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2
电动机的相间短路保护一、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目前中、小容量的电动机广泛采用电流速断保护作为防御相间短路故障的主保护。
(一)保护的启动元件构成电动机电流速断保护的电流继电器可以是电磁型的,也可以是感应型的。
对于不易遭受过负荷的电动机(如给水泵、凝水泵、循环水泵的电动机),可采用DL一10系列的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构成保护。
对于容易过负荷的高压电动机及容量在100kW以上的低压电动机(如排粉机、磨煤机、碎煤机以及灰浆泵等的拖动电动机),则宜采用具有反时限特性的GL—10系列感应型电流继电器来构成保护,因为此时可利用继电器中的瞬动元件构成电动机的相间短路保护,作用于断路器跳闸;利用继电器中的反时限元件,构成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并根据拖动机械的特点,作用于发信号或减负荷及跳闸。
(二)保护装置的接线方式电动机相间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有两种,当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两相两继电器式不完全星形接线,如图11—1(a)所示,否则优先采用两相电流差单继电器式接线,如图11—1(b)所示。
为了使电流保护不仅能反应电动机内部的相间短路,同时也能反应电动机与断路器之间连线上的相间短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地靠近断路器侧。
此外,电动机保护的操作电源还可以采用交流操作电源,由感应型电流继电器构成且采用不同操作电源的保护接线图可参照前面第三章的图3—26。
由图3—26(b)可知,当保护采用交流操作电源和两相电流差单继电器式接线时,只要一个感应型电流继电器就可以构成一台电动机设备的相间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并且由于这种接线不需要直流操作电源及相应的连接电缆,在电动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上又易于实现,因而有较广泛的应用。
(三)电流速断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的整定计算作为电网的末级,电动机电流速断保护不存在相邻元件故障时保护可能误动的问题,故保护的动作电流只需按躲过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整定,即。
:iKrelKe,Ms(11IK 11—1).Bct=—_,Ms 一)式中 K。
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
1.电磁感应原理:电流速断保护器通常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当电
路中通过的电流超过预设值时,电流变大的瞬间,保护器内部的电磁感应
元件(通常是线圈)会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感应元件内的磁芯相互作用,产生力矩使得触发器操作,从而切断电路。
2.热效应原理: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电阻,而根据电阻产生的热效应,导线的温度会随着电流的增加而上升。
电流速断保护器内部通常设置
有热敏元件,当导线温度超过预设值时,热敏元件会迅速启动保护器,切
断电路。
这种原理适用于较小电流和较低频率的电路。
3.电路保护原理:电流速断保护器还可以根据不同电路的特点来进行
保护。
例如,对于交流电路,电流速断保护器通常采用零序电流保护原理,即通过监测电路中的零序电流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对于直流电路,通常
采用相对电路的额定电流进行保护。
4.时间反馈原理:电流速断保护器通常会设置不同的动作时间,以适
应不同的故障情况。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预设值时,保护器会根据故障的
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切断电路。
较小的故障可能只需要短
暂切断电路,而严重的故障则需要持续切断电路。
电流速断保护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气设备和电路来选择
合适的类型和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电流速断保护器只能起到保护设备的
作用,而不能解决故障本身。
因此,在安装和使用电流速断保护器时,还
需要注意合理布线、合理负载以及定期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保证电路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摘要:在进行远距离送电时,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经常面临配电变压器励磁涌流、TA饱和等不正确动作状态,为了确保线路正常运行,本文通过阐述励磁涌流、TA饱和对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影响,同时分析线路中励磁涌流问题、TA饱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励磁涌流TA饱和瞬时电流速断保护1概述1.1励磁涌流对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影响对于6-10KV配电线路,一般采用两段式电流保护。
两段式保护的第一段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为主保护段,第二段过流保护为后备保护段。
当线路末段有多条出线或多台变压器时,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按躲本线路末端母线故障的最大故障电流整定,即按照最大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三相短路电流来整定的,由于考虑到保护区不小于线路全长的20%[1]。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取较小的动作电流值,尤其是系统阻抗较大(线路较长,配电变压器较多)时,其取值通常情况下会更小。
因此,在产生配电变压器空投及外部故障时,对于恢复电压时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的影响,在整定过程中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虑,与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相比,励磁涌流的起始值比较大,进一步造成10kV变电站的出线送不出,或者跳闸现象频繁出现在运行过程中。
1.2TA饱和对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用电需求,对城网、农网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进一步扩大了10kV 系统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会进一步增加系统出口的短路电流。
通过对现场的故障电流进行测试,其故障电流通常情况下可以达到TA一次额定电流的数百倍,原有的一些变比较小的TA在发生故障时经常出现严重饱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故障电流不能正确反应。
发生线路故障后,自身保护不动作的现象在一些出线中经常出现,进而出现母联断路器等越级跳闸的保护方式切除故障。
2线路中励磁涌流问题2.1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励磁涌流[2]是变压器特有的电磁现象,并且励磁涌流是关于时间的多变量函数,通常情况下励磁涌流仅存于变压器的某一侧。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1.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不能达到线路的全长,在本线路末端附近发生短路时不会动作,因此需要增设另一套保护,用于反应本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同时作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这就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要求是,其保护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包括本线路的全长,并具有规定的灵敏度;同时,在保证选择性的前提下,动作时间最短。
如图3-4所示,说明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
以线路Ll 的保护1为例,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需包括本线路Ll 的全长,则必然延伸到相邻线路L2,但不应超出保护2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即II act I 1.>I act I 2.,显然,保护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与保护2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出现重叠区。
为了保证保护的选择性,即在线路L2始端短路时,仍然由保护2动作使断路器QF2跳闸,保护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增加动作延时,即II act t 1.>I act t 2.。
2、整定计算(1)动作电流。
线路L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为:与相邻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计算如下:I act II rel II act I K I 2.1.= (3-5)式中II act I 1.——线路L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 II rel K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可靠系数,考虑短路电流的计算误差、测量误差等因素对保护的影响,一般取II rel K =1.1~1.2; I act I 2.——相邻线路L2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
按照式(3-5)计算出保护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保护2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关系如图3-4所示。
(2)动作时间。
线路L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时间,应与线路L2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时间配合,整定如下:tt t I act II act ∆+=2.1. (3-6) 式中 II act t 1.——线路L1的限时电流速沁保护的动作时间;I act t 2.——线路L2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间;t ∆——时限级差。
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第⼀章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第⼀节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短路电流的分析计算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称第I 段电流保护)它是反映电流升⾼,不带时限动作的⼀种电流保护。
1.短路电流计算在单侧电源辐射形电⽹各线路的始端装设有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当系统电源电势⼀定,线路上任⼀点发⽣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的⼤⼩与短路点⾄电源之间的电抗忽略电阻)及短路类型有关,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为:lX X E I S S k 1)3(+= lX X E I S S k 1)2(23+= 2、运⾏⽅式与短路电流的关系当系统运⾏⽅式改变或故障类型变化时,即使是同⼀点短路,短路电流的⼤⼩也会发⽣变化。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中,⼀般考虑两种极端的运⾏⽅式,即最⼤运⾏⽅式和最⼩运⾏⽅式。
(1)最⼤运⾏⽅式——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最⼤时的运⾏⽅式称为最⼤运⾏⽅式,此时系统的阻抗Xs 为最⼩;(2)最⼩运⾏⽅式——当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最⼩的运⾏⽅式称为系统最⼩运⾏⽅式,此时系统阻抗Xs 最⼤。
图3- 1中曲线1表⽰最⼤运⾏⽅式下三相短路电流随J 的变化曲线。
曲线2表⽰最⼩运⾏⽅式下两相短路电流随J 的变化曲线。
⼆、动作电流的整定计算1、动作电流假定在线路L1和线路L2上分别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根据选择性的要求,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范围不能超出被保护线路,故保护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可按⼤于本线路末端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最⼤短路电流来整定,即max .1kB rel I op I I K I =1op I I ——保护装置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称⼀次动作电流rel I K ——可靠系数,考虑到继电器的整定误差、短路电流计算误差和⾮周期分量的影响等⽽引⼈的⼤于1的系数,⼀般取1.2~1.3;I k1.max ——被保护线路末端B 母线上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最⼤短路电流,⼀般取次暂态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2、保护范围分析在图1中,以动作电流画⼀平⾏于横坐标的直线3,其与曲线1和曲线2分别相交于M 和N 两点,在交点到保护安装处的⼀段线路上发⽣短路故障时,I k >I I op1保护1会动作。
电流速断保护
1保护特性和整定原则
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无时限或具有很短时限动作的电流保护装置,它要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切除短路故障点,减小事故的发生时间,防止事故扩大。
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是:保护的动作电流大于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的三相金属性知路的短路电流。
对变压器而言,则是;其整定电流大于被保护的变压器二次出线三相金属性短路的短路电流。
整定原则如此确定,是为了让无时限的电流保护只保护最危险的故障,而离电源越近,短路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
2.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全部线路,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70%~80%,对线路末端附近的20%~30%不能保护。
对变乐器而言,不能保护变压器的全部,而只能保护从变压器的高压侧引线及电缆到变压器一部分绕组(主要是高压绕组)的相间短路故障。
总之,速断保护有不足,往往要用过电流保护作为速断保护的后备。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重要的电力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工业生产设备中。
它可以在发生电流异常或短路故障时及时切断电源,以避免设备过载、损坏甚至事故发生。
本文将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进行解释说明,并概述其原理、定义、作用、确定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解释说明、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概述、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场景展示以及结论与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安排。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为读者提供对该装置原理和作用的详细解释,并介绍整定值确定方法和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应用场景展示,我们将进一步说明该技术在电力系统和工业生产设备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最后,通过总结和展望,我们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解释说明:2.1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原理: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保护措施,其原理是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当电路中电流超过了所设定的整定值,保护装置将会迅速地切断电路。
这可以有效地防止因短路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导致的过载和设备损坏。
2.2 整定值的定义和作用:整定值是指在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中设定的触发动作所要求达到的最大允许电流值。
它起着决定何时切断电路的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设置整定值,可以确保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触发保护装置,并且能够及时响应并切断故障电路,减小故障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
2.3 整定值的确定方法和影响因素:确定整定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根据所需保护的设备类型和额定工作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整定值范围。
其次,需要根据具体系统情况、故障类型和可能出现的负载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电流的测量和分析,结合经验和相关标准,可以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整定值。
速断分瞬时速断和限时速断,前者电流最大,一般为额定电流的10倍左右,时间为零,后者电流为额定电流的4-8倍,延时跳闸,速断保护接线简单,动作可靠,但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
过流分定时限过流和反时限过流,前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电流超过动作值跳闸,比速断保护电流小,时间长,,后者是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类似于熔断器保护
过负荷分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过负荷是超过额定电流延时报信,三者都是电流保护,根据电流大小,延时长短不同,保护用途也不一样。
电流速断保护的特点接线简单,动作可靠,切除故障快,但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保护范围受到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较大。
速断保护是一种短路保护,为了使速断保护动作具有选择性,一般电力系统中速断保护其实都带有一定的时限,这就是限时速断,离负荷越近的开关保护时限设置得越短,末端的开关时限可以设置为零,这就成速断保护,这样就能保证在短路故障发生时近故障点的开关先跳闸,避免越级跳闸。
定时限过流保护的目的是保护回路不过载,与限时速断保护的区别在于整定的电流相对较小,而时限相对较长。
这三种保护因为用途的不同,不能说各有什么优缺点,并且往往限时速断和定时限过流保护是结合使用的。
什么是电流速断保护对高压来讲,过流保护一般是对线路或设备进行过负荷及短路保护,而电流速断一般用于短路保护。
过流保护设定值往往较小(一般只需躲过正常工作引起的电流),动作带有一定延时;而电流速断保护一般设定值较大,多为瞬时动作。
三段式过流保护包括: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简称电流速断保护或电流Ⅰ段)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Ⅱ段)3、过电流保护(电流Ⅲ段)这三段保护构成一套完整的保护。
它们的不同是保护范围不同: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小于被保护线路的全长一般设定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的85%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是被保护线路的全长或下一回线路的15%3、过电流保护: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至下一回线路的全长电流速断保护和其它保护的区别电网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很大,根据继电器的基本动作原理可知,如果预先通过计算,将此短路电流整定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就可对故障设备进行保护。
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正是根据这个原理而实现的。
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根据短路电流的特点(故障点越靠近电源,则短路电流越大),过电流保护是带有动作时限的,而电流速断保护则不带动作时限,即当短路发生时,它立即动作而切断故障,故它没有时限特性,常用来和过流保护配合使用。
电流保护原理第一节阶段式电流保护保护功能由各段电流保护相互配合完成,通常为三段式电流。
三段分别为:①第I段:瞬时电流速断保护;②第II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③第III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在实施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为两段式电流保护,两段式电流保护即只配置第II段和第III段。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即第I段保护单相原理如图1、为实现快速性,同时又要保证选择性,所以抬高整定值,牺牲了保护范围。
2、第I段的整定值,是按大于被保护线路末端最大的短路电流的原则来整定。
3、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影响大。
第I段保护范围通常比较小,为线路全长的15~50%。
4、由于灵敏度不够,所以第I段保护通常不能单独使用,要有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配合。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即第II段,目的是为了弥补第I段保护的缺陷。
5、只有降低整定值,保护范围才能延长,保护范围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了相邻下一线路,需要与相邻下一线路的保护相配合,整定值大于相邻下一线路第I段的定值。
6、为保证选择性,通常要延时,为了缩短延时时间,要求保护范围不能延伸太长,不能超出下一线路第I段的保护范围。
7、时限级差一般为0.5秒。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即第II段保护单相原理图: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即第III段。
1、保护范围较大,通常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2、整定值是按大于最大的负荷电流来确,即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不能起动,且在装置动作以后故障切除后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能可靠返回。
3、动作延时按阶梯形时限配合原则来确定。
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范围及时限配合三段式电流保护展开式原理: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即第III段。
1、保护范围较大,通常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2、整定值是按大于最大的负荷电流来确,即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不能起动,且在装置动作以后故障切除后在最大负荷电流作用下能可靠返回。
3、动作延时按阶梯形时限配合原则来确定。
1、低压断路器的三段保护是指:过载长延时保护、短路短延时保护、瞬时动作保护;2、低压断路器的四段保护是指:长延时保护、短延时保护、瞬时保护、接地故障保护。
三段式过流保护是把速断、限时速断及过流三种过电流保护综合在一起的电流保护,其区别为:1.速断保护:电流定值很大,一般为额定电流8~10倍(我厂经验),无延时出口跳闸2.限时速断:电流定值较大,一般为额定电流5~7倍,短延时出口跳闸3.过流:电流定值较小,一般为额定电流2~3倍,较长延时出口跳闸部分保护中还添加零序、负序、正序过流反时限保护,其动作方式为:故障电流值越大,动作时限延时越短。
高压厂用电系统中还会有复压过流保护,其动作方式为:电压值低于整定值,电流值高于整定值出口。
详细原理可查阅相关资料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其作用范围是什么?答: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一般由无时限零序电流速断保护(Ⅰ段)、带时限零序电流速断保护(Ⅱ段)和零序过电流保护(Ⅲ段)相互配合构成整套保护。
其构成和保护范围与三段式电流保护类似。
主要区别是测量元件接在零序电流滤过器的出口。
同样也能加装方向元件构成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用于复杂电网。
三段式电流保护简单介绍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简称:速断保护,又称:电流I段)只能保护本线路的首端部分;规程规定: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20%;速断保护就是依靠采取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大于保护范围外短路时的...•发表于 2009-10-16 00:38:35引用 1 楼•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简称:速断保护,又称:电流I段)只能保护本线路的首端部分;规程规定: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20%;速断保护就是依靠采取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大于保护范围外短路时的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简称:速断保护,又称:电流I段)只能保护本线路的首端部分;规程规定: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20%;速断保护就是依靠采取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大于保护范围外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而获得选择性的一种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
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用于电气系统的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路免受过大电流和短路电流的伤害。
其主要原理如下:
1. 当电路中有异常电流流过时,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会感知到这个异常,并立即切断电路。
2. 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内部有一个电流互感器,用于监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电流互感器会产生一个信号。
3. 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传递给一个比较器。
比较器会将信号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并决定是否触发保护动作。
4. 如果电流超过阈值,比较器将发出一个触发信号,使得电流速断器内部的继电器或触发器动作,切断电路。
5. 一旦电路被切断,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会停止传导电流,保护被保护设备免受过大电流造成的破坏。
总结来说,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是通过监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保护动作,切断电路,保护电路不受过大电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