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多层次控制理论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9.86 MB
- 文档页数:37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渗流与渠道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供水、灌溉和发电等工作的工程。
渗流与渠道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的概念和问题。
渗流是指水分在土壤或岩石中以渗透的方式向下或向侧面流动的现象。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渗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会导致水库、堤坝等结构的渗漏,可能造成水工结构的破坏。
渗流的控制和防治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种常见的控制渗流的方法是通过修建防渗墙来阻止渗流。
防渗墙可以采用土工织物、混凝土、聚合物等材料来构建,以阻止水分的渗透。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浆、渗流加固等技术手段来加强渗流的控制。
渠道是指用于引导和输送水的人工水道。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将水资源从水源地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
渠道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渠道的流量和水位,以确保水资源的正常引导和输送。
其次,还需要考虑渠道的稳定性和防护措施,以防止因地质灾害和其他因素导致渠道破坏。
此外,还需要考虑渠道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渠道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渠道的效率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使用渠道的优化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渠道的横断面形状和斜率来减小阻力,提高流速和输水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节水灌溉技术、水泵和水闸等设备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渗流与渠道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控制渗流和合理设计渠道是确保水资源安全和高效利用的关键。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渗流与渠道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完善,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水力坡降法在大坝渗流监测中的应用周国强【摘要】甘肃神树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88.8 m,坝顶长217.39 m.坝址位于深覆盖层河床上.大坝为2级建筑物,按照规范要求必须对其渗流量进行监测,但由于大坝基础坐落在深厚覆盖层基础上,河床宽度相对较宽,如按常规设置量水堰,需在量水堰上游设置截渗墙进行坝体渗流量监测,其工程量及投资较高.为了节省工程投资,同时还能够合理地对坝体渗流量进行安全监测,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提出了用水力坡降法替代量水堰法对坝体进行渗流量监测,以达到工程渗流监测的目的.此举为深厚覆盖层修建的土石坝的渗流监测开辟了新的方法,可以优化工程投资,提高工程效益.目前,相关设计方案已经实施,待水库蓄水时即可投入运行.【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年(卷),期】2014(012)004【总页数】5页(P371-375)【关键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流监测;水力坡降法渗流量监测;渗流抽水井;渗流量计算【作者】周国强【作者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9.1神树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毛藏乡境内的杂木河干流上游,大、小毛藏河交汇口下游约380m处,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2°26′40″、北纬37°31′10″。
坝址距毛藏乡约3.5 km,距杂木河出山口(杂木渠首)约32.5 km。
水库总库容为4 183万m3,兴利库容为3 732万m3,50年淤积量为418万m3,死库容为278万m3,调洪库容为173万m3。
电站额定水头422.27m,设计引用流量15.0m3/s,电站总装机容量52MW,多年平均发电量1.679亿kw·h,年利用小时数3 211 h。
工程首部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引水发电隧洞进口、泄洪排沙洞等建筑物组成。
渗流分析在水利工程安全评价一、渗流分析概述渗流分析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涉及到地下水在土体中的流动特性及其对工程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渗流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水利工程中,如水库、大坝、堤防、排水系统等。
正确评估渗流对工程结构的影响,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和延长工程寿命至关重要。
1.1 渗流分析的重要性渗流分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和工程师了解地下水流动的规律,从而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渗流的影响。
其次,通过渗流分析,可以预测和评估工程结构在地下水作用下的稳定性,避免渗流引发的工程灾害。
最后,渗流分析还有助于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渗流分析的应用场景渗流分析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水库和大坝的渗流控制:评估水库和大坝在地下水作用下的稳定性,设计合适的防渗措施。
- 堤防工程的渗流安全:分析堤防在地下水作用下的渗流特性,预防渗流引起的管涌和滑坡。
- 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渗流分析,优化排水系统的布局和结构,提高排水效率。
-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评估地下水开采对周围环境和工程结构的影响,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渗流分析的理论基础渗流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地下水动力学、土力学和流体力学等。
这些理论为渗流分析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2.1 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过程,以及地下水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方程是达西定律,该定律描述了地下水在土体中的渗透速度与水头梯度之间的关系。
2.2 土力学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物理性质和力学行为的科学。
在渗流分析中,土力学主要关注土体的渗透性、压缩性和强度等特性。
这些特性对地下水的流动和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2.3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渗流分析中,流体力学提供了描述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水能经济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应用探讨周治荣【摘要】层次分析法能够对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检验,对工程建设的实施具有良好的效果。
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应用层次分析法,能够对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进行了解,从而有效避免建设施工的风险因素,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保证其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本文主要从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入手,对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对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还结合实际案例加以验证。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水利水电;规划;应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71.前言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给水利水电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实际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建设经历的时间较长,且涉及到较多方面,这就相应增加了工程的建设难度。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人员充分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比如说层次分析法,能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全面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整理,从而减少一些潜在的风险,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能对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2.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主要是将能够参与到决策问题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列举,对这些因素的从属关系进行有效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其多层次的结构模型。
通常情况下,层次分析法构建起的结构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最高层、中间层和最底层,最高层也就是所说的总目标,其次中间层主要指代的是相应的准则或者指标,而最底层也就是具体的方案规划。
层次分析法使用的具体模型结构如下,根据其模型结构能够建立起相应的判断矩阵,并且为做好相应的一致性检验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准备。
图1 层次分析法的具体结构模型示意图2.1 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针对上图所示的层次分析法结构模型中的某一层次来讲,它是与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紧密联系的,使用活动矩阵和判断矩阵,能够对其中的特征向量进行有效的查找和应用,从而提升层次分析法的总体应用效果。
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F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在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与施工中,能够有效地借助以往及其专家的丰富经验。
评价的可信性是评价者 ___经验的成果,项目前的资料信息调查研究的可靠性和评价方式的正确性及实用性是决定评价可信性的因素之一。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 ___ss,AHP)是指把决策相关的元素分成目标、准则及方案等层次,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决策方式。
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式。
本文将结合AHP和FAHP,综合探讨两者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评价的应用与研究。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层次分析发已经很难准确地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行分析与判断了。
于是,相关的建设人员开始研究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其中的作用,并完成了对其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和判断。
在实施FAHP的过程中,相关建设人员应该从工程的实际环境出发,判断出策划的项目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实施AHP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判断是否能使用该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规划,只有这样严格遵循规划的科学性,才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1.1具有公正性和 ___性公正性是评价及评价者的信誉代表,其评价应该避免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结论的时候出现避重就轻的现象,要从客观成果出发,避免出现不客观的评价。
而 ___性则是项目评价的合法性代表,项目评价应该由除了投资者和项目业主之外的第三方出发,___进行,避免出现干扰决策者和管理者评价的现象出现。
1.2具有可信性和实用性评价的可信性是评价者 ___经验的成果,项目前的资料信息调查研究的可靠性和评价方式的正确性及实用性是决定评价可信性的因素之一。
可信性是项目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重要表达方式,不仅需要评价者具备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还需要项目执行者和管理者的积极参与评价,这样才有利于收集各项相关资料和发现项目情况的完整程度。
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分析沙岚岚发表时间:2020-09-17T14:22:51.853Z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0期作者:沙岚岚[导读] 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防渗质量能够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能对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基于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渗水的原因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研究分析了防渗施工技术,希望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身份证号:3421011974****0249摘要: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防渗质量能够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能对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基于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渗水的原因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研究分析了防渗施工技术,希望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分析引言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施工管理也有了一定发展,然而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还会出现渗水问题,从而威胁到人们群众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对水利水电工程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此,需要深入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有效提高工程防渗水平,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顺利运行。
一、水利水电工程渗水的原因分析(一)施工缝渗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较长,施工规模比较大,为了促使施工效率有所提升,往往会将水利水电工程分割为同时施工的几个不同区域,但是等到不同区域进行衔接时就会出现缝隙,这些缝隙就是工程出现渗水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如果没有牢固支撑模板会导致堤坝出现跑浆问题,而跑浆又会导致堤坝出现蜂窝麻面,这样也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渗水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分析杨兆东发表时间:2018-01-22T15:34:40.0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作者:杨兆东[导读] 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发展施工状态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工程的防渗防漏。
黑龙江省隆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电力与农业的大力支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对于确保电力供应与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同时加大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的研究投入,从而使得大量的新技术得以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中,极大地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效率及建造质量。
渗漏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施工缺陷,渗漏的存在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当做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渗漏问题的处理。
本文将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渗漏现象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处理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分析1导言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发展施工状态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工程的防渗防漏。
为了保障我国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完善的施工建设与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之外,这一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建设还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灌溉方式方面。
2水利工程防渗施工要求水利工程施工比较重要,当水利工程中出现渗漏点时,进行水利工程防渗漏的施工,需要掌握一定的施工要求,才能够进行水利工程防渗漏施工。
那么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
在进行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施工人员要找准水源,由于水源的位置以及渗漏点的大小决定着防渗施工的方法应用,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精确的找准水源。
不同位置的水源之间距离可能存在着差异性,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中,水源找的不准确,盲目的对渗漏点进行封堵,将会出现治标不治本的情况;②堵引结合。
如何控制水利工程中的渗流问题
马丽萍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3(000)018
【摘要】水利工程有别于其他工程门类的主要方面是它常常是临水的,这样渗流就成为其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渗流问题涉及水量的渗漏损失、渗透变形及渗流引发的工程事故等。
相关的课题是渗透理论、渗流分析计算和渗流控制。
经过百余年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无论是土中的渗流,还是岩体裂隙中的渗流都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还有许多有待研究的课题。
【总页数】1页(P89-89)
【作者】马丽萍
【作者单位】前郭县水利勘测设计队,吉林前郭1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98
【相关文献】
1.对水利工程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问题探讨 [J], 沙雷
2.浅析水利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J], 杨桂芬
3.参数控制反问题的求解及其在坝工渗流中的应用 [J], 王玲玲;金忠青
4.对水利工程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问题探讨 [J], 张玉环;苏有月
5.浅谈施工阶段水利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 [J], 丁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水电工程理论水利水电工程理论是指对水力流体运动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
其涵盖水力学、水资源、水工建筑、水电站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
水力学是水利水电工程理论中最基础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液体在各种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水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流体的流态、流量、水动力学、水力模型试验等。
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水力学的研究对于设计、建造和管理水电站及其他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理论的研究中,水力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科。
水资源是水利水电工程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指人类所利用和开发的水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水资源的研究包括水文学、水文测量、水文预报等。
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水电站等大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水工建筑是水利水电工程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是指利用水的流动或水的静力学原理,建设各种防洪、引水、供水和排水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包括堤防、闸门、输水管道、渠道、水工隧洞、水利拦河坝等。
水工建筑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水文灾害防治、灌溉、排涝等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水电站工程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指对水电站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水电站工程管理需要掌握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如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同时也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理论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提高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效率。
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理论还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经济、环境影响等多个研究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水利水电工程理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和深化。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水利水电工程理论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李俊兰发布时间:2021-10-09T03:19:59.462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8期作者:李俊兰[导读]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探索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就是在切实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优良性,发挥应有作用,避免因为出现渗漏导致的水利水电工程失效问题,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常见的有钻孔灌浆防渗墙、高压喷射灌浆、碰撞浆塞法、石层防渗帷幕灌浆、复合土工膜等方面,也有很多细小区分,下面将详细介绍。
身份证号码:45012****404134042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治理水患以及利用水力发电,而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格外重视防渗透技术的应用,防渗技术会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因此重视以及优化防渗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钻孔灌浆防渗墙、高压喷射灌浆、碰撞浆塞法、石层防渗帷幕灌浆、复合土工膜等防渗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材料、合适的技术,才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
本文首先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意义进行简单说明,其次探索具体的防渗技术,最后从施工和养护角度给出几点建议,希望本文阐述能有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引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探索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就是在切实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优良性,发挥应有作用,避免因为出现渗漏导致的水利水电工程失效问题,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常见的有钻孔灌浆防渗墙、高压喷射灌浆、碰撞浆塞法、石层防渗帷幕灌浆、复合土工膜等方面,也有很多细小区分,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进行简单说明(一)漏水渗水的危害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出现漏水渗水,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容懈怠。
首先,水利水电工程渗水会影响工程结构,渗水处压强过大,小缝隙会慢慢被冲击成大缝隙,甚至产生喷涌现象,并且渗水很容易出现牵连性现象,即一处渗水,其他单元也会受到牵连;其次,就算没有大缝隙危害,但渗水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钙质流失以及钢筋强度降低,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日积月累下容易出现问题;再次,水利水电工程是治理水患以及利用水力发电的工程,渗水代表着水资源的损失,资源浪费;最后,如果关键地方渗水,如果存在电路管线,在积年累月的腐蚀下造成电线短路或其他故障,危害国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渗流专著水利渗流专著主要介绍了渗流理论的基本概念、模型和方法,以及其在水文学和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渗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渗流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技巧,提高渗流研究和应用的能力。
渗流是指液体或气体在多孔介质中通过微孔、缝隙、裂隙等细小通道移动的过程。
在地下水资源开发、水文预测、污染物迁移等方面,渗流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因此,渗流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
本书首先介绍了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渗透系数、孔隙度、饱和度、渗流方程等内容。
其中,渗透系数是描述介质渗透性能的参数,孔隙度是指介质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饱和度是介质中水和空气的比例。
渗流方程是描述渗流过程的数学模型,其形式为Darcy定律,即渗流速度与渗透系数、水头梯度成正比。
接下来,本书介绍了渗流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方法。
模型构建是指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包括模型的假设、边界条件、初值条件等。
模型求解是指利用数值方法求解模型所得到的方程组,以获取渗流参数的数值解。
本书介绍了常见的数值求解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
最后,本书详细介绍了渗流在水文学和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这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文预测和污染物迁移研究等方面。
实际应用中,渗流研究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对现有模型和方法进行选择和改进,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本书涵盖了渗流理论的基础知识、模型构建与求解方法以及实际应用部分。
本书的目标读者包括水利工程师、水文学家、地质工程学家以及研究生等,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和实践,能够全面掌握渗流理论与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8-19T03:27:59.51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第4期第7期(上)作者: 1王振松2王超3姜泽伟[导读] 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迈向新的台阶1王振松2王超3姜泽伟37142719860220****37142619910228****37140219970319****摘要: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迈向新的台阶,水利工程事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奉献了巨大的力量。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同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使用性、稳定性等方面也相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水利施工工程渗漏问题的弊端很严重,渗漏问题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的使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必须认识到渗漏问题对水利工程带来的严重性,并不断学习新技术对渗漏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渗漏问题,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有序完成,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防渗技术,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A引言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正在不断发展进步,许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已经开始或者完工,水利工程的施工不仅有效解决了一些地区的用水问题,更带动了其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水利工程的防渗问题仍需注意,水利工程的防渗问题是决定该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渗水问题对水利工程影响巨大。
基于此,有关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意识到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创新防渗技术。
1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水资源作为天然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资源涵盖范围大且用途广泛,但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水资源极为珍贵,水利工程是根据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分布情况来建立的,科学完善的水利工程能有效控制水灾,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生活生产中对水资源的使用。
一建《水利水电》考点精讲真题解析:渗流分析知识点:渗流分析【考频指数】★★★★【考点精讲】一、土石坝的渗流分析渗流分析的内容包括:(1)确定浸润线的位置;(2)确定渗流的主要参数——渗流流速与坡降;(3)确定渗流量。
进行渗流分析的方法较简单的有水力学法和流网法。
二、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反映土的渗流特性的一个综合指标。
渗透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的颗粒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及水温,一般采用经验法、室内测定法、野外测定法确定。
渗透系数k的计算公式如下:k=QL/AH式中Q——实测的流量(m3/s);A——通过渗流的土样横断面面积(m2);L——通过渗流的土样高度(m);H——实测的水头损失(m)。
三、渗透变形1.渗透变形又称为渗透破坏,是指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体遭受变形或破坏的现象。
一般可分为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失四种基本形式。
渗透变形可以单一形式出现,也可以多种形式出现于工程不同部位。
2.管涌: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细小颗粒沿着粗大颗粒间的孔隙通道移动或被渗流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产生集中涌水的现象。
3.管涌一般发生在无黏性砂土、砂砾土的下游坡面和地基渗流的逸出处。
对于黏土土料,由于颗粒之间存在黏聚力,渗流不容易把土壤颗粒带走,因此较少发生管涌。
4.流土: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或者黏性土土体发生隆起、断裂和浮动等现象,都称为流土。
因为在渗流出口处往往渗透坡降最大,所以流土现象主要发生在黏性土及较均匀的非黏性土体的渗流出口处。
四、防止渗透变形的工程措施1.第一类措施通常只用在岩体中。
2.第二类处理措施中,最可靠的方法是在渗透土层中兴建防渗墙,截断土层中的渗透水流,降低渗透坡降,同时增加渗流出口处土体抵抗渗透变形的能力,从而消除产生渗透变形的前提条件。
【速记点评】重点掌握渗流分析的内容和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
【经典例题】1.由于基坑降水中断,黏性土地基发生土体隆起的形式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