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 格式:ppt
- 大小:917.50 KB
- 文档页数:39
第三篇建筑消防设施第十一章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知识框架考点解析考点一:系统的分类和组成一、消防应急灯具的分类1,按电源电压等级分类①A型消防应急灯具② B型消防应急灯具2,按储电池电源供电方式分类①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②自带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3,按适用系统类型分类①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②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4,按工作方式分类①持续性型消防应急灯具②非持续性型消防应急灯具5,按用途分类①消防应急照明灯具②消防应急标志灯具二、系统分类与组成考点二: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一、系统的工作原理(一)集中控制型系统集中控制型系统中设置有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控制器采用通信总线与其配接的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通过配电回路和通信回路与其配接的灯具连接,为灯具供配电,并与灯具进行数据通信。
应急照明控制器通过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控制灯具的工作状态,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也可直接联锁控制灯具的工作状态。
应急照明控制器能够采用自动和手动方式控制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其配接灯具的应急启动,接收并显示其工作状态。
(二)非集中控制型系统非集中控制型系统中未设置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通过配电回路与其配接的灯具连接,为灯具供配电。
非集中控制型系统中,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直接控制其配接灯具的工作状态,可采用自动和手动方式控制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其配接灯具的应急启动。
二、系统的功能(一)应急启动功能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应能采用自动和手动方式控制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应急启动,即控制系统的灯具和相关设备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发挥其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的作用。
(二)集中控制型系统的应急状态保持功能系统应急启动后,除指示状态可变的标志灯具外,集中控制型系统设备应保持应急工作状态直到系统复位。
考点三:系统的性能要求一、系统的持续应急时间系统的持续应急时间是指系统应急启动后,灯具、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等设备在蓄电池供电状态下保持应急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一应急照明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分为以下4种形式:1)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2)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3)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4)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区别方法:有应急照明控制器就是集中控制,有集中电源就是集中电源。
二系统主要组件安装1.标志灯具1)顶部安装,灯具上边与顶棚距离宜大于200mm;吊装时,应采用金属吊杆或吊链。
2)低位安装,应安装在距地(楼)面1m以下的墙上标志表面应与墙平行,突出墙面的部位不应有尖锐角,间距不应大于20m,袋形走道不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m。
3)安装在地面上,标志灯具表面应与地面平行,与地面高差不大于3mm,与地面接触边缘不大于1mm。
4)箭头指示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
2.照明灯具1)最好安装在棚顶或距楼地面2m以上的侧墙上。
2)在侧墙顶部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不低于2m;在距地面1m以下侧墙上安装时,应采用嵌入式安装,凸出墙面不应超过20mm,且应保证光线照射在安装灯具的水平线以下;不得安装在地面或1~2m之间侧墙上。
3)吊装时,要采用金属吊杆或吊链。
3.配电箱和分配电装置1)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
2)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0m。
4.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150mm以上,屏前和屏后的通道应能够满足更换电池的需求。
5.应急照明控制器1)在墙上安装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为1.3~1.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面0.1~0.2m。
2)主电源要有明显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接地应牢固,并应有明显标志。
3)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线路单独穿管。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6.疏散指示标志牌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一、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2、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3、建筑面积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5、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设置疏散照明可以使人们在正常照明电源被切断后,仍然以较快的速度逃生,是保证和有效引导人员疏散的设施。
本条规定了建筑内应设置疏散照明的部位,这些部位主要为人员安全疏散必须经过的重要节点部位和建筑内人员相对集中、人员疏散时易出现拥堵情况的场所。
对于本规范未明确规定的场所或部位,设计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从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需要出发考虑设置疏散照明,如生产车间、仓库、重要办公楼中的会议室等。
二、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3、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规定的区域均为疏散过程中的重要过渡区或视作室内的安全区,适当提高疏散应急照明的照度值,可以大大提高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疏散条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本条规定设置消防疏散照明场所的照度值,考虑了我国各类建筑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影响人员疏散的问题,参考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相关标准,但仍较这些国家的标准要求低。
因此,有条件的,要尽量增加该照明的照度,从而提高疏散的安全性。
三、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等是要在建筑发生火灾时继续保持正常工作的部位,故消防应急照明的照度值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要求。
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要求疏散指示标志是在火灾状况下,既供应肯定照度,又同时以惹眼的文字、鲜亮的箭头标记指疏散方向的平安标志。
在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中.使用消防应急标志灯具作为疏散指示标志。
它为人员疏散供应指示平安出口、疏散出口及其疏散方向,指示楼层、避难层及其他平安场所。
(-)疏散指示标志分类根据发光原理,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电致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例如灯光型、电子显示型等)和光致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例如蓄光自发光型等)两大类。
根据标志内容,疏散指示标志可以分为出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楼层指示标志和避难层指示标志,在某些特别场合也可以指示灭火器具存放位置及其方向和指示禁止入内的通道、场所及危急品存放处。
后者需要由设计人员依据特别场合详细状况与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处理方法。
(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部位(1)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3・5中规定,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在平安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l・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型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o对于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位置,是依据国内外的建筑实践和火灾中人的行为习惯提出的。
详细设计还可结合实际状况.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合理选定安装位置,比如也可设置在地面上等。
总之,所设置的标志要便于人们辨认,并符合一般人行走时目视前方的习惯,能起诱导作用.但要防止被烟气遮描.如设在顶棚下的疏散标志应考虑距离顶棚肯定髙度。
对于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设计还要依据标志的大小和发光方式以及便于人员在较低照度条件清晰识别的原则进一步缩小。
(2)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3.6中规定.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加标占:1)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m2的展览建筑;2)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地上商店;3)总建筑面积大于500n?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4)歌舞消遣放映游艺场所;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6)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分类、系统选型1. 设置消控室的应选择集中控制型2. 设置火自报但未设消控室的,宜选择集中控制型3. 其他,可选非集中控制型三、系统构成四、系统设计(一)消防应急灯具1、类别2、灯具的选择规定①采用节能灯具,光源色温不低于2700K辺不应采用蓄光型指示标志替代消防应急标志灯具③标志灯具应选择【持续型灯具】④交通隧道和地铁隧道宜选择【带有米标的】方向标志灯©设置在距地面8m以下的灯具,电压、供电方式要求:a. 应选择A型灯具b. 地面上的标志灯具,选择集中电源A型灯具c. 未设置消控室的,住宅、疏散走道、楼梯间等可选择【自带电源B型灯具】(灯具工作电压应低于DC36V⑥ 住宅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方式时,消防应急照明可以兼做【日常照明】®灯具面板或灯罩的材质规定:a. 地面上设置的标志灯具可采用厚度4mm及以上的【钢化玻璃】,设置在距地面1m以下的标志灯的面板或灯罩不应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质b. 在顶棚、疏散走道上方设置的灯具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玻璃材质◎标志灯的规格规定:⑨灯具及连接附件的防护等级®备用照明亮度和平时一样应有正常照明电源和【消防电源专用应急回路】互投后供电3、灯具的设置规定保证基本照明保证人员可识别疏散路径、方向、出口位置、所处楼层4、方向标志灯的设置规定(重点)5、灯具的安装一般规定:非集中控制型系统中,自带电源型灯具采用插头连接时,应采用专用工具方可拆卸标志灯的标志面宜与疏散方向垂直楼层标志灯:底边距地面2.2 - 2.5m(二)配电回路1、电路中不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输出回路严禁接入系统以外的开关装置、插座、负载2、具体规定(三)应急照明配电箱(四)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五)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控制器、集中电源、配电箱安装规定:1. 安装牢固,无倾斜2.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有加固措施3. 落地安装时,底边高出地面:100 - 200 mm4. 设备在电气竖井时,应采用下出口进行方式5.应急照明控制器主电源,应设明显的永久标识,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应急照明控制器与其外部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集中电源的前后部应留出更换电池的作业空间应急照明控制器、电源、配电箱的接线规定:1. 导线整齐、不交叉2. 线缆有编号3. 端子板的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4. 线缆应留有不小于200mm勺余量5. 导线应绑扎成束6. 线缆穿管、槽盒后,应将其封堵(六)系统线路电压等级的选择、线路选择线路的安装:1. 线路的防护方式规定:矿物绝缘类电缆可以明敷明敷时,采用金属管或槽盒保护暗敷时,采用金属管或B1级及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2. 各类管路明敷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管路始终端及接头处距接线盒0.2m处管路转角或分支处直线段不大于3m处3. 各类管路暗敷时,应用不燃材料保护且结构层厚度不小于30mm4. 符合下列条件时,管路应在便于接线处设接线盒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管子长度每超过20m 1个弯曲管子长度每超过10m 2个弯曲管子长度每超过8m 3个弯曲金属管子入盒,盒外侧应套锁母,侧应装护口;在吊顶敷设时,和的外侧均应套锁母。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检查与维护保养案例分析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检查与维护保养案例分析-、场景描述某办公楼共3层,总建筑面积约6000㎡。
楼内安装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其中18W应急照明灯30只,3W应急照明灯8只,安全出口标志灯12只,单向悬挂应急标志灯16只,单向壁挂应急标志灯48只,工程实物照片见图2-40-1。
应急照明配电箱安装在每一层的楼层配电间,正常工作时灯具由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应急工作时由自带的蓄电池供电。
系统已经通过消防检测和验收,投入正常运行。
办公楼内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二、案例说明本案例涉及防火内容较多,主要分析下列内容:(一)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档案资料管理。
(二)日常检查。
(三)定期维护保养。
(四)结果处理。
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依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
(二)知识点1.文件和资料管理系统正式启用后,应保管好下述文件资料:(1)系统竣工图及设备的技术资料。
(2)系统的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3)系统操作员名册及相应的工作职责。
(4)值班记录、日常检查记录、维护保养记录和相关使用图表。
2.日常检查(1)系统保持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中断。
(2)检查消防应急灯具外观结构是否有破损。
(3)检查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光源熄灭、疏散指示方向更改或故障指示灯点亮,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4)检查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工作状态,如果故障指示灯点亮,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5)检查应急照明配电箱是否有故障。
(6)记录检查情况。
3.定期维护保养每季度检查和试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下列功能,并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记录。
(1)检查消防应急灯具、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
(2)模拟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联动应急照明配电箱,检查系统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的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