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717.50 KB
- 文档页数:14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要点1. 什么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好家伙,咱们先来聊聊这个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条“超级血管”,专门为那些需要透析的朋友们服务的。
你想啊,动脉和静脉通过一个小手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就像在血管里开了个“高速公路”,让血液流得更顺畅,透析也更高效。
听起来不错吧?不过,这条“高速公路”可不是说开就开的,后面可有一堆护理要点得跟上。
1.1 内瘘的护理说到护理,首先得注意的是内瘘的清洁。
每天得好好洗洗这个地方,保持干净。
这里可是血液流动的要道,咱可不能让它堵了或者感染了。
用清水和温和的肥皂洗一下,然后轻轻擦干,别像个暴徒似的用力搓,弄伤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再者,定期检查内瘘的情况。
你可以试试用手轻轻触摸,看看有没有鼓起的地方。
要是摸上去有“咕噜咕噜”的感觉,那可要及时告诉医生,这可能是内瘘出现问题的信号。
对了,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小事,但别忘了“天有不测风云”,早发现早解决总是好的。
1.2 注意观察除了日常的清洁和检查,观察内瘘周围的皮肤也很重要。
如果出现红肿、疼痛或者流脓的情况,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添堵,赶紧就得去医院看一下了。
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越早处理越好,别等到最后“哎呀我去”的时候才想起护理的重要性。
2. 饮食与生活习惯护理可不是光靠小手术和清洗,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得跟上。
吃得健康,才有力气应对日常的挑战。
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像“吃得好,身体棒”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也是必要的,毕竟身体要有足够的“原材料”来支持内瘘的功能。
2.1 控制水分摄入说到饮食,还有个小窍门,就是控制水分的摄入。
虽然水是生命之源,但透析患者可不能喝得像海绵一样。
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调整,毕竟“过犹不及”,喝多了可不好。
太多的水分不仅会给身体带来负担,还可能导致内瘘的并发症,咱们可不想自己给自己添麻烦。
2.2 适度运动再来说说运动吧。
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你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
科普血液透析中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发布时间:2022-10-27T05:44:25.01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5期作者:胡丽[导读] 人造血管内瘘是构建长期血液透析路径的不二之选胡丽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血液透析室 621000人造血管内瘘是构建长期血液透析路径的不二之选,具备多样化的优势,如:血流量充沛、生物相容性良好、使用时间长、长期通畅率高、容易反复穿刺、口径大等,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普及。
所以,怎样科学合理的使用并有效维护人造血管内瘘,增加其使用时间,是当前血液透析护理在临床护理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护理因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复,这就需要长时间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担心经济状况,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改变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在造瘘之前为患者讲解人造血管内瘘具有的优势、运用和并发症的防范等,同时为患者讲解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充分意识到人造血管内瘘技术具有的稳定性、安全性,为患者缓解内心中的不良情绪,手术后透析治疗期间,为患者拟定完善的生活方案,加大和患者交流与沟通的力度,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与生活问题,让患者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念。
二、并发症护理首先,血肿护理:若患者的穿刺位置出现肿胀,患者自主诉说疼痛,并且机器显示静脉压快速提升,表明穿刺针穿出血管,血液进入皮下,导致皮下血肿。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马上拔掉穿刺针,重新寻找血管穿刺,并且对穿刺位置压迫止血。
为了避免血肿范围的扩张,需要使用冰袋冷敷肿胀位置,由于毛细血管遇冷会收缩,进而更好的避免肿胀局部出现出血与充血的现象。
间隔24小时后,使用含有50%的硫酸镁溶液的纱布或者是温毛巾放在肿胀位置,让其始终保持湿敷状态。
由于高浓度的硫酸镁溶液具有非常高的渗透压,经过吸收组织当中的水分,降低皮下组织的受挤压程度,并且温毛巾形成的热量能够使患者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大大下降,进而改变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肿痛。
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的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的护理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不足的常见方法,但长期进行透析会导致病人出现血管内瘘,即在肘部或腕部形成的人工血管。
内瘘是病人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它可以为透析提供血液通路。
内瘘的护理非常重要,因为它对透析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瘘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一般需要数周或数月。
在内瘘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并合理护理内瘘,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下面是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的护理的几个方面:1. 定期评估内瘘的状况。
透析病人需要经常检查内瘘的状况,以确保内瘘的通畅和流量。
护士应该检查病人的内瘘位置,观察是否有瘀斑、水肿等异常症状,确保内瘘区域没有受到任何创伤和感染。
2. 定期清洁内瘘区域。
透析病人需要在内瘘部位进行皮肤护理,包括清洁皮肤和防止感染。
护士应该引导病人按照正确的方法清洁内瘘部位,例如用清水和肥皂清洗皮肤,并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
在洗澡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内瘘区域,并在每次透析前更换干净的衣物。
3. 规律锻炼。
透析病人应该定期进行运动锻炼,以提高内瘘的血流量。
适度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内瘘变得狭窄或闭塞。
护士应该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锻炼计划。
4. 遵循合理的饮食。
透析病人需要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减少内瘘的负担和风险。
护士应该引导病人遵循适量、均衡、多样化的饮食规律,特别是限制高盐、高脂肪、高糖和高蛋白的食物。
5. 定期检查血压和透析质量。
透析病人需要随时监测血压和透析治疗的质量。
护士应该定期检查病人的体征和透析机器的参数,确保治疗质量和血压控制,避免内瘘受到过度压迫和破坏。
总之,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的护理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定期评估、清洁护理、锻炼和饮食,以及监测血压和透析质量。
内瘘的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护士和病人共同努力,以维持透析治疗的最佳效果和生活质量。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摘要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保证正常透析的重要条件。
但有些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不能成功建立自身动、静脉血管内瘘或多次自身血管内瘘闭塞,而不得不采取另外措施来建立血管通路,因此,人造血管内瘘就成了目前较好的选择。
在人造血管内瘘护理过程中,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规范操作,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启用时机和穿刺方法等,加强日常护理,避免内瘘感染或血栓的发生,保证其透析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人造血管内瘘血液透析护理近年来,人造血管因与组织相容性较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已成为体内保持持久强度的血管代用品。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保证,部分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难以建立自身动静脉内瘘,或患者透析时间较长,多次自体内瘘失败后无再建自体内瘘,使人造血管成为患者的首选。
人造血管内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充足、能反复穿刺等优点[1],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透析领域。
现将人造血管内瘘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材料:采用彭体泡沫聚四氟乙烯(PTFE)。
血管吻合方式:①肱动脉和肘部静脉与人造血管做端侧“U”型吻合;②桡动脉和肘部静脉与人工血管行端侧“J”型吻合。
人造血管内瘘吻合术护理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担心异物排斥,而出现忧虑恐惧等心理,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应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详细介绍人造血管的优缺点和手术方法,并结合人造血管成功的实例,给予患者及家属恰当的解释和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②术前准备:对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好血糖、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关治疗,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等,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术前1周内禁止在术侧肢体进行任何穿刺性操作,必要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仪检查,明确血管条件。
术后护理:①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出现术侧前臂肿胀、皮肤潮红及疼痛等症状,故应及时向患者解释其原因,并帮助患者制定和实施术后康复计划,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使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
人造血管内瘘得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就是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得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得血管通路就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得以实施得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与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动静脉内瘘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得生命线。
然而高龄、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以及反复穿刺静脉导致静脉狭窄或者化疗后得血管耗尽,尤其在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半血管钙化,糖尿病血管病变时,患者得自身血管不能建立良好得动静脉内瘘。
人造血管内瘘就成为这类患者血液透析得首选血管通路、人造血管内瘘具有血管通畅、血流量大、穿刺方便、使用时间长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得生活质量,就是血液透析得理想血管通路之一。
但其缺点也很突出:如术肢皮肤肿胀,使用寿命短,穿刺后止血困难,血栓形成率高,易发感染,形成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所以人造血管内瘘在护理上尤为重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以及人造血管内瘘围手术期得护理到并发症得护理。
制造人造血管得材料有天然真丝,涤纶、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现在应用最多得就是涤纶与PTFE得人造血管、PTFE内瘘手术方法患者取平仰卧位,外展术侧上肢,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用龙胆紫进行肱动脉、肘部静脉标记及人造血管位置定位。
根据拟采用得动静脉选择切口,垮血管走向做一长4~5cm得横切口,如所选动静脉相距较远,可分别于动静脉处做两个切口,分离暴露并游离一段长约3cm左右得动脉与静脉,静脉用胶片牵引,动脉两侧分别用动脉夹阻断血流,根据人造血管长度,在前臂人造血管弯曲部顶部做切口,用人造血管皮下隧道器分2次做皮下隧道,将人造血管引入皮下,两端分别与分离准备好得动静脉端行侧吻合,形成U形人造血管袢管。
如图:一、围手术期得护理1、术前准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会合并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术前进行必要得化验、检查与治疗,为患者顺利实施手术奠定了基础。
术前有必要进行详细得检查,尤其就是自体血管造瘘失败后,其肢体血管已产生不同程度得病理变化,故术前应认真检查肘部动脉搏动情况及肘部浅静脉情况,并行彩色多普乐超声检查,以明确血管条件、2。
血液透析中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改进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措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方法:总结7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情况。
结果:1例因人造血管表面皮肤破溃出血,造成内瘘闭塞;2例使用过程中血栓形成,经处理后内瘘恢复正常;4例使用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做好内瘘的护理和宣教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
关键词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护理对7例使用ptee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内瘘使用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均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人造血管内瘘前均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现自体通路已无法使用。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5例。
人工内瘘位置:左前臂4例,右前臂3例。
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小时,血流量240~300ml/分,采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
材料和手术方式:应用聚四氟乙烯(ptee)人造血管:长度30cm,内径5mm。
在前上臂对肘正中或贵要静脉、肱动脉、u型侧吻合。
ptee人造血管是生物医学材料,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通畅率高、血流量大、易于穿刺等优点。
应用及护理首次穿刺时间:一般在植入后2~3周,周围组织逐步长入ptee管的外壁,可增加管的附着性。
有报道研究,人造血管术后使用时间应在局部消肿后2~3周,6~8周成熟,过早使用易出现移植物压缩、吻合口狭窄、出血、感染及血栓形成[1]。
因此术后2周有明显血肿的应在术后6~8周穿刺人造血管为宜。
穿刺方法:消毒直径为穿刺点周围8cm左右。
穿刺点选择动脉针离吻合口3~4cm处。
动脉与静脉间距10cm,两个穿刺点距离0.5~1cm。
切忌定点穿刺。
避免在u型绊处穿刺。
动静脉均取向心方向穿刺,以减少血液再循环率及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延长其使用寿命。
穿刺前摸清血管走行、深浅:穿刺时牢记人造血管的特殊性(无再生能力、价格昂贵、寿命有限);避免刺穿血管壁,力求一针见血。
当有阻力时,稍用力穿刺过人造血管壁,此时突破感明显,可见回血。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首先,瘘管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血透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确保瘘管通畅,以免造成血液透析不充分或透析失效。
在每次透析前,对瘘管进行血管通路检查,包括检查皮肤颜色、温度、位置和动脉搏动情况等,以评估瘘管是否通畅。
如果瘘管出现堵塞或流量减少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各种手法的疏通。
其次,皮肤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血透患者内瘘通常需要保持人工血管通路暴露在体外,因此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
护士需要每天为瘘管患者进行皮肤清洁,特别是在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用温水和非碱性肥皂清洗患者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来清洁瘘管周围的皮肤,以免对瘘管产生损伤。
此外,在皮肤护理过程中,还需要仔细观察瘘管周围是否有潮湿、红肿、渗出等情况,以及其他异常症状,如皮肤摩擦、皮疹等。
瘘周围感染的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
瘘管周围感染可能导致范围从浅表皮炎症到深部脓肿和败血症。
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并清洁透析治疗所需的护士资料,如打针垫、带扣等等,保持洁净无菌,并定时更换透析器和消毒液,以减少瘘周围感染的风险。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保护瘘周围的血管。
在护理过程中要避免对瘘周围血管产生过度的压力和撞击,减少呈现血瘀和血管碎裂。
在插管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尽量不要穿刺瘘管。
瘘管较长时,应避免瘘管被卷曲或扭曲,以免影响血流通畅。
总之,对于血透患者内瘘的护理,护士需要保持瘘管的通畅性,进行皮肤清洁和护理,预防瘘周围感染,并保护瘘周围的血管。
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确保血透治疗的有效进行。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5篇)第一篇:血透患者内瘘护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自我护理罗进福建省南平市第九十二医院二病区353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透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存质量的好坏。
在影响透析质量的多种因素中,透析血流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想获得理想的血流量就必须有良好的内瘘做基础。
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的第二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共同保护。
现把多年来我们对内瘘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相参,以造福病人。
1.内瘘闭塞的原因1.1 压迫因素是引起内瘘闭塞最常见原因,所占比例在50%以上。
常见于透析后用压脉带止血时,压迫时间过长、过紧,血流缓慢或阻断,导致血栓形成。
其次,病人睡眠时压迫内瘘侧肢体,影响血运,阻断血流。
1.2 护理操作因素①不适当的穿刺。
在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正确的穿刺也是影响内瘘生存期限的重要因素,不适当的穿刺引起血肿及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活血小板生长因子和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移位至内膜,引起内膜增殖及其在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静脉栓塞和狭窄,最终使血管通路丧失功能。
在同一点或小范围内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形成动脉瘤。
②穿刺不成功,出现血肿而压迫血管。
③无菌技术不严格,穿刺部位发生炎症。
④新瘘使用太早。
⑤透析中低血压。
低血压时吻合口的血液流速减慢,透析时为达到一定的血流量血管被迫反复抽动,易造成血管壁损伤;而非透析时血流对血管压力减小,又易引起内瘘断流或血栓形成而致闭塞。
1.4 其他如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高凝高粘患者,血行相对缓慢,若透析中肝素用量不足,则透后易在穿刺针孔处形成血栓;再如无菌观念不强,造成内瘘感染,血栓形成造成。
另外,平时内瘘上肢不锻炼,血管弹性差,充盈差以及高龄患者血管动脉硬化严重等均是易于引起内瘘闭塞的原因。
总之,以上原因可以相互影响或共存,要多方防治才可避免内瘘闭塞。
血透患者动静内瘘养护
应注意些什么
1、血透前、血透结束24小时后,用热毛巾清洗、湿敷内瘘和静脉穿刺处每天2-3次,然后涂喜疗妥药膏且按摩5-10分钟,如果有条件,可用频普治疗仪红外线照射20-30分钟。
2、如有血管瘤,可用弹力绷带保护,避免撞伤,每次血透前清洁皮肤。
3、使用内瘘穿刺透析后,让护士绑上弹性绷带,自我感觉松紧舒适,以内瘘穿刺点不出血而内瘘通畅能扪及内瘘搏动及震颤为原则。
约20分钟放松一下绷带,30分钟至2小时后将绷带完全放松(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4、使用内瘘透析结束当日,保持针眼处干燥,避免接触到水,以防感染。
如果穿刺处发生血肿,可压迫止血或用冰袋冷敷,24小时以后方可热敷,并涂擦喜疗妥消肿,内瘘处如有硬结,可每日用喜疗妥涂擦按摩,2次/天,每次15分钟。
5、养成自我检查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的习惯,建议每天3次,至少
早晚各1次,具体方法:将2-3个手指放在动静内瘘上面,判定内瘘是否通畅,通畅的内瘘触摸时有血管震颤感,用耳朵能听到血管杂音。
如查发现血管震颤音减弱或消失,应尽快与主管医生联系。
6、内瘘侧手臂不要穿袖子过紧的衣服,可装拉链。
睡眠时避免侧卧于造瘘手臂侧的肢体,内瘘侧肢体不可测量血压、抽血、输液、提重物、挂包、戴手表、过紧的护腕等。
7、每天2-3次先用热毛巾湿敷内瘘侧手臂,再涂喜疗妥药膏,轻轻按摩。
血液透析中心移植物血管内痿护理常规临床上自身血管条件差,经多次直接动静脉内痿吻合术后,自身血管无法再利用者,可选用移植物血管搭桥造建,常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血管。
一、护理评估1.移植物血管侧肢体是否清洁,有无肿胀、淤血、发红、硬结、疼痛。
2.能否触摸到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
二、常见护理问题1.移植物血管感染与操作不当及患者卫生习惯不良有关。
2.移植物血管闭塞与低血压、操作不当及患者知识缺乏,自我护理不当有关。
3.知识缺乏与健康教育不到位及患者的认知能力有关。
三、护理措施1.保持移植物血管侧手臂的皮肤清洁,每次透析前将移植物血管侧手臂的皮肤彻底清洗干净。
4.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避免定点穿刺,每次穿刺距上次穿刺点0.5~lcm,操作熟练,穿刺失败立即拔针,更换穿刺部位重新穿刺,避免血肿发生。
5.透析结束正确压迫止血,采取指压止血,不用止血带,力度适当,以不出血又能触及血管的震颤为佳。
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避免热敷。
如果穿刺处发生血肿,可压迫止血,并用冰袋冷敷血肿部位,24小时以后可热敷,并涂擦喜疗妥软膏消肿。
如果有硬结,血管周围皮肤有淤血,可每日用喜疗妥软膏涂擦按摩,50%硫酸镁湿敷,每日2~3次。
注意移植物血管不能冷敷或热敷,只能敷人造血管周围的组织。
6.移植物血管侧手臂不能测血压、受压或提重物、戴手镯,移植物血管不能输液、静脉注射、抽血等。
四、健康指导1.让患者了解人造血管对其生命的重要性,使患者在主观上重视,积极配合。
2.教会患者自我评估人造血管是否通畅的方法,每日进行3~4次,早期发现问题,如果震颤、杂音消失,血管有触痛或疼痛,及时就诊。
3,移植物血管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不能配戴过紧饰物;睡觉时不要将该侧手臂垫于枕后,尽量避免侧卧于该侧,该侧手臂避免持重物。
4.适当活动该侧手臂,可手握橡皮健身球进行锻练,预防人造血管血栓形成。
五、护理评价1.患者对人造血管自我护理的方法知晓,并能遵照执行。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肾内科龚立峰动静脉内瘘从196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优点为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活动方便。
制作内瘘一般从左到右、从远到近,先上后下、先自身血管后移植血管。
既然内瘘对透析患者来说是如此重要(可以说是病人的生命线),就应该倍加爱护和珍惜。
1. 对需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来说,首先要保护好造瘘侧的肢体皮肤的完整与清洁,保护好造瘘侧肢体血管,不要在其肢体上行动静脉穿刺。
2 . 造瘘术后应适当抬高肢体约30度,保持其血流通畅避免受压,注意保暖。
3. 触摸手术部位是否有血管震颤,监听血管杂音。
内瘘处不要包扎过紧,同时注意观察内瘘处有无血肿及瘀斑、局部有无渗血。
4. 术后第2天进行功能锻炼:可反复交替进行握拳动作或反复挤压握力球或间断热敷内瘘以上的静脉,每天3-4次,以促进血管的扩张。
但注意功能锻炼开始时动作应轻,握拳力度应由小到大慢慢增加。
5 . 内瘘侧肢体禁止测血压、输液、抽血,衣袖不可过紧,避免提重物。
6 . 内瘘最好在术后4~6周使用。
理想的内瘘特征是静脉充分扩张、肥厚。
(同时应准备弹性绷带一副,以便拔针后止血用)7 透析过程中应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以免穿刺针头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形成。
8. 透析结束拔针后,压迫止血也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患者应自己掌握压迫的技巧。
针眼处一般用1厘米大小的正方形纱布压迫止血,也可先用创口贴贴在上面再用纱布块压迫。
压力要适当,以既能止血又能感到血管震颤为好,一般半小时放松,2小时取下纱布,24小时内禁止擦洗穿刺点。
移植血管透析结束后,应压迫穿刺针进入处,压迫时间长于直接动静脉瘘者。
如果按压不当:过重过轻或时间过长,都会造成皮下血肿,不同程度损伤血管,造成内瘘闭塞。
9. 透析前应保持手臂清洁,经常湿热敷,穿刺后可涂些喜疗妥软膏。
人造血管内瘘护理人造血管内瘘是一种用于透析治疗中的人工血管,其目的是取代因患者的自身血管功能不良而无法使用的血管来完成血流透析。
对于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正确的人造血管内瘘护理极为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关于人造血管内瘘护理的一些建议。
1.清洁和消毒人造血管内瘘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在操作前,护士需要保证自己的手洁净,同时使用无菌手套、口罩和护目镜来确保无菌操作。
清洁血管入口的皮肤时,应使用无菌盐水或适当的清洁剂,以避免引起皮肤刺激和损伤。
消毒时,最好使用70%的酒精或碘伏消毒。
一般情况下,每次清洁和消毒后都应更换新的无菌敷料。
2.观察和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和评估人造血管内瘘的情况。
包括观察有无红肿、疼痛、渗液、出血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以上症状,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血管内瘘的通畅性和血流量,以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3.合理的穿刺技术穿刺技术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适当的穿刺技术,避免对血管造成过多的损伤。
在穿刺血管时,需要注意穿刺点的选择,以避免损伤到血管壁。
此外,护理人员需要使用无菌的器械和装备,并在穿刺过程中保持无菌操作。
4.保持适当的血流量良好的血流量是血液透析的关键。
为了确保血流量的充足,护理人员需要经常监测和调整血管内瘘的输液速度和压力,以达到最佳的血液透析效果。
同时,还需要保持患者体位的适当,避免压迫血管,以确保血流畅通。
5.定期更换人造血管内瘘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是一个复杂、细致和专业的工作。
正确的护理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熟悉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维持性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但是有部分病人,如老年人、肥胖病人及糖尿病病人等,由于血管弹性差,静脉纤细、缺短、闭塞及脆性增强等因素。
难以建立理想的自体血管内瘘。
故需进行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AVG)。
人造血管由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口径和长度可任意选择,能反复穿刺,使用时间长等优点。
但由于人造血管管壁纤维受损后不能修复(无再生能力),价格昂贵,手术难度高,术后又易发生血清性水肿等【1】。
因此,人造血管的护理,对延长瘘管的使用寿命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院从2009年至今,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实施相应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晚期尿毒症患者6例,均为女性,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2例,高血压肾病尿毒症4例,其中肥胖者1例。
年龄43—76岁,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
手术方式均为上臂肱动脉与正中静脉“U”型吻合术。
1例血栓形成,溶栓无效后经取栓、球囊扩张治疗,内瘘血流恢复。
2 护理体会2.1穿刺时机人造血管理论上可在术后立即使用,但术后2周内术肢都有明显水肿,且人造血管2—4周才能与周围组织愈合,新的血管内膜才逐渐形成,6—8周肿胀才完全消退,人造血管轮廓才变得清晰。
过早使用易出现移植物压缩、吻合口狭窄、出血、感染及血栓形成【2】。
因此,术后2周有明显水肿的应在术后6—8周穿刺最好。
掌握合适的穿刺时间,对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相当重要。
2.2 穿刺步骤穿刺前评估血管移植的方式及血管走向,确定动、静脉穿刺点的位置;人造血管穿刺时,操作者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直径大于10cm,消毒2次。
穿刺针应一次性使用,严防感染的发生;穿刺时先穿静脉端,后穿动脉端。
2.3 穿刺部位动、静脉穿刺点距离吻合口应大于3cm,两点间距应大于5cm。
尽可能延长动脉与静脉进针点间的距离,避免血液重复循环形成旋涡降低透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