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合理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3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治疗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20-04-28T06:45:41.111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4期作者:王凌高振军[导读]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消化内科上海 201700)【摘要】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给予A组患者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治疗,给予B组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酪酸梭菌;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4-0084-02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在于结肠发生炎症,主要作用于远端结肠及直肠中。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改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该种疾病,但一般情况下青年发病者居多。
本次研究围绕溃疡性结肠炎以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进行治疗,以验证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医院内抽取70例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龄在18岁~58岁,平均年龄为(37.59±4.35)岁,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同时伴有黏液脓性血便现象,经过结肠镜检查,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异常、多发性腔溃疡、黏膜糜烂及黏膜粗糙的情况。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35名,平均年龄为(37.84±4.41)岁;观察组患者35名,平均年龄为(38.22±4.52)岁。
(1)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
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胃肠道摄入时应尽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药物治疗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是主要治疗药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
②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
③腹泻型溃疡性结肠炎可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④同时应注意饮食以及生活习惯。
二、预防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1、辣椒、花椒、浓茶、酒、油炸食品、烧烤食品、油腻食品、海鲜等刺激食物;2、少吃大蒜、生姜、生葱、少吃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3、限制食物纤维:韭菜、芹菜、玉米、白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竹笋、辣椒(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毛豆、茭白、洋葱、芥菜、发菜、香菇、银耳、木耳);水果:红果干、桑椹干、樱桃、酸枣、黑枣、大枣、小枣、石榴、苹果、鸭梨、葡萄、杏、柿、山楂、草莓、果脯、杏干、梅干、西瓜。
4、疾病活动期间不能吃生蔬菜、水果、牛奶、糖、饮料。
1、稀饭、细面条、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无皮鸡肉、鱼肉、豆腐;2、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可制成蔬菜汁、菜泥、果汁、果泥(苹果泥、雪梨泥)等食用。
肉食要以肉丁、肉丝、肉末为宜。
3、蛋白粉、薏粉、藕粉.黄瓜、冬瓜、豆角、丝瓜、山药。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以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UC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
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呈穿壁性炎症,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等。
迄今为止,IB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主要是通过控制肠道的炎症反应及调节免疫紊乱来实现。
常用的药物有:(1)柳氮磺砒啶:为磺胺类抗菌药。
吸收部分在肠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
5-氨基水杨酸与肠壁结缔组织络合后较长时间停留在肠壁组织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如减少大肠埃希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同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合成。
因此,目前认为本品对炎症性肠病产生疗效的主要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
由本品分解产生的磺胺吡啶对肠道菌群显示微弱的抗菌作用。
适用于轻、中型IBD患者,重型激素治疗缓解者。
成人常用量:初剂量为一日2~3g,分3~4次口服,无明显不适量,可渐增至一日4~6g,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一日1.5~2g。
疗程至少三年。
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粒细胞降低及再障等。
(2)美沙拉嗪:是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
对肠壁的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黏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
美沙拉秦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PGE2在人结肠黏膜的释放。
适用于轻、中型IBD患者,重型激素治疗缓解者。
成人用量:(急性发作)每日4次,每次1g(4片),(维持治疗)每日3次,每次0.5g(2片)。
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評价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
连续用药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Mayo活动指数评分和安全性指标。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23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参考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重庆会议“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制定[2]:患者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X线钡剂灌肠检查显示结肠黏膜粗乱及(或)颗粒样改变,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袋囊消失呈铅管样,部分患者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
1. 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已经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肠结核、慢性血吸虫病等感染性结肠炎以及放射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症患者;②年龄70岁;③合并有影响试验结果判定的严重的贫血及心、脑、呼吸、肝、肾等系统疾病者;④过敏体质和对本药物过敏者;⑤辨证不明确或有过多兼挟证;⑥尚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 4 治疗方法1. 4. 1 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國药准字H19980148,规格:0.25g/片),1 g/次,3次/d。
连续给药治疗8周,试验期间禁止服用其他具有相似治疗作用的药物。
1. 4. 2 试验组给予肠炎宁胶囊(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105,规格:每粒0.3 g)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肠炎宁胶囊5粒/次,3次/d;美沙拉嗪肠溶片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
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察溃疡性结肠炎采用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溃疡结肠炎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疗效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1%,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治疗的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复方乳酸菌;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炎的一种,属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职场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疾病。
该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好发于20-30岁人群,少数患者恶变为结肠癌[1],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与生活。
目前,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主要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及生物治疗四类[2],但疗效一般,且副作用大。
本次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54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1.5±6.5)岁,病程(2-7)年;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
入选标准:符合国家医学会制定的结肠炎的诊断标准[3],经临床结肠镜、气钡灌肠造影等相关辅助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血便、腹痛等临床表现。
排除患者心、肺、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排除患者药物过敏史。
溃疡性结肠炎生物制剂指南引言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被用于治疗UC。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生物制剂的详细信息,包括定义、分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响等内容。
定义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其病理特征为结肠黏膜连续性损伤、溃疡形成、黏膜变薄和出血。
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泻和便血等。
分类根据疾病的活动性和累及范围,溃疡性结肠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仅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中度病变范围可到达升结肠,而重度病变范围可到达横结肠以上。
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生物制剂是通过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生理过程来治疗疾病。
常见的生物制剂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Anti-TNF〕药物、抗白细胞介素〔Anti-IL〕药物和抗整合素〔Anti-Integrin〕药物等。
抗TNF药物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响和黏膜损伤。
抗IL 药物通过靶向白细胞介素的活性,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移行。
抗整合素药物通过阻断肠黏膜细胞与白细胞的结合,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损伤。
生物制剂的使用方法生物制剂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进行。
剂量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诱导阶段和维持阶段。
诱导阶段通常需要较高剂量的药物用于迅速缓解炎症,而维持阶段那么需要较低剂量的药物用于维持疾病的缓解和预防复发。
不良反响生物制剂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响。
常见的不良反响包括感染、皮肤反响、注射部位反响、免疫反响以及对药物的过敏反响等。
在使用生物制剂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以及排除感染的可能。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生物制剂是一种有效治疗UC的选择,通过抑制炎症反响和黏膜损伤来缓解病情。
然而,生物制剂的使用需要遵循严格的指南和标准,以减少不良反响的发生,并提高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药文章目录*一、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药*二、溃疡性结肠炎的典籍偏方*三、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知识溃疡性结肠炎吃什么药柳氮磺吡啶栓功能主治:用于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
用法用量:直肠给药。
重症患者每日早、中、晚排便后各用一粒;中或轻症患者早、晚排便后各用一粒,症状明显改善后,改用维持量,每晚或隔日晚用一粒,晚间给药时间最好在睡前。
一般治疗: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待病情好转后酌情给予流质饮食或易消化、少纤维、丰富营养饮食,贫血的患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输入血清白蛋白,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药物治疗:对腹痛腹泻的患者,使用解痉止痛药和止泻药,同时给予氨基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免疫抑制剂能抑制自体免疫反应。
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合并癌变、肠穿孔、脓肿与瘘管、中性巨结肠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典籍偏方1、处方:白头翁、蒲公英各20克,秦皮、黄柏、槟榔、白芍、木香各10克,黄连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胃脘痞满,舌苔白腻,加生薏苡仁30克,佩兰10克,以健脾祛湿;身热重口干口苦,加黄芩、栀子各10克,以清热燥湿;腹痛,加元胡10克,以行气止痛;大便脓血加败酱草30克,地榆10克,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功效主治:清利湿热。
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
多见于本病初期。
症见腹痛,腹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处方:白术、山药、陈皮、白扁豆、党参各10克,黄芪、茯苓、薏苡仁各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
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
症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面色苍白,体乏无力,四肢酸软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3、处方:党参15克,茯苓30克,山药、肉豆蔻、干姜、苍术、乌梅、诃子、白术、五味子、补骨脂各10克,吴茱萸5克。
1.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机制异常有关,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2.临床表现以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粪便呈黏液、脓血便,甚至血便,常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排便后疼痛可减轻,呈现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特点。
若出现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应考虑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的发生。
3.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盆腔脓肿的区别:5.药物治疗:(1)柳氮磺吡啶(SASP):一般作为首选药物,适用于轻、中型或重型,使用糖皮质激素已有缓解者。
作用是抗炎、杀菌和抑制免疫。
(注:饭后服用柳氮磺吡啶)(2)免疫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及骨髓抑制,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白细胞计数。
习题整理:1.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A.升结肠B.横结肠C.降结肠D.乙状结肠E.盲肠2.溃疡性结肠炎最早的临床表现:A.黏液脓血便B.腹胀C.左下腹疼痛D.腹泻E.肠出血3.病人,男性,53岁,患溃疡性结肠炎5年,该疾病最典型的粪便特点是:A.柏油样便B.暗红色便C.黏液脓血便D.陶土色便E.果酱样便4.病人,女性,42岁。
间断发作性下腹部疼痛伴腹泻2年,每天排便3~4次,为脓血便,常有里急后重,排便后疼痛缓解。
该病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腹泻B.阿米巴肝脓肿C.肠结核D.肠息肉E.溃疡性结肠炎5.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首选:A.柳氮磺吡啶B.泼尼松C.免疫抑制剂D.氢化可的松E.奥沙拉秦6.病人,女性,45岁。
溃疡性结肠炎,给予口服柳氨磺吡啶治疗。
该药的治疗作用是:A.抑制免疫反应B.抑制胆碱能神经,缓解肠肌痉挛C.杀灭致病菌D.止泻作用E.抑制肠道黏膜前列腺素和炎性介质形成7.病人,女性,48岁。
因慢性腹痛、腹泻2周,发热便血2天就诊。
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处严重溃疡。
该病人适宜的治疗方案是:A.糖皮质激素保留灌肠B.柳氮磺吡啶口服C.美沙拉嗪保留灌肠D.硫唑嘌呤口服E.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8.病人,女性,40岁。
向断性下腹部疼痛伴腹得近2年,每天排便4-5次,伴里急后重感,并且排便后疼痛能够缓解。
结肠炎最佳治疗方法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结肠发炎、腹痛、腹泻等症状。
合理的治疗方法是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结肠炎治疗方法以及最佳的治疗策略。
1. 药物治疗1.1 抗炎药物抗炎药物是治疗结肠炎的主要药物,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硫酸软骨素、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等。
-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急性发作期,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并减轻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副作用。
- 硫酸软骨素可以促进结肠黏膜的愈合与修复,减轻炎症反应。
-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可以减轻炎症症状,但不适用于孕妇及儿童。
1.2 免疫调节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常用于治疗中重度结肠炎患者,包括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
-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可以减少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 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可以阻断炎症的发生,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难以控制的结肠炎患者非常有效。
1.3 抗生素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结肠炎中的细菌感染。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等。
然而,对于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肠炎,抗生素的使用并不适宜。
2. 饮食调理饮食在结肠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饮食调理的建议。
2.1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引起结肠炎的症状加重,例如辛辣食物、油炸食物、咖啡、碳酸饮料等。
患者应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以免刺激结肠黏膜。
2.2 注意饮食平衡患者应保持饮食的平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可以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煮鸡蛋、煮鱼等。
2.3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稀释粪便,减少结肠黏膜的刺激。
建议患者每天饮用足够的水量,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控制疾病进展,此时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结肠切除术和结肠造口术。
手术治疗可以完全去除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肠炎如何治疗治疗肠炎的三种药
*导读:肠炎如何治疗治疗肠炎的三种药。
美沙拉嗪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
……
*治疗肠炎的药:美沙拉嗪肠溶片
美沙拉嗪肠溶片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和节段性回肠炎,用法用量:急性发作时)每日4次,每次1g(4片),不良反应:会引起轻微的胃部不适和伴随着恶心、头晕等症状。
注意事项:肾、肝功能较差或患有疾病者要谨慎使用,两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在服药时最好整颗吞服,绝不可嚼碎或压碎服用。
*治疗肠炎的药:美沙拉嗪肠溶片
复方仙鹤草肠炎片具有清热燥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热所致的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有仙鹤草、黄连、木香、蝉蜕、石菖蒲、桔梗。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3片,一日3次。
建议在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止服用。
在服药期间要清淡饮食,禁止食用过度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
*治疗肠炎的药: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
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具有健脾、益肠止泻,清热燥湿,化湿和中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肠炎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三颗,一日3次,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妇女或哺乳期妇女禁止服用。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
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需去医院就诊。
美沙拉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过程中效果和安全【摘要】目的:研究溃疡型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200例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实验组100例患者则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的基础上行美沙拉嗪灌肠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γ干扰素(IFN-γ)、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美沙拉嗪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但在常规口服给药途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灌肠,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助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改善。
【关键词】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性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治愈难度高、复发率高和癌变概率高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故需及时予以患者对症干预[1]。
目前,临床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干预方式,以美沙拉嗪为代表的各类药物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2]。
在本研究中,便针对性分析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进行干预的疗效与安全性,希望能够为广大患者身体健康的保障提供一定的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0例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纳入100例研究对象。
实验组男女比例为56:44,平均年龄(63.58±3.22)岁。
实验组男女比例为55:45,平均年龄(63.14±3.24)岁。
经统计学软件验证组间上述一般资料发现:P>0.05,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药物为美沙拉嗪肠溶片(H19980148,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0.25g),患者每日服药4次,每次服药1.0g,持续服药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