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 北仑职高韩诗雪——【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 格式:pptx
- 大小:9.04 MB
- 文档页数:5
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课程结构一、欣赏《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谈自我感受。
二、听《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诵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摇头晃脑、闭眼、站立加上表情、动作等)大声朗读全篇,体悟全词的感情基调。
四、解读四句话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小乔初嫁了,……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五、鉴赏实践:(见课后拓展部分)过程和方法一、情感朗读上阕,体验景物蕴涵的气势,并思考描景的妙处。
过程:师:景写得怎样?用形容词概括。
生:波澜壮阔,雄奇壮美。
师:这样写的妙处是什么?生感悟:描景波澜壮阔、雄奇壮美、意象宏大、意境开阔,给人震撼;大气磅礴,笔力万钧,有深沉厚重之感。
让读者感受江山如此多娇(壮美)。
师:作者大手笔写景,目的何在?点拨: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全诗的豪迈基调,让人领略到作者广阔的胸襟。
雄奇壮阔的背景,为人物的出场创设了深重的氛围,铺设了一个壮美的舞台。
尤其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更渲染力度,大自然的伟力足以“淘尽英雄”,呼应开头几句。
大江,自然也;千古,历史也;人物,古人也。
自然、历史、人物巧妙结合,下阕中的英雄就这样的隆重登场:师:英雄是谁?且看下文——二、对比讨论1、小乔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为什么要选取周瑜这一形象?如何塑造的?女生读:小乔初嫁……师:小乔和谁有关?生:周瑜。
师:周瑜和三国有关,三国和赤壁大战相联。
板书:小乔| 陪衬周瑜反衬我美英无人雄为陪衬英雄借题发挥故弄玄虚事业有成:“谈笑间,樯橹灰飞”爱情甜蜜:“小乔初嫁”少年得意:24岁吴中郎将风流儒雅:“羽扇纶巾”有志报国壮志难酬近五十岁无为生华发 | 2三、重、难点解读漫步江边,见大江滔滔东去,想当年的周瑜而今也不过是过眼烟云,想自己近五十岁,仍功利之心未泯,不觉感慨。
于是一声浩叹:合读: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①补充江月相印的诗:◆古人今人皆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获奖课件《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获奖课件一、引言《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千古传世之作。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此推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并荣获了课件制作奖。
本课件旨在通过深入解读和生动展示,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进一步领悟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蕴。
二、课件设计理念本课件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主题,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图文并茂、音画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课件设计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课件内容安排1.诗歌背景介绍课件介绍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包括作者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通过背景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情感内涵。
2.诗歌全文解析课件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了全文解析,包括诗句的解读、意境的描绘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通过解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艺术特色,进一步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3.诗歌艺术特色分析课件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包括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通过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诗歌影响与传承课件介绍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承,包括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后世文学作品的借鉴和发扬。
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这首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
四、课件教学效果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色,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课件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