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件外观缺陷图片及原因分析与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17.40 MB
- 文档页数:10
注塑常见外观缺陷及解决方法一.注塑常见不良缺陷:缺胶、缩水、熔接线、射胶纹、光泽不一致、黑点、溢边、翘曲变形、料花,银纹、拉模,烧焦、冷料、气泡等以上缺陷成因:模具温度,冲孔刀、流道温度,注射速度、注射压力,保压力、保压时间,转换点,锁模力、冷却时间,炮筒温度、塑化时间、塑化速度,背压等二.解决方法:(一)熔接线(Weld line)熔接痕是由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熔融树脂前端部分被冷却、在结合处未能完全融合而产生的。
熔合出现在树脂合流之处。
两股树脂流相遇时便会出现熔合。
此时,两者的温度越低,熔合就越明显。
由于熔合处的两股树脂流并不会相互混合(因为在喷流中一边半固化一边前进),因此如果温度偏低,表层就会变厚,纹路很明显,而且强度也会降低。
这是因为两者的粘合力变弱所致。
相反,如果两股树脂流的温度较高,粘合力便会增强,外观也就变得不很明显。
在熔合处,两种熔化了的树脂受到挤压,此处的粘合状况取决于施加在该处的压力。
保压越低,熔合就越明显,强度也就越低。
如果不仅要考虑保压的设定,而且要考虑实际施加在熔合处的压力会降低这一条件,则上述(i)~(iv)都几乎同样适用。
这是因为随着固化的进行,压力传递会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如果浇口尺寸变小,浇口位置变差的话,则熔合的外观和强度都会恶化。
熔合是树脂的合流点,同时也可能是流动末端。
此时,如果不在该位置很好地设置一个排气口来排出气体,则会使熔合的外观和强度恶化。
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外观,对涂装、电镀产生影响。
严重时,对制品强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纤维增强树脂时,尤为严重)。
可参考以下几项予以改善:l)调整成型条件,提高流动性。
如,提高树脂温度、提高模具温度、提高注射压力及速度等。
2)增设排气槽,在熔接痕的产生处设置推出杆也有利于排气。
3)尽量减少脱模剂的使用。
4)设置工艺溢料并作为熔接痕的产生处,成型后再予以切断去除。
5)若仅影响外观,则可改变烧四位置,以改变熔接痕的位置。
注塑件常见缺陷分析1.毛边:项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1)射出机合模力不足,或单向受力填充时射出压力大于合模力,造成溢胶调整射出条件2)射出压力,射出量太大过分饱和填充调整射出条件3)模具合模不紧密,或有杂物模具制造偏差间隙太大重新合模4)模具分模面有下陷或塌角异物压制或磨损补焊或降面5)滑块或斜梢未完全回位顶出系统卡死,回不到底,压异物实配活动部位,清除异物,更换弹簧6)塑胶温度过高调机不当降低加热温度至合适温度7)模板变形弯曲模具强度不够;超过使用寿命校正,研磨,更换模板2.缩水:项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1)射出压力不足,产品填充不足调机不当调整射出条件2)产品肉厚不均设计不当,内应力产生尽量按设计原则更改设计3)产品肉太厚设计不当,难于泠却,则更改设计,辅助射出成型4)模具泠却不均,模具水路分布不均,水路调节不均或接错,则更改设计,按水路图运水3.气泡项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1)原料含水份,溶剂或易挥发物塑胶未充分干燥烘干充分2)塑料温度太高或变热时间太长,已降聚或分解调机不当降温,保温3)注射压力太小调机不当适当加压4)注射柱塞退回太早调机不当保压5)模具温度太低塑胶温度降太快模具加到合适温度6)注射速度太快调机不当温度,速度,压力三要素调整7)在料筒加料端混入空气熔胶中混入空气余料射空,下料均匀4.凹痕项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1)流道浇口太小料流速度太快浇口适当加大2)塑件太厚或厚薄县殊收缩后产品产生内应力更改设计3)浇口位置不适当料流不顺畅移到肉厚适当处4)注射及保压时间太短调机不当调整射出条件5)加料量不够调机不当调整射出条件6)料筒温度太高调机不当调整射出条件7)注射压力太小调机不当调整射出条件8)注射速度太慢调机不当调整射出条件9)模面受损外力受伤修模整理5.溶接痕项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1)塑料温度太低调机不当调整射出条件2)浇口太多模具设计不当取消部分浇口,或移位3)脱模剂过量作业不当加强模具抛光,尽量不用脱模剂4)注射速度太慢调机不当调整射出条件5)模具温度太低调机不当模具加温至适当温度6)注射压力太小调机不当适当加压7)模具排气不良模具加工不良在适当位置加开排气槽6.脱皮分层项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1)不同塑料混杂来料不良用料纯正2)同一塑料不同级别查相混来料不良杜绝混料3)塑化不均调机不当螺竿转速,温度调整4)混入异物来料不良用料纯正7.表面波绞项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式1)料筒温度太低。
第一节飞边飞边又称溢边,披锋,毛利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和定模分型面如图,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缝隙,顶杆孔等处如下图:图2-1-1 图2-1-2我们常用的处理工具为毛利刀,对于不同部位的包毛刺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1、像底板等不影响外观的部位图1-1-3对于此类毛刺的方法为用手紧握刀柄、刀刃贴于产品边框(即毛刺根部)从上到下均匀用力移动刀柄,把毛刺处理干净。
2、对外观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装配的部位图2-1-4对于这种毛刺,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为:刀刃轻帖于产品边框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均匀用力移动刀柄把毛刺处理干净。
3、既影响装配又影响外观的部位图2-1-5现内框与显像管之间配合有较大的间隙,所以针对这种毛刺我们只能按如图方式,用浇口在有毛刺的内框上面,从前往后的擀。
4、另外对于小毛刺,可以用刀尖处理。
第二节 银丝条纹(包括表面气泡和内部气孔)这是一种常见的毛病,是塑料在充模过程受到气体的干扰而出现在制件表面熔料流动方向的缺陷,气体成分包括水气、分解气以及空气,其中以水气和分解气为多见。
当这些气体在注射作用结束后,仍然滞留在制件表面,沿料流方向形成一连串在光照下闪烁的大大小小泡点,我们称之为“银丝”或“银纹”, 当塑件表面出现“银丝”或“银纹”时,常见的处理工具为砂纸和刀片,标准处理方法为用把标准砂纸对折三次,然后沿折纹撕开如图所示:让砂纸蘸水砂银纹处,标准动作如图;直到银纹消失。
有的 银丝较为严重,需要先用已磨好的刀片在银丝处刮,直到银丝消失,然后将砂纸裁成如图所示40*50毫米方块,蘸水后在待处理表面从左到右反复轻抹,直到待处理表面光滑平整。
第三节 熔接痕图2-2-1熔接痕图2-3-1 图2-3-2熔接痕有些熔接痕极为微小,可不作处理,而有些熔接痕十分明显,严重影响成品外观质量,我们要对其处理,作为操作工对熔接痕的粗略判断方法为:用手指甲轻刮熔接痕处,如果感觉到熔接痕较深,那么要先用刀片刮,然后再用砂纸处理(如下图所示);如果熔接痕较浅只需用砂纸处理即可。
注塑产品缺陷及图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第一节飞边飞边又称溢边,披锋,毛利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和定模分型面如图,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缝隙,顶杆孔等处如下图:图2-1-1 图2-1-2我们常用的处理工具为毛利刀,对于不同部位的包毛刺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1、像底板等不影响外观的部位图1-1-3对于此类毛刺的方法为用手紧握刀柄、刀刃贴于产品边框(即毛刺根部)从上到下均匀用力移动刀柄,把毛刺处理干净。
2、对外观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装配的部位图2-1-4对于这种毛刺,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为:用手紧握刀柄、刀刃轻帖于产品边框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均匀用力移动刀柄把毛刺处理干净。
3、既影响装配又影响外观的部位图2-1-5对于处理这种毛刺大家一定要小心,因为这种处在与显像管配合面上的毛刺稍有处理不甚就会出现内框与显像管之间配合有较大的间隙,所以针对这种毛刺我们只能按如图方式,用浇口在有毛刺的内框上面,从前往后的擀。
4、另外对于小毛刺,可以用刀尖处理。
第二节银丝条纹(包括表面气泡和内部气孔)这是一种常见的毛病,是塑料在充模过程受到气体的干扰而出现在制件表面熔料流动方向的缺陷,气体成分包括水气、分解气以及空气,其中以水气和分解气为多见。
当这些气体在注射作用结束后,仍然滞留在制件表面,沿料流方向形成一连串在光照下闪烁的大大小小泡点,我们称之为“银丝”或“银纹”,当塑件表面出现“银丝”或“银纹”时,常见的处理工具为砂纸和刀片,标准处理方法为用把标准砂纸对折三次,然后沿折纹撕开如图所示:让砂纸蘸水砂银纹处,标准动作如图;直到银纹消失。
有的银丝较为严重,需要先用已磨好的刀片在银丝处刮,直到银丝消失,然后将砂纸裁成如图所示40*50毫米方块,蘸水后在待处理表面从左到右反复轻抹,直到待处理表面光滑平整。
第三节熔接痕图2-2-1熔接塑料在型腔中由于遇到嵌件,孔洞(包括栅格)流速不连贯的区域,充模料中断的区域而以多股形式汇合的,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的熔接逢,最常见还有,由于多浇口而造成的熔接痕,熔接痕熔接痕有些熔接痕极为微小,可不作处理,而有些熔接痕十分明显,严重影响成品外观质量,我们要对其处理,作为操作工对熔接痕的粗略判断方法为:用手指甲轻刮熔接痕处,如果感觉到熔接痕较深,那么要先用刀片刮,然后再用砂纸处理(如下图所示);如果熔接痕较浅只需用砂纸处理即可。
注塑品外观缺陷原因分析及方案1.模具问题模具是注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模具设计、制造或使用不当都可能引起产品外观缺陷。
解决方案:-检查模具的设计,确保与产品要求相符,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对模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修复磨损或损坏的部件。
-提高模具的制造质量,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合理选择合金材料,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2.注塑材料问题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材料不合格或使用不当都可能导致外观缺陷。
解决方案:-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渠道,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稳定性。
-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在注塑过程中,完全遵循材料的使用说明和要求,确保注塑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的正确设置。
-如有必要,可以考虑对材料进行改性或添加助剂,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
3.工艺参数问题注塑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合理也是导致外观缺陷的常见原因之一解决方案:-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设置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
-在注塑过程中,定期检查和调整工艺参数,保持其稳定性。
-使用先进的注塑设备和控制系统,提高注塑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对工艺参数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产品和外观缺陷,分析和优化工艺参数,以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
4.操作人员问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也是导致外观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遵守操作规程和要求。
-加强团队合作,实施相互监督和互助,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
注塑品外观缺陷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很多,上述只是一部分常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提高注塑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外观缺陷的发生。
注塑产品缺陷及图示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一节飞边飞边又称溢边,披锋,毛利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和定模分型面如图,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缝隙,顶杆孔等处如下图:图2-1-1 图2-1-2我们常用的处理工具为毛利刀,对于不同部位的包毛刺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1、像底板等不影响外观的部位图1-1-3对于此类毛刺的方法为用手紧握刀柄、刀刃贴于产品边框(即毛刺根部)从上到下均匀用力移动刀柄,把毛刺处理干净。
2、对外观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装配的部位图2-1-4对于这种毛刺,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为:用手紧握刀柄、刀刃轻帖于产品边框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均匀用力移动刀柄把毛刺处理干净。
3、既影响装配又影响外观的部位图2-1-5对于处理这种毛刺大家一定要小心,因为这种处在与显像管配合面上的毛刺稍有处理不甚就会出现内框与显像管之间配合有较大的间隙,所以针对这种毛刺我们只能按如图方式,用浇口在有毛刺的内框上面,从前往后的擀。
4、另外对于小毛刺,可以用刀尖处理。
第二节 银丝条纹(包括表面气泡和内部气孔)这是一种常见的毛病,是塑料在充模过程受到气体的干扰而出现在制件表面熔料流动方向的缺陷,气体成分包括水气、分解气以及空气,其中以水气和分解气为多见。
当这些气体在注射作用结束后,仍然滞留在制件表面,沿料流方向形成一连串在光照下闪烁的大大小小泡点,我们称之为“银丝”或“银纹”,当塑件表面出现“银丝”或“银纹”时,常见的处理工具为砂纸和刀片,标准处理方法为用把标准砂纸对折三次,然后沿折纹撕开如图所示:让砂纸蘸水砂银纹处,标准动作如图;直到银纹消失。
有的 银丝较为严重,需要先用已磨好的刀片在银丝处刮,直到银丝消失,然后将砂纸裁成如图所示40*50毫米方块,蘸水后在待处理表面从左到右反复轻抹,直到待处理表面光滑平整。
第三节 熔接痕图2-2-1熔接塑料在型腔中由于遇到嵌件,孔洞(包括栅格)流速不连贯的区域,充模料中断的区域而以多股形式汇合的,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的熔接逢,最常见还有,由于多浇口而造成的熔接痕,熔接痕图2-3-1 图2-3-2熔接痕有些熔接痕极为微小,可不作处理,而有些熔接痕十分明显,严重影响成品外观质量,我们要对其处理,作为操作工对熔接痕的粗略判断方法为:用手指甲轻刮熔接痕处,如果感觉到熔接痕较深,那么要先用刀片刮,然后再用砂纸处理(如下图所示);如果熔接痕较浅只需用砂纸处理即可。
注塑件常見缺陷分析脱模困难(浇口或塑件紧缩在模具内)一设备方面:顶出力不够。
二模具方面:(1)脱模结构不合理或位置不当。
(2)脱模斜度不够。
(3)模温过高或通气不良。
(4)浇道壁或型腔表面粗糙。
(5)喷嘴与模具进料口吻合不服帖或喷嘴直径大于进料口直径。
三工艺方面:(1)机筒温度太高或注射量太多。
(2)注射压力太高或保压及冷却时间长。
四原料方面:润滑剂不足。
造成注塑制品不满的原因分析造成注塑制品射料不满的主要原因是缺料和注射压力与速度不妥(包括阻力造成压力过于耗损)。
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而成:1.注塑机台原因:机台的塑化量或加热率不定,应选用塑化量与加热功率大的机台;螺杆与料筒或过胶头等的磨损造成回料而出现实际充模量不中;热电偶或发热圈等加热系统故障造成料筒的实际温度过低;注射油缸的密封元件磨损造成漏油或回流,而不能达到所需的注射压力;射嘴内孔过小或射嘴中心度调节不当造成阻力过大而使压力消耗。
2.注塑模具原因:1.模具局部或整体的温度过低造成入料困难,应适当提高模温;2.模具的型腔的分布不平衡。
制件壁厚过薄造成压力消耗过磊而且充模不力。
应增加整个制件或局部的壁厚或可在填充不足处的附近,设置辅助流或浇口解决。
3.模具的流道过小造成压力损耗;过大时会出现射胶无力;过于粗糙都会造成制件不满。
应适当设置流道的大小,主流道与分流道,浇口之间的过渡或本身的转弯处应用适当的圆弧过渡。
4.模具的排气不良。
进入型腔的料受到来不及排走的气体压力的阻挡而造成充填不满。
可以充分利用螺杆的缝隙排气或降低锁模力利用分型面排气,必要时要开设排气沟道或气孔注塑过程出现气泡现象的解决办法根据气泡的产生原因,解决的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制品壁厚较大时,其外表面冷却速度比中心部的快,因此,随着冷却的进行,中心部的树脂边收缩边向表面扩张,使中心部产生充填不足。
这种情况被称为真空气泡。
解决方法主要有:a)根据壁厚,确定合理的浇口,浇道尺寸。
注塑成型问题-烧焦一、问题描述烧焦是指注塑件的一种外观缺陷,通常出现在成型零件的端填充位置的角落或深筋处,塑料件局部出现灰色、棕色或黑色、焦油状变色的现象,如图1所示。
烧焦看起来像是塑料件末端被打火机烧了几秒钟然后熄灭后留下的残余痕迹。
图1: 塑料件上潜在的烧焦位置二、根本原因分析注塑零件上为什么会出现烧焦,因为在模具合模后被困在型腔内的空气。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需要更多地了解理想气体的一种物理现象。
图2显示,在恒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关系。
首先,在等温线(T1)上,气体温度不变,随着气体体积的减小(压缩,V1到V2),气体压力增大(P1到P2);相反,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膨胀,从V2到V1),气体压力减小(从P2到P1)。
其次,在气体体积保持不变(V1)的情况下,随着气体温度的升高(加热,T1到T2),气体压力同时升高(P1到P2);相反,随着气体温度的降低(从T2冷却到T1),气体压力也会降低。
第三,在气体压力相同(P2)的情况下,随着气体温度的升高(加热,T1到T2),气体体积增大(膨胀,V2到V1);另一方面,随着气体温度的降低(冷却,T2到T1),气体体积减小(收缩,V1到V2)。
图2: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图如果气体的体积受到外力的瞬间作用急剧压缩,就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一样。
这个过程气体压缩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从外部能量转化到系统的能量没有时间转移到系统的周围环境。
相反,所有转化的能量只用于加热气体,使其温度在瞬间呈指数级增长。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压缩气体在绝热过程引起的高温而点燃燃料。
图3通过将热力学绝热过程映射到理想气体的恒温压力-体积-温度图上,说明了热力学绝热过程是如何工作的。
图 3: 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图-绝热过程现在回到烧焦这个话题。
在模具闭合后,型腔内的空气是否有类似于发动机气缸内气体的绝热过程?答案是肯定的,被困住的空气被快速推进的熔体迅速压缩,就像发动机活塞压缩气体一样,压缩到成型零件的末端填充或深筋角(如图4所示),这里的气体的体积,压力和温度都比压缩前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