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盐使用情况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餐馆油盐测定报告最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在外就餐率迅速上升,人们在外就餐时食用蔬菜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但是,餐饮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和盐含量往往较高,其中包括食物本身所含脂肪以及烹调用油两部分。
蔬菜本身脂肪和钠含量低,其成菜的油盐量主要取决于厨师在烹调时所添加的油和盐。
为了迅速成菜,很多餐馆选择用干锅、煎炸、爆炒等方式对蔬菜进行处理,这些烹调方式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油脂,使蔬菜本身低脂的优点被彻底掩盖。
为了了解餐饮企业制作蔬菜菜品的实际油盐含量,本研究中分两批测定了多家餐饮企业的蔬菜食品,特别是营养价值最高的深绿色叶菜菜品不同烹调方式的油盐量,以期为蔬菜油盐含量的评价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实验原料抽样1:抽取8家中国烹饪协会会员企业以及公主楼第一食堂和第二食堂采用不同烹调方式的深绿色叶菜,实验菜品的烹调类型包括清炒、白灼和蒜蓉;而深绿色叶菜包括:芥蓝、油麦菜、油菜(菜心)以及菠菜。
抽样2:抽取4个著名餐饮品牌共12家餐馆中的蔬菜类菜肴,香油:芝麻油(金龙鱼牌,400ml装);玉米胚芽油(金龙鱼牌),均购于美廉美超市。
(2)实验试剂测油量:乙醚,去离子水测盐量:冰醋酸,硝酸溶液(浓硝酸与水按照体积比1:3混匀),乙醇溶液(80%),AgNO3溶液(0.1mol/L),KSCN溶液(0.1mol/L),硫酸铁铵饱和溶液,铬酸钾指示剂,氯化钠,去离子水。
试剂均为分析纯。
(3)实验仪器和设备表1-1 实验仪器和设备Table 1-1 Instruments and apparatus used in experiments1.2实验方法1.2.1样品的制备与前处理(1)测盐量的样品制备与前处理用筷子将从餐馆取回的菜品夹出100g左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筷子在空中停留5sec,目的是模拟实际夹菜入口时,用筷子夹菜到放入口中之间,可能有部分汤汁自由滴落的过程。
同时,由于部分盐分可能随汤汁被沥去,所有菜汤中的盐分均被弃去不计。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家庭食盐调查报告篇一:社会调查报告——食盐调查关于宁波居民日常食盐摄入情况的调查报告作者:J1401 蔡寅琤【前言】世界卫生组织营养合作中心指出,如果降低食品中的含盐量,各国政府可以在医疗方面节省大量开支,并能让数以百万计的人避免早死。
中国卫生部专家也提出摄盐过多是慢性病的决定性原因之一。
预计在未来2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一到两倍,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将增长80%以上。
可见,食盐摄入量过高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民生问题。
所以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获取宁波居民的日常食盐摄入情况的样本,并分析统计数据与宁波居民日常的食品使用习惯,探讨宁波居民总体日常食盐摄入情况与其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调查方法及对象】? 调查对象为作者的小区邻居与亲朋好友。
? 向每户接受调查的家庭分发调查问卷,了解家庭结构。
? 向接受调查的家庭分发盐勺(一平勺为2克),请其在三天内使用食盐时,记录使用的勺数。
? 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探讨结论。
? 查阅资料,提出控盐方法。
【统计数据】(一)本次接受调查的人数共计52人(不包括以奶制品为主食的婴幼儿)。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每日人均用盐数据显示,每日用盐≤6克的人有7人,占总人数的13%。
每日用盐>6克且≤10克的人有11人,占60%。
每日用盐>10克且小于等于15克的人有30个,占19%。
每日用盐大于15克的人有4个,占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人食盐摄入量为5克/天”的标准,可见本地85%以上的人群日食盐摄入量都是超标的,甚至部分人群的摄入量超出了两倍以上,因此宁波地区的控盐工作迫在眉睫。
不同每日盐摄入量人群百分比8%21%(二)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平均食盐的摄入量为12克/天,南方人群为10克/天,北方人群为14克/天。
餐馆油盐测定报告最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在外就餐率迅速上升,人们在外就餐时食用蔬菜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但是,餐饮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和盐含量往往较高,其中包括食物本身所含脂肪以及烹调用油两部分。
蔬菜本身脂肪和钠含量低,其成菜的油盐量主要取决于厨师在烹调时所添加的油和盐。
为了迅速成菜,很多餐馆选择用干锅、煎炸、爆炒等方式对蔬菜进行处理,这些烹调方式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油脂,使蔬菜本身低脂的优点被彻底掩盖。
为了了解餐饮企业制作蔬菜菜品的实际油盐含量,本研究中分两批测定了多家餐饮企业的蔬菜食品,特别是营养价值最高的深绿色叶菜菜品不同烹调方式的油盐量,以期为蔬菜油盐含量的评价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实验原料抽样1:抽取8家中国烹饪协会会员企业以及公主楼第一食堂和第二食堂采用不同烹调方式的深绿色叶菜,实验菜品的烹调类型包括清炒、白灼和蒜蓉;而深绿色叶菜包括:芥蓝、油麦菜、油菜(菜心)以及菠菜。
抽样2:抽取4个著名餐饮品牌共12家餐馆中的蔬菜类菜肴,香油:芝麻油(金龙鱼牌,400ml装);玉米胚芽油(金龙鱼牌),均购于美廉美超市。
(2)实验试剂测油量:乙醚,去离子水测盐量:冰醋酸,硝酸溶液(浓硝酸与水按照体积比1:3混匀),乙醇溶液(80%),AgNO3溶液(0.1mol/L),KSCN溶液(0.1mol/L),硫酸铁铵饱和溶液,铬酸钾指示剂,氯化钠,去离子水。
试剂均为分析纯。
(3)实验仪器和设备表1-1 实验仪器和设备Table 1-1 Instruments and apparatus used in experiments仪器名称生产厂家索氏提取器上海洪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天平(0.1)上海民桥精密科学有限公司分析天平(0.001)德国Sartorius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天津市中环电炉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组织捣碎机上海思伯明仪器设备有限公司酸式滴定管上海BOMEX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HA-B水浴恒温摇床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SHZ-D(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河南省予华仪器有限公司1.2实验方法1.2.1样品的制备与前处理(1)测盐量的样品制备与前处理用筷子将从餐馆取回的菜品夹出100g左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筷子在空中停留5sec,目的是模拟实际夹菜入口时,用筷子夹菜到放入口中之间,可能有部分汤汁自由滴落的过程。
黄岩区居民食用盐使用情况调查报告食盐是我们日常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传统中国菜里,最讲究的味道是咸味。
它不仅可以使食物味道鲜美,还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部分之一。
但食盐的日常摄入量过多过少都会给身体带来或轻或重的不良影响。
专家们介绍摄入盐分过多会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
我国营养学会提议,成年人每日摄入盐量不应超过6克。
众所周知,中国居民食用盐的摄入量一直偏高,它已成一个较为突出的饮食问题。
据网上介绍的数据显示,最近一次调查我国居民每人每日食盐为12克。
但是一直以来,没有关于黄岩地区这一方面的具体调查资料,我区的居民食用盐使用情况到底如何,就此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目的了解黄岩居民平日用盐量情况;并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现状。
二、调查对象及情况调查对象:黄岩城关和七个乡镇的部分家庭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以家庭为单位,共调查了城乡的家庭168户,其中城关95户,农村73户。
调查后,根据数据的整理结果,确定38户的调查数据无效,最后有效样本总量为130户。
三、调查方式以调查组形式进行蹲点观察,每个调查组负责三个被调查户的调查。
调查按居民食用盐用量调查表的要求进行操作,调查期间内对调查户的食用盐用量进行全程跟踪记录。
(操作方法及日均用盐量计算方法见附录一)四、调查时间:2009年7月10日——8月5日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居民日用盐量情况,居民使用含碘盐的情况及居民饮食口味偏好三方面内容。
六、调查结果(一)居民人均每日用盐量1、总体比较: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区居民人均每日用盐量为6.78克,仅高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人均每日用盐量0.78克,用盐量调查结果令人满意。
2、城乡比较:从表一看出,城关居民人均每日用盐量为6.81克,农村居民人均每日用盐量6.74克,城关略高于农村。
3、个别比较:在调查户中,仍存在着一部分饮食偏咸的人群。
有个别调查户的人均每日用盐量竟高达15克,其中人均每日用盐量大于10克的调查户占10%,人均每日用盐量大于8克的占22.3%。
企业状况调查表〔井矿盐区〕一、企业全然情况
二、企业经济指标
三、企业原料卤水指标
四、生产装备全然情况
五、企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指标
2、盐产品总产量=工业盐年产量+加碘盐年产量+液体盐年产量
3、劳动生产率=〔盐产品总产量+硫酸钠年产量〕÷生产线操作人员数
4、对无热电站装置的企业,填蒸汽购进量、购进电量。
六、企业产品本钞票指标
七、企业产品能耗指标
八、产品质量情况
九、企业人员状况总表
十、企业目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咨询题
十一、简要讲明企业今后五年开展〔单独附页〕。
金华市金东区居民调味品与烹调油消费调查居民调味品和烹调油的消费情况与健康关系密切。
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1\]。
脂类消费过多与肥胖\[2\]、糖尿病\[3\]、心脑血管系统疾病\[4\]、肿瘤\[5\]等慢性病的发生有关。
我国幅员辽阔,居民饮食习惯区域差异较大。
为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居民健康饮食,2011年金东区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方案》开展了调味品与烹调油消费量调查。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金东区于2011年被选为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16个中小城市点之一,由国家统计局随机抽取金东区的多湖、付村、澧浦、孝顺、源东、塘雅6个镇乡的各1个行政村,再按门牌号随机抽取30户居民开展调查。
1.2方法采用称重法记录调味品和烹调油消费量。
调查包含2个工作日和1个休息日,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入户对调味品进行称重,记录结存量、购进量、废弃量、剩余总量;同时开展连续3日24 h膳食调查,记录被调查期间用餐人员(包括用餐访客)的性别、年龄、劳动强度、职业、餐次比等。
1.3录入与分析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软件进行录入,导出后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4质量控制使用统一表格,制定统一的填表说明,调查人员经理论与操作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食物称经统一校准后使用。
由专人对调查表进行初审,再录入软件,核实逻辑性、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结果2.1样本特征共有6个镇乡(街道)的6个村180 户458人接受3日24 h膳食调查及家庭调味品称重。
剔除连续3日不在家就餐及未使用调味品者,有效调查人数415人,其中男性207人,女性208 人。
另有调查期间曾就餐于被调查户的客人134人,男性80人,女性54人。
3日接受调查的总用餐人日数1106.4。
样本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于30~70岁(表1)。
调查显示,居民使用烹调油的品种繁多,但户均烹调油的种类为1.53种,以植物油为主,色拉油与菜籽油为主要食用油品种,色拉油占调查对象烹调油消费总量的51.5%,62.0%人日使用色拉油;菜籽油占调查对象烹调油消费总量的30.3%,61.7%的人日使用菜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