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配位聚合
- 格式:pdf
- 大小:115.44 KB
- 文档页数:3
第7章配位聚合7.1 复习笔记一、基本概念1.配位聚合单体与引发剂以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
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后插入烷基-金属键中,实现链增长(有时包括链引发)。
配位聚合又有络合聚合、插入聚合、定向聚合等名称。
2.定向聚合任何聚合过程(包括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配位聚合)或任何聚合方法(如本体、悬浮、乳液和溶液等),只要它是以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都是定向聚合。
定向聚合等同于立构规整聚合。
3.构型和构象构型是指由原子(或取代基)在手性中心或双键上的空间排布顺序不同而产生的立体异构;构象是指由C-C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排列的无数特定的形象。
有伸展型、无规线团、螺旋型和折叠链等几种构象。
4.立体异构(1)定义立体异构是原子在大分子中不同空间排列所产生的异构现象。
(2)分类①光学异构:光学异构又称对映异构或手性异构,是由手性中心产生的,分R(右)型和S(左)型;②几何异构:又称顺反异构,是由双键引起的顺式(Z)和反式(E)的几何异构,两种构型不能互变。
5.光学活性聚合物聚合物不仅含有手性碳原子,而且能使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真正具有旋光性,这种聚合物称为光学活性聚合物。
6.立构规整聚合物(1)定义立构规整聚合物是指由一种或两种构型的结构单元(手性中心)以单一顺序重复排列的聚合物。
(2)分类①全同立构聚合物:取代基处于平面的同侧或相邻手性中心的构型相同的聚合物;②间同立构聚合物:取代基交替地处在平面的两侧或相邻手性中心的构型相反并交替排列的聚合物;③无规立构聚合物:取代基在平面两侧或手性中心的构型呈无规则排列的聚合物。
7.顺式(Z)构型和反式(E)构型当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各连接两个不同基团时,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就有可能生成两种不同的由空间排列所产生的异构体。
两个相同基团处于双键同侧的叫做顺式,反之叫做反式。
8.立构规整度立构规整度是指立构规整聚合物占聚合物总量的百分数。
)
乙烯、丙烯在热力学上均具聚合倾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未年用TiCl Al(C组成的体系引发
乙烯聚合,首次在低温低压的温和条件下
K. Ziegler
非均相体系
G. Natta
1954年意大利科学家
引发剂引发丙烯聚合,首次获得
的聚合物
配位聚合
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互相连接次序相同、但空
顺式-1,4-聚丁二烯反式-1,4-聚丁二烯
对映体异构、手性异构)
顺式-1,4-聚异戊二烯反式-1,4-聚异戊二烯
实际上很难合成完全规整的高分子链,所以产生分子链
高分辨核磁共振谱是测定立构规整度的最有力手段,目前不仅可以测定三单元组,还可以测定四单元组、五单元组甚至更高单元组的分布情况。
聚氯乙烯的
13C NMR谱图
聚丙烯的等规度:工业上和实验室中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
X X X X X
M M M M
M
氢键、静电键合、电子X X X X X
转移相互作用、疏水键。
第7章 配位聚合(一)思考题1.如何判断乙烯、丙烯在热力学上能够聚合?采用哪一类引发剂和工艺条件,才能聚合成功?答:(1)根据聚合自由能差0<S T H G ∆-∆=∆,作出判断。
大部分烯类单体的熵变近于定值,约为-100~120J •mol -1,在一般聚合温度下(50~100℃),1mol kJ 42~30-⋅=∆-S T ,因此当1mol kJ 30-⋅≥∆-H 时,聚合就有可能。
乙烯和丙烯的H ∆-分别为950kJ •mol -1、85.8kJ •mol -1,所以在热力学上很有聚合倾向。
(2)在100~350MP 的高压和160~270℃高温下,采用氧气或有机过氧化物作引发剂,乙烯按自由基机理进行聚合,得到低密度的聚乙烯(LDPE );若采用TiC14-Al (C 2H 5)3为催化剂,在汽油溶剂中进行配位聚合,则得高密度的聚乙烯(HDPE )。
采用α-TiCl-Al (C 2H 5)3为催化剂,于60~70℃下和常压或稍高于常压的条件下,丙烯进行配位聚合,可制得等规聚丙烯。
2.解释和区别下列诸名词:配位聚合、络合聚合、插入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
答:(1)配位聚合:单体与引发剂经过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
具体的说,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后插入烷基—金属键中。
配位聚合又有络合引发聚合或插入聚合之称。
(2)络合聚合:与配位聚合的含义相同,可以互用。
络合聚合着眼于引发剂有络合配位能力,一般认为配位聚合比络合聚合意义更明确。
(3)插入聚合:烯类单体与络合引发剂配位后,插入Mt-R链增长聚合,故称为插入聚合。
(4)定向聚合:也称有规立构聚合,指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的聚合反应,配位络合引发剂是重要的条件。
(5)有规立构聚合:是指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的聚合反应。
任何聚合过程或聚合方法,只要是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都是有规立构聚合。
1.链终止:链自由基失去活性形成稳定聚合物的反应称为链终止反应。
2.偶合终止:两链自由基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
3.歧化终止:某链自由基夺取另一自由基的氢原子或其他原子终止反应。
4.链转移反应:在聚合过程中,链自由基从单体、溶剂、引发剂,甚至从大分子上转移一个原子,使链自由基本身终止,而转移这个原子的分子成为新的自由基并能继续增长,形成新的活性链,使聚合反应继续进行。
5.诱导期:聚合初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为零的时期。
6.半衰期:某一温度下,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7.度数: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8.引发剂效率f:由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的百分率。
9.笼蔽效应:引发剂分子被单体分子、溶剂分子包围,引发剂分解成初级自由基后,必须从包围的分子中扩散出来才能引发单体聚合,若它在没有扩散出来前,就结合终止,或形成较为稳定的自由基不易引发,也导致引发剂效率降低。
10.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两组分引发剂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而引发单体聚合。
11.电荷转移络合物引发:适当的富电子和缺电子分子之间反应,可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CTC可以自发地在光、热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烯类单体聚合。
12.热引发:许多单体在没有加引发剂的情况下会发生自发的聚合反应。
13.光引发:在汞灯的紫外光作用下引起单体聚合的反应。
14.辐射引发:高能射线下引起单体聚合的反应。
15.等离子体:在较低的压力下,物质会成为气体,当给这种气体施加一高压电场,气体中少量电子将沿电场方向被加速,从而电离,使气体成为含有电子、正电子和中性粒子的混合体。
16.稳态假设:链自由基的浓度不随反应时间变化。
17.等活性理论:链自由基的反应活性与链长短无关。
18.自动加速现象:自由基聚合中聚合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
19.凝胶效应:因体系粘度增加而引起的速率自动加速的现象。
第7章配位聚合一、选择题1.目前使用的全同聚丙烯是丙烯经()聚合得到的。
[杭州师范大学2011研] A.配位聚合B.自由基聚合C.阳离子聚合D.阴离子聚合【答案】A【解析】丙烯自由基聚合时,自由基易从丙烯分子上提取氢,形成低活性烯丙基自由基,所以得不到高聚物;离子聚合,由于甲基为推电子基,不易阴离子聚合,而一个甲基的推电作用弱,阳离子聚合也难,活性中心易发生异构化,变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只能生成低聚物;只有用Ziegler-Natta催化剂进行配位聚合可得到高聚物,因为单体聚合能力弱,但催化剂能力强,因此目前使用的全同聚丙烯是丙烯经配位聚合得到的。
2.能使丙烯聚合的引发剂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A.过氧化特丁基B.Et2AlCl-TiCl3C.Et3+O(BF4)﹣D.BuLi【答案】B【解析】丙烯只能采用配位聚合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
3.下列不能进行配位聚合的单体是()。
[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研]A.H2NCH2COOHB.CH2=CH-CH=CH2C.CH2=CH-CH=CH-CH3D.【答案】A【解析】A项无手性碳,或不能发生配位聚合,或聚合后不能称之为立构规整聚合物。
BCD三项所列单体在特定的引发剂和选定的聚合条件下,可以发生配位聚合,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
二、名词解释配位聚合[北京理工大学2007研]答:配位聚合是指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形成某些形式(σ-π)的配位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Mt)-碳(C)链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聚合过程。
这种聚合本质上是单体对增长链Mt-R键的插入反应,所以又称为插入聚合。
三、问答题为什么丙烯只能采用配位聚合而不能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北京理工大学2007研]答:丙烯只有采用配位聚合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丙烯。
(1)自由基聚合:由于丙烯上带有供电基CH3,使C=C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不利于自由基的进攻,故很难发生自由基聚合,即使能被自由基进攻,也很快发生链转移,形成稳定的烯丙基自由基,不能再引发单体;(2)离子聚合:由于甲基供电不足,对质子或阳离子亲和力弱,聚合速度慢,接受质子后的二级碳阳离子易发生重排和链转移,因此,丙烯阳离子聚合最多只能得到低分子油状物;(3)配位聚合:丙烯在α-TiCl3/AlEt3作用下发生配位聚合,因为单体聚合能力弱,但催化剂能力强,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高分子量结晶性全同聚丙烯。
第五章--配位聚合第五章配位聚合习题参考答案1.举例说明聚合物的异构现象,如何评价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解答:(1)聚合物的异构现象:①结构异构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丙烯酸乙酯:CH3|-[-CH2-C-]n--[-CH2-CH-]n-||CO2CH3CO2C2H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②几何异构聚合物,汉分子链中由于双键或环形结构上取代基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立体异构称为几何异构,也称顺-反异构。
如丁二烯聚合所形成的1,4-聚丁二烯,其结构单元有顺式结构和反式结构两种:~~~CH2 CH2~~~~~~CH2HC = C C = CH H H CH2~~~顺式结构(顺-1,4聚丁二烯)反式结构(反-1,4聚丁二烯)③光学异构聚合物,如聚环氧丙烷有一个真正的手性碳原子:H|~~~O-C*-CH2~~~|CH3④构象异构聚合物,当大分子链中原子或原子团绕单键自由旋转所占据的特殊空间位置或单键连接的分子链单元的相对位置的改变称构象异构。
构象异构可以通过单键的旋转而互相转换。
(2)当大分子链上大部分结构单元(大于75%)是同一种立体构型时,称该大分子为有规立构聚合物,或立构规整聚合物、定向聚合物。
反之,称为无规立构聚合物。
2.写出下列单体聚合后可能出现的立构规整聚合物的结构式及名称:(1)CH2=CH-CH3(2)CH2-CH-CH3O反式结构(反-1,4聚异戊二烯)全同3,4-聚异戊二烯(R 为-C(CH 3)=CH 2) 间同3,4-聚异戊二烯(R 为-C(CH 3)=CH 2)全同1,2-聚异戊二烯(R 乙烯基) 间同3,4-聚异戊二烯(R 为乙烯基)H H CH 3 R H H CH 3 R H H H H R H H R H HH H H R H H H R H H H CH 3 R H H R CH 3 H H3.什么是配位聚合?主要有几类催化剂(或引发剂),各有什么特点?解答:(1)配位聚合:是指单体分子的碳-碳双键先在显正电性的低价态过渡金属的空位上配位,形成某种形式的络合物(常称σ-π络合物),经过四元环过渡态,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增长的聚合过程。
第八章立构规整聚合和配位聚合本章要点:1.聚合物的异构:聚合物有多种异构形式,除结构单元的原子与基团排列方式、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以及链结构与链构象以外,还有聚合物的立体异构。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涉及结构单元的构型变化,分为“旋光”异构和顺反异构。
2.立构规整聚合物和立构规整聚合:聚合物链具有规整的立体构型排列的聚合物称为立构规整聚合物,结构单元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聚合物存在等规和间规两种立构规整聚合物,结构单元的主链含有双键或环结构的聚合物存在全顺式和全反式两种立构规整聚合物。
能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的反应称为立构规整聚合。
3.配位聚合:是由配位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
单体与引发剂中的过渡金属配位形成 配位物,经四元环过渡态单体单元相继插入到过渡金属(Mt)与链末端的Mt–C键之间而进行链增长的聚合反应。
在配位聚合中,增长链活性中心一直与引发剂残片存在配位作用,对链增长反应的立体化学起到控制作用。
4.配位引发剂:Ziegler-Natta引发剂为最早研制出的配位聚合引发剂,基本组成为过渡金属的卤化物和Ⅰ-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茂金属引发剂是在Ziegler-Natta引发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均相配位引发剂,过渡金属主要是锆,以环戊二烯结构作为配体;此外还有其它类型的配位引发剂。
从引发剂与活性中心存在配位作用的角度看,以紧密离子对形式进行链增长的离子型引发剂以及某些“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也属于配位引发剂。
5.配位聚合机理:立构规整聚合物形成的原因是配位聚合机理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引发剂和聚合物立构规整性的关系、配位聚合的反应过程、聚合速率与分子量控制也是不可缺少的。
6.典型的配位聚合:非极性烯烃单体和共轭二烯烃单体的配位聚合及其常用的引发剂。
本章要点:1.立构规整度: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有不同的表示形式,二单元组、三单元组或四单元组的立构规整度可以较好地反映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它们相互之间、与聚合物立构规整度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关系,并可通过光谱法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