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发展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高层建筑给排水文献综述范文# 高层建筑给排水文献综述。
一、引言。
咱们今天来唠唠高层建筑给排水这事儿。
你看那些高楼大厦,一栋比一栋高,里面住着好多人或者有好多公司办公。
这时候,给排水要是出了问题,那可就乱套了。
就好比一个人,水就像血液,排水就像排泄,要是这两样不顺畅,人能舒服吗?大楼也一样啊。
所以这高层建筑给排水可是相当重要的。
二、给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 (一)供水系统。
1. 水源。
高层建筑的水源一般来自城市的市政供水网络。
但是有时候,光靠市政供水可不够,特别是那些超高层的建筑。
就像一个特别能吃的大汉,市政供水就那点量,根本填不饱大楼的“肚子”。
所以呢,很多高层建筑还得有自己的储水设备,像水箱之类的。
有的文献提到,储水水箱的设置位置、大小和材质都有讲究。
位置得合理,要考虑到供水压力和防止二次污染等问题;大小要根据大楼的用水量来定,不能太大浪费空间,也不能太小不够用;材质要保证水的质量,不能让水在水箱里变得脏脏的。
2. 加压设备。
因为水要送到很高的楼层,靠重力是不行的,就像你想把一个东西送到高楼顶,光靠扔肯定扔不上去,得借助工具。
在给排水里,加压设备就是这个工具。
水泵是最常见的加压设备。
不同类型的水泵适用于不同的工况。
比如说,有的水泵适合小流量高扬程的情况,就像小而精的助力器,专门给高层供水;有的适合大流量低扬程的,可能就负责给大楼低层供水。
而且,水泵的控制方式也很重要。
一些文献提到,现在有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大楼的用水情况自动调节水泵的运行,这样既节能又能保证供水的稳定性。
# (二)排水系统。
1. 污水排水。
大楼里产生的污水可不少,从厕所里的排泄物到厨房的废水,都得排出去。
污水管道的设计就像一个精心规划的高速公路,要保证污水能够快速、顺畅地流到污水处理设施。
管道的管径大小要合适,如果管径太小,就像小胡同里走大卡车,容易堵塞;管径太大又浪费材料。
而且,污水管道的坡度也很关键,要有一定的倾斜度,才能让污水靠重力自己流下去。
城市建筑┃学者论坛┃U RBANISM A ND A RCHITECTURE ┃S CHOLARS ,F ORUM28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综述Building Water Survey of Energy and Water Saving Technologies■ 刘金凤 ■ Liu Jinfeng[摘 要] 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1/ 3, 而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因此,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能。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自己在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从供水系统设备的合理配置、节水器具使用、热水的能源选择、管材阀件设计选用、管道铺设工艺等方面论述了给排水节能技术,提出了一些给排水设计的思路和建议,旨在与同行学习交流。
[关键词] 建筑物给排水 节能节水技术 应用方法[Abstract] Th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s 1/ 3, while China is a relativ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ountry, therefore, to the drainage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water-saving techn- ology has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 Based on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i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problems encountered, from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equipment rationally, water-saving appliances use, hot water energy selection,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pipe valves, pipe laying proces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drainage design, aimed at and peer learning exchanges.[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ergy and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ethod引言能源短缺、水资源紧张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在全球平均水平以下,这不仅延缓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对人民正常生活带来了影响。
论述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引言现代建筑功能越来越多,其对水资源的应用量也随之增加,而这其中有很多水资源都没有得到恰当好处的应用。
比如超压出流,使得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卫生器具使用不当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管道阀门等出现了泄露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建筑节水节能工作异常艰巨。
为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确需要应用节水节能技术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一、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意义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人认为能源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如果说经济发展是带动社会进步的机器,那么能源就是这部机器的发动机,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很多的企业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对水资源及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及破坏。
同时建筑给排水节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情况来看,因为人均水资源短缺,很多地区的居民都不能保证最低的用水需求,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水资源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缺少地区的用水压力,从而提高水资源稀少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
二、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存在的问题(一)、隐性水资源浪费严重所谓的隐性水,笼统而言就是隐含在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量。
在目前的商品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例如某些生产商为了节约设备投资成本,使用生产设备老旧等问题,会造成超额定量水,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经过调查研究,我国隐性水資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很多相关单位并没有认识和注意到这一问题,浪费水资源的同时,也给这些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生产成本。
(二)、配水点水压过大及设备缺陷造成的浪费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静水压力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而卫生器具的最佳用水压为0.15~0.20Mpa,大部分处于超压出流。
2024年建筑给排水总结范本
建筑给排水是指建筑物内部的水电设备和管道系统,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卫生间设备等。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对2024年建筑给排水总结的范本:
1. 系统智能化:2024年建筑给排水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传感器,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
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节能环保:建筑给排水系统在2024年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如节水器、能耗监测系统等,有效降低能耗和水资源浪费。
同时,排水系统采用高效过滤和处理设备,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3. 新型材料应用:2024年建筑给排水系统将更多地采用新型材料,如塑料管道、不锈钢管道等。
这些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压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 水处理技术升级:随着水资源的减少和水质的恶化,建筑给排水系统在2024年将更加注重水的处理和净化。
采用先进的膜分离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保证供水的安全和卫生。
5. 智慧消防系统:2024年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消防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喷淋系统等,可以
实现快速、准确的火灾报警和灭火。
同时,消防系统与建筑智能化系统相互连接,可以实现楼宇自动疏散和灭火控制。
总之,2024年建筑给排水系统将更加智能、节能、环保。
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建筑物的舒适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是现代建筑的核心环节,其发展与进步对建筑质量与住宅舒适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将分析当前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一、技术现状1.给水管道技术: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水管道材料也得到了大幅升级。
目前,PEX管、PPR管等具有优异性能的管材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并且采用特殊的连接法,比如热熔和扫描连接,使管道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大大提高了管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能。
另外,管道净化也是一个热门话题,针对水垢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管道内壁处理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的成熟度相对较高,成品化处理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如膜过滤和生物反应器等。
新技术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去除污染物的材料,如纳米材料、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性材料等,这些材料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净水效率与反应稳定性。
3.热水器技术:现代热水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稳定性和安全性,许多厂家都在强调这两点。
现有的热水器多采用液晶屏幕显示,同时拥有多种保护安全功能,如防漏电、过热保护、防高压等。
另外,热水器声音越来越小,也对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舒适度。
4.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为了节约水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雨水的收集利用。
市面上出现许多高效的雨水收集系统,如屋顶、地面、中央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用于浇灌、洗车、甚至是小区绿化等地方,大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技术发展1.智能化:随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产品的飞速发展,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智能化也逐渐成为了可能。
未来,大型物联网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建筑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智能楼房等相关技术也将蓬勃发展。
2.高效化:建筑给排水系统必须要满足越来越高的节能效果,新技术将会更加注重管道的失效率、采暖设备的稳定性、清洁能源等方面,未来发展趋势必将是以高效为目标。
3.环保化:环保将是未来建筑给排水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新技术将把环保作为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简述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节能环保的不断重视,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趋势。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排放废水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如何实现给排水设施的高效安全运行,降低能耗浪费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太阳能光伏技术是一种清洁节能的技术,可以转化光能为电能或热能,具有易维护、免费、永久使用等优势,广泛应用在建筑中。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太阳能光伏技术可以用在水泵、供水和污水处理设备及蓄热水箱等设备中。
通过光伏电池板收集阳光能源,将得到的电转化为机械能,就可以为水泵和污水处理设备提供动力。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使其运作更加节能高效,降低了电费支出。
二、节水供暖技术的应用节水供暖技术是指采用有效的节水供暖设备,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供水量。
现代建筑中常常采用地源或空气能源热泵等供暖方式,减少污水排放同时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能源消耗,改善了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三、智能化自动化供热系统的应用智能化自动化供热系统是指采用计算机程序和智能传感技术,将供热系统自动化,在保障供热质量的同时实现能源节约。
在给排水系统中可以安装智能化水泵系统,水泵可自动调节水流、输出流量,实现智能供水,能够减少供水时的强度,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源费用的效果。
四、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传感器技术是指通过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将这些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出来。
在给排水系统中,传感器可以检测供水流量、水压、水温等重要参数,并及时将数据回传到控制中心,在运行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泵和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从而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总之,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现代建筑的质量、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浪费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显著的贡献。
未来,更多创造性的节能技术将不断涌现并投入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加美好的环境和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到来。
论述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筑给排水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关系到建筑物的供水、排水和排污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给排水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排水技术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并且,建筑给排水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推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来满足建筑物的非饮用水需求,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也受到法律法规的引导和规范。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供水、排水和排污的安全和可靠,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对建筑给排水技术进行了规范。
例如,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计规范》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文件对建筑给排水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供水、排水和排污的安全和可靠。
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还受到科技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给排水设备和系统不断涌现。
例如,智能化的给排水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自动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一些新材料的应用也为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高性能塑料管道的应用使得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还受到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技术也趋向于更加环保、节能和可持续。
例如,在建筑物的排污处理方面,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和分级处理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一些新型的节水设备和节水措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低流量冲水器和自动感应水龙头等,这些措施在减少建筑物的用水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节能技术综述【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城市严重缺水且浪费水的现状,提出了在给水支管上装设减压阀、减压孔板等技术措施以达到控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量,减少隐形水量的浪费;选择建筑供水最佳方案。
区域集中设置消防水池及加压供水设备减少运行成本和优化建筑热水系统的节能方法。
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业也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对能源的节约。
这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生活的普遍问题。
城市缺水尤为突出。
尽管如此, 城市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却十分普遍。
因此,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建筑给排水中推广和研究节水节能技术, 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建筑给排水专业人员应尽的职责。
1 生活给水系统超压减压的措施的论述按规定,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后, 部分卫生器具仍然存在配水点水压偏大的问题, 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 超出额定流量的那部分水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 这种水量的浪费常常不被人们注意。
给水系统分区后, 各区最低层配水点的静水压力常为 300k pa~400k pa,这一压力的限制, 也只是考虑防止给水配件承压过高而设定的, 并未考虑超压出流所带来的水量的浪费。
设计流量计算时, 一般以卫生器具流出水头为 20k pa~30k pa为前提所得的卫生器具为额定流量。
所以, 如果不采取减压措施, 则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是额定流量的 4~5 倍, 因而造成水量的浪费, 这种水量的浪费是在人们毫无察觉和认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 把它称之为“隐形”水量浪费。
由于水压过高, 管路系统还容易产生噪声和振动, 致使管路破裂和损坏, 漏水量亦随之增加。
为了减少上述“隐形”水量的浪费,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时, 竖向分区后还应注意低区的超压问题。
2024年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节能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建筑给排水作为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其节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主要体现在水的加热、输送和排放过程中。
节能设计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还能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通过合理的节能设计,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整个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当前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节能技术的研发、节能标准的制定以及节能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其中,节能技术的研发是研究的重点,包括新型节水器具、智能控制系统、热能回收技术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高效化的节能技术被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
然而,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给排水节能设计缺乏针对性的研究。
其次,部分节能技术的成本较高,难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此外,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节能效果评估方法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
三、主要节能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优化给水系统设计:合理确定给水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参数,避免超压供水和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采用分区供水、减压供水等方式,减少供水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选择节水器具: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件,如节水马桶、节水淋浴头等,降低用水量。
采用热能回收技术:通过安装热交换器、回收装置等设备,将排水中的热能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引入智能控制系统:运用现代控制技术,如变频调速、定时开关等,实现对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实现节能降耗。
加强用水管理:建立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提高用户的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负责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现状分析1. 技术水平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在给水方面,新型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使得给水管道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不仅能够确保供水的质量和数量,还能够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排水方面,新型的排水设备和排水系统的应用,使得排水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环境的要求。
2. 绿色环保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在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智能雨水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城市面源污染;污水处理设施的更新换代,使得污水处理更加高效、节能和环保。
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的绿色环保发展方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3. 安全可靠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安全可靠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在现状分析中,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在安全可靠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新型的给水管道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压性和耐腐蚀性,排水系统的智能监测设备能够对排水管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保障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给排水系统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故障诊断,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未来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明显,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2. 节能环保节能环保一直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不例外。
未来,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将会更加注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给排水系统的能源供应,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设备,都将成为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
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及发展说到建筑中的给排水系统,咱们常常会想到那些冷冰冰的管道和水龙头,觉得它们只是“默默无闻”的存在,没啥特别的嘛。
可实际上呢,它们可不简单,尤其是在节水节能这个话题上,建筑给排水系统可真是大有作为。
现在啊,节水节能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建筑领域也不例外。
毕竟,水电气这些东西,咱们每天都要用,用得多了可不便宜。
咱们又不是大海捞针,水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水节能,已经是个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了。
你可能会觉得,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和节能有什么关系?这不就是管道走水、排水一套,像家里的水管一样嘛。
其实不然,节水节能的技术可是深藏在这些管道之中的。
咱们来聊聊水管里那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节水器。
说起节水器,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哎呀,不就是那个水龙头上挂的玩意儿吗?”没错,就是它!这玩意儿不大,但它的作用可不小。
装上它之后,水流的量可以控制得特别精准。
以前呢,大家洗个手,水龙头一开,水就哗啦啦地流,像是水池子打开了个大水龙头。
结果呢,一盆水得用好几分钟,浪费多了,自己没感觉,地球妈妈就哭了。
现在有了节水器,水流变得温柔了许多,不仅洗得干净,水也少了,真是一举两得。
再说到热水系统,咱们家里冬天洗澡,热水器也绝对是个“大功臣”。
不过,传统的热水系统,在建筑里可常常出现“热水跑不完”的情况。
咋回事呢?水一开,热水管道里那堆热水总得等一会儿才能流出来。
你想象一下,原本只需要几分钟的热水澡,结果水一开得等好几分钟才有热水,这时候水管里的冷水就都白流了,浪费得不忍心看。
现在啊,很多建筑都开始使用“循环热水系统”,这种系统聪明得很,能把热水管道里那一部分冷水快速排掉,热水一开就能有。
这不仅省水,还省了热水器的能量,好多家庭已经开始装这种系统了,既环保又省钱,真是“好马配好鞍”。
节水节能不止是这些小配件的事情,整个建筑设计中也能做到节能。
比如说,很多现代建筑的给排水系统,都采用了“雨水回收系统”。
论述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筑给排水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主要作用是对建筑内部的水源进行调节、分配和排放,确保建筑内部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并避免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给排水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1.技术设施完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大型建筑中已经建设了新型的给排水处理设施,确保了建筑内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环保意识增强近年来,国家、企业和个人在环保问题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许多建筑物中的给排水处理设施也纷纷进行了改造升级,从而使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3.新技术应用现在,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到了许多新兴领域,例如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等。
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给排水技术更加智能化,并且更好地符合现代社会节能环保的理念。
二、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趋势1.节能和环保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给排水技术将更注重于节能和环保,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美好环境的需求。
节能将会成为这项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2.智能化发展智能技术将会让建筑给排水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
智能给排水系统可以更好地解决管理难题,从而确保建筑内的水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
3.网络化管理由于现代的城市建设往往是高层、集中、密集的,因此在对其进行给排水管理时,网络化的管控模式会加速得到广泛应用。
网络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管理建筑的用水情况,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建筑内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积极推广新型技术随着新型建筑工程设施的出现,各种新型的建筑给排水技术正在不断地被推广和应用。
例如采用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建筑给排水技术在未来会更加优化。
总之,建筑给排水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该技术将更注重于节能、环保和智能化,并且通过不断推广新型的技术,让建筑给排水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完善。
略述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0.引言我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和资源都很丰富的大国,可是也是资源大量消耗的国家。
建筑给排水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在社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建筑节能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与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很重要的战略就是给排水的节能设计[1]。
在对于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时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但要考虑用水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也要考虑到节能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意义1.1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具有环保作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我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水资源缺少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个问题是要全人类一起面对解决的。
在建筑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所以在建筑中进行给排水设计师非常必要的。
环境保护问题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而节约用水以及对污染物排放物的减少是很具有环保意义的,对这项技术进行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2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可以增加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出现首先就是可以节约能源,创造能源效益,对于这种能源效益通常是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企业在施工中如果应用节能设计施工可以取得社会上人士的良好的印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可以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建筑机会,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2.1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技术问题在现阶段我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超压出流会严重浪费水资源,超压出流会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的威胁,给水系统一旦无法正常运转就会对整体的用水情况造成恶劣的影响。
超压出流的实现没有任何的使用效益,由于这种现象浪费了特别巨大的水资源。
其次就是热水系统的钢管循环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综述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在日益凸显的社会污染问题,使得水能源问题越来越紧张。
而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环保技术,可大大地节省很多能源、原材料等等,这不仅积极响应了我国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还积极践行了“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文就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节能技术;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引言在水资源的利用当中,建筑能耗约占据整个社会能耗的1/3。
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以及人们节水节能意识的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无论从供水系统设备的合理配置、节水器具使用还是管材阀件设计选用和管道铺设工艺等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需求和发展潜力,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建筑给排水系统概述近年来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快速增多,建筑设计技术和系统也日趋复杂化。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等构成,其中民用建筑给水系统又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组成。
建筑排水系统则包括了生活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及中水系统收集及处理系统。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要求,设计中所面临的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同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设计原有的设计理念及理论基础已不能满足现代发展要求。
并且随着科技进步,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
因此为解决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就要求建筑给排水设计也要将节能技术贯彻到系统设计的过程中。
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在节约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实现污水的二次利用,进而更好的保护环境。
2.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需要不断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其中水资源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许多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对节能方面不够重视,从而造成建筑出现较大的能源浪费。
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发展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日益消耗,节能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主题。
而城市建设对于能源的消耗尤为突出,而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很大,从建筑给排水方面进行节能,成了一个的一个研究课题。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给排水对电力依赖程度高,因此,主要通过节电来实现其节能。
要想实现建筑给排水节约用电,就必须要选择好符合实际要求的系统设备,设备及器具的节能一定要设计好,设计是实现给水加压和热水的制备节能的两大非常主要方式。
1给水加压节能
给水加压实现节能,主要依靠供水泵的高效工作以及给水管网络的完善。
变频供水技术以及管网叠压或无负压供水技术的应用,使其实现成为可能。
1.1变频供水
变频供水技术依赖于变频技术的发展,其根据给水管网的用水流量变换频率,调节水泵的转速,这样使得供水泵在运行的时候始终保持高效。
建筑供给水的高峰时段用水负担高,相应非高峰时段供给水负荷低,将变频供水技术应用于这种用水负荷变化大的情况,其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因此,变频供水被公认为一种十分有效的的技术,也是近年来建筑给水中主要的节能技术之一。
1.2无负压供水
经济的发展造成环境的污染,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出行,低碳消费已经成为全国所有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管网叠压供水这种节能低污染的技术逐步发展并在近些年流行起来。
该技术不要求在供水泵房中设立水箱,而是通过“管网叠压”的供水机群直接从市政网处吸水,叠压,再供水。
因此,不用额外建造水房,占地更少,无二次污染,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技术。
其设备组成包括:稳流罐、供水泵机群、自动控制柜以及压力传感器等。
其工作原理如下:1.市政网供水进入稳流罐,稳流罐出来的水作为供水泵的流入水。
2.当p1p2时,就会形成叠压供水。
在叠压供水过程中,稳流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用水高峰期,若p1<p2,可以用稳流罐内的水补充水源。
而为使得市政网不产生负压。
此时稳流罐打开负压消除装置,是空气进入罐内,消除里面的真空环境。
高峰期之后,装置关闭,补充水入稳流罐,叠压供水状态恢复。
可见,稳流罐在管网叠压供水技术中的关键作用有以下三点:1.减小供水的压力波动;2.存储一定水量,以补充水源;3.防止负压产生。
在追求低碳环保的趋势下,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热水制备节能
生活中离不开热水,传统的通过烧煤、烧煤气或通过电来热水的方式能耗多,不环保。
在追求低碳环保的今天,“自然能”的利用成为一大趋势,随之孕育出来的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利用。
其中,
在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方面,主要有太阳能热水技术、热泵热水技术和多热源组合技术。
2.1太阳能节能
太阳能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1.无污染;2.取之不尽用之不竭;3便于利用;4.热转换效率高等。
为充分利用好这一清洁能源,我国发改委曾将太阳能热水器的强制推广了工作实施方案。
截止到2012年,中国已经生产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太阳能设备,并且太阳能设备的使用数量在世界排在第一位。
太阳能热水技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成熟的一项太阳能利用方面的技术。
而其中最为成熟的当属太阳能集热器技术。
随着太阳能集热器的推广,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型化、集中式的发展成为太阳能热水技术的前进目标之一。
因为设备的集中管理与设置,管道的统一配置,可以在提高供水可靠和稳定性的同时,节约建设和管理资本。
2.2 热泵热水技术
大自然提供的低品位热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能源。
但这种热能因其温度与周围环境相近,难以被直接收集利用,因此需要用特定的装置将它们收集并且将温度提高,一使其能够应用于建筑中去。
由此,热泵这种将热能放大的设备应运而生。
热泵制备的热水的热量=压缩机输入的大部分功+从环境中吸收的热。
通过这两者结合的方式,将水加热。
相对于电能加热来讲,热泵更加节能,因此,热本曾被冠名为“热放大器”。
热泵主要应用于酒店,学校,
企业等大型而集中的热水供应建筑中。
因为热泵能够满足其用水量大,用水时间段集中的特点。
2.3多热源组合技术
建筑热水制备有几种比较常用的组合方式,第一种就是将我们日常用的太阳能加上电力设备组合;第二种是采用热泵再加上电力设备的组合。
上面两种组合能够很好地降低电力的消耗,但这种组合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首先太阳能的使用必须要有好的条件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应,一旦条件不符合,那么就要消耗很多的电力来维持。
电力和热泵的组合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当热泵效率较低时,也同样会消耗大量的电力来维持系统的运转。
从上面可以看出,单纯采用一种组合是无法达到要求的,我们可以将上面的两个组合进行再组合。
这样就能够使得太阳能、热泵以及电三者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使得热水系统保障性得到很大提升,对电力的消耗也会降到最低。
上面的组合在重庆大学设建筑设计学院已经开始在研究,并且已经制造出了实物,实践操作后发现这个比单纯的“两人组合”节约了更多的能量,并且这个组合还非常环保。
当然将上面两套系统组合使用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目前的情况下来说,组合系统的费用过高。
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组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并不是所有场所都适宜于这个组合。
2.4废水热回收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如何将废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门。
我国在前年实施的建筑物节能标准中,就已经明文规
定将废水中的热量回收作为热水系统的首选热源。
将废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不仅节约能源而且环保可行。
废水热回收的方式有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的水温来采用不同的方式。
一般来说,热水系统会设计好一个水温,当我们使用完的废水水温超出设定值之上很大时,回收的方式就相对比较容易,用换热器就可以将废水中的热量回收回来。
另外当使用完的废水温度和设定值很相近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热泵将废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具体操作方法不再详细论述。
对废水进行热回收也必须要考虑实际情况,要核算回收成本,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当第一时间选择那些废水温度高、废水量多的废水进行热量回收。
如炼钢厂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滚烫的热水,对这些热水进行回收就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这些废热的回收可以直接用于企业自身,例如加热工厂员工用的生活用水。
再举例来说,天津有一个废水处理公司就是通过回收废水中的热量来给员工提
供暖气,这样做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电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其它节能技术
3.1减少废水的加压排放
建筑设计中应当尽量少利用加压措施来排放污水、废水以及下雨时落在地面的雨水。
设计师应当尽可能使得这些废水都通过重力进行自我排放,如果需要进行加压提升,则每天排放废水的量越大,耗费的能量就越多。
因此,要尽可能的使废水依靠重力作用排放,这样可以减少加压所带来的电能浪费。
当然不能一味为了节约而强行完成,必须在满足建筑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让废水自行
排放。
3.2节水
节约能源就是要减少能源的消耗,上面的太阳能和电力设备组合等都可以达到效果。
节水对节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生活用水量下降,可以使得加压设备提升的水的总量降低,这样设备就少做了功,同样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可以说节约用水就是节约能源的消耗。
一栋建筑节水可以节能,一个城市节水可以节约更多的能量,不仅有利于当代也有利于后代子孙。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各类节水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建筑中使用节水型水龙头、这样的水龙头设计了不同档次的冲水阀。
如我们常见的厕所中的冲水设备,都有两个冲水阀,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冲水阀,从而节约了水的使用。
另外还有红外线感应水龙头,这样只有当手靠近时才出水,手移开就停止,这样做避免忘记关水龙头或者没有关好所带来的水资源浪费;第二种方法也比较常见,就是安装水位报警设备,一旦水位高于一定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且关闭进水阀,这样也能够达到节水的功能;第三、采用环有关机构鼓励使用的节水型冷却塔,可以将水重复循环利用;第四、洗车房、游泳池等采用循环水处理系统,降低补水率等等。
3.3其他
广义的节能包含很多的内容,除了上面利用太阳能节电,利用设备节水等措施外,对建筑设计中材料的节约也都是广义节能的范围。
如,减少管道、电线的使用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巍峰,孙新会,李维炜.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j].科技信息.2011(18)
[3]耿琳燕.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8)
[6]周艳芳.住宅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和节水技术的应用[j].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
[9]耿华.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及施工中的质量问题[j].科技创
新导报.2011(01)
[10]许锋.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节水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
作者简介:朱阳春(1981、11—)男,重庆市人,硕士,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工程师,从事职业:建筑给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