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资源学复习资料—毒菌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黑龙江已知毒蘑菇的种类及中毒类型潘学仁;邹莉;李德斌【摘要】There are 67 kinds of poisonous mushroom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y belong to 16 familes,30 generas in Basidiomycota and 2 familes,2 generas in Ascomycota.It contains 7 kinds poisonous mushrooms in both Amanita and Lactarius,accounting for 20.9%.Furthermore,it contains 5 kinds poisonous mushroom in both Russula and Inocybe,they belong to 6 types of poisoning respectively.10 species such asA.oberwinklerata,Clitocybe cerussata,Cortinarius speciosissinus,Lepiota helveola,Gyromitra esculenta are highly toxic mushrooms.%黑龙江省毒蘑菇种类有67种,分别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6科、30属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2科2属。
其中鹅膏属(Amanita)和乳菇属(Lactarius)各7种,占20.9%;其次为红菇属(Russula)和丝盖伞属(Inocybe)各5种,占14.9%,分属于6种中毒类型。
欧氏鹅膏(A.oberwinklera-ta)、毒杯伞(Clitocybe cerussata)、细鳞丝膜菌(Cortinarius speciosissinus)、褐鳞环柄菇(Lepiota helveo-la)、鹿花菌(Gyromitra esculenta)等10种为极毒蘑菇。
菌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菌落:菌丝几乎沿着它的长度的任何一点都能发生分枝,由于分枝的不断产生而形成一个特征的圆形轮廓的菌落。
2、蘑菇圈:菌丝体通常是由一个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延伸,外围的菌丝体生活力最强,而中心区的菌丝体相继老化死去,于是形成了天然的菌丝环,当产生担子果时,在地面上呈现了环形排列的蘑菇圈,3、内生菌丝:内生菌丝-菌丝体穿透寄主细胞,通过吸器来获取营养。
并不穿破寄主的质膜,而是一种简单的凹入。
4、侧泡复合体:单核的游动孢子内细胞核被一个大的核帽完全包住。
在孢子内含有一个线粒体,线粒体内侧紧靠细胞核,线粒体的外侧连有类脂体和微体。
线粒体—微体—类脂体外围由被称为背膜的双膜系统包围而构成侧泡复合体,侧泡复合体可分解类脂从而释放能量供鞭毛运动。
5、同宗配合:单一的核型含有完成表达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即同宗配合的交配因子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不需要经过两个菌丝的交配就能完成性的生活史,这是雌雄同体并且自身可孕的结合。
6、“孢子印”:将伞菌的菌盖悬挂在白纸的上方,外罩钟罩,过几天后,在白纸就有由菌褶上落下的孢子形成的印迹,与菌褶同形,可作分类依据。
7、侧囊体:囊状体生在担子间,来源与担子相同,因着生位置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生在菌褶边缘两侧的叫侧囊体8、协调的最适温度: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为了培育健壮的菌丝体,常常要求比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生理最适温度)略低2-3℃,这就是“协调的最适温度”。
9、菌丝生长单位(G):Trinci 1974年提出了一个菌丝生长单位(G)与菌丝分枝数目的相关公式。
G=菌丝总长度/菌丝顶端数目在菌落生长中,任何一种的菌丝生长单位是不变的,所以菌丝顶端的数目总是与菌丝的长度和细胞质的体积保持一定的比例。
10、外生菌根:外生菌根的菌丝体紧密地包裹在植物根系的表面,形成外拟薄壁膜层称为菌鞘(哈氏网),不侵入根细胞内,仅在根细胞的间隙间蔓延,对植物体的营养索取量甚微,故与植物平安相处。
1.①菌褶直生——贴生。
菌褶内端呈直角状着生于菌柄上。
鳞伞属。
②菌褶弯生——凹生。
菌褶内端与菌柄相连处呈弯曲状。
口蘑、香菇③菌褶离生——游生。
菌褶内端不与菌柄相接。
如蘑菇、草菇。
④菌褶延生——菌褶内端延菌柄下延。
如侧耳、杯伞。
2.①菌环——内菌幕残留在菌柄上的环状物。
②菌托——外菌幕遗留在菌柄基部的产物(袋状或环状)。
3.顶体:有隔真菌生长点部位有一个易染色或有折射力的小球,称顶体5.①同宗结合:自交可孕,即由单独一个担孢子萌发出来的菌丝体,可产生子实体。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同一个担孢子。
②异宗结合:自交不孕。
只有不同交配型的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之间才可以进行质配。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两个异性担孢子7.①一级种:指由孢子、子实体组织、菇(耳)木或基质菌丝分离纯化,并在试管培养基上繁殖的菌丝体、芽孢及其培养基质。
(母种)②二级种:指由一级种移植于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繁殖的菌丝体。
(原种)③三级种:指由二级种移植到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扩大繁殖的菌丝体。
(栽培种)8.消毒:非彻底杀菌,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的有害微生物。
①巴氏消毒法:培养基在60—70℃,经一定时间消毒,杀死有害生物的方法。
②辐射灭菌:利用辐射产生的能量进行灭菌。
如利用射线灭菌,10.生活史:即食用菌一生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食用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形成同一种孢子的整个过程。
11.次级同宗结合:填空:1、庄子在《齐物论》中记述了(蒸成菌)——即湿暑汽蒸,故能成菌。
实际上已经了解了大型真菌子实体的形成与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密切关系。
2、真菌是自然界(生物)的一个类群,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素;营养体为(丝状分枝结构(菌丝体));具有纤维素及(甲壳质)组成的细胞壁;能进行繁殖(产孢);可以进行(吸收)营养。
3、食用菌菌种是指经(人工培养)并进行扩大繁殖和用于生产的(菌丝体)。
根据菌种来源、繁殖的代数及生产目的,通常将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菌种。
食用菌种类之毒菌及中毒六大类型(一)毒菌简介及定义:毒菌是相对食用菌而言的,毒菌的毒性是它产生的毒素所造成的。
不同种类的毒菌常含有不同种类的毒素,有时也发现同一毒素含于不同种的毒菌中,或一种毒菌含有多种毒素。
同一种毒菌所含毒素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也可因时间和地点而有所不同。
误食者的体质强弱、误食的数量、误食时及其前后的饮食、以及加工和烹调等方法的不同,会导致误食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
毒素不同,侵害身体的部位也不同,现以食用菌种类毒菌所含毒素与临床主要表现分为以下6种类型:1、神经精神型引起此型中毒的毒菌有60多种,其中常见的食用菌种类有豹斑毒伞、毒蝇伞、小蝇毒伞、裂丝盖伞、黄丝盖伞、花褶伞、古巴光盖伞、桔黄裸伞、红网牛肝菌等。
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及各种幻觉反应。
这些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
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的毒素有很多种,发现最早的是毒蝇硷,它的化学性质与胆碱相似,具有拮抗阿托品的作用,毒理作用似毛果芸香碱,主要使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肠胃平滑肌蠕动增快,从而引起呕吐。
又使汗腺、泪腺、唾液腺、胰脏、胆汁及各种黏液的分泌增多。
食用菌种类毒蝇硷最早发现于毒蝇伞中,在白霜杯伞、毒杯伞、裂丝盖伞等毒菌中也有发现。
误食含毒蝇硷的毒菌,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
出现大汗、发热、流涎、流泪或发冷、心跳减慢、血压降低、瞳孔缩小、眼花、视力减弱甚至模糊不清。
严重者谵语、抽搐、昏迷或木僵。
墨西哥光盖伞、古巴光盖伞、毒光盖伞、半光盖伞等毒菌食用菌种类中含有幻觉诱发物,此类毒菌中毒潜伏期短、发病快,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发病。
主要出现异常神奇的各种幻觉反应。
美洲墨西哥印第安人将这类引起神迷奇特幻觉的毒菌称之为“神物”,用于祭奠活动达数百年之久,甚至在3000年前印第安人就知道这些毒菌。
中毒者在幻视、幻想、幻听时多伴有兴奋愉快、狂笑乱语或手舞足蹈。
教您怎样识别野生毒菌
教您怎样识别野生毒菌
时下正是各种菌类,特别是野生毒菌繁殖茂盛之季,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全省2017年因食用蘑菇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41起,473人发病,23人死亡。
下面笔者就来告诉大家辨识野生毒菌的方法,了解中毒及一般解救措施。
自然界的野生毒菌很多,我国至少达500种以上,已经怀疑有毒的达421种。
在《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中,明确标识的有毒菌即有52种,如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绿帽草、毒蝇草、鹿花菌等。
所有野生毒菌的共同性状特征是:色泽多较艳丽,性状多较怪异,气味多较特殊。
以鲜艳红色、紫色的野生菌毒性更剧烈。
有毒蘑菇的菌盖中央多凸起,菌盖和菌柄上有斑点,菌褶上多有疙瘩、红斑、托沟裂或裂沟,易流浆汁且稠厚发粘,部分毒菇割开后颜色会变黑,甚至有特殊的辛辣、酸涩、臭味,有的有土豆或萝卜味,且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为了避免误食野生毒菌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贪求“口福”,随意采摘、购买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那些色泽特别鲜艳、形状、颜色特别怪异的野生菌。
2、对熟悉并确定无毒的菌类,也决不可混杂加工食用,且一定要经高温煮熟煮透,不可肆意尝鲜。
3、食用菌类时不要饮酒,避免酒与菌类中某些成分所产生的化学作用。
4、服用菌类后,一旦出现恶心、头晕或幻视、幻听等反应,哪怕很轻微,也要尽快采取措施,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去医院治疗。
万一来不及,也要尽快采取催吐等简便办法,保留所食菌类或菌汤样品,供检测、救治参考。
名词解释:菌物:菌物是具有真正细胞核,常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大都以分枝的丝状体吸收营养(腐牛或寄牛),一般都能进行无性和(或)有性繁殖并可产牛抱子的一类生物。
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结构,缺乏叶绿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他子囊的层出形成:顶端膨大,基部产生横壁,形成长筒状游动也子囊,顶端开一圆孔,砲子顺序游出,产生第二个泡子囊,伸入旧抱子囊空壳中,重复3-4 次,一个套一个(孑包子囊的层岀形成),这是水霉属的主要特征。
双游现象:水霉属常产生两种类型的游动抱子,即初生的游动抱子和次生的游动砲子,这种现象称双游现象。
是否形成次生砲子与环境条件有关。
菌落:菌丝儿乎沿着它的长度的任何一点都能发生分枝,由于分枝的不断产生而形成一个特征的圆形轮廓的菌落。
网结现象:在菌落发育的后期,菌丝之间互相接触,在菌丝接触点相近的壁局部降解而发生菌丝的融合,使菌落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
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中具典型的横壁叫做隔膜。
厚垣他子: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一些真菌的菌丝中经常见到不规则的肥大的菌丝细胞,菌丝细胞内的原牛质收缩,变圆,外面形成一层厚壁,以抵抗不良环境,表面一般具有刺或瘤状突起。
外生菌丝:菌丝体生长在寄主细胞间,营养物质通过寄主细胞壁或膜来吸收。
内生菌丝:菌丝体穿透寄主细胞,通过吸器来获取营养。
并不穿破寄主的质膜,而是一种简单的凹入。
围绕着吸器,寄主细胞常常形成包围吸器的囊状的鞘。
整体产果式(Holocarpic):指一个有机体的整个原植体全部转化成一个或多个生殖结构。
分体产果或分体造果(Eucarpic):在菌体的某些部位形成生殖结构,而菌体自身则继续行使其营养体功能。
菌核:是由菌丝聚集和粘附而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同时它乂是糖类和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储藏体。
菌核具有各种形态,色泽和大小差异也很大。
如雷丸的菌核可达15kg,而小的菌核只有米粒大小。
菌物资源学复习资料—毒菌
[注:为易于辨认,文档中拉丁文未用斜体]
常见毒蘑菇多属于以下几个属:
鹅膏属Amanita
光盖伞属Psilocybe
鹿花菌属Gyromitra
盔孢菌属Galerina
裸伞属Gymnopilus
斑褶菇属Panaeolus
马鞍菌属Helvella
胶鼓菌属Bulgaria
[1]毒蝇鹅膏Amanita muscaria
中毒类型:中枢神经型
毒性成分:鹅膏菌氨酸、异鹅膏胺
中毒症状:中毒者出现PSL(排汗、流涎、流泪),视觉模糊
治疗:可服用阿托品
[2]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
豹斑鹅膏Amanita pantherina
中毒类型:肝脏损伤型
毒性成分:鹅膏毒素
中毒症状:发生于食用后6-24(48)h,通常10-14h发病,中毒者腹痛、恶心、呕吐、泻肚、冷汗、干渴,经过短暂的缓和期,然后重新发作,疼痛,伤肝伴随黄疸,肾功能
衰竭,惊厥、谵语、昏迷,轻者1-2周可恢复,重者4-7天死亡。
治疗:可服用硫辛酸
[3]月夜菌Lampteromyces japonicus(又名发光菌、毒侧耳、日本侧耳)
中毒类型:胃肠型
毒性成分:3种毒性成分illudine S,isoilludine S和dihydrolludine S
中毒症状:腹痛、泻肚等胃肠道病症,眩晕、沉闷、呼吸缓慢、嗜睡,严重者引起死亡。
[4]胶陀螺Bulgaria inquinans
中毒类型:光敏型
毒性成分:不明
中毒症状:食用过量或食用间隔时间过短,出现四肢皮肤痛痒、灼烧感,粘膜肿胀,嘴唇翻肿,伴有恶心。
治疗:可在不见光的暗处隔离3-7天,即可痊愈。
[5]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俗名狗尿苔)
毒性成分:鬼伞素[食用时不可饮酒]
中毒症状:脸和颈部发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
治疗:通常酒醒后2-4小时自动恢复,重者可服用心得安予以治疗。
[6]粪生裸盖伞Psilocybe coprophila
大孢花褶伞Panaeolus papilionaceus
中毒类型:神经精神型
毒性成分:光盖伞素-二甲-4-羟色胺及其水解产物光盖伞辛-二甲-4-羟色胺
中毒症状:幻觉,精神错乱,狂笑不止
[7]橘黄裸伞Gymnopilus spectabilis(“让人笑死的蘑菇”)
中毒类型:神经精神型
毒性成分:gymnopilin A和B
中毒症状:如醉酒一般,手舞足蹈,行动不稳,狂笑或产生幻觉,重者死亡。
[8]鹿花菌Gyromitra esculenta
中毒类型:溶血型
毒性成分:鹿花菌素
中毒症状:误食后,出现寒战、发热、头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
治疗:吡哆醇
[9]簇生沿丝伞Naematoloma fasciculare
中毒类型:胃肠型
毒蘑菇的利用价值
1.医药方面:毒素对生活的细胞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由于毒素成分的吸收率低,资源有限,又不能人工合成,所以此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十分昂贵。
2.生物学上的应用:蘑菇毒素可用于发育动物学研究中,同时对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组织、功能与表达、调控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3.食用:毒蝇鹅膏和豹斑鹅膏干燥半年以后加热方可食用,或用水、盐水浸泡,剥掉盖皮也可安全食用(不宜尝试)。
鹿花菌的毒性成分的沸点为83.5℃,因此,食用前煮沸片刻即可拔毒。
胶陀螺的有毒物质经草木灰或碱水浸泡即可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