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预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28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四年级第五单元需要复习哪些内容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资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法的意义:除法表示从总数中连续减去相同的数。
在以下4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用到除法:(1)求总数中含有几个每份的量,如求180里有几个30——》180÷30(2)求从总数中能连续减去几次每份的量,如求46连续减去几个2后为0——》46÷2(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求160是40的几倍——》160÷40(4)求将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如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240÷6其中,(1)(2)(3)类似,都是求“包含”的关系。
2、除法中的数量关系(非常重要!):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末尾都有0)的口算乘法:(如160÷20)把160和20末尾的0各去掉一个,相当于算16÷2,记作160÷20=8。
理由见“商不变规律”4、“除以”和“除”的不同:读法、意思有不同,常作为考点5、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后根据竖式补充完横式,注意要写余数。
6、直接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比较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大小,除数大商就是一位数,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典型考题:□38÷53,要使商是一位数/两位数,□可以填几?7、商的变化规律:(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
三A学习网361学习网共同搜集整理第六单元【统计】1、画统计图的原则:“图表合一”,即统计表中有的项目、数值、单位、名称都应该在统计图中反映出来,而且应该一一对应,不得私自改变。
2、条形统计图的六要素:标题、横轴、纵轴、条形、数值、图例。
3、由统计表画统计图的步骤和注意要点:(1)观察表中项目,确定数据项(一般为数量)和类别项(小组名称、年份、时间等)(2)确定横纵轴、刻度以及图的类型(横向或纵向),在确定刻度的过程中要观察数据,找到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如果数据都在离0很远的集中区域,可以在轴上用折线代替相同的部分。
(3)画条形,标数据,注意条形的高度要符合刻度,纵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横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下往上。
(4)添上图例,根据图例补充完条形的条纹以示区别。
(5)标上标题。
(6)检查六要素是否齐全。
4、学会统计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烙饼问题的解决: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一般的解决方法:公式:烙饼总时间=每次烙的时间×[(2×烙饼总数)÷每次烙的饼数]如每次可以同时烙3张饼,每次要烙5分钟,要烙9张饼的时间是5×[(2×9)÷3]=30(分)问题本质:烙饼问题其实是统筹方法的一个分支,其实质是利用好烙锅的容量空间,使每次烙的效率最高。
2、统筹安排时间问题:原则有两个:其一,“分清先后”——找出事物发生的必然先后顺序;其二,“同时进行”——在做不需要人照看的事的同时做其他事,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
3、排队的学问: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章节预习讲义(北师大版)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章节预习第二单元《线与角》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线的认识、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线的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以及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 相交与垂直-认识相交、垂直与画垂线的方法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 平移与平行-认识平行线及平行线的画法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知识点二:旋转与角-平角和周角的认识角的大小与所画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知识点三:角的度量1. 认识角的度量单位角的度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
2. 认识量角器、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和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量角、画角时要分清内、外圈刻度。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本题2分)(2021·大连明星小学四年级期末)下图中表示一条射线的是()。
A.B.C.D.2.(本题2分)(2021·辽宁四年级单元测试)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D和AB是()。
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不平行也不垂直3.(本题2分)(2021·广东光明区·四年级期末)下图是由一副三角板拼成的,则1是()。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平角4.(本题2分)(2021·辽宁四年级单元测试)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锐角,那么一定还有两个角是( )。
A .直角B .钝角C .锐角5.(本题2分)(2019·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A .4条B .10条C .12条二、仔细想,认真填(共12题;每空1分,共31分)6.(本题4分)(2021·辽宁四年级专题练习)下面哪两条直线会相交?会的画“√”。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
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
3、笔算乘法的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如145×12。
4、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如160×30=(1)先将末尾的0的部分和“非0”部分分别对齐(2)用虚线隔开,虚线要往下延长到得数的地方(3)把“非0”部分按照原来的方法算出得数(4)把末尾的0的部分的0添在得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5、速度关系及“复合单位表示法”:P54每小时行60千米也可以说成是速度为60千米/时每分钟行225米也可以说成是速度为225米/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所以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例如: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120千米外的王庄乡送化肥,用了2小时,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P56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的是速度,所以要知道路程和时间。
120 ÷2 =60 (千米/时)求的是速度,单位也要是速度!6、验算的方法:7、乘法验算用交换因数,但要注意步骤可能会变多,步骤数量取决于下面的因数有几个“非0”的数字8、“买N送一”问题的解决:例: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P48解决方法1:先算实际付的钱数:16×3=48(元)再算实际得到的棵数:3+1=4(棵)接着算平均每棵实际付的钱数:48÷4=12(元)最后算每棵便宜的钱数:16-12=4(元)解决方法2:先算总共便宜的钱数:16×1=16(元)再算总共得到的棵数:3+1=4(棵)最后算每棵平均便宜多少钱:16÷4=4(元)9、“够不够”问题的解决:例1: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
⼩学四年级数学应该怎么预习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不管是⼩学⽣还是中学⽣做好预习很重要。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法 1、笔记预习法 开始,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在预习中的收获。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在研究过程中,⼀⽅⾯要验证这⼏种预习⽅法的适⽤性,另⼀⽅⾯要寻求其他适⽤的科学预习⽅法。
2、温故知新预习法 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3、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
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要⽤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学经过⾃⼰的努⼒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同学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预习的效果。
4、动⼿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动⼿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因为课堂中有动⼿操作的内容,⾃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到的⼯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
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法 ⼀、树⽴正确的学习思想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全套)
目录
1. 第一单元:整数与小数
- 数数和测量
- 给整数分类
- 比较和排序
- 小数的概念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 第二单元:数与图
- 数的表达
- 找规律
- 数据统计
- 折线图的绘制
3. 第三单元:加法与减法
- 加法的口诀
- 减法的口诀
- 认识运算符号
- 运算的顺序
4. 第四单元:数字之间的关系- 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
- 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关系
- 百位数和十位数的关系
- 千位数和百位数的关系
5. 第五单元:数形关系
- 形状的相同和不同
- 形状的位置关系
- 形状的拼凑
- 形状的分割和组合
6. 第六单元:组织数据
- 数据的整理
- 数据的分类
- 数据的统计
- 数据的图表表示
7. 第七单元:长和面积
- 长的估算
- 长的比较与排序
- 长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估算
8. 第八单元:简单的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估算
- 容量的比较与排序
- 容量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估算
结论
本复习提纲按照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进
行整理,涵盖了整数与小数、数与图、加法与减法、数字之间的关系、数形关系、组织数据、长和面积以及简单的容量和质量等八个
单元。
通过按照提纲进行复习,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四年级上数学预习提纲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第一单元窗1《万以上数的读法》(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试着背诵课本3页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4)试读2496 0000408 00005009 460040800005009460(5)查一查你平时见到的大数,写下来第一单元窗2《万以上数的写法》(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做一做(1)写出五十八九百七十四千零五二万五千二百(4)尝试写出下面的五千一百二十三六百四十万零三百二千五百九千零九十九万三千第一单元窗(1)情境图中有哪些(2)你能提出什么数(3)复习如何比较数如:999○1010,(4)(3)比较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和美国的人口。
(6)画一画画出课本窗3中的各数的数级并读一读。
第一单元窗4《万以上数的求近似数的方法》(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信息中都有哪个字(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4)做一做11030≈万≈亿(4)查一查你平时见到的约数,写下来第二单元计算器想一想1、这些数字太大了,计算起来太麻烦,你有简洁,快速的计算方法吗?2、怎样使用计算器(例如67+25,35÷7,8×9)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4、在普通型的计算器“MR”知道这两个键有3、根据课本的提示,÷7=5、算一算9999×11 9999×13第三单(1)情境图中有哪些(2)你能提出什么数(3)你能列算式解决题吗?(4)仿照例题计(5)尝试计算:这艘泥驳船本周已经运走淤泥多少吨?(6)练一练130×2= 350×2= 300×20= 10×500=300×40= 90×200= 400×30=140×60=第三单元信息窗二(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3)(3)你能列算式解决“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这个问题吗?(4)做一做仿照例题用算式计算301×27。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可能性>预习提纲【课题一】可能性(一)【预习内容】教科书第P125-128页例1、例2【预习提纲】1,拿一枚硬币抛20次,落地后正面朝上()次,反面朝上()次,通过动手实践,你发现了什么?2,观察例2的三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猜出小虎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的球吗?3、小虎的盒子里放的是什么球?小虎摸出的一定是什么球?小虎摸出的不可能是什么球?小猪的盒子里放的是什么球?小猪摸出的可能是什么球?也可能是什么球?小猫的盒子里放的是什么球?小猫摸出的可能是什么球?小猫摸出的不可能是什么球?4、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哪些是一定发生的事情?5、试做“课堂活动”1题、3题。
6、你有什么疑惑?【课题二】可能性(二)【预习内容】教科书P128例2【预习提纲】1、观察P125页例3,图上画的是什么?比赛可能出现哪些结果?2、把一枚5角的硬币和一枚1元的硬币同时抛起落到地面,看一看硬币分别哪面朝上,抛20次说说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结果?如果抛1000次,可能会有哪些不同的情况出现?3、课堂活动第3题,猜一猜,有哪些不同的情况出现,再用骰子掷一掷,看看有哪些情况出现?5、做一做练习二十五1-3题和思考题。
4、你有什么疑惑?综合运用惊人的危害预习题纲【课题一】惊人的危害【预习内容】教科书P131例1、例2【预习提纲】1、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因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现象?3、观察第一组图表,2005比2004增加多少万吨生活垃圾?2004年到2010年一共要经过几年?2010年比2004年增加多少万吨生活垃圾?4、观察第二组图表,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2005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有多少天?5、观察第三组图表,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2000年到2005年经过了几年?2005年比2000年增加固体废物多少万吨?6、观察第四组图表,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求平均每月排放多少万吨要估算吗?这道题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7、观察第四组图表,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2008年的排放标准是多少?那一天的排放标准和年度的排放标准一样吗?8、统计自己家一周大约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上网收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措施?9、你有什么疑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认识更大的数:学习大数的读写,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乘法口算:通过口算训练,掌握乘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角的度量:学习角的测量方法,了解角的基本性质。
4. 两位数乘法:学习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法,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6. 统计: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7. 观察物体: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8. 秋游中的数学问题: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预习提纲】1,复习数位顺序表2、亿以内数的读法。
3、亿以内数的写法。
4、比较大小。
5、省略“亿” 后面的“万” 后面旳尾数。
6、求近似数。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课题一】直线、射线和角四年级上册预习提纲【预习内容】教科书P35-36【预习提纲】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请动手画两条射线,看看能组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3.尝试说一说什么是角?什么是角的顶点,角的边?该怎样来表示角呢?角的符号与小于号有何区别?4.完成教科书P36“做一做”第2题,你发现了什么?5.完成教科书P36“做一做”第1题。
【课题二】角的度量【预习内容】教科书P37-38例1【预习提纲】1.认真观察,量角器上有些什么?2.在量角器上凌空指画一个60度的角。
3.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具体步骤有哪些?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些什么?闭着眼睛感受1度的大小。
4.画出一个角,并把它的两条边延长一下,你发现了什么?5.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你会比较角的大小吗?6.完成教科书P38“做一做”第1、2、3题。
【课题三】角的分类【预习内容】教科书P41例2、例3【预习提纲】1.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平角,周角?请分别指出平角,周角的顶点和边?2.阅读教科书P41例2,你认为平角是一条直线吗?周角是只有一条边吗?为什么?3.我们都学过哪些角?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一说。
4.任意画一个平角,它有几个直角?周角等于几个直角?周角等于几个平角?5.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五”第1、3题。
【课题四】画角【预习内容】教科书P42例4【预习提纲】1.请你自己归纳画角的步骤?并与书上的作对比。
2.动手画一画,你觉得画角时应注意些什么?3.你能用直尺画出直角,平角和周角吗?4.完成教科书P43“做一做”第1、2题。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一】口算乘法【预习内容】教科书P45-46例1【预习提纲】1.解决例1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如何计算?2.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便,为什么?3.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口算乘法,你有什么好方法?4.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P48“练习六”第5题。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期复习资料姓名:【多位数的认识】一、概念1、计数单位:个、十、百、……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例:个位、十位、百位……亿位、……3、数级: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二、读数先隔后读,从高到低,一级一级往下读;亿万级读完后记得添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小试牛刀70250300读作:312050408读作:三、写数先找后写,从高到低,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小试牛刀一亿五千零八万写作:五百三十万零四百零八写作:四、比较数的大小1、数位数: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五、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1、改写:一隔二换a.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4个0换万;b.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去8个0换亿小试牛刀70250000=万300000000=亿2、省略万或者亿后面的尾数(一隔、二找、三选)一隔出需省略的数位;二找出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三选“四舍”还是“五入”;小试牛刀70254999≈万1595100≈万【数的运算】一、多位数的加减法1.口算:先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计算2.估算:先看作的“整万”或“整亿”的数,再计算3.用计算器计算:组成: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ON/C是开机键、OFF是关机键、+-×÷四则运算键、0、1……9数字键、C〃CE清除数据键.4.加减法的关系:(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基本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5、方”亿T'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方”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近似数一5000(最小)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叫白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来表示。
0也是白然数。
最小的白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白然数,白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7”)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10、对顶角相等。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预习提纲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结合律。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学习过程:一、读:阅读课本第17-18页,把重点的内容标记出来。
二、导:1.通过阅读,知道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律是和,读一读两个运算律的内容吧。
2.学习运算律可以使计算,还可以进行。
三、学:1、学习加法结合律,照样子写一组:口算::第一组:①(134+26)+174 ②134+(26+174)第二组:①132+(68+54)②(132+68)+54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模仿上面的算式写出一组吗?++=++=总结规律:三个数相加,前两个数相加再加,或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个规律叫作加法,用字母表示是。
2、学习加法交换律:口算:12+37 37+12 25+34 34+25,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你的发现吗?四、试:1.你会填吗?45+75=75+()()+156=()+24483+57=()+()a+300=()+()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45+36)+64=45+(□+□)(285+□)+□=285+(15+a)560+(140+70)=(560+□)+□3、书店运来一批书,故事书164本,科技书236本,连环画380本,这次一共运来多少本?五、问: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写一写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预习提纲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创设,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乘法结合律交换律。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探索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过程:一、读:阅读课本第21-22页,把重点的内容标记出来。
二、导:1、复习: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律?(说一说,写一写)2、本信息窗要学习乘法的两个运算律是乘法和。
三、学1、学习乘法交换律,照样子写一组口算12×5= 5×12= 25×4= 4×25= 125×8= 8×125=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观察上面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再举出几个例子验证自己的发现: ×____=____ ×_____=______总结规律:乘法算式的两个________交换位置,_____不变,这个规律就是乘法________。
小学四年级数学怎么预习数学无疑是小学考试中比重最大的一门科目,所以想要学好数学需要做好课前预习。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小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方法读: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地,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边读边写,写出自己体会。
预习时要认真,把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上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
想:预习要讲究方法,有的同学习惯死记硬背,这很不好,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预习定律,公式时,要注意它的推导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可先自己推导一遍,再把自己的推导过程和书本上的相对照,看看自己推导过程是否正确,然后,想想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预习例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分析第一步的依据及格式,也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在预习时还要根据数学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做到形数结合,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补: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要领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预习时发现学过的要领有不明白,不清楚,一定要在课前搞清楚。
做: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都是为巩固学过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然后想一想这样行不行,还有什么不足,应怎样调整和改进,使预习做得更好。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
我们要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预习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个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预习导学亿以内数的认识(一)1.阅读教材第2页: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地区的数据。
请同学们从亿以内数的认识(二)亿以内数的认识(四)阅读教材第11页例5:按照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选择两种农产品的产量,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
想一想,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1.位数多的数就()。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亿以内数的认识(五)1.阅读教材第12页例6: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一小滴血液大约含有红细胞:25000000个=()个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个0,再在后面加上个“()”字。
白细胞:30000个=()个2.阅读教材第13页例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近似数。
张阿姨这个月走了182068步,张阿姨说:“我这个月走了大约18万步。
”李阿姨这个月走了218309步,李阿姨说:“我大约走了22万步。
”张阿姨说的18万步是怎么得出的?李阿姨说的22万步又是怎么得出的?182068≈180000方法分析:看万位后面的最高位,也就是千位上是“2”,2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所以182068≈18万。
218309≈()方法分析:看万位后面的最高位,也就是千位上是“()”,8()5,向前一位(),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所以218209≈()万。
总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小5。
数的产生阅读教材第16、17页: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记数的需要。
后来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符号就叫作()。
在网上搜索并了解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发明的记数符号。
各个地区的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
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统一成现在通用的()数字(1、2、3、4、5、6、7、8、9、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预习方式:看一看看看教材2页——6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2页——6页。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查找与十万有关的信息,如: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
(4)读出下面各数并思考你是怎么读的:305、3005、3500、2496。
背一背试着背诵课本3页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做一做(1)做完第4页自主练习1。
(2)试读2496 0000408 00005009 4600画一画试着画以下24960000,4080000,50094600几个数的数级。
查一查你平时见到的大数,写下来说一说2496和24960000,4080000和24960000的异同点。
第一单元窗2《万以上数的写法》预习方式:看一看看看教材7页——10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7页——10页。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做一做(1)写出下面的数:五十八、九百七十、四千零五、二万五千二百。
(2)根据上面的题思考:你是怎么写的,什么情况下写0?(3)尝试写出下面的数: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三、六百四十万零三百、十万二千五百、九千零九十九万三千一百。
画一画试着画以下几个数的数级。
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三、六百四十万零三百、十万二千五百、九千零九十九万三千一百。
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8页第1题。
说一说你是怎样写万以上数的?第一单元窗3《万以上数的比较大小》预习方式看一看看看教材11页——14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11页——14页。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复习如何比较数的大小如:999○1010,601○564,687○678。
做一做(1)比较960000和17070000,960000和93730000。
(2)比较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和美国的人口。
画一画画出课本窗3中的各数的数级并读一读。
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12页第1题。
说一说万以上数的比较大小方法是什么?第一单元窗4《万以上数的求近似数的方法》预习方式:看一看看看教材15页——20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15页——20页。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信息中都有几组数字?它说明了什么啊?(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画一画试着画以下几个数的数级。
11030 178680000做一做试做11030≈=万,178680000≈=亿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17页第1题。
查一查你平时见到的约数,写下来说一说什么叫四舍五入法?你对“数级”这个“朋友”感觉如何?第二单元年、月、日信息窗一预习提纲预习方式看一看看看教材23页——24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23页——24页。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15:00是几时?2、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做一做15:00是几时?5:45是几时?16:30是几时?说一说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间?算一算两种计时法的互换1.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首都百货晚上10时关门()北京广播电台早上6︰30开始播音()美少女战士下午4时开播()2.用普通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肯德基9︰30开门( )颐和园18时闭园( )图书馆16时30分停止借书( )找一找生活中的时刻(日常生活中除了钟表还有许多东西有记录时间的,你们想一想,有哪些?)信息窗二预习提纲预习方式看一看看看教材26页——27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26页——27页。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日历上有年、月、日,那么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做一做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哪几个月是31天?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哪几个月是30天?你出生在几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二月份是多少天是大月还是小月?说一说不管哪一年31天的都是()30天的都是(),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我们把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
二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二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我们把二月份是28天的这一年叫()年,把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叫()年。
算一算像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都是什么年?找一找闰年有什么规律?计算闰年与4有什么关系?第三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一预习方式:看一看看看教材31页——32页。
读一读练习读出图画下面的数字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为什么这些数都有点?他们叫什么数?2、0.5米有多长?做一做0.5、0.08、0.48、2.5…都是些什么数呢?他们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0.3米和0.5米比哪个大?背一背今天,我们学习到的像:0.4、0.48、2.5……这些数都是小数,其中的“.”就是小数点。
0.4读作零点四,0.48读作零点四八。
做一做自主练习1、2题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
信息窗二预习方式:看一看看看教材36页——37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36页——37页。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椅子的高度应该是多少?你知道1米比0.3米长多少吗?做一做0.7+0.6=0.7-0.3=1-0.3=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一做自主练习1、2题说一说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同伴听一下,征求同伴的意见,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四单元计算器预习方式:看一看默读教材第40页——45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40页——45页。
想一想1、这些数字太大了,计算起来太麻烦,你有简洁,快速的计算方法吗?2、怎样使用计算器?(例如67+25,35÷7,8×9)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计算器?做一做1、观察课本41页图,你能在你的计算器上找到上边的按键吗?2、在普通型的计算器上是不是有这两个键:“M+”、“MR”?知道这两个键有什么用吗?在计算器上试一试。
3、根据课本的提示,利用计算器计算12530000÷7=?算一算9999×11 9999×129999×13 9999×14找一找上面的计算有什么规律吗?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同伴听一下,征求同伴的意见,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
预习方式看一看默读教材第46-50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46-50页内容。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3)你能列算式解决“3个月挖出多少万淤泥”这个问题吗?(4)18×3你能想出几种口算的方法?做一做(1)把18×3的口算方法写出来。
(2)仿照例题计算17×5。
(3)尝试计算:这艘泥驳船本周已经运走淤泥多少吨?练一练(1)直接写得数。
130×2= 350×2= 300×20= 10×500=300×40= 90×200= 400×30= 140×60=说一说把计算整百数乘整十数的方法说给同学或家长听。
预习方式看一看默读教材第51-53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51-53页内容。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3)你能列算式解决“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这个问题吗?做一做仿照例题用算式计算301×27。
算一算“光明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1)生独立解决,交流算法(2)引导学生对估算结果作出判断说一说把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说给家长听。
预习方式看一看默读教材第54-58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54-58页内容。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3)你能列算式解决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吗?做一做尝试用竖式计算213×15。
练一练1、321 209 208×13 ×19 ×362、401×29 316×32 650×12说一说把你的收获说给家长听。
预习方式看一看默读教材第59-61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59-61页内容。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3)观察、比较80×15与80×30、80×45、80×60有什么规律。
做一做(1)把80×15与80×30、80×45、80×60的结果算出来。
(2)再一次观察、比较80×15与80×30、80×45、80×60的算式、结果又有什么规律?(3)尝试总结发现的规律。
试一试1、3×13= 24×2 = 5×9=30×13= 24×4= 50×90=300×13= 24×8= 500×700=2、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12×16=192 500×12=600012×32= 500×24=12×64= 500×6=36×16= 1000×12=12×96= 250×12=6×32= 50×24=找一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说一说把积的变化规律说给家长听,并举例说明。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五预习方式看一看默读教材第62-65页内容。
读一读2、读一读:朗读教材第62-65页内容。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3)你能列算式解决“现在小强比小丽少走多少米”这个问题吗?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试试看。
解决问题一:现在小强比小丽少走多少米?你能把题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吗?方法一:方法二:2、解决问题二:老爷爷还要走多远才能走完10000米方法一:方法二:说一说说一说52×47—50×47的运算顺序。
算一算试着解答46+(28×30-520)2516÷4+420×13找一找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一说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给家长听。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信息窗一预习方式看一看默读教材第72页----73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72页----73页。
想一想1、从哪几个方向观察冰箱冰柜组合体?你看到的形状一样吗?2、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3、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画一画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