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9 策略路由与设备体系结构v3.6-b03d01
- 格式:pdf
- 大小:716.89 KB
- 文档页数:16
38策略路由配置38.1理解策略路由38.1.1策略路由概述策略路由(PBR:Policy-Based Routing)提供了一种比基于目的地址进行路由转发更加灵活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机制。
策略路由可以根据IP/IPv6报文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报文长度等内容灵活地进行路由选择。
现有用户网络,常常会出现使用到多个ISP(Internet Server Provider,Internet服务提供商)资源的情形,不同ISP申请到的带宽不一;同时,同一用户环境中需要对重点用户资源保证等目的,对这部分用户不能够再依据普通路由表进行转发,需要有选择的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控制,因此,策略路由技术即能够保证ISP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够很好的满足这种灵活、多样的应用。
IP/IPv6策略路由只会对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策略路由,而对于从该接口转发出去的报文不受策略路由的控制;一个接口应用策略路由后,将对该接口接收到的所有包进行检查,不符合路由图任何策略的数据包将按照普通的路由转发进行处理,符合路由图中某个策略的数据包就按照该策略中定义的操作进行转发。
一般情况下,策略路由的优先级高于普通路由,能够对IP/IPv6报文依据定义的策略转发;即数据报文先按照IP/IPv6策略路由进行转发,如果没有匹配任意一个的策略路由条件,那么再按照普通路由进行转发。
用户也可以配置策略路由的优先级比普通路由低,接口上收到的IP/IPv6报文则先进行普通路由的转发,如果无法匹配普通路由,再进行策略路由转发。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设备转发模式,如选择负载均衡或者冗余备份模式,前者设置的多个下一跳会进行负载均衡,还可以设定负载分担的比重;后者是应用多个下一跳处于冗余模式,即前面优先生效,只有前面的下一跳无效时,后面次优的下一跳才会生效。
用户可以同时配置多个下一跳信息。
策略路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对接口收到的IP报文进行策略路由。
该类型的策略路由只会对从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策略路由,而对于从该接口转发出去的报文不受策略路由的控制;二、对本设备发出的IP报文进行策略路由。
算机网络》路由器配置实验doc典型视频案例《计算机网络》—路由器配置实验张顺吉路由器配置实验是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和实验设备都比较多,实验步骤和涉及环节也较为复杂,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很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做好实验的预习准备工作,才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该实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路由器功能2.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3.掌握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二、实验内容1.配置端口(局域网口、广域网口)2.配置两台路由器的静态路由。
3.配置两台路由器的动态路由(RIP协议)。
三、实验设备与实验拓扑结构图(实验环境)Cisco2600路由器PC机V.35线缆DCE/DTE(34芯)配置专用连接线(RS-232)RouterSim路由器模拟软件四、实验步骤1.按实验拓扑结构图将路由器正确的连接2.基本配置(局域网口、广域网口)3.静态路由配置RouterA#configt命令目的网路掩码相邻路由器的相邻端口地址RouterA(config)#iproute192.168.3.0255.255.255.0192.168.1.6RouterA(config)#iproute192.168.4.0255.255.255.0192.168.1. 6……Router(config)#^ZRouter#showrun在DOS窗口用ping命令测试4.动态路由配置1.为保证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在路由器配置模式下,使用noiproute命令取消所有静态路由表,以路由器A为例RouterA#configt命令目的网路掩码相邻路由器的相邻端口地址RouterA(config)#noiproute192.168.3.0255.255.255.0192.168 .1.6RouterA(config)#noiproute192.168.2.0255.255.255.0192.168.1.6 ……2.在路由器A的配置模式下输入routerrip指定动态路由协议rip 协议,同样也配置路由器B和C的路由协议RouterA(config)#routerrip3.配置完路由协议后,直接输入network192.168.1.0指定与所有端口直连的网络号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0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2.0在DOS窗口用ping命令测试。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策略路由的基本概念、配置方法以及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理解策略路由在路由选择中的作用,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为以后从事网络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环境1. 硬件设备:两台路由器(华为AR2200系列),一台服务器,一台PC。
2. 软件环境:路由器配置软件(如华为VRP),服务器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 2012),PC操作系统(如Windows 10)。
三、实训原理策略路由是一种路由选择方式,根据特定的策略选择最佳路由。
在路由器上,可以配置多种路由策略,如优先级、带宽、延迟等,当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根据策略进行路由选择。
策略路由的配置步骤如下:1. 配置策略路由表:根据需要选择路由策略,如优先级、带宽等,配置路由策略表。
2. 配置路由映射:根据策略路由表,配置路由映射,将数据包映射到相应的策略。
3. 配置路由协议:使路由器能够学习到其他路由器上的路由信息。
4. 验证策略路由配置:检查策略路由是否正确配置,确保数据包按照预期路由。
四、实训过程1. 配置路由器(1)在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等信息。
(2)配置路由协议,如OSPF、BGP等,使路由器能够学习到其他路由器上的路由信息。
2. 配置策略路由(1)配置策略路由表:设置优先级、带宽等策略。
(2)配置路由映射:将数据包映射到相应的策略。
3. 验证策略路由(1)在PC上发送数据包,观察数据包是否按照预期路由。
(2)检查路由器上的路由表,确认数据包是否按照策略路由表进行路由选择。
五、实训结果1. 成功配置了策略路由,实现了数据包按照预期路由。
2. 理解了策略路由的基本概念、配置方法以及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3. 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率,为以后从事网络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训总结1. 策略路由是一种有效的路由选择方式,可以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2. 策略路由的配置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策略路由表和路由映射。
配置策略路由实验汇报人:日期:•实验背景与目标•实验环境与准备•实验步骤与操作•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实验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与致谢01实验背景与目标背景介绍实验目标02实验环境与准备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030201实验设备实验拓扑1. 核心层:由一台Cisco 2811路由器组成,连接各个实验软件与工具03实验步骤与操作设备启动与登录基础配置设备管理配置路由器基本功能确定目标网络在路由器上指定目标网络,并设置下一跳地址,完成静态路由的配置。
配置静态路由验证配置配置策略路由规则在路由器上创建策略路由规则,并指定对应的接口或下一跳地址。
确定策略路由规则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据包转发的规则,例如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等因素进行匹配。
验证配置通过数据流测试,验证策略路由规则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数据包转发。
04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分析不同路由策略下的数据,比较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优劣。
分析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数据,比较负载均衡和负载分担的差异。
分析不同网络流量情况下的数据,比较策略路由在不同流量情况下的表现。
通过图表展示不同网络流量情况下策略路由的吞吐量、延迟等指标。
通过图表展示不同路由策略下策略路由的可用性、稳定性等指标。
通过图表展示不同负载情况下负载均衡和负载分担的效果。
结果展示05实验总结与展望实验总结成功实现验证了理论达到预期效果规则冲突性能影响配置复杂问题与改进03应用扩展01深入研究02优化配置未来展望06参考文献与致谢[1] 张三, 李四. 策略路由实验指导书[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2] 王五, 赵六. 策略路由技术研究报告[R].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21.[3] 刘七, 马八. 基于策略路由的流量工程优化论文[J]. 计算机学报, 2022, 45(3): 401-410.参考文献致谢感谢实验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的关心和支持。
THANK YOU。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7月目录第一章实验概述 (1)第二章仿真编辑器使用说明 (2)第三章协议分析器使用说明 (10)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实验—基本实验 (14)实验 1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 (14)实验 2 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ARP (17)实验 3 网络层:网际协议IP (21)实验 4 网络层: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27)实验 5 传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3)实验 6 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 (37)实验7 网络地址转换NAT (42)实验8 静态路由与路由信息协议RIP (45)实验9 网络综合实验 (51)附录三种网络结构图 (52)第一章实验概述【实验环境】每个实验均要求以下实验环境:1.服务器一台:装有HTTP、FTP、TELNET、MAIL、DHCP、DNS等服务。
2.中心设备一台。
3.组控设备若干。
4.实验机:运行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程序。
5.Visual Studio 2003(C++,C#)。
【实验内容】《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根据教学内容将实验划分为九个基本实验。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TCP/IP协议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实验1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学会使用仿真编辑器编辑以太网帧,学会两种不同MAC帧格式,认真观察和分析以太网帧的MAC首部。
实验教学效果达到理解MAC地址、MAC广播地址的作用。
实验2 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 AR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理解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作用与工作原理。
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利用ARP协议的工作原理,设计类似ARP协议程序,学会在局域网中查找MAC地址。
实验3 网络层:网际协议I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分类IP地址,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长度以及各字段的功能,掌握路由转发的原理。
【路由策略】的配置实验总结与心得一、实验目的1.1 了解路由策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2 掌握路由策略的配置方法和步骤;1.3 探索路由策略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2.1 使用华为、思科或者Juniper等品牌的路由器搭建实验环境;2.2 准备多台主机模拟复杂网络环境。
三、实验步骤3.1 搭建实验环境;3.2 配置基本的路由策略;3.3 模拟不同网络场景,测试路由策略的效果;3.4 总结实验数据,分析路由策略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四、实验总结4.1 路由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4.2 路由策略配置中的注意事项;4.3 路由策略在网络管理中的重要性;4.4 对未来路由策略发展的展望。
五、心得体会5.1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路由策略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了路由策略的配置方法和步骤;5.2 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最终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5.3 路由策略在网络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4 未来,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安全形势的复杂化,路由策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六、结语6.1 本次实验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路由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6.2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在网络管理领域的能力和水平;6.3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所用,为公司的网络安全和稳定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心得体会5.1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理解了路由策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配置路由策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网络拓扑、数据流向、安全需求等多个因素,这需要综合考虑和灵活调整,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体现出其价值和作用。
5.2 在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配置路由策略时需要考虑到网络中的具体情况,包括网络流量、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安全需求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仔细思考和分析,确保所配置的路由策略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验9 Frame-Rely 广域网实验(H3C )9.1. 组网概况9.1.1. 拓扑图图9.2拓扑二:Frame-Relay NBMA主接口9.1.2.实验目标(1)使用Frame-Relay点对点子接口实现拓扑一各节点间业务网段的连通性。
(2)掌握Frame-Relay点对点子接口的配置及调试。
(3)熟悉Frame-Relay交换机的配置及调试。
(4)使用Frame-Relay NBMA主接口实现拓扑二各节点间业务网段的连通性。
(5)熟悉Frame-Relay NBMA主接口的配置及调试。
蓝狐高级网络工程师系列教材——网络工程实验指南(第一卷)9.2. 实验调测(拓扑一:Frame-Relay点对点子接口)9.2.1. 基本信息配置请遵守《基本信息及密码标准配置》,本实验严禁设置密码!本实验不允许保存配置!(1) 实验设备《基本信息及密码标准配置》<H3C> super<H3C> system-view[H3C] sysname R[R] user-interface console 0[R-ui-console0] authentication-mode none // 配置Console口登录不认证[R-ui-console0] user privilege level 3 // 配置Console口登录最高特权[R-ui-console0] quit[R] user-interface aux 0[R-ui-aux0] authentication-mode none // 配置AUX口登录不认证配置AUX口登录最高特权[R-ui-aux0] user privilege level 3 //[R-ui-aux0] quit启动Telnetenable //server[R] telnet[R] user-interface vty 0 4[R-ui-vty0-4] authentication-mode none // 配置Telnet登录不认证[R-ui-vty0-4] user privilege level 3 // 配置Telnet登录最高特权[R-ui-vty0-4] quit(2) 清除上组实验遗留配置。
wifi路由器逻辑结构Wi-Fi 路由器的逻辑结构Wi-Fi 路由器是一个复杂的设备,在家庭和企业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充分理解其功能,了解其逻辑结构至关重要。
1.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与连接到路由器的设备进行有线和无线通信。
它包括以太网端口、调制解调器、天线和无线频段(2.4 GHz 或 5 GHz)。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层之上传输数据帧。
它通过媒体访问控制 (MAC) 地址识别设备并确保数据安全到达目的地。
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不同设备之间路由数据包。
它使用路由表来确定最佳路径,并通过互联网协议 (IP) 地址进行寻址。
4. 传输层传输层建立并维护网络上的会话。
它使用传输控制协议 (TCP) 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等协议来确保可靠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5. 应用层应用层为用户提供与网络资源交互所需的接口。
它包括协议,例如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文件传输协议 (FTP) 和安全套接字层 (SSL)。
固件路由器的固件是一种软件,负责管理其所有硬件和软件组件。
它提供对路由器设置、安全功能和性能优化的访问。
Web 界面Web 界面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界面,允许用户远程配置和管理路由器。
它提供对设置、状态信息和网络工具的访问。
移动应用程序许多路由器制造商提供移动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远程管理其路由器。
这些应用程序提供对设置、家长控制和网络诊断的访问。
防火墙防火墙是一个安全功能,用于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它根据预定义的规则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
网络地址转换 (NAT)NAT 是一个转换机制,允许多个设备共享一个 IP 地址。
它通过将内部 IP 地址转换为公共 IP 地址来实现这一点。
服务质量 (QoS)QoS 是一个优先级设置系统,用于确保对关键流量(如流媒体或视频通话)进行优先级处理。
它通过分配带宽和减少延迟来实现这一点。
家长控制家长控制功能使父母能够限制儿童对不适当内容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