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全套
- 格式:ppt
- 大小:17.47 MB
- 文档页数:12
2023-11-06CATALOGUE目录•医学免疫学概述•免疫细胞及其功能•免疫分子及其功能•免疫应答与调节•免疫学诊断与治疗•医学免疫学的应用01医学免疫学概述定义与分类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旨在揭示人体对疾病的防御和自我保护机制。
医学免疫学主要包括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三部分。
基础免疫学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控机制,临床免疫学则关注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疾病以及免疫学治疗方法,免疫学技术则涉及免疫学检测和免疫细胞分离培养等技术。
医学免疫学的生理基础屏障是指皮肤、黏膜等物理屏障,能够阻挡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组织损伤修复是指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受损或死亡的细胞,同时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等,它们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
医学免疫学的生理基础包括屏障、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组织损伤修复。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等,它们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等,它们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
02免疫细胞及其功能主要负责细胞免疫应答,能够识别并消灭被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负责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以中和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性物质。
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能够识别并消灭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哨兵,能够识别并吞噬异物和坏死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摄取并加工处理抗原,提呈给淋巴细胞以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
免疫学本科教材
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免疫学本科教材:
1. 《医学免疫学》(第4版):由马春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0年9月出版。
该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可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基础、预防、护理、口腔、药学、检验、影像、卫生法学等专业本科生、长学制学生使用,适用于医学免疫学普通教学及双语教学,同时也适合于执业医师、研究生备考及教师使用。
该书共有4篇,分别为免疫学概论、免疫分子、免疫细胞与免疫应答、临床免疫与应用。
主要介绍了免疫学基本内容及新知识点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将专业英语融进各章。
2. 《医学免疫学》(第6版):由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该书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可供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使用。
此外,还有《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医学寄生虫学》(第5版)、《临床免疫学》(第3版)等相关教材。
这些教材内容深入浅出,适合本科生理解和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能力过弱可发生免疫缺陷;过强可导致超敏反应 ②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③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 ):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实现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适应性免疫具有三大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免疫学发展时期可分为: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2.1 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bone marrow ){ 血窦造血组织{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提供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由基质细胞产生的造血生长因子(GM-CSF, SCF, IL-3、4、6、7)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
HSC {髓样SC →RBC 、PLT 、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样SC →B 细胞、T 细胞、NK 细胞人HSC 表面标志:CD34、CD117【骨髓的功能:】①产生各类免疫细胞和血细胞②B 细胞、NK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二、胸腺(thymus ){ 胸腺细胞: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T 细胞胸腺基质细胞(TSC ):TEC 、DC 、M∅皮质内多为胸腺细胞(85~90%);髓质内多为上皮细胞,常见胸腺小体。
胸腺微环境——决定T 细胞增殖、分化和选择性发育的重要条件【胸腺的功能:】①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③免疫调节作用(胸腺基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可调节外周免疫器官)2.2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一、淋巴结(lymph node ){ 浅皮质区(B 细胞区)副皮质区(T 细胞区)髓质:髓索+髓窦:有DC 、HEV淋巴结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75% B :25%)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接受抗原刺激、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部位之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过滤作用(滤淋巴液)二、脾(spleen ){ 白髓:中央动脉+(PALS 、脾小结、边缘区)红髓:脾索+脾血窦脾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40% B :60%)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主要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③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和细胞因子等)④过滤作用(滤血)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的主要部位。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II》本科课程质量标准课程编号:11012201(医学寄生虫学II)、11012201(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II)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II(包括医学寄生虫学II、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II)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II(Medical Parasitolog y、Medical Immunology,Medical Microbiology)总学时:72学时。
(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课:36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
其中包括实验考核(10%)、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期中考核(10%)。
第二部分《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II》本科课程质量标准课程编号:11012201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Ⅱ英文名称:Medical Immunology,Medical MicrobiologyⅡ总学时:48学时(理论授课:24学时;实验课:24学时)学分:4学分。
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药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
其中包括实验考核(10%)、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期中考核(10%)。
医学免疫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领域,并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和交叉学科。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科学。
医学微生物学则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诊断和防治原则。
(一)《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选择题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 易发生肿瘤B. 易发生超敏反应C. 易发生感染D.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 易发生免疫耐受2. 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A. KochB. JennerC. PasteurD. VonBehringE. Bordet3.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耐受D. 免疫防御E. 免疫识别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耐受D. 免疫防御E. 免疫识别5. 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A. 巨噬细胞B.B细胞C. T细胞D. 中性粒细胞E. 浆细胞6.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 BurnetB. BorderC. PorterD. JennerE. Pasteur7.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 肿瘤B. 超敏反应C. 移植排斥反应D. 反复感染E. 免疫增生病8.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 中国B. 美国C. 日本D. 俄罗斯E. 英国二、填空题1. 免疫应答过程大概分为三阶段,分别是()、()、()。
2. 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1.免疫2.免疫防御3.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四、问答题1.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EABAD AED二、填空题1.识别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2.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二、名词解释1.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什么是免疫?(Immunity,Immune)机体识别“自我”和“非我”并排除“非我”,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
什么是“自我”?1、机体胚系基因编码产物;2、2、机体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遭遇过的物质。
什么是“非我”?1、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等);2、突变细胞;3、自身衰老凋亡细胞。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2、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的“非我”成分;3、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此外,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一起组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什么是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和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什么是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使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什么是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相比,适应性免疫主要由三个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这是机体区别“自身”和“非我”的关键)、记忆性总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固有免疫往往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
适应性免疫的效应分子可大大促进固有免疫应答。
-四、免疫学的发展一般认为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经验免疫学时期、经典免疫学时期、近代免疫学时期和现代免疫学时期。
早在公元11 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即用人工轻度感染的方法预防天花。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 ~1572),人痘苗已在我国广泛应用;至17 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的注意,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地,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
此即经验免疫学时期。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第一节医学免疫学简介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该学科重点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医学免疫学是免疫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由于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200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曾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称为免疫(immunity) o immunity这个词来自罗马时代的拉丁文"immunitas,,,原意为豁免徭役或兵役,后引申为对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
免疫力(即免疫功能)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执行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表1-1 )o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除第三章抗原外)以及第十四章分别介绍了免疫组织和器官、重要的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
表1-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TCR免疫球蛋白骨髓淋巴结B淋巴细胞BCR补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CD分子细胞因子皮肤相关淋巴组织树突状细胞黏附分子NK细胞MHC分子NKT细胞细胞因子受体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免疫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衰老细胞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的总称。
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疫缺陷病;但若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可导致机体的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如发生超敏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