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构成三要素——共97页
- 格式:ppt
- 大小:8.80 MB
- 文档页数:49
1.文献: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如:甲骨、纸张、光盘等。
文献三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含义: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存在形式,记录是二者联系。
2影响因子:指的是一种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是JCR统计和评价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
3关键词:是指出现在文献中的,能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或被人们用作检索入口的关键性专业名词术语,不做规范化处理,没有特别的限定。
(可直接取自最新文献,即时反应科学领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发现以及新的名词术语。
缺点:容易造成漏检。
)4主题词:是能够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规范语言。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的词语有严格的限定。
对一个概念的同义词、近义词及拼法变异词等进行“规范”,保证词语与概念一一对应,是典型的规范化语言。
5核心期刊:某学科核心刊物,刊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载文率、被引用率及利用率较高,深受本学科专家和读者关注的期刊中的精华的那些期刊。
1、pubmed2、/pubmed3、Cancer genome Landscapes4、Vooeistein B5、Science6、20137、3398、61279-11缺失12、Medical Subject Headings13、综述14、三15:、能16、CNKI17、/18、期刊19、1420、221、题名,关键词,摘要22、输入的检索词在检索结果字序、字间间隔是完全一样的23、在搜索的结果中,以该结果为总体,继续进行检索24、Science Citation Index25、Engineering Index1.文献管理软件的作用和用途答:文献管理功能、协助论文写作功能、文献联机检索功能、格式自定义功能。
①建立属于自己的参考文献数据库。
多种方式导入文献,可以分门别类管理文献,并能加以整合,剔除重复信息。
②方便地阅读和编辑参考文献信息。
参考文献可以与本地电脑中的PDF原文建立关联,对其进行管理。
方便地检索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一定的统计分析。
一、概念1.信息:信息是人类了解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凭据;是指对消息的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是生物以及具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交换的一切内容。
2.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
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记载。
是人类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转换、提炼系统化的信息组合,是信息的一部分。
3.情报:为解决一个特定问题所需要的、取得的一种针对性、及时性的知识。
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
4.文献: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或在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换言之,文献就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5.一次文献:也叫一级文献或原始文献,是作者根据工作经验、研究成果和实践体会为依据形成的处于原始形式中的文献。
6.二次文献:也叫检索性文献是将一次文献(包括部分三次文献)浓缩、整序、加工编辑成有系统的条目化文献,将大量分散的无序信息转变为有序的便于管理的系统。
7.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是用以储存、报道和检索文献的工具。
因此,它具有存储和检索的功能。
8.检索语言:检索语言是指用于描述检索系统中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及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是保证存储和检索一致的一种共同性的人工语言。
9.索引:是指对文献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用各种检索标识符(字母、数字、汉字等)进行描述,并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则及排列方式组织起来。
10.信息检索:广义的信息检索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是指把信息按一定的方式予以排列、贮存,并根据用户需要检出所需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狭义讲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查找并检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11 分类号:每一个类目都用相对固定的代码作为标识,叫做分类号。
1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公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第一章一、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包含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四个基本要素。
其中载体材料包括龟甲、兽骨、丝帛、感光材料等。
二、文献按载体划分,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和电子型。
电子出版物的问世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三、n一次文献是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创作的文献,如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
其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内容上具有原创性,出处上具有分散型,是文献的主体,也是文献检索利用的主要对象。
四、n二次文献按照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如目录、索引、文摘等。
二次文献不具有原创性,只是对一次文献的整理加工,起报道和揭示的作用,从而方便人们对一次文献的查考。
其最大优势是提供的文献线索集中、系统、有序,有助于人们即全面又迅速地了解有关领域的情况。
五、n三次文献是围绕某个专题或出于特定目的,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等深度加工而形成的文献,如字典、手册、年鉴等。
其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功效上具有参考性,便于人们了解事实数据和比较成熟的知识。
六、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有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略的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
七、公开出版的图书都有标记标准书号ISBN号;公开发行的期刊也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号。
年鉴也属于连续出版物。
第二章八、n文献检索从广义上讲是指把文献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针对用户需求找出文献的过程,包括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两个过程。
从狭义上讲单指信息检索,即文献的查找过程。
九、信息组织是文献检索的前提和基础,文献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
十、信息检索按检索对象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
按检索方式可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十一、我国在1979年底成立了“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3年正式发表了全国文献著录标准系列中的《文献著录总则》。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文献: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具体地说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
即记录有信息、知识的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一些网络资源都可以称之为文献。
文献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
文献的特征:包括文献的内容特征和文献的外表特征两个方面。
2.信息: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
简言之,信息就是事物发出的消息。
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
信息的特征:①普遍性;②时效性;③客观性;④可加工性;⑤共享性;⑥可变换性;⑦传递性;⑧可转化性3.知识:关于知识的定义亦有种种,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流行的说法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专题报告中所提的知识定义:“4个W”:● Know what (知道是什么)——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 Know why(知道为什么)——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 Know how(知道怎么做)——关于技能或能力方面的知识。
● Know who(知道谁有知识)——关于到哪里寻求知识的知识。
定义: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这是广义的知识概念。
知识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客观性的特点。
二.文献的基本类型与特征对文献类型的划分,由于所选标准以及分析方法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可按下面几种情况来划分。
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印刷型(又称纸制文献、印本文献)以纸张为载体,用印刷方式(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照相影印、计算机排印)记录知识的文献,是传统的文献形式,也是现代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
印刷型文献因方便实用,直观性强,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
缺点:存储的信息密度低,占据空间大,难以实现加工和利用的自动化,不便于对其进行长期管理和长期保存。
信息检索考试重点信息检索考试类型:闭卷考试题型:单选、判断、名词解释、应用(信息检索过程)考试重点:1、文献: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凡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记录下来,具有存贮和传递知识功能的一切载体都称为文献。
2、文献类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3、知识:是在人们对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的解决方案。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信息能够服务于人们的行动和决策。
4、信息:是凭借人的认知能力和经验对数据进行选择、评价、组织和分析的结果。
信息管理主要是解决数据的相关性、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5、数据:指离散孤立的互不关联的事实、文字、数据和符号,这些资料之间缺乏相关性。
6、文献级次:零次文献(灰色文献):指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凡是著者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根据科研成果,发明创造撰写的文献,称为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是最基本的情报源,是文献检索的对象。
二次文献:它是将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加工,整理、提炼、组织,使之成为便于存贮、检索的系统。
如目录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它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综合研究和评价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它又可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类型。
前者如动态综述、学科总结、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后者如年鉴、手册、大全等。
三次文献源于一次文献,又高于一次文献,属于一种再创性文献。
三次文献一般来说系统性好,综合性强,内容比较成熟,常常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有时可作为查阅文献的起点。
高级文献:计算机型文献,如:PTF、HTM等。
7、十大文献源1图书(Books) 2期刊(Periodicals)或(Journal,Magazine) 3科技报告(Technical reports) 4政府出版物 5会议文献(Conference papers) 6专利文献:(patents) 7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8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9科技档案 (document) 10产品样本8、文献检索:从大量的文献中查找与特定课题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文献检索复习重点:1、文献的概念: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药文献是记录中药知识的载体,既有专属中医药学的知识,又有其他文献中含有的中药知识部份。
2、中药文献检索的意义:(1)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2)可以缩短科研的过程(3)可以减少重复性劳动,少走弯路(4)是中药学习的基本功。
3、中药文献的类型:图书文献、期刊文献、特种文献。
4、文献的四个基本要素:知识的具体内容、记录知识的形式、知识记录的物质载体、文献的出版形式。
5、文献的分类:按照时间分:古代和现代中医药文献;按学科内容分:中医基础文献、中医临床文献、本草方剂文献;按载体分:纸质型、缩微型、声像型和电子型中医药文献;按信息加工程度分:一次、二次、三次中医药文献;按出版形式: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专利文献、产品资料等等。
6、图书与期刊的不同点:图书是最常见的中医药文献,由封面、书名页、版权页、目次、正文、参考文献及封底组成,并依页数多寡和内容上的联系分为单行本、多卷本和丛书等。
图书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速度较慢,一般用于具体知识信息的检索期刊,是一种连续性出版物,有固定的编辑单位,统一的名称,有一定的卷期或年月标志,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文献形式。
期刊出版周期短,信息传播速度快,能及时的报道相关学科的新进展,具有较高的情报价值。
7、如何区分一次、二次、三次文献?一次文献:如学术专著、报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文献二次文献:书目、索引、文摘及数据库三次文献:综述、述评、进展、现状、发展趋势等文章形式,或者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参考工具。
8、核心期刊:指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的期刊9、分类语言的利弊:利有三方面:一、分类语言具有反映学科体系的特点,专业人员对本专业学科结构比较熟悉,检索中可熟能生巧。
二、在分类语言中,同类文献集中在一起,有利于进行族性检索而满足查全的要求。
三、可通过某一类目的的上位类目来扩大检索范围,通过某一类目的的下位类目来缩小检索范围。
第一章 中医药文献概论● 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 文献: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载体。
文献三要素: 1.知识性 2.物质性 3.记录性– 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 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 情报:情报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知识。
– 情报的基本属性: 1.知识性;2.传递性;3.效用性第二节 中医药文献的类型●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 图书 期刊 报纸 特种文献(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 专利文献标准文献 政府出版物 科技报告 档案(病案) 产品样本)● 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纸质型文献(手写、雕板或各种印刷为记录手段)缩微型文献 声像型文献 电子型文献● 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第二章 中医药文献检索基础 第一节 参考工具一、参考工具的作用与特点(一)参考工具书的作用1.提供权威资料2.解答数据问询3.掌握学术进展(二)参考工具书的特点1.参考性2.概括性3.易检性工具:1.字词(辞)典2.百科全书3.年鉴4.手册和指南5.类书 第二节 检索工具● 用于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称为检索工具(目录、题录和文摘)。
● 检索工具的基本特点:规范著录原始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形成各条款目。
对所著录的文献,有可供检索的各种标识,如主题词、分类号、著者名、文献顺序号等,以作为排列和检出的依据。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将各种款目科学地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
能提供多种检索途径,满足对文献的多角度查检。
一、检索工具的功能(一)存贮功能(二)检索功能(三)报道功能主题检索方法二、检索工具的类型 (一).按出版形式及载体划分 1。
书本式检索工具 (1)单卷式检索工具 (2)期刊式检索工具 (3)附录式检索工具 2。
卡片式检索工具 3。
缩微式检索工具 4。
机读式检索工具(二)按著录方式及功能划分 1。
文献检索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教程文件文献检索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资料第一章一、信息、知识、情报、文献(选择、判断改错)1、信息:是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反映,它提供了客观世界事物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2、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3、情报:是指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的重要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4、文献:是指以文字、图象、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揭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表示符号;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包含关系:信息、知识、情报必须固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形成文献后才能进行传递,才能被人们所利用,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传递、利用的重要方式。
信息可以成为情报;信息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第二章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一、文献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1、按载体类型划分:(1)书写型文献:古代文献、书法作品、手稿、书信、原始记录等(2)印刷型文献: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产品资料、学位论文、技术档案(3)缩微型文献:微缩胶卷、微缩胶片、微缩照片等(4)视听型文献: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电视片等(5)电子型文献:电子型文献按发布形式分为:①参考数据库:A.书目数据库:中药在线、CBM、PubMedB.文摘和索引数据库②全文数据库③事实数据库④搜索引擎/分类指南⑤网络学术资源学科导航⑥FTP资源⑦其他2、按出版类型划分:(1)图书:是现代出版物中最普通的一种类型,有封面、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并装订成册。
文献构成要素文献是我们认识、了解、研究和利用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基础。
正确了解文献构成要素,是我们做好文献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
一、文献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文献可以分成多种不同的分类。
按照知识的领域,文献可以分为专题文献、学术著作、地方志、法规规章等类型;按照载体的形式,文献可以分为纸质文献、数字文献、视听文献等类型;按照文献对象的特点,文献可以分为普及型文献、学术研究型文献、兴趣型文献等类型。
不同的分类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要,我们能够根据特定需求综合运用不同分类方式,更加高效地进行文献的归类、整理和使用。
二、文献的结构和组成文献的结构和组成一般包括:文献标题、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书号、主题词等。
下面我们将对各个组成要素进行详细介绍:1. 文献标题文献的标题是最能展现其主旨的要素,也是文献的亮点之一。
比较优秀的文献标题,应该具有简洁、准确、富有启发性等特点。
对于专业的科技文献,标题中应该包含有科技领域专业术语,这样更能准确地表达出文献的内容。
2. 作者作者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文献的第一作者最为重要。
好的作者具备科研经验和学术声望,可以给文献带来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相同的文献,可能有多种不同的作者,我们在进行文献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确认其作者身份和相关背景。
3. 出版社出版社一般包括了出版社名称和所在地。
出版社是文献物理形态的生产单位,也是文献研究价值的保证单位。
好的出版社品牌和知名度高,能够给文献带来很高的美誉度和信誉度,便于文献被广泛应用和引用。
4. 出版时间出版时间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揭示文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对于一些需要近几年数据支持的技术文献,我们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发表比较新的文献作为参考。
5. 版本版本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揭示文献中有多少重要更新的变动。
对于一些专业的科技文献,随着科研进展与技术变化,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我们需要时刻了解并学习最新的版本特性和更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