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和污染,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就建筑节能的实践和技术方法,针对建筑节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一、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1. 采用适宜的建筑方案和设计理念: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应采用适宜的建筑方案和设计理念。
比如,在建筑的形状、方向和朝向上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如应该根据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合理地设置建筑的立面朝向和采光方向,这样可以利用自然光线和热能资源,减少建筑面积的能耗。
2. 采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选择高质量、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
同时,在墙体、屋面、门窗和外墙防水方面也应采用适宜节能降噪的材料,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隔音效果。
3. 设计采光和通风系统: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房间的布局和朝向,设置适宜的采光和通风系统,在保证房间舒适度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和室内污染。
4. 选用适宜的暖通设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选择适宜的暖通设备和冷却设备,科学合理的设计管道布局,提高通风和气候控制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效果。
二、建筑施工阶段的节能措施1. 合理的建筑施工计划:在建筑施工阶段,应制定合理的建筑施工计划,提前进行项目管理和计划任务分配,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和材料损耗的最小化,降低能耗和成本支出。
2. 采用新型施工技术和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新型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建设质量。
例如采用薄壁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流程,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
3. 严格的节能控制和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管理和控制消耗能源和材料的使用,降低能源浪费和污染。
实施节能措施和环保政策,推进领导和员工的节能意识,建立和完善节能政策和管理体系。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建筑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全球总能源消耗的40%,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建筑密度和能耗占比更大。
因此,建筑节能是实现能源节约和减排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带来更洁净、更高效和更环保的建筑。
1.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是建筑节能中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通过降低墙体的导热系数,减少建筑的传热量,降低能耗并达到保温的效果。
目前主要采用的保温材料有岩棉板、聚氨酯、挤塑板等。
其中,挤塑板因其导热系数低,强度高,容重轻和防水性好而被广泛应用。
2. 隔热玻璃和窗户建筑玻璃及窗户是建筑能耗中的主要部分。
建筑隔热玻璃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能够减少外界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并提供隔音效果。
此外,可以加装中空隔热玻璃和框料两用窗户等,进一步降低窗户的导热系数,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3. 可再生能源设施可再生能源设施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
它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以减少使用传统的化石燃料,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房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都是可再生能源设施中的常见设施。
4. 独立式建筑物(Passive House)设计独立式建筑物是一种通过设计方法达到最低能耗水平的建筑物。
其设计理念就是在无需机械设备的辅助下,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来避免能量损失。
例如,构建房屋的在结构中加入热桥,设计合适的通风口,以及使用优质隔热材料等。
这一建筑节能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以上是关于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的综述。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对未来的能源需求和减少环境污染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应该成为今后建筑设计和建造的重点之一。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2、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3、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4、两层商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5、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探析全文总字数:20292 字篇一: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摘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建筑节能的热力学原理和主要的施工方法,从供热规划、调节水力平衡、降低热损失、推广分户计量等方面,阐述了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能耗,节能技术,供热系统,热力学原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既有建筑加上每年新建房屋带来的建筑能耗总量是相当可观的。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民建属于高能耗类建筑,其单位面积的采暖耗能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新建住宅的3倍以上,加上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使得建筑节能产业在我国的潜力巨大。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民用建筑在其使用当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建筑体现的功能性能耗,例如制冷、供热、给排水、建筑照明、家用电器、通风、后勤补给等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供暖、制冷、通风这三项的能耗量,几乎可以占到总建筑耗能的2/3左右。
建筑节能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而且对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筑能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资源相对缺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老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购了空调等设备,住宅越来越舒适的同时,所消耗的能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建筑保温隔热性、气密性相对较差,供热系统效率也不高,这样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巨大的能源浪费在冬季供热期间加重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这个矛盾现在已经十分突出,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于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部分人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都有了较强的意识,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比较陌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也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而且各地政府对此重视程度不同,也导致了此项工作长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探讨在当今社会,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如何在设计阶段就引入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建筑师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被动式节能技术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益的节能手段,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利用自然能源和环境条件,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这种技术不需要复杂的机械和电气设备,而是依靠建筑自身的特性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节能效果。
一、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建筑物理学和热力学的知识。
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设计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技术、低成本:被动式节能技术不需要高端的技术和昂贵的设备,主要依靠建筑设计的优化和自然能源的利用,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2、高效节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舒适健康:通过合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能够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4、可持续性: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合理的建筑朝向和体形系数建筑的朝向和体形系数对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朝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冬季的采暖需求和夏季的制冷需求。
例如,在北半球,建筑朝向宜选择正南或南偏东、南偏西一定角度,以保证冬季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夏季能够避免过多的太阳直射。
同时,优化建筑的体形系数,减少建筑的外表面积,降低热量的散失和吸收。
2、高效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其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能源消耗。
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
现代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代建筑中的节能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详细探讨现代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现代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在外墙表面设置保温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二)门窗节能技术门窗是建筑物热量散失的重要部位,因此门窗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建筑能耗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门窗节能技术包括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中空玻璃、LowE 玻璃等。
断桥铝合金门窗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中空玻璃和 LowE 玻璃则能够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
(三)屋面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主要包括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和设置通风隔热层。
在屋面上铺设保温隔热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
设置通风隔热层则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屋面的热量,降低室内温度。
(四)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太阳能光伏发电则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五)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技术。
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的热能提取出来,用于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六)自然通风与采光技术自然通风和采光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手段。
建筑节能工程控制方法与措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建筑节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和生产效益。
而建筑节能工程控制方法与措施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讨这方面的知识。
一、建筑节能工程控制方法1、能源使用评估技术能源使用评估技术是一种对建筑内能源消耗量进行分析、评估和加以控制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对建筑内部空间、墙壁、窗户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发现能源浪费现象的产生以及如何改善,从而有效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
2、热传导系数的控制热传导系数是衡量热量传递过程的参数之一,它可以反映建筑材料的绝缘性能。
通过控制建筑热传导系数,可以减少建筑物内部的能量流失,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建筑材料的选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建筑热传导系数。
3、室内照明控制室内照明是建筑内能源的主要消耗之一。
节能的室内照明控制方法主要有:利用自然光照、选择适合的灯具以及采用可调节照明系统等。
这些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室内能源的消耗,还可以提高室内工作和生活质量。
4、建筑外部隔热措施建筑外部隔热措施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当的隔热建材、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采用隔热系统等,将户外热量隔离在建筑外部,从而减少建筑物内部的能量流失。
这样可以提高建筑整体的能源使用效率。
二、建筑节能工程控制措施1、高效节能设备的使用在现代社会中,高效能的节能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使用更加高效节能的设备,可以降低建筑内部的能源消耗,从而提高节能效果。
2、减少建筑的空调使用量建筑内部的空调是当前影响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建筑节能工程控制措施之一就是尽可能减少空调的使用量。
可以通过开窗通风、降低冷却温度、降低室内照明亮度等方式来降低空调使用量。
3、采用太阳能建材太阳能建材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产生能量。
近年来,太阳能板、太阳能瓦等建筑用太阳能建材逐渐广泛使用,它们不仅节约了能源成本,还大大减少了烟尘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建筑节能技术的措施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当今世界面临碳排放压力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备受追捧的领域。
建筑节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能源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系统、建筑节能材料等方面的措施。
一、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1. 建筑定位和设计建筑的定位和设计应该有充分考虑建筑法线与日照角度的关系,利用日光进行自然采光和加热。
2. 建筑外墙保温建筑外墙保温是提高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
应选择良好的建筑保温材料,如聚苯板、聚氨酯板等。
同时,墙面颜色应该避免选择深色,因为深色墙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更多,对建筑的影响更大。
3. 空调节能在空调的设计方面,应该使用低噪音的空调系统,并且实现采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实现空调节能的目标。
4. 照明节能采用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的照明系统可以大大节约能源、人力和财力。
二、建筑节能系统中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1.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利用地下温度稳定的特点,地下温度稳定在12℃左右,使用地热能源可以降低供暖、制冷成本,实现整个建筑的热量交换。
2. 智能化节能系统智能化节能系统采用高效率、主动式节能方法,把建筑的节能技术和自动化控制全面整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效率和环保效益。
三、建筑节能材料中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1.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降低能源成本。
2. 低碳材料选择低碳材料可以降低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对于建筑节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促进了环保。
3. 高强度、轻质型建筑材料高强度、轻质型建筑材料可降低建筑自重,减小地基压力,可以减少地基施工投入并提高建筑的地震抗震性。
同时也可以设定合理的建筑设计,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和标准,建成更加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的建筑。
结语建筑节能技术应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科学的节能系统以及突破性的建筑节能材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建筑节能的施工技巧及技术措施随着全球能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建筑节能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筑节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节能的施工技巧和技术措施,帮助减少能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一、高效保温材料的使用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通过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的能量流失。
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等,将其应用于墙体、屋顶和地板等部位,形成高效的保温层。
同时,还可以采用双层、三层玻璃等保温窗户,减少能量的散失。
二、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装智能感应设备、自动调控器和传感器等,对灯光、空调、供暖等系统进行精确的控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利用感应器自动关闭不需要的灯光和电器设备,设置适当的温度范围,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情况,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通过在建筑中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设备等,就能够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提前规划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将太阳能热水进行集热和储存,供给建筑内的热水使用。
四、科学的采光设计采光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建筑时,应根据建筑的方位和周围环境来合理设置窗户和天窗,以实现良好的日光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光导管等技术手段,将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通过科学的采光设计,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能提高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
五、推广绿色建筑认证绿色建筑认证是鼓励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重要途径。
施工单位和业主可以选择参与绿色建筑认证项目,通过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设计和施工,获得相应的认证和荣誉。
绿色建筑认证既能够提升建筑的市场价值,又能够推动行业发展,激励更多的建筑参与节能环保工作。
结语建筑节能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探讨
摘要:建筑节能采取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并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等措施,尽量应用节能技术措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节能意义建筑节能措施建筑经济效益
近年来,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并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同时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尽量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以获得理想建筑节能效果。
1.建筑节能的几点措施
1.1 合理确定平面形状及朝向
选择建筑物合理朝向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
同样形状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
比如一个长宽比为4:1的建筑物,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增加约70%。
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在东西朝向的房间、或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屋顶的顶层房间。
空调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这样外表面积小,冷负荷小,能耗也越小。
1.2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及控制体型系数
对于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物,空间布局应比较开敞,开较大的窗口以利于自然通风。
而设有空调系统的建筑,其空间布局应紧凑,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减少空调负荷。
体形系数指建筑物外表面积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之比值,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
研究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约增加2.5%。
因此从节能角度,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
但如果出于造型和美观的要求需要采用较大体形系数时,应尽量增加维护结构热阻。
1.3 绿化对节能建筑的影响
绿化能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少城市大气污染,降低噪声,遮阳隔热,是改善居住区微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1.4 增强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改善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冷热负荷。
可采用玻璃棉、聚苯乙烯板等保温材料,也可采用双玻璃、顶层架空隔热层等空气间层以起保温隔热作用。
1.5 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个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节能效果。
在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复合墙体围护结构,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新材料。
1.6 尽量减少门窗面积,提高门窗气密性,使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
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积约占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的30%,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其中传热损失为1/3,所以门窗是外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
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建筑物的耗冷可降低8%左右,因此设计中应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
通过改进门窗产品结构提高门窗气密性,防止空气对流传热,而加设密闭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如塑钢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同时还要注意玻璃的选材。
玻璃窗的主要用途是采光,但由于玻璃窗的耗冷量占制冷机做大负荷的20~30%,冬季单层玻璃窗的耗热量占锅炉负荷的10~20%,因而控制窗墙比在30~50%范围内时,窗玻璃尽量选特性玻璃,如吸热玻璃、反射玻璃、隔热遮光薄膜等。
1.7 合理控制窗墙比
窗墙比是窗洞口与墙的面积比值,增大这两个比值不利于空调建筑节能,应尽量减少空调房间两侧温差大的外墙面积及窗的面积。
通过外窗的耗热量占建筑物总耗热量的35~45%,故进行前期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室内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墙比是很重要的。
一般北向>25%,南向不>35%,东西向不>30%。
1.8 建筑节能中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价廉,对生态平衡没有任何影响。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在 3.3×103~8.4×106kJ/(m2·年)之间,相当于2.4×104亿t标煤。
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h,日照能量在5×106kJ/(m2·年)以上。
我国西藏、青海、
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除四川盆地、贵州省资源稍差外,东部、南部及东北等其他地区为资源较富和中等区。
在建筑中加强太阳能的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太阳能可以为建筑供暖、供热水、供电,甚至能够提供建筑物的全部能量。
我国北方被动太阳房采暖节能60%~70%,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可节约20kg~40kg标准煤,有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
节能建筑由于使用了节能材料,往往会增加初期投资,使建设费用增加。
但从能量效率方面分析,节能建筑有着非常可观的效益,并能在一定的年限内回收节能投资费。
而且,在节能收益和节能投资平衡后,节能建筑就进入了纯收益期,在使用周期内可节约大量费用。
从一些节能试点小区实际情况分析,住宅建筑节能投资增加额/住宅建筑本身的造价=6/1。
与此同时,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可以节约锅炉供热设备和采暖系统建设的投资,并且在建成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支出,节约运行管理费用。
试点表明,节能建筑的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年~7年左右。
结束语:
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应值得全社会重视,北方地区能耗较大,推广和使用节能建筑必将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