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
- 格式:docx
- 大小:25.63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公园规划
城市公园规划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提供一个舒适、美丽和绿色的空间。
对于城市公园规划,我认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园的规划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
公园是城市中的绿洲,应该有多样的植物,如树木、花卉等,以及人工湖泊、小溪等自然景观。
在公园规划时,应注重保留已有的植被和自然景观,同时引入新的植物和景观,以丰富公园的生态系统。
此外,公园还应该有一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保护城市中的野生动物和鸟类。
其次,公园规划应该考虑人民的需求。
城市公园是供居民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因此在规划时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设施和服务,如长椅、休息区、游乐设施、健身设施、体育场地等。
此外,公园还可以设置咖啡店、餐厅、书店等商业设施,以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
同时,公园还应该提供多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运动比赛等,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第三,公园规划应该注重交通便利。
城市公园是供大众使用的场所,因此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到居民的交通需求。
公园的位置应该容易到达,并且有足够的停车位。
此外,公园应该有良好的道路和人行道网络,便于居民步行和骑车到达公园。
最后,公园规划应该注重安全和卫生。
公园应该设置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监控摄像头、安全巡逻等,以保护居民的人身安全。
公园也应该有足够的垃圾箱和厕所,并定期清理和维护公园的
卫生。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规划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满足人民需求、提供交通便利以及注重安全和卫生。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规划,才能使公园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和娱乐的理想场所。
城市公园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4.09.30•【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9号•【施行日期】2024.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城市公园管理办法(2024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9号公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公园事业高质量发展,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园,是指城市内具备园林景观和服务设施,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健身娱乐、传承文化、保护资源、科普教育和应急避难等功能,向公众开放的场所,包括利用公园绿地建设的公园和其他纳入城市公园名录的公园。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城市公园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公园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直辖市、市、市辖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公园是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公园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由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向财政申请予以保障。
第六条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市公园名录,并逐级报上一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
城市公园名录应当包括公园名称、类别、位置、面积、管理单位、监管单位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开。
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公园规模、功能、位置等对城市公园进行分类分级,在养护经费、考核检查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
第七条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公园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鼓励开展城市公园事业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升城市公园品质和功能。
城市公园的名词解释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是供公众休闲、娱乐和身心放松的开放场所。
它是城市的绿肺,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
城市公园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对于城市生活的质量和社会福利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对城市公园的含义、功能、历史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和解释。
城市公园是城市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场所。
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放松身心、欣赏自然美景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
这里,人们可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或者与家人朋友一同野餐、娱乐和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城市公园的绿草如茵、花木葱茏,湖泊和水道清澈宜人,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抹清新和愉悦。
人们可以远离城市喧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舒缓紧张的生活压力。
城市公园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园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
它们是城市绿化的核心,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减轻噪音污染、涵养水源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城市的园林。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起,城市公园就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在当时,公园被用作皇家花园、游乐场和社交场所。
随着城市发展和改变,城市公园逐渐演变成为供公众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18世纪的欧洲城市,如伦敦的海德公园和巴黎的图里公园,成为人们集会、散步和观赏风景的热门去处。
这些城市公园不仅提供了绿色景观,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社交场合。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城市公园的作用变得越发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的面积和数量也逐渐增加。
许多城市都意识到城市公园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因此,它们开始加大对城市公园的投资并进行规划和改造。
城市公园不再只是个别的绿地,而是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专题提纲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1)一、城市公园简介 (1)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1)三、城市公园的历史演变 (2)四、西方城市公园历史 (2)五、国内城市公园的历史 (4)六、城市公园发展历史区域案例——杭州 (7)一、城市公园简介1.城市公园的概念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高低。
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
公园造景的设计,无论在命名、楹联、摆设等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公园景观的内容。
同时设计还需要空间和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调整,并使之协调互补发展,提高庭园总体的造园艺术,也使庭园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2.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和设计趋势1)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以树木、草地、花卉为主,兼以人工构筑物的景观。
由动物、植物、水体、园路等组成,偏重人与自然的交流。
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户外(绿化)活动空间。
2)城市公园的设计趋势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水平走向空间立体功能日趋综合风格更趋多样性案例: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二、城市公园的起源从古埃及园林出现至今,世界造园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以城市公园的形式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
17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继而在法国和全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起土地贵族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诞生。
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统称为“公园”。
这些园林具备城市公园的雏形,为19世纪欧洲各大城市公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中世纪及其之前的城市并不存在任何城市花园,那时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是防卫。
城市公园设计方案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宝地,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载体。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创新、便利且具有生态友好特点的城市公园设计方案。
1. 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的理念是“回归自然,创造绿洲”。
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将公园打造成一个绿色的天堂,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 空间规划(1)主入口:公园主入口设计宽敞明亮,配备便捷的通道,方便市民进出公园。
同时,设置信息中心,提供公园导览和活动信息。
(2)主要景区:公园内划分为多个景区,例如花卉展区、湖泊游览区、儿童乐园等。
在每个景区设置休息区、观景台等配套设施,方便市民的休憩和观赏。
(3)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在公园内设置宽敞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同时提供健康的锻炼方式。
(4)休闲广场:设计宽广的休闲广场,可以进行集体活动、交流和娱乐,提供市民与自然互动的场所。
(5)植被景观:精心设计植被景观,增加植物多样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
通过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成自然景观,创造美丽的生态环境。
3. 设施设置(1)休息亭和座椅:在公园各个角落设置休息亭和座椅,供市民休息、观景和交流。
(2)游乐设施:设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市民的游乐设施,如儿童乐园、健身器材区等,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3)广播和音响系统:在公园内安装广播和音响系统,定期播放音乐和音乐会,增加娱乐氛围。
(4)厕所和洗手间:根据公园规模设置足够的厕所和洗手间,保证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环保特色(1)节水系统:采用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并设立节水提醒和宣传栏,提醒市民珍惜水资源。
(2)太阳能发电:在公园内安装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公园提供清洁能源,并供应公园景区的照明和设施使用。
(3)垃圾分类:设置垃圾分类站点,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4)生态池塘:在公园内设置生态池塘,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为池塘周边的植物提供水源,形成自然的水景。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管理城市公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下是一份城市公园管理方案。
一、内容和形式:1.绿化养护:加强对公园内绿化植物的护理和管理,包括修剪、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立即进行治理。
同时,还需对公园内的花坛和草地进行养护,保持其整洁和美观。
2.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公园内设施的使用情况,如长椅、垃圾桶、游乐设施等,确保设施的正常运作,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对于损坏或老化的设施,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新,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3.环境卫生:加强公园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扫和清理垃圾,保持公园内干净整洁。
在公园内设置垃圾分类垃圾桶,并加强对市民的环保教育,提倡垃圾分类,减少环境污染。
4.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公园内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引导游客遵守公园的规章制度。
加强对公园内重点区域的监控和巡逻。
同时,定期对公园内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5.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公园服务,配备专业的园林管理人员,解答市民的疑问和需求。
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娱乐项目,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建立留言板或电子邮件反馈系统,接收市民对公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二、具体措施:1.组织精干的管理团队:成立专业的公园管理部门,配备专业园林管理人员和安保人员,确保公园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2.建立综合管理制度:制定公园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建立日常巡查和清洁保洁制度,确保公园内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多元化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音乐会、展览、体育比赛等,吸引市民参与,增强公园的吸引力。
4.开展环保教育:利用公园内的展板、标识等方式,开展环保教育宣传,引导市民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5.加强安全监控:在公园内设置安全监控摄像头,加强安保人员的巡逻和监控工作,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国内著名城市公园案例1. 颐和园(北京市)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以其湖泊、山峦、建筑和植物著名,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宫殿、漂亮的湖泊和山水景观,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2. 南山公园(深圳市)南山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一座集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以其宜人的气候、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山景、湖泊和花园,同时还可以参观到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物。
3. 中山公园(上海市)中山公园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是一座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主题的大型城市公园。
公园内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和陈列馆,以及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贡献,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园和湖泊。
4. 西湖公园(杭州市)西湖公园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公园以其美丽的湖泊、山峦和建筑物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乘船游览湖泊,欣赏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古建筑,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5. 青岛崂山公园(青岛市)青岛崂山公园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公园。
公园以其险峻的山峦、清澈的泉水和寺庙建筑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观景,同时还可以参观到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物。
6. 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长沙市)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国著名的山水胜地之一。
风景区以其壮丽的山峦、清澈的湖泊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观景,同时还可以参观到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物。
7. 园博园(郑州市)郑州园博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公园。
园区以其丰富的植被、美丽的湖泊和建筑群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花卉植物、湖泊和建筑物,同时还可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8. 高第公园(重庆市)重庆高第公园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浅谈城市公园——以广州市为例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在高密度城市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关键词城市公园城市公园的分类城市公园的发展城市公园的功能第一章引言1.1 概念的界定1.1.1 城市公园的定义位于城建设用地内向公众开放的公园绿地,以开展游览观赏、休憩康体、文化娱乐、科学普及等活动为主要功能,兼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和防灾避灾等功能,具有相应设施和管理机构。
公园绿地率——公园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面积总和占公园陆地面积的百分比。
1.1.2 城市公园的分类城市公园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四大类。
综合公园是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和休憩的规模较大的公园绿地,应配套文化娱乐、康体活动、儿童活动、安静休憩、游览观赏、后勤管理等功能区及相应的常规设施。
综合公园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
公园绿地率应大于75%。
社区公园是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社区公园必须设置儿童游戏设施,特别应照顾老年人的游憩活动需要。
根据规模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社区公园分为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是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具有相应常规设施的公园绿地,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体育公园、纪念公园、雕塑公园、湿地公园等。
带状公园是指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设置,有一定游憩设施和服务的带状绿地。
绿地最窄处应大于8m,全园面积应大于1h㎡。
1.2 城市公园的发展谈及城市公园的历史起源,我们虽不能忽视文艺复兴时期理想伊甸园般的宗教建筑庭园,也不能抹去古希腊、古罗马埋藏影响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但已无须追溯到那么遥远的过去。
具有完整现代涵义的城市公园的概念直到19世纪才产生,理由是源于找来发表的城市和它的公共空间是与社会发展相并行的事实。
一项基于工艺的分析说明(研究人类运用设备改造自身的环境),工业革命爆炸性的人口增长、城市超大规模的扩张、人与自然环境的是趋疏远以及由经济利益确定的政策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是今天大城市中的黑暗面。
蒙•劳里(urie)在他的《19世纪自然与城市规划》一书里曾痛斥了这些冲突,并在文中首次研究了城市公园的现代概念——作为工业城市中的一种自然回归。
19世纪中叶,由于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不足,以及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向往和期望生活在优美愉悦环境中等原因,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开始思考生活质量的提高,开放空间的创造即是这一系列社会、文化和住宅等因素促成的理性结果。
公众愿望导致大型绿色空间在许多城市中产生,这个“肺”为抵抗失控的城市生长所产生的无序灾害提供了新鲜空气。
具有这种新理念的最著名实例——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in New York),它是弗里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iedrick L. Olmstead)在现代景观发展中一项里程碑式的作品。
20世纪,人们对自然、绿色、空间的传统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公园类似园林空间的简单定义已经过时。
虽然植物和自然地貌仍然继续作为基本角色,但现代城市公园表现出更为多样的复杂性,它们的规划和建设已经考虑到众多领域的要求和前提条件,范围上及宏观的政治、行政管理,下至对树的栽植盆类型和功能设备装置此类细节的抉择。
在众多要求中,根据城市环境中的个体需求密切度,有两项可被认为是决定性因素。
其一,摒弃那些基于空洞而单一用途空间美学概念,侧重多功能、多用途,引进公园须知和人及所在城市文化本质相联系的观念。
其二,社会和民主意识的潜在设计要求,使设计师必须在居民需求和公众利益间寻找一种艰难的平衡。
现代城市公园是日趋重要的作用是白日提供使用者必要的各项功能。
有时甚至需将上个世纪形成的大片绿色空间改造用来适应今天居民的需要。
如蒙•保罗•弗理德伯格合作老师事务所(M.Paul Friedberg & Partners)规划的第67大街游乐场(the 67th Street Playground)案例中,为创造一个供孩子们嬉戏的具体空间,纽约中央公园内一大块用地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整。
公园使用者和空间的情感联系甚为重要,这种联系可能是文化的[如都市设计集团(the Grupo de Disen-o Urbano)设计的泰佐佐莫公园(Tezozomoc Park)]、建筑的[如路易斯•拉西奥内罗(Luis Racionero)在瓦利拉公园(the Parc del Valira)中的罗马式回廊重构]或是形象化的[如东京景观建筑师事务所(Tokyo Landscape Architects)设计的七泽森林公园(Nanasawa Forest Park)呼应了日本传说]。
考虑到景观作为自然进入城市一体化的方式,除了这些人文主义的方面外,还有更多的实用主义倾向。
相对于偏爱模仿自然以作为对人工城市回应的主流趋势,现在已能听到反对这种肤浅逻辑的声音。
尤其在大都市内部,由于交通和建筑组织的限制,必须重新解释几何形态与地形的关系、城市和自然的关系。
强调统一完整的人工观念正在被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替代,导致出不同的感知层面。
第二章城市公园的功能城市公园在城市中扮演着一个无可替代的角色,它满足的不仅仅是人类原始的渴望亲近自然的需求,城市公园的功能还有生态功能、防灾功能,标识功能和美育功能等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公园潜在的价值和功能也会逐一被人类认识。
2.1生态功能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大批园林绿地的建设,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斑块,是城市中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之所在,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被人们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的氧吧”。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公园在改善生态和预防灾害方面的功能得到加强。
城市公园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的、有效的作用2.2 标识功能谈及城市地标,中国人一般最快想到的往往是——作为城市财富积累和炫耀的象征。
如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新楼和广州电视塔,即外界广为传播的“北有大裤衩,南有小蛮腰”;更有抚顺“星门”(斥资亿元的“铁圈”却声称只有观赏功能)。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座城市的不幸。
当然也有部分人会认为城市公园是作为城市的地标,因为公园里留存着城市文明和本土价值的记忆。
如广州的越秀公园(五羊石像和中山纪念碑作为标识。
谈及纽约,人们很容易会想到纽约中央公园。
2.3 防灾功能城市公园尤其是防灾公园在城市中起到重要的防灾避难功能,主要作用是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它突发事件时用作紧急避难场所(包括固定避难场所、临时固定场所和避难道路等)、灾害对策据点(包括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救护中心、运输车辆基地、综合减灾或避难疏散教育与演习场所以及救灾部队的营地等)和防止、减少灾害(延迟或防止火灾蔓延、减轻或防止爆炸引发的灾害。
缓和或防止山崩等灾害)的场所。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让我们认识到防灾意识的提高以及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城市公园在承担防灾、避难功能上显示了其强大作用。
2.4 美育功能从城市公园诞生开始,它就被赋予了美学的意义。
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或多或少地都能在城市公园中找到它们的踪迹。
城市公园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符合人对环境综合要求的生态准则,能更好促进人类身心健康,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章浅谈广州市的城市公园广州市里有不少的公园,如白云山风景区、越秀公园,火炉山森林公园,天河公园和流花湖公园等等。
这些城市公园是广州市的肺,它们吸收城市废气的同时也向城市提供新鲜的空气,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感觉不明显,一但这些公园遭到破坏,相信整个广州市会乌烟瘴气。
广州市的城市公园集中分布在白云区、天河区和越秀区,即广州市的中南部。
现在简单介绍其中的白云山风景区和越秀公园。
白云山风景区在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称。
据说每到秋季,常有白云冉冉升起,使山上一个侧面变成白云漫漫的一片,犹如面纱笼罩,因而得名。
白云山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是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是高峰。
越秀公园是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面积86万平方米,包括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个山岗,是五岭余脉最末的丘陵。
越秀山因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
明永乐年间,建进观音阁,又名观音山。
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
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电视塔等。
第四章广州市城市公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建议广州市的城市公园整体来说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休憩游览的城市开放空间。
但还是存在不足,下面具体谈谈需要完善的地方。
以我的个人经历为例,一次我和几个同学结伴来到云台花园游玩,其中一人倒走时差点撞上伸出道路的树枝;还有与斜坡交接的平面与斜坡存在不起眼的高差,极容易会绊倒人。
再者,我最近一次去白云山时,不间断地被上山的私家车骚扰,安全问题暂且不说,爬山主要目的是呼吸新鲜的空气而不是汽车尾汽,园区已经有游览车,这些特权车就应该禁止上山。
还有部分设施已经残破,应该及时更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觉得城市公园的不足主要在管理方面和人性化方面,建议加强对公园的管理,设置意见采集箱,收集民众的改善建议,让城市公园更加和谐。
结语城市公园的起源虽然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但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公园的发展经历不过一个世纪左右,它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其潜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DBJ440100/T 1——2007城市公园分类李佳鹏应急避难场所:撑起人民生命的保护伞中国建设报 200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