产日期见包装”、“生产日期见喷码”等形式。
外国保质期日期格式
国外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般是日/月/年的标注习惯,所以和我们平时习惯的倒过来就可以了。
而且,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食品必须要有中文标识,进口的食品会用中文明确的告知日期标注方式,例如下面这种方式:生产日期(日/月/年):02/02/2016,保质期至(日/月/年):
01/02/2018。
失效日期在同一天计算。
产品的保质期是指生产者提供的产品的最佳食用期限,一般标注在限定使用时间的产品上。
在保修期内,产品制造商应当对符合相关标准或明示保证的质量条件的产品质量负责。
然而,保质期并不是鉴别食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
由于储存方法、环境和其他问题,食物可能会过早变质。
一旦买到过期食品,可以直接找商家的客服索赔。
一般情况下,很多商家为了避免打扰工商局,会主动给消费者合理的索赔。
如果不理赔,直接打12315或者12345。
这是正规的投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