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 格式:doc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6
实验一: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标:1.能够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结构有深入的了解。
2.能熟练的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块的搭建以及仿真。
3.对仿真结果进行研究并找出最优控制策略。
二、实验类容:对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传动模型和发电机模型建模,并研究各自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如对风力发电基本系统,包括风速、风轮、传动系统、各种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探索风力发电系统各个部风最通用的模型、包括了可供电网分析的各系统的简单数学模型,对各个数学模型,应用MATLAB 软件进行了仿真。
三、实验原理: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主要包括风速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和变桨距模型,下文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
1、风速的设计自然风是风力发电系统能量的来源,其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变性。
本文不考虑风向问题,仅从其变化特点出发,着重描述其随机性和间歇性,认为其时空模型由以下四种成分构成:基本风速 V b、阵风风速V g、渐变风速V r和噪声风速V n。
即模拟风速的模型为:V= V b+ V +V r+V n(1-1)g(1).基本风V b =8m/sStep Scope基本风仿真模块( 2)阵风风速0t t 1gVg v cos t1 g t t1 g T g(1-2)0t t1g T g式中:Gmax1 cos 2tt1g(1-3)vcos()2T g T gt 为时间,单位 s ; T 为阵风的周期,单位s ;v cos , V g 为阵风风速,单位 m /s ; t 1g为阵风开始时间,单位s ; G max 为阵风的最大值,单位m/s 。
ANDStepLogicalOperatorStep1Scope1f(u)ClockProductFcn3Constant本例中,阵风开始时间为 3 秒,阵风终止时间为 9 秒,阵风周期为 6 秒,阵风最大值为 6m/s 。
基于matlab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一、介绍在当今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中,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方式,被广泛应用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基于Matlab评台的应用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主题。
二、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风力发电系统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风力驱动风轮转动,通过风轮与发电机之间的转动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电网连接等部分。
在设计和优化风力发电系统时,建模与仿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三、Matlab在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中的应用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学建模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和数学领域。
在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设计中,Matlab可以用于模拟风速、风向、风机性能、电网连接等多个方面。
通过Matlab工具箱,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系统各个环节的建模和仿真分析。
四、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在实际建模中,需要进行风速、风向、风机特性、变流器控制策略等多方面的建模工作。
通过Matlab,可以建立风力机的数学模型,进行风能的模拟,并结合电网连接及功率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设计。
通过建模和仿真,可以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指导系统设计和运行。
五、对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是一种高效且可靠的方法。
通过Matlab评台,可以更好地对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设计。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能够支持复杂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工作。
我认为Matlab在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六、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
从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开始,介绍了Matlab 在该领域的应用,并着重强调了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
基于Matlab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分析设计研发 Research & Design基于Matlab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分析在分析目前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缺陷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不可控桥式整流器和 Buck 变换器的系统 Matlab 仿真模型,计算得到了包括斩波器的特性、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的功率输出以及发电机输出功率和转速的对比仿真结果。
■ 孟繁超宋晓美 / 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风力发电是技术较成熟、产业发展较快、成本相对较低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具有很大1系统结构1.1工作原理本文设计的1kW独立运行小型风电系统的结构采用直-交-直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风力机、三相交流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三相二极管整流器、DC/DC变换器、蓄电池、逆变器以及控制系统,系统各个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运行,构成一个智能的交流发电机系统。
风力机驱动永磁同步发电机发电,所发出的电经整流后给蓄电池充电,而逆变器将蓄电池或斩波器输出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供交流负载使用。
Buck变换器用来改变风力发电机的负载特性,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和控制蓄电池充放电。
耗能负载用来保护风力发电机组。
1.2系统结构特点(1)Buck变换器的优点DC/DC变换器采用Buck变换器,相比于其他种类的变换器具有以下优点:1)电路简单,方便调整,可靠性大大提高。
2)对功率管及其续流二极管的耐压要求降低,只要求大于或等于最高输入电源电压即可。
3)储能电感在功率管导通时储存能量,断开时由储的发展潜力。
但风力发电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大风、小风、甚至无风,会使发电机输出特性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产生的电能很难满足负载恒定电压的要求。
传统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采用的直接发电一充电情况,没有对风电转换进行控制,使风力机没有工作在最佳叶尖速比,风能利用效率低。
大多数风机在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时,都需要知道风机最大功率曲线和风速,或者通过调整风机转速达到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的。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运行仿真”软件设计摘要关键词1前言1.1建模仿真的发展现状20世纪 50—60年代, 自动控制领域普遍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控制系统动态过程和性能。
“计算机模拟”实质上是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的解算运行, 当时的计算机是模拟计算机, 后来发展为数字计算机。
1961年G.W.Morgenthler 首次对仿真一词作了技术性的解释,认为“仿真”是指在实际系统尚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系统或活动本质的复现。
目前,比较流行于工程技术界的技术定义是系统仿真是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研究一个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
仿真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三个基本活动来描述。
如图1图1 系统仿真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连续系统仿真在模拟计算机上进行, 50年代中出现数字仿真技术, 从此计算机仿真技术沿着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两个方面发展。
60年代初出现了混和模拟计算机, 增加了模拟仿真的逻辑控制功能, 解决了偏微分方程、差分方程、随机过程的仿真问题。
从60-70代发展了面向仿真问题的仿真语言。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可视仿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 出现了多媒体仿真技术。
多媒体仿真技术充分利用了视觉和听觉媒体的处理和合成技术, 更强调头脑、视觉和听觉的体验, 仿真中人与计算机交互手段也更加丰富。
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虚拟现实”一词。
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全部或部分生成的多维感觉环境, 给参与者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信息, 使参与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参与者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虚拟环境中可以获得对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图2体现了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程。
图2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美国等西方国家除军事用途外的其它行业中的仿真技术及应用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如飞行模拟器、车辆运输仿真、电力系统、石油化工仿真系统等。
基于MATLAB 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分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摘要:本文在风力发电机组监测与控制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技术,并对整个系统建立了MATLAB 仿真模型。
仿真结果证明,系统输出的功率波形与输入的风速有关,风能利用系数比较低,发电量不足且输出不稳定。
关键词:MATLAB ;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1 引言
对大型风力发电机机组进行仿真研究,不可避免的就要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
但是,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复杂,模型的精细程度将直接决定仿真结果。
一般来说,模型越精细,仿真结果越准确,但其控制难度就越高。
本文对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传动模型和发电机模型建模,并研究各自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如对风力发电基本系统,包括风速、风轮、传动系统、各种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探索风力发电系统各个部风最通用的模型、包括了可供电网分析的各系统的简单数学模型,对各个数学模型,应用 MATLAB 软件进行了仿真。
2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2.1 风速模型的建立
自然风是风力发电系统能量的来源,其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变性。
本课题不考虑风向问题,仅从其变化特点出发,着重描述其随机性和间歇性,认为其时空模型由以下四种成分构成:基本风速b V 、阵风风速g V 、渐变风速 r V 和噪声风速n V 。
即模拟风速的模型为:
n r g b V V V V V +++= (1-1)
(1)基本风速在风力机正常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基本反映了风电场平均风速的变化。
一般认为,基本风速可由风电场测风所得的韦尔分布参数近似确定,且其不随时间变化,因而取为常数
(2)阵风用来描述风速突然变化的特点,其在该段时间内具有余弦特性,其具体数学公式为:
⎪⎩⎪⎨⎧=0
0cos v g V g g g g g g T t t T t t t t t +>+<<<1111 (1-2)
式中: ⎥⎥⎦
⎤⎢⎢⎣⎡--=)(2cos 121max cos g g g T t T t G v π (1-3) t 为时间,单位 s ;T 为阵风的周期,单位 s ;cos v ,g V 为阵风风速,单位m /s ;g t 1为阵风开始时间,单位 s ;m ax G 为阵风的最大值,单位 m/s 。
(3)渐变风用来描述风速缓慢变化的特点,其具体数学公式如下:
⎪⎩⎪⎨⎧=0
0v ramp r V r r r r t t t t t t t 2211><<< (1-4)
式中: ⎪⎪⎭
⎫ ⎝⎛
---=r r r
ramp t t t t R v 212max 1 (1-5) r t 1为渐变风开始时间,单位 s ;r t 2为渐变风终止时间,单位 s ;r V ,ramp v 为不同时刻渐变风风速,单位 m/s ;m ax R 为渐变风的最大值,单位 m/s 。
(4)随机噪声风用来描述相对高度上风速变化的特点,此处不再描述。
2.2 风力机模型的建立
风力机从自然风中所索取的能量是有限的,其功率损失部分可以解释为留在尾流中的旋转动能。
能量的转化将导致功率的下降,它随所采用的风力机和发电机的型式而异,因此,风力机的实际风能利用系数 p C <0.593。
风力机实际得到的有用功率为:
()λβρπ,5.032P w s C v R P = (1-6)
而风轮获得的气动扭矩为:
()λβρπ,5.023T w r C v R T = (1-7)
其中:
s P 表示有用功率,单位为 w ;ρ表示空气密度,单位为 Kg/m ;R 表示风轮转动半径,单位为 m ;m V 表示风速,单位为 m/s ;p C 表示风能利用系数;T C 表示气动转矩系数;
并且有:
()()λβλλβ,,T p C C = (1-8) R V w ω
λ= (1-9)
λ称为叶尖速比;ω为风轮角速度,单位为 rad/s 。
2.3 传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本实验在分析传动系统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刚性轴模型。
刚性轴模型认为传动系统是刚性的,即低速轴,增速齿轮箱传动轴,高速轴都是刚性的。
忽略风轮和发电机部分的传动阻尼,最后可得传动系统的简化运动方程为:
()g r g
r nT T dt d J n J -=+ω2 (1-10) 其中:
r J 为风轮转动惯量,单位2Kgm ;n 为传动比;g J 为发电机转动惯量,单位2Kgm ; g T 为发电机的反转矩,单位Nm 。
并且:
ωωn g = (1-11) g ω为发电机转速,单位 rad/s 。
2. 4 发电机模型的建立
本实验只建立发电机的模型,而忽略变频装置。
发电机的反扭矩方程为:
()()⎥⎥⎦⎤⎢⎢⎣⎡++⎪⎪⎭⎫ ⎝⎛---=2'211211'2111'
2211x C x r C r r U gm T g g e ωωωωω (1-12)
g G g ωω= (1-13) 其中:
g 为发电机极对数;1m 为相数;1U 为电压;1C 为修正系数;G ω为发电机的当量转速;
g ω为发电机转子转速;1ω为发电机的同步转速;1r ,1x 分别为定子绕组的电阻和漏抗; '2r ,'
2x 分别为归算后转子绕组的电阻和漏抗,单位为Ω。
2. 5 整体模型的建立
对于整体系统的建立,由于比较繁琐,所以在原模块基础上,是每个部分形成整体系统的子系统,分别形成自然风子系统(fengsu),风力机子系统(FLJMX),发电机子系统(fadianji)和传动系统子系统(chuandong)几部分。
然后形成整体系统,其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风力发电机整体系统
2.2仿真结果
图1-2 输出功率
图1-3 风能利用系数
2.3 仿真结果说明
(1)由上图可知系统输出的功率波形与输入的风速有关,由于系统中存在噪声所以输出地功率存在很大的噪声,风轮机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远远大于额定输出功率。
(2)功率系数图可以看出,风能利用系数比较低,基本运行在 0.35 以下,必会造成风能的极大浪费。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次的学习对风机发电机有利一定的了解,从学习中得知风力发电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风电的自主研发能力严重不足,风电设备设计和制造水平比较落后,总体上还处于跟踪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
目前,我国的风电机组在控制系统、轴承、风机叶片、齿轮箱等零部件方面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
虽然整个风电产业发展较快,但是风电设备厂商在这方面明显生产能力不足,尤其在兆瓦级容量的风电机组中,轴承和电控系统几乎没有生产能力。
在风电机组整体设备中,电控系统又是风机的大脑和核心。
因此,风电机组电控系统国产化对于整个风电产业来说都是十分紧迫和必须的。
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对于清洁能源的开完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为此我国则专门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资源,具备很多优点,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
但是在世界范围来说,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开发规模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许多国家都已把大力发展风电纳入国家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 叶杭冶.风力发电机组的监测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2] 葛海涛.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09.13(1):88-90
[3] 肖劲松,倪维斗.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J].太阳能学报. 1997.18(2):
117-127
宝宝抓周策划
一、抓周日期:年月日
二、抓周地点:
三、邀请宾客:
四、准备道具:
彩带、气球、蛋糕
五、抓周用品:
印章、计算器、尺子、听诊器、书本、彩笔、乒乓球、琴、勺子、各种钱币、口红、鼠标
六、具体流程:
1、造成给宝宝换一身新衣服,吃饱喝足睡好,准备抓周。
2、布置抓周会场。
3、迎接邀请宾客,爸爸负责摄像,放好抓周物品,安排宝宝等候。
4、妈妈宣布抓周开始。
5、姥姥给宝宝梳头,并祝福宝宝。
6、奶奶给宝宝戴平安锁,并祝福宝宝。
7、爷爷致辞,祝福宝宝并答谢亲友。
8、姥爷代表长辈给宝宝红包,并祝福宝宝。
9、妈妈宣布宝宝抓周,抓周时亲友不要出声干扰,宝宝抓住一样东西时,妈妈解说寓意。
宝宝抓住一样东西十秒不放为算,可以抓两样。
10、妈妈总结抓周,爸爸送上蛋糕,全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