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水力轴承:设在圆筒滚圈下部的一个包角为120°的弧形槽,其周边嵌有耐磨的密封衬,与滚圈构成弧形密封空腔,内注压力为0.2~0.25MPa的清水,压力水不断渗入滚圈,与密封衬之间形成水膜,并不断溢出流入水槽中,圆筒实际上是支承在水膜上,称水力轴承。
2、(削.片机)刀盘:一个直径为1600~4000mm,厚100~150mm的铸钢圆盘。
上面装有若干把削片刀,供切削原木之用。
沉重的刀盘还起到惯性轮的作用。
3、回转式(圆筒筛):一种根据木片面积大小来筛选合格木片的设备,其结构是由钢板制成的圆筒形筛鼓、筛鼓托轮、进料漏斗和出料漏斗组成4、摇摆式(料片筛):装有偏重体的主轴,一端支承在机架的轴承上,电动机带动主轴转动时,利用偏重惯性产生摆动的原理带动多层筛体进行筛选,利用在低频摆动下筛板上不同的筛孔分离木片及木屑5、羊角辊式(除尘器):其转鼓上固定有锥形短棒,转动时把弧形筛板上的草片打散翻动,并使重物如沙尘、谷料等通过筛板落下。
6、(刀辊式切草机)飞刀辊:由主轴、刀辊、进出口叶轮、连接盘组成,主轴两端分别有滚动轴承装在进出口泵壳的轴承座上。
刀辊分石刀辊和钢刀辊两种,是在整块天然玄武岩或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上加工成空心的圆柱体,然后凿打出条状的刀片,最后在车床上切断、车削加工而成。
7、(连蒸)螺旋喂料器:由喂料螺旋、锥形壳体、料塞管和传动装置组成,是横管连续蒸煮器的最关键设备,决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其作用是在系统进料同时将料片压缩成料塞来封住蒸汽管中蒸汽压力的反冲。
8、(连蒸)高压(喂料器):卡米尔连续蒸煮器的关键设备,利用上循环泵压出的高压药液将木片冲送到锅顶分离器,从而实现由低压溜槽向高压蒸煮器定量地、均匀地输送料片。
9、(螺旋挤压机)压缩比:即进料螺旋压缩段第一个与最后一个螺距的螺旋槽容积之比。
10、(连蒸)溜槽:矩形截面的上下两节直立不锈钢壳体,中间用膨胀节连接成整体,位于气蒸罐与高压进料器之间上下节都设有循环药液进口管和视孔。
第四章纸浆的洗涤、筛选与进化1、什么叫做稀释因子,稀释因子的大小对洗涤效率和提取的废液浓度有何影响?稀释因子(Dilution factor)(又称稀释度)表示洗涤每吨风干浆时进入所提取的废液中的水量(m3)。
可由下式计算:DF≈V-VO(m3/t风干浆)或DF≈VW-VP (m3/t风干浆)式中V-提取的废液量,m3/t风干浆;V0 –蒸煮后纸浆中的废液量,m3/t风干浆;VW-洗涤用水量,m3/t风干浆;VP-洗后浆带走的液体量,m3/t风干浆。
稀释因子大,说明洗浆用水量多,提取废液的浓度低,但废液的提取率高,纸浆洗得干净。
2、什么叫做逆流洗涤?试说明多段逆流洗涤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逆流洗涤:浆料由第一段依次通过各段,从最后一段排出;洗涤水(一般为热水)则从最后一段加入,稀释并洗涤浆料,该段分离出来的稀温废液再用于前一段的浆料,此段分离出来的浓一些的废液再送往更前一段,供浆料洗涤之用,……如此类推,在第一段能够获得浓度最高的废液,送往碱回收或进行综合利用。
多段逆流洗涤的特点:在各段中始终保持着洗涤液(较低浓度)与浆中废液(较高浓度)之间的浓度差,从而充分发挥洗涤液的洗涤作用,并达到废液增浓的目的。
影响因素:①浆料与洗涤液之间的接触面积②段数;为提高洗涤效果,增大浆料与洗涤液的接触面积,段与段之间设置了带有搅拌设备的中间槽,使浓度较高、较紧密的浆料在槽中被打散和稀释;在洗浆机浓缩程度和洗涤用水量一定时,段数越多,最后一段送出的浆料越干净。
但考虑到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等因素,多数不宜过多,一般在3~5段为宜。
3、反映洗涤用水量、洗涤程度及洗涤效率的参数有哪些?试说明它们的意义参数有:①洗净度,表示纸浆洗涤后的干净度。
②置换比,表示洗涤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实际减少量与理论最大减少量之比。
DR=(wo-wM)/(w0-ww) w0-洗涤前浆内废液所含溶质质量分数,%;wM-洗涤后浆内废液所含溶质质量分数,% ;wW-洗涤液所含溶质质量分数,%;③稀释因子④洗涤损失,指洗涤过程的化学损失,一般用残留在每吨绝干浆中的溶质表示。
制浆原理2010--《制浆原理与⼯程》习题与思考题备料1.⽊材原料备料流程有何特点?⽣产磨⽊浆和⽣产化学浆的⽊材备料过程有何不同?原⽊备料流程:⼀般包括原⽊贮存、锯⽊、去⽪、除节、劈⽊、削⽚、筛选和再碎等。
磨⽊浆不需要把⽊材削成⽚,只需锯成⼀定长度,同时直径不能太⼤,不能有⽊节。
2.草类原料备料的⼀般流程是什么?以稻麦草为例说明之。
⼲法备料:喂料与切料、筛选和除尘3.试述影响削⽚质量的因素。
①原⽊的质量和⽔分②⼑刃⾓度③⼑距:⼑距的⼤⼩决定⽊⽚的长度。
④⼑⾼:⼑⾼直接影响⽊⽚的厚度。
⑤虎⼝间隙(削⽚⼑与底⼑的距离):⼀般为0.3~0.5mm,太⼤会使原⽊外部切不断,使长⽊⽚增加,影响⽊⽚合格率。
⑥削⽚操作:要求连续不断地投⼊原⽊,并尽量减少原⽊的跳动,经常检查削⽚质量。
化学法制浆1.为什么硫酸盐法⽐烧碱法蒸煮有较快的脱⽊素速率?酚型β-芳基醚键在烧碱法蒸煮时,由于其主反应是β质⼦的消除和β-甲醛消除,只有少量通过OH-对α-C的亲核攻击形成环氧化物时才能碱化断裂。
但在硫酸盐蒸煮时,由于HS-的电负性⽐OH-强其亲核能⼒也强,所以能顺利迅速的形成环硫化合物⽽促使β-芳基醚键硫化断裂2.⽊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有何不同?这种差别反映到蒸煮⼯艺条件有何不同?在100~120℃之间,麦草浆中的⽊素以⼤量的溶出,⽽⽊材⼤量脱⽊素阶段在150~170℃之间,这是⽊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中的不同。
反映在蒸煮⼯艺条件上:草类原料不需要较⾼的温度,蒸煮时间较短3.草类原料碱法蒸煮脱⽊素的特点是什么?特点:脱⽊素早、脱⽊素快、不需要较⾼温度原因:①草类纤维原料组织结构疏松,⽊素含量低,半纤维含量⾼;②草类⽊素中酚羟基含量⾼,在碱性介质中具有较强的亲液性⽽易容。
酚型结构单元的醚键较⾮酚型结构单元的醚键易于发⽣磺化和碱化断裂,使⽊素⼤分⼦易于⼩分⼦化⽽溶出;③草类⽊素的分⼦量低、分散度⼤,易脱除;④草类⽊素中含有较多的酯键,在碱性介质中极易发⽣皂化断裂;⑤草类原料的半纤维素的分⼦量⼩,聚合度低,蒸煮时易溶出,为蒸煮药液的浸透和⽊素的溶出打开了通道;4.试述碱法蒸煮脱⽊素化学反应。
制浆工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制浆工艺中,通常使用的化学药品是()。
A. 硫酸B. 盐酸C. 氢氧化钠D. 硫酸钠答案:C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机械制浆方法?A. 磨石磨浆B. 热磨机械浆C. 化学制浆D. 盘磨机械浆答案:C3. 在制浆过程中,漂白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纸张的白度B. 增加纸张的强度C. 降低纸张的成本D. 增加纸张的光泽度答案:A4. 制浆过程中,碱法蒸煮的碱液浓度通常在()。
A. 10%-15%B. 15%-20%C. 20%-25%D. 25%-30%答案:B5. 制浆工艺中,以下哪种设备用于浆料的浓缩?A. 压榨机B. 离心机C. 沉淀池D. 蒸发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制浆工艺中,常用的漂白剂有____和____。
答案:次氯酸钠、过氧化氢2. 机械制浆过程中,磨石磨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和____来分离纤维。
答案:摩擦力、剪切力3. 在化学制浆过程中,蒸煮的目的是去除木材中的____和____。
答案:木质素、半纤维素4. 制浆过程中,常用的助剂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分散剂、消泡剂、稳定剂5. 制浆工艺中,漂白过程中常用的氧化剂是____。
答案:氯气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制浆过程中的蒸煮工艺。
答案:蒸煮工艺是化学制浆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通过化学药品和高温高压条件,将木材中的木质素分解并溶解出来,从而得到纤维素纤维。
蒸煮过程通常在蒸煮器中进行,使用碱液作为主要化学药品,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时间来控制蒸煮效果。
2. 描述制浆过程中的漂白工艺。
答案:漂白工艺是制浆过程中用于提高纸张白度的步骤。
漂白剂通过氧化作用去除浆料中的有色物质,如木质素残留物和色素。
漂白过程可以采用氯气、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也可以采用臭氧、二氧化氯等氧化剂。
漂白过程需要控制pH值、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漂白效果和浆料质量。
1.备料的目的是什么?画出我公司PL12备料的工艺流程图。
备料的目的是:(1)改进原料的质量:均匀水分,降低树脂等有害还成分的含量(2)保证生产的需求。
2.什么是综纤维素?又称总纤维素,是指造纸植物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所留下的部分,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称。
3. α-纤维素、β-纤维素和γ-纤维素各含有哪些成分?用17.5%的氢氧化钠(24%的氢氧化钾)在20度下处理综纤维素或漂白化学浆45min,所得到的沉淀部分即称为α-纤维素,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及抗碱的半纤维素。
上述处理所得到的溶解部分,用醋酸中和沉淀出来的称为β-纤维素,不沉淀的为γ-纤维素,β-纤维素的主要成分为:高度降解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γ-纤维素的主要成分为:全为半纤维素。
4. 为什么硫酸盐法比烧碱法蒸煮有较快的脱木素速率?β芳基醚在木素机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它的断裂速率决定着木素的脱除速率。
硫酸盐法蒸煮所使用的蒸煮助剂为氢氧化钠和硫化钠,主要的反应离子为S2-和HS-,烧碱法蒸煮的蒸煮助剂是氢氧化钠,脱除木素的反应离子是OH-,由于S2-和HS-比OH-的亲核能力强,其导致的β芳基醚键的断裂速率快,因此脱木素的速率就比烧碱法蒸煮的速率快。
5、画出PL12蒸煮工艺流程?木片缓冲器、木片计量器、木片预浸塔、预浸塔卸料器、高压喂料器、顶部分离器、蒸煮塔、底部卸料器、经喷放锅至筛选工段6、什么是制浆?硫酸盐法与烧碱法制浆有什么不同?制浆,就是利用化学或者机械的方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浆(未漂浆)或漂白浆的生产过程。
硫酸盐法制浆是烧碱法的产物,当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来补充烧碱法中损失的碱时,在废液燃烧时硫酸盐还原成硫化钠,因而得名,其制浆速率、纸浆得率、纸浆质量和生产成本而论都优于烧碱法。
7、名词解释:脱木素:木片在高温高碱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的变化使木素脱除的过程卡伯值:表示浆料中木素和其他还原性物质的相对量。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水力轴承:设在圆筒滚圈下部的一个包角为120°的弧形槽,其周边嵌有耐磨的密封衬,与滚圈构成弧形密封空腔,内注压力为0.2~0.25MPa的清水,压力水不断渗入滚圈,与密封衬之间形成水膜,并不断溢出流入水槽中,圆筒实际上是支承在水膜上,称水力轴承。
2、(削.片机)刀盘:一个直径为1600~4000mm,厚100~150mm的铸钢圆盘。
上面装有若干把削片刀,供切削原木之用。
沉重的刀盘还起到惯性轮的作用。
3、回转式(圆筒筛):一种根据木片面积大小来筛选合格木片的设备,其结构是由钢板制成的圆筒形筛鼓、筛鼓托轮、进料漏斗和出料漏斗组成4、摇摆式(料片筛):装有偏重体的主轴,一端支承在机架的轴承上,电动机带动主轴转动时,利用偏重惯性产生摆动的原理带动多层筛体进行筛选,利用在低频摆动下筛板上不同的筛孔分离木片及木屑5、羊角辊式(除尘器):其转鼓上固定有锥形短棒,转动时把弧形筛板上的草片打散翻动,并使重物如沙尘、谷料等通过筛板落下。
6、(刀辊式切草机)飞刀辊:由主轴、刀辊、进出口叶轮、连接盘组成,主轴两端分别有滚动轴承装在进出口泵壳的轴承座上。
刀辊分石刀辊和钢刀辊两种,是在整块天然玄武岩或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上加工成空心的圆柱体,然后凿打出条状的刀片,最后在车床上切断、车削加工而成。
7、(连蒸)螺旋喂料器:由喂料螺旋、锥形壳体、料塞管和传动装置组成,是横管连续蒸煮器的最关键设备,决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其作用是在系统进料同时将料片压缩成料塞来封住蒸汽管中蒸汽压力的反冲。
8、(连蒸)高压(喂料器):卡米尔连续蒸煮器的关键设备,利用上循环泵压出的高压药液将木片冲送到锅顶分离器,从而实现由低压溜槽向高压蒸煮器定量地、均匀地输送料片。
9、(螺旋挤压机)压缩比:即进料螺旋压缩段第一个与最后一个螺距的螺旋槽容积之比。
10、(连蒸)溜槽:矩形截面的上下两节直立不锈钢壳体,中间用膨胀节连接成整体,位于气蒸罐与高压进料器之间上下节都设有循环药液进口管和视孔。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水力轴承2、(削.片机)刀盘3、回转式(圆筒筛)4、摇摆式(料片筛)5、羊角辊式(除尘器)6、(刀辊式切草机)飞刀辊7、(连蒸)螺旋喂料器8、(连蒸)高压(喂料器)9、(螺旋挤压机)压缩比10、(连蒸)溜槽11、高浓压力(筛)12、高浓压力(筛)13、(漂白)降流塔14、悬臂式(盘磨机)15、通轴式(盘磨机)16、(连蒸)汽蒸罐17、正向式(涡旋除渣器)18、逆向式(涡旋除渣器)19、(磨盘)磨纹梯度20、(圆网浓缩机的)圆网笼21、(真空洗浆机的)分配阀22、(螺旋挤浆机的)挤压螺旋23、常压置换(洗涤塔)24、筛板开孔率25、圆网成形器26、叠网成形器27、辊筒的中高28、宽区(压榨)29、反(压榨)30、复式(压榨)31、(压榨)游泳辊32、夹网成形器33、单缸调压并联直通供汽系统34、分组调压串联循环供汽系统35、袋区36、横吹风装置37、高温高速热风罩38、穿透干燥技术39.压光机的线压力40、纸粕辊二、判断题1、草类切断设备的最大特点,是其喂料装置采用强制喂料。
()2、辊式除尘器又称为羊角筛,常用于净化筛选草类原料的切片。
为国内中小造纸厂所广泛使用。
()3、横管式连蒸器中,螺旋喂料器的作用是在系统进料的同时使料片被压缩形成料塞,防止蒸煮管中蒸汽压力的反冲。
()4、卡米尔连蒸设备中的汽蒸室起排除木片中的空气,改善药液浸渍条件的作用。
()5、立式蒸煮锅中设置滤网的作用是加液、进汽均匀和防止把浆料抽走。
()6、喂料槽下方设有底刀,底刀刀刃角一般为80~850,喂料槽的外侧面设有旁刀,也可承受一部分切削力。
()7、斜口喂料槽上的小三角板是保护旁刀刀刃的作用。
()8、在使用蒸煮锅蒸煮时,如果采用直接加热方式升高温度,必须采用药液循环加热系统。
( )9、采用直接加热升温的间歇式蒸煮锅主要由锅体、锅盖、装锅器、喷放阀、药液循环系统等结构组成。
()10、卡米尔连蒸设备中,溜槽的作用是过渡、保持液位稳定。
2.纸和纸板的分类a.文化用纸(cultural paper)泛指用于文化事业的纸张品种。
b.包装用纸(packaging paper):泛指商品包装用的纸和纸板。
c.技术用纸(technical paper):主要是指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用的纸品。
d.生活用纸(domestic paper):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纸品、医药卫生用纸品等。
1.造纸工业中应用造纸化学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造纸化学品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应用对纸张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一)应用造纸化学品的意义:(1)使纸张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质如获得抗水性、印刷适性、颜色、强度、柔软度等。
(2)为了保护环境及充分利用能源和资源,提高产品质量。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操作环境。
(4)非纤维添加物质对于造纸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是仅次于纤维原料的造纸原料,对纸张质量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造纸化学品的种类和作用:分为功能型添加物质和控制型添加物质两大类。
(1)功能型添加物质是作为纸中的一种成分,以改变纸张性质为目的。
①施胶剂和定着剂是为取得防潮抗水性能;②填料或颜料是为了增加纸张不透明度、白度、匀整性以改善印刷适性;③染料或有色颜料是为了使纸张着色生产色纸;④增强剂是为了增加纸张的干强度或湿强度;⑤纤维分散剂或柔软剂是为了改善纸张匀度或柔软性;⑥光学改性剂是为了获得某种光学性能;⑦特殊添加剂是为了使纸张获得某一特殊性能。
(2)控制型添加物质是为了改善生产环境,防止或消除生产故障或实现某种工艺措施,至于它们是否成为纸中的成分并不重要,其对纸页性质的影响不大或是间接的。
①助留、助滤剂;②消泡剂;③防腐杀菌剂;④树脂控制剂;⑤絮凝剂等。
7.纸张加填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填料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主要性质和特性?如何根据纸张的种类和要求选用填料?常用填料:滑石粉(Talc)、瓷土(又称高岭土(Al2O3·2SiO2·2H2O))、碳酸钙纸张加填的目的和作用(1)、改变纸的光学性质通过改变折光率和光散射系数,增加纸页的不透明度和亮度,并防止透印。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4、悬臂式(盘磨机):悬臂式锥形磨浆机其两轴承支点距离明显缩短,相对转速能够提高;纸浆进口方向为中心轴方向,在小端分布均匀、直接;拆卸方便15、通轴式(盘磨机):其转子轴较长,两端为轴承支撑点,结构复杂,拆卸维修烦恼,设备体积大;浆料进口为中心轴上侧垂直方向,浆流在腔体内需变向,分布不均匀、不直接19.磨盘磨纹梯度:根据磨盘直径大小设有一到三个梯度,破碎区梯度6~15°,磨浆区5~15°,精磨区0~0.5°,直径900mm下列共设一个梯度,通常6~12°25、圆网成形器:圆网成型器要紧由网笼,网槽与伏辊构成。
网笼浸放在网槽中,随着网笼的回转,由于网内外的压力差,浆料中的纤维等物料因过滤作用不断沉积在网笼上。
当纤维层通过网笼上方的伏辊时,就将网面转移到包住伏辊的无端毛毯上,从而实现连续的湿纸幅26、叠网成形器:叠网成型器是在长网网案上再装置若干单独的成型装置。
先在长网网案上以正常方法形成纸幅,然后将在其余成型装置上形成的纸幅加在其上面,由于各层湿纸页的流浆箱、浆网速比、横幅定量差与脱水速率能够操纵调节,可方面的生产各类纸板27、辊筒的中高:由于压榨辊会产生挠度,因此工作时,导致上下辊的中间部分会产生间隙,结果湿纸幅在上下压辊间承受不一致的线压力,纸页的脱水与纸页性能均会发生横向不均匀现象,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制造时将两个辊子或者上下压榨辊的中部直径较大,两边直径小,即磨制出中高。
所谓压榨辊中高是指上下压辊的中部直径较大沿两侧制浆逐步缩小的特性28、宽区(压榨):宽压区压榨由压脚顶着压辊形成压区;压区宽度可达250mm,压榨线压可达1700kN/m,纸页在高压力下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纸页的固化,使去干燥部的纸页更干更强韧29、反(压榨):普通反压榨能够看做一种特殊布置的普通压榨,目的是使纸幅的网面与平滑的压榨上辊硬质表面接触,减少纸幅两面平滑度的差别30、复式(压榨):复式压榨指的是由多个压辊构成的多压区压榨,实际上也是一种多辊压榨的组合,具有高的脱水效率与成纸干度,对称脱水,减少纸幅两面性,缩短了压榨部长度,损纸容易处理,减少了纸页的断头31、(压榨)游泳辊:32、夹网成形器:夹网成型器代表流浆箱射流喷入两张汇聚网子之间的一类成型器,纸幅成型过程进行双面脱水,脱水效率增加;另一个优点是封闭成形,成纸性能优良。
造纸思考题及答案(1)1.请谈谈你对造纸工业的认识。
2.简述制浆的基本概念。
制浆就是利用化学或机械的方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未漂浆)或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
3.简述制浆和造纸的基本流程。
原料采贮备料浸渍磨浆筛选漂白机械磨浆化学蒸煮贮存备用抄浆出售4.制浆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P25.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组成包括哪些?纤维素:纤维细胞最基本的组分,由d-葡萄糖基聚合而成的直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0O5)n 。
半纤维素:由数量不同的几种糖基组成带支链的共聚物,主要含有聚木糖类和聚甘露糖类。
木素:一种芳香族高分子聚合物,由苯基丙烷单元构成,分子的结构复杂。
木素单元的侧链上带有多种功能基和化学键,具有相当强的化学反应能力,能够与OH-、SO3H-、SO2-、SH-、S2-、H2SO3及氯水、ClO-、ClO2、过氧化物等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构成了制浆工艺的理论基础。
6.哪些原料可以用于制浆造纸?纸的基本成分是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合成纤维7.简述备料的目的及基本步骤备料的目的:除去树皮、树节、穗、鞘、髓、尘土等杂质;将原料按要求切成一定的规格基本步骤:原料贮存原料处理料片的输送、贮存8.简述原料贮存的目的原料贮存的目的:维持正常的连续生产,改进原料质量9.简述原料场的基本要求 P410.化学法制浆的详细分类。
(1)碱法(Alkaline Pulping):烧碱法、硫酸盐法、(其它药剂为碱性的制浆方法)(2) 亚硫酸盐法(Sulphite Pulping):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亚硫酸氢盐法微酸性亚硫酸盐法中性亚硫酸盐法碱性亚硫酸盐法11.化学法制浆中蒸煮的目的。
碱法蒸煮使用的药液主要有哪些?目的:脱除木素,使纤维分离成浆1)碱法:烧碱法:NaOH, 硫酸盐法:NaOH + Na2S2)亚硫酸盐法:12.木材和非木材原料的蒸煮反应历程有何区别?木材:第一阶段:初始脱木素阶段;第二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第三阶段:残余木素脱除阶段(Tmax下保温)碱浓下降率有所增加,木素溶出10%以下非木材:第一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第二阶段:补充脱木素阶段;第三阶段:残余木素脱除阶段13.简述碱法间歇法蒸煮主要过程及蒸煮工艺要确定的五个主要因素。
《高效清洁制浆漂白技术》思考题1、为什么要生产低硬度纸浆?(1)漂白是蒸煮的继续。
化学浆漂白时要继续脱木素,然后才能提高纸浆的白度。
蒸煮时如能多脱除一些木素,则漂白时脱木素的任务就轻很多。
而且,蒸煮时脱除的木素进入了碱回收系统。
含氯漂白时减少的脱木素意味着排污的减少。
(2)生产低硬度的纸浆以满足少污染或无污染的漂白需要。
2、进行深度脱木素的4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蒸煮开始时碱液浓度要低,蒸煮终了时碱液浓度要高。
b. 要保持蒸煮液中有较高的HS-浓度,特别是大量脱木素开始时要保持蒸煮液中较高的HS-浓度。
c.要保持蒸煮液有较低的溶解木素和Na+离子浓度,特别是蒸煮终了时要更低。
d. 要保持较低的蒸煮温度,特别是蒸煮初期和蒸煮终了时的温度要低。
3、MCC(改良连续蒸煮)、EMCC(延伸改良连续蒸煮)和ITC(等温连续蒸煮)蒸煮技术与传统蒸煮技术有何不同?EMCC技术和ITC技术都将逆流蒸煮部分扩大到了逆流扩散洗涤区;而ITC整个系统都以同样的温度1604、什么是RDH、Super-Batch和Ener Batch蒸煮技术?各有何特点?RDH技术— Rapid Displacement Heating ;目标是生产低硬度和低汽耗的纸浆。
Super-Batch技术,是与RDH基本相同的技术。
以上两项技术的药液置换是以立锅下部进液、上部出液的方式进行。
Ener batch技术,其与上述两项技术的不同在于药液的置换方式,即该技术是以立锅上部进液、下部出液的方式进行药液置换。
5、 RDH深度脱木素的原因是什么?其所以能深入脱木素从而降低Kappa值的原因是由于浸渍阶段用了黑液,而黑液的硫化度要比白液高很多,这将有利于木片中木素的硫化,从而为随后的白液蒸煮大量溶出木素创造了条件。
6、SCMP制浆技术的基本原理;(1)木素的软化:利用亚硫酸钠对木素的磺化使木素产生永久性软化,从而增加了纤维的柔软性和结合强度;(2)木素磺化度:木素的软化温度随木素磺化度的增加而直线下降(可由120-125℃降至70-90℃);磺化度低于 1.2%时,磺化反应发生在胞间层,只有助于纤维分离;磺化度1.2%-2.0%时,磺化反应将发生在纤维壁中,才有助于提高纤维的结合力,即提高浆料的强度;3)磺化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原料用亚硫酸钠磺化预处理时,原料中的木素在发生磺化反应的同时,还可能有一部分磺化了的分子量较小的木素会溶解出来,半纤维素中一些聚糖也会溶解出来。
一、课题:打浆化学品习题讲评二、教学目的:通过小考,使同学们对第一、二、三章打浆化学品的概念、理论、流程、原理及影响因素有基本的了解与掌握。
三、课时:2h 第17次第6周星期三3月26日C25、26(5.6节)四、课型:习题课五、教具:电脑、投影仪、白板笔六、重点:打浆与化学品的原理与影响因素七、难点:湿部化学第五、六、七节八、教学过程:《造纸工艺》打浆化学品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学号和所在班级。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1分)打浆度:反映浆料脱水的难易程度,综合表示纤维被切断,分裂,润胀和水化等打浆作用效果的一项指标。
P35分丝帚化:纤维在打浆过程中使纤维产生纵向分裂,表面分离出的细小纤维两端帚化起毛的现象。
湿重:框架法测定,间接表示纤维长度。
打浆比压: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是决定打浆效率的主要因素。
P33润胀:是指高分子化合物在吸收液体过程中,伴随着体积膨胀的一种物理现象。
湿部化学:是造纸工业专用的一个技术术语,主要论述造纸浆料各组分在滤水,留着,成形及白水循环过程中相互反应与作用的规律,及这些作用对纸机运转性能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细小纤维:其体积小,在成形过程中易随白水流失,导致白水回收负荷增加,纤维流失加大并带走部份化学品;细小纤维比表面积大,脱水较慢,在抄造过程中易粘辊,严重时产生断头;细小纤维易消耗阳离子化学品,化学品使用效率降低。
P12 阴离子垃圾:指浆料中存在的所有溶解的阴离子聚合物和胶体的阴离子物质的总称。
P12纸料首程留着率:离开伏辊的湿纸页中所含物料量与离开流浆箱的物料量的百分比。
P95施胶逆转:是指纸张下机时测试施胶度合格,而当放置一定时间后纸张的施胶度降低或失去施胶度的现象。
P67二、填空题:(共15分,每题1分)1、细纤维化可分为纤维的外部细纤维化和纤维的内部细纤维化。
制浆造纸分析检测思考题思考题1.测定烧碱法蒸煮液活性碱为什么要加氯化钡,2.硫酸盐法蒸煮液活性碱与烧碱法蒸煮液活性碱有什么不同,操作方法是否一样,3.酚酞、甲基橙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各显什么颜色,4.碘量法测硫化钠的原理是什么,并写出反应方程式,5.碘量法测硫化钠的结果为什么偏高,6.用碱量指什么碱,7.活性碱的测定过程如何,, 1.某厂用烧碱蒽醌法蒸煮麦草,用碱量为9%(以Na2O计),蒽醌用量为5/万,液比为1:3,已知每球装风干麦草3500千克,麦草含水量11%,烧碱液NaOH含量320g/L,蒽醌含量80%。
预热至80?后NaOH含量为39 g/L,配碱槽每格0.2M3。
(1)每球需含320g/L碱液多少立方米,(2)需要蒽醌多少千克,(3)每球需补加多少立方米清水,(4)配碱槽NaOH浓度是多少g/L,(5)每球需要预热后的蒸煮液多少格,麦草和竹子原料蒸煮工艺条件参考表原料种类麦草竹子制浆方法硫酸盐法烧碱蒽醌法硫酸盐法装锅量g 1000 1000 1200 液比 1:5或1:6 1:5或1:6 1:4 用碱量, 11,13(Na2O计)11 ,13(Na2O计) 17 ,19(Na2O计) 硫化度, 15,20AQ用量1/万 0.05最高温度? 155~160? 155~160? 165?2? 空运转min 5 5 5 升温时间min 6060 90 小放汽升温至105?时进升温至105?时进升温至105?时进行,压力降至零行,压力降至零行,压力降至零保温时间min 90 90 120大放汽约10 约10 约10 高锰酸钾值 ,12 ,12 ,12木材原料参考蒸煮工艺条件原料种类木材原料制浆方法硫酸盐法烧碱蒽醌法装锅量g 1500 1500液比 1:4或1:5 1:4或1:5 用碱量, 24,26(NaOH计) 24,26(NaOH计) 硫化度, 20,25AQ用量1/万 0.05最高温度? 165~170?2? 165~170?2? 空运转min 5 ~10 5~10升温时间min 90 90小放汽升温至105?时进行,压升温至105?时进行,压力降至零力降至零保温时间min 120 120大放汽约10 约10高锰酸钾值 ,12 ,121.蒸煮废液的测定意义是什么,2.黑液有效碱的测定原理如何,3.次氯酸盐与二氧化氯漂液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何,补充漂后滤液洗净度(清洁度)的测定, 测定漂后洗净度实际上是测定浆料滤液的总硬度,纸浆中总硬度的来源是漂白液。
2009级《制浆原理与工程》思考题
1.绪论及备料
1.1.什么叫浆?什么叫制浆?
1.2.削片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安刀角对削片过程的影响是什么?
1.3.影响木片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1.4.制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5.制浆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什么原料?
1.6.选择备料流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化学制浆
2.1.化学制浆的主要蒸煮方法有哪几类?各类的主要药液组份是什么?
2.2.解释下列碱法蒸煮的术语:
2.2.1.总碱
2.2.2.总可滴定碱
2.2.
3.活性碱和活性度
2.2.4.有效碱
2.2.5.用碱量
2.2.6.硫化度
2.2.7.绝干原料和风干原料
2.2.8.耗碱量
2.2.9.液比及总液量构成
2.2.10.黑液、绿液、白液、蒸煮液
2.2.11.纸浆得率
2.2.12.纸浆硬度
2.2.1
3.产量
2.3.解释下列亚硫酸盐法蒸煮的术语:
2.3.1.总酸(TA)
2.3.2.游离酸(FA)
2.3.3.化合酸(CA)
2.3.4.酸比
2.3.5.原酸
2.3.6.蒸煮酸
2.3.7.红液
2.4. 计算下列各题:
2.4.1.碱法蒸煮工艺计算:
已知:某阔叶浆厂,桦木实积重量480Kg/m3(绝干),单位体积原木可生产3RM3合格木片,木片含水量35%;白液中C NaOH=100g/l ,C Na2S=25g/l , 蒸煮用碱量16%(Na2O计),液比1:3.5 ;粗浆得率48% ,蒸煮器有效容积75M3。
求解: 1)蒸煮硫化度
2)每锅产浆量、补水量
3)单位浆产量的木耗、NaOH耗、Na2S耗
4)若蒸煮周期为6小时,则每锅日产浆多少吨
2.4.2.亚硫酸盐法蒸煮工艺计算:
已知: 原酸 TA=5% CA=2.5% CA/FA=1.0
蒸煮酸TA=3.6% CA/FA=3.0配制体积100M3
回收液TA=1.7% CA=0.85% 使用体积40M3 MgO纯度90%
求解: 1)需要原酸量
2)MgO补充量
3)H2O补充量
2.5.在KP法蒸煮液中,S2-的主要水解反应是怎样的?
2.6.在AS、NS、亚硫酸氢盐和酸性亚硫酸氢盐法蒸煮液中,主要的药液组成各是什么?PH值和酸比
怎样?
2.7.在碱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将发生哪些降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反应历程怎样?
2.8.在酸性亚硫酸氢盐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将发生哪些降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反应历程怎
样?
2.9.碱法蒸煮和酸性SP法蒸煮的脱木素机理有什么区别?各发生哪些脱木素反应?
2.10.KP、SP、NS蒸煮脱木素顺序有什么区别?试结合脱木素机理及纤维原料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说
明。
2.11.KP、SP法蒸煮再得率、成浆强度、成浆白度上有什么区别?如何解释?
2.12.碱法木浆、草浆和酸性SP法蒸煮脱木素历程各是什么?
2.1
3.蒸煮液对料片的渗透机理有哪些?特点是什么?影响药液渗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的?
2.14.H因子和相对反应速度常数KR的定义是什么?
2.15.碱法蒸煮的蒸煮过程是什么?小放气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影响蒸煮过程的工艺参数?各是怎
样影响的?
2.16.为什么酸性S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器中的表压大于其对应蒸煮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压?这一
现象对蒸煮过程将产生什么影响?
2.17.列表说明一般落叶松、杨木、麦草的KP、SP法漂白化学浆蒸煮的用药参数、升温曲线等蒸煮
工艺条件。
2.18.在添加蒽醌(AQ)的碱法蒸煮过程中,AQ的作用是什么?
2.19.蒸球和立式蒸煮锅结构及特点是什么?
2.20.Kamyr连续蒸煮器分几个区?各区的作用是什么?
2.21.设计一套KP法生产桦木漂白浆的蒸煮工艺流程,产量100T/D,并制定相应蒸煮曲线和工艺参数
3.高得率制浆
3.1.高得率浆的概念是什么?分多少类?各类的得率范围大致是多少?
3.2.高得率浆的特点是什么?目前还存在些什么问题?
4.纸浆的洗涤、筛选与净化
4.1.解释下列术语:
4.1.1.洗净度
4.1.2.置换比
4.1.3.稀释因子
4.1.4.筛选效率
4.2.蒸煮废液在纸浆中的分布如何?
4.3.纸浆洗涤原理有哪些?机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
4.4.试述真空洗浆机、压力洗浆机、扩散洗涤器的工作原理、主体结构及工作条件。
4.5.筛选、净化的概念是什么?段和级的定义是什么?
4.6.高频振框式平筛、CX筛和压力筛的主体结构、工作条件及工作特点是什么?
4.7.筛选影响因素有哪些?
4.8.净化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4.9.试述园网浓缩机、侧压浓缩机、落差式浓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
4.10.浆料贮存的目的是什么?
5.纸浆的漂白
5.1.解释下列术语:
5.1.1.有效氯
5.1.2.漂率
5.1.3.白度
5.1.4.残氯
5.2.纸浆漂白的目的是什么?基本原理是什么?有那两类漂白方法?
5.3.纸浆的白度与光的散射系数S和吸收系数K间有何关系?
5.4.次氯酸盐单段漂的漂白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PH值对漂白过程有何影响?
5.5.次氯酸盐漂液的制备原理是什么?
5.6.在化学浆多段漂中,C、E、H、D、P、O、Z等各代表哪些漂白段?
5.7.在化学浆多段漂中,CE段一般称为什么段?其作用是什么?
5.8.氯水平衡体系与PH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5.9.氯化过程的目的是什么?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关键设备有哪些?
5.10.碱处理过程的目的是什么?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关键设备有哪些?
5.11.补充漂白的目的是什么?次氯酸盐、ClO2、H2O2补充漂白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
素?关键设备有哪些?
5.12.氧碱漂白、臭氧漂白的机理是什么?工作条件是什么?
5.13.置换漂白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5.14.高得率浆漂白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常采用什么漂白方法?
6.蒸煮液的制备及蒸煮废液的回收和利用
6.1.以硫铁矿制备亚硫酸盐蒸煮液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主要反应有哪些?
6.2.草浆黑液有哪些特点?对回收过程有何影响?
6.3.蒸煮废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哪些?定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6.4.已知KP法蒸煮木浆条件为:用碱量16%(Na2O计),硫化度20%,液比4.0,得率 48%,Na2SO4
还原率90%,Na2CO3苛化率86%。
求蒸煮后黑液固形物浓度?
6.5.黑液回收的目的是什么?基本流程是什么?
6.6.黑液蒸发前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目的是什么?机理如何?
6.7.黑液间接蒸发的基本流程怎样?主体设备结构如何?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6.8.黑液燃烧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6.9.黑液燃烧炉的类型有哪些?全水冷壁喷射炉的基本结构怎样?有什么特点?
6.10.黑液燃烧后烟气的净化系统有哪几种?特点是什么?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6.11.绿液苛化的原理是什么?基本流程是什么?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6.12.白泥回收的基本流程是什么?煅烧机理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7.废纸浆的生产
7.1.废纸制浆的特点是什么?基本流程是什么?
7.2.废纸脱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脱墨方法?特点是什么?
7.3.试述瓦楞纸、白板纸、卫生纸用废纸浆的制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