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测量呼吸和心跳知识点练习三十三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测量呼吸和心跳知识点练习三十三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测量呼吸和心跳知识点练习三十三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测量呼吸和心跳知识点练习三十三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测量呼吸和心跳知识点练习三十三

第1题【单选题】

跑或者跳时,人的呼吸次数比休息时( )。

A、减少

B、增多

C、一样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心跳( )次左右。

A、80

B、100

C、120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平时,一般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 )。

A、一样多

B、多

C、少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同一个人,在( )时的心率最快。

A、平静时

B、慢走一分钟后

C、跳绳一分钟后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面哪种情况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最快( )。

A、安静状态下

B、运动刚结束时

C、运动休息3分钟后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成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比儿童的心跳次数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次数比运动结束时的呼吸次数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一定比运动休息几分钟后的呼吸次数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为了身体健康,人要经常锻炼身体。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心跳越快身体越健康。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人体依靠______维持生命。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______。【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说说,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答案】:

【解析】: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 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3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4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 1草→兔→鹰2草→蝗虫→鹰 3草→鸟→蛇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1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总在背光一面,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潜望镜、反光镜。 11.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2.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反射本领最强的是白色的光滑物体。 13.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奥运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英国科学家用凸透镜汇聚光线制得了氧气 16.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7.牛顿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让白光扩展成了红、澄、黄、绿、蓝、靛、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得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与适宜得温度。不需要阳光与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得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得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得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植物生长得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得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得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得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得适应环境得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得环境里,不同得动物对环境有不同得需求。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得. 7、生物得生存除了需要一定得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得。 8、食物就是动物生存最重要得需求之一。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得交换关系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得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与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得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得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就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得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得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她多种生物得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得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得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得食物得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得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得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得这些生物与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得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瞧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瞧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得生物形成一个平衡与谐得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得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得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得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得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得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得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得果实。……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得叶同它们生存得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得热带地区,长着宽叶,可以更多得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就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得地方,叶子就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3、动物适应环境得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得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得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得南极,所以它们身体得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得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得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得地方。…… 4、(1)食物链得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 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③落叶→蚯蚓→小鸟 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 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 (2)写出水田中得3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③水稻→老鼠→蛇→老鹰 5、自然保护区。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4.1《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4.1《测量呼吸和心跳》 一、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跳、呼吸的快慢和有关。 2.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吸一呼算一次。 3. ______ 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上的变化会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加快,还会出汗。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 6. 心跳越快身体越健康。() 7. 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心跳的次数多。() 8. 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次数都不相同,是略有差异的。() 9. 为了身体健康,人要经常锻炼身体。 () 10. 人在睡眠时心脏要比在跑步时跳动的慢。() 三、选择 11. 下面哪种情况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最快()。 A. 安静状态下 B. 运动刚结束时 C. 运动休息3 分钟后 12. 下面哪种情况下脉搏的次数是最慢(

)。 A. 安静状态下 B. 运动刚结束时 C. 运动休息3 分钟后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正常呼吸次数是每分钟(),人的正常脉搏跳动的次数是每分钟 (________ )。 A、20次左右 B、80 次左右 C、140次左右 14. 跑或跳时人呼吸的次数比休息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李研本课的教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谈自己运动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关注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了解学生对运动对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原始认识。 第二,组织学生搜集三种状态(静止、运动后、休息3分钟后)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测量前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指导玩吗在测量数据的时候,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在测量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使我们测量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更准确?”对测量的方法和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进行细致的讨论。第三,组织学生对搜集的三组数据利用统计图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以及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 总之,在本课中学生将经历对呼吸和心跳问题的关注、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到最后对数据进行解释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2、认识到运动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 科学探究: 1、能正确测量自己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2、能运用学习过的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交流谈话: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说一说你平时经常做哪些体育运动。那么我们运动后和运动前相比,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当学生提到呼吸加快、心跳加快的时候,追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吗? 2、看来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运动前后的变化是最明显的。那你有没有亲自测量过你在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测量我们运动前后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找出它们和运动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测量三种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 1、交流谈话:既然说到测量,那么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才能准确的测量出我们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3分钟的时间一起来研究研究。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有结果了吗?每组先选一点最想告诉大家的来汇报,其他组听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汇报,要求边讲解、边示范。强调:一呼一吸是一次呼吸——最后统一测量心跳的方法:用手摸心跳或脉搏) 3、有了测量的方法和标准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实际测量了。首先我们来测心跳,你们可以采用你们感觉最清楚的那种方法。你先估计一

测量呼吸和心跳

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 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师: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2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3 、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90 °夹角。 师示范动作。 4 、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1 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5 、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6 、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7 、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生:进行测量。 8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1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 )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教案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 3 分钟后1 分钟内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脏、脉搏跳动的规律。知识与 技能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风格不同的音乐学生准备:手 表、自制听诊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学生静坐体会。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了。 学生自我尝试。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 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 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1— 5) 1、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它们能够自 己制造养分,获得(养料)。 3、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一般不发芽,主要是因为 缺少(水)。(第一课) 4、动物按食性可以划分为(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5、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6、沙质土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保水能力最强。 7、大部分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8、(豆苗)在(沙质土)中生长情况最好,因为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 9、西瓜、花生适宜在(沙质土 )中生长。 10、马铃薯,莲藕,姜都有节和芽,它们都是地下茎,不是根。甘薯,胡萝卜,白萝卜是植物的根。 11、在做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时,在瓶子内的水面上滴一层油是为了(防 止水分蒸发)。 12、茎有哪些作用? 答:大部分植物的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具有繁殖和 储藏营养的作用。 13、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 答: 1、防止水土流失; 2、从土壤吸收水分供植物生长; 3、根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14、无意插柳柳成荫说明部分植物的茎具有(繁殖)作用。 15、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第七课) 16、仙人掌的刺,其实就是它的(叶子),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第八课) 17、植食性动物举例:马、羊、兔、蝴蝶 肉食性动物举例:虎、狼、狮子、鹰、鲨鱼 杂食性动物举例:老鼠、蚂蚁、狗、猫、猪、猩猩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6—9) 1、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2、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3、植物的根都是向下生长,因为植物具有向地性,向地性是因为植物 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4、冬眠时,动物的(体温 ) 下降, (血液循环 )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 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5、动物防御敌害的方式: 放臭气:臭鼬、黄鼠狼 蜇刺:蜜蜂 变色:变色龙、比目鱼、雷鸟 喷射毒液:蛇、蝎、黄蜂逃跑:鹿、兔、羚羊 盔甲:乌龟、蜗牛、犰狳,穿山甲 装死:负鼠 拟态: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 尖刺:豪猪、刺猬 保护色:蝗虫,甲虫 记忆巧门:臭刺变毒桃,亏死泥煎包 6、动物和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答:动物: 1 迁徙,如大雁,燕子; 2 冬眠,如蛇、青蛙、乌龟、熊; 3 加厚羽毛:如麻雀; 4 加厚皮毛、脂肪:如熊狮鹿狐狸;5、产卵过冬:螳螂,蝗虫。 植物过冬的方法: 1、掉光树叶,减少养分消耗;2、常青树分泌一层蜡质,既防寒又减少了水分蒸发。 第三单元:人与环境(10—12) 1、尼龙搭扣的发明是受(芒刺和狗毛)的启发。 2、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3、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哪些方法减少污染?(为了与大自然和 谐相处,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括号里的问题答案也是下面的答案答: 进行城市绿化,家庭绿化;使用无铅汽油,步行或骑车上班;建立自然 保护区;告别一次性筷子;不吃或少吃炒烤(为什么要少吃呢?因为烧 烤的烟会污染空气嘛) 第四单元:冷和热(13—17) 1、加快热水变凉的方法(有筷子搅拌),(用扇子扇)等。 2、当屋内温度比屋外高时,开窗后窗帘会(向窗里飘)。 3、金属,陶瓷传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传热能力 弱是热的不良导体。 4、热传递三种方式:(传导 ),(对流 ), (辐射 ) 5、手捂热水袋取暖——传导传热 火上的锅烧热了——传导传热 暖气使屋内空气变热——对流传热 锅里的水热了,馒头蒸熟了——对流传热 水被太阳晒热——辐射传热 6、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 低,以(摄氏度)或(华氏度)作为单位。 7、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结冰水的温度是(0℃)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成熟鸡的温度是(41.5℃) 8、用手不能精确感知物体的温度,只能用温度计才能测出精确的温度。 9、焖烧锅外锅是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的,焖烧锅的外锅材料是 热的不良导体。 10、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11、饭锅的锅把用塑料或木头制作,是为了端锅时不烫手,不只是为了 美观耐用。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

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2、师: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3、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90°夹角。 师示范动作。

4、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1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生:心跳快、呼吸喘……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生:没有。 5、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6、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7、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 生:进行测量。 8、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生:讨论并汇报。 师: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这儿老师是用夸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 生:用手摸、听、测脉搏…… (2)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 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 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 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 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1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9、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 床堆满细沙。 20、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 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21、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 千米,从太阳了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试 1. 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早上太阳高度低,中午太阳高度高,傍晚太阳高度低。 2. 一天中太阳方向的变化规律: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傍晚太阳在西方。 3. 一天中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早上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脚下(偏北),傍晚影子在东方。 4. 太阳中或日晷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之间的规律制作的,用来计算时间。 5. 手掌日晷的玩法: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上午左手食指代表早上6点,下午右手食指代表傍晚6点。 6.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月亮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7. 地球上位于东面的国家比位于西面的国家,较早看到日岀,较早看到日落。是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亚洲比我国早看到日 岀和日落的国家是日本,韩国等。美国与我国时间相差12小时,当我国是白天的时候美国是晚上。 8.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圈是一天,导致了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导致了四季变换;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是农历一个月,导致 了月相的变化。 9. 托勒密提岀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提岀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他也是第一个提岀地球自转的科 学家。 10. 月相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蛾眉月,再变成上弦月,然后是凸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满月,接下来依次是残月,下弦月, 蛾眉月。 11. 新月在初一,这一天在天上看不到月亮。 12.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13. 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4. 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5. 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6. 小孔成像是由我国古代的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所成的物体影像,方向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17. 镜子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曲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不是透明的。凸面镜的表面是突岀的,凹面镜的表面是凹陷的。凸面镜最 主要用在倒车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凹面镜常见于哈哈镜或勺子背面,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的。 18. 光的折射:看到水面处的铅笔发生了弯折,说明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是,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 叫做光的折射。 19.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他们是透明的。 20. 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做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可以聚光,主要用于放大镜、远视眼镜和老花镜。 21. 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做凹透镜,有缩小作用,可以散光,主要用于近视眼镜。 22. 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彩虹,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了色散,从而形成了彩虹。 23.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白光透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另U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4. 牛顿最早发现了阳光是有七色光组成的。 25.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26.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 27.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钢尺,铁钉等。大地和人体都是导体。 28.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塑料,橡胶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 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3、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我们可以推测火山的成因是岩浆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4、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下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5、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6、高山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逐渐失去棱角形成卵石。 7.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8、.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9.铁矿石经过加工、提炼后可得到金属铁,经加工后可用于制造飞机、轮船、自行车等。 10.煤既可用作燃料,也可以用于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方面。 11.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 12.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越来越大。 13.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14.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能引起地表变化。 15.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16.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铁矿石、金刚石等。 17.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18.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19、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喇叭声、风声、鸟叫声、钢琴声等构成了奇妙的世界。 20、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鼓面、玻璃杯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21、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 2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23、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24、制作简易电话时,使用铜线做电话线,效果会更好一些。 25、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26、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7.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8.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 29.声音有大小和音调的高低的不同。 30、声音的高低,我们称为音调。 31、当敲打鼓面时,用力大发出的声音大,用力小发出的声音小;压锯条时,锯条伸出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重点 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 1 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教学难点 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授课课堂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手表、记录表多媒体设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 90 °夹角。 师示范动作

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 1 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 生:进行测量。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二、新授 (一)测量在安静状态下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这儿老师是用夸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 生:用手摸、听、测脉搏…… 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 师: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为了能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出示表格)这张表格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 生:讲述表格的看法、写法。(师适时补充) 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生:安静状态下的。 生:安静状态下的。 师: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第 1 次先测量 1 分钟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