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草原的诗句六年级
- 格式:docx
- 大小:13.98 KB
- 文档页数:2
草原课文六年级上册主要内容课文主题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本课难点:1、本文的题目是《草原》,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草原的美景吗?答:本文名为《草原》,实际是写“蒙汉情深”。
“草原”作为一条线索和一个大背景,将美丽的景色描写融入到美好的人间真情的描写之中,互相渲染,互相映衬,巧妙地将两者串联在一起,从整体上描绘了一个魅力无穷的美丽的充满美好情感的草原。
2、品读全文,说说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编排内容的,先描写草原优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上主人迎接客人们,款待客人和主人与客人共同联欢的情景。
文章还运用了很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草原的美景。
作者在把自己的情感和草原美景的描写中进行了情景交融的写作,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和对草原人民淳朴感情的赞美之情。
生字组词毯(毛毯)(毯子)(地毯)(棉毯)陈(陈旧)(陈设)(陈列)(陈述)裳(衣裳)(霓裳)虹(彩虹)(虹桥)(长虹)(气势如虹)蹄(马蹄)(羊蹄)(四蹄生风)(马失前蹄)腐(腐烂)(腐败)(豆腐)(腐乳)(腐朽)稍(稍微)(稍等)(稍后)(稍许)(稍纵即逝)微(微薄)(微笑)(微小)(卑微)(微妙)多音字的(de)(他的)(dì)(目的地)乐(lè)(欢乐)(yuè)(乐曲)近义词热闹——喧闹洪亮——响亮飞驰——飞奔天涯——天际舒服——舒适拘束——拘谨羞涩——害羞勾勒——勾画反义词舒服——难受洒脱——拘束热闹——冷清大方——拘谨词语搭配(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忽飞忽落)的小鸟(迂回透明)的带子(静寂)的草原(好客)的主人(会心)的微笑词语积累描写草原的四字词语:一碧千里一望无际一碧万顷苍翠欲滴一马平川绿草如茵描写草原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yī shɑng() lǐ mào() mǎ tí()lè qù() dòu fu()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xuàn)B.勾勒.(lè)C.迂.回(yū)D.蒙.古(méng)3.下面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组是()。
A.惊叹惊吓B.勾勒勾画C.洒脱潇洒D.拘束约束4.按要求填空。
(填序号)“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痛心疾首”中“疾”的意思是,“积劳成疾”中“疾”的意思是。
5.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一()千里②()色()流③()飘带舞④久立四()(1)词语①②都是描写绿的,其中词语形容绿的范围广,词语描绘绿的动态美。
(填序号)(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到了夏天,大雨后的原野,密密层层的绿叶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雨滴,到处,真是美不胜收。
这样的环境,让人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对比下面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①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②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像带子一样的河。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比作无边的绿毯,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颜色的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②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A.满天星那的花儿星星点点地缀满在的枝叶丛中。
B.风从门缝中挤了进来,穿过展动着花瓣的百合,绕过的荷花,踩着的薰衣草,最后偷偷地躲在牡丹的身后。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第一课 草原【作者简介】关于作者你要知道这些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舒庆春 字舍予,笔名老舍等。
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课文图解】一图带你读懂课文内容景色美 空气:清鲜 热爱草原美景 赞美草原人情天空:明朗平地:一碧千里小丘:翠色欲流人情美 热情接待盛情款待深情话别【词语杂烩】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积累多音字的de(他的)他此次远行的(de)目的(dì)地是美丽的西藏。
dì(目的地)乐lè(欢乐)收音机里飘出欢乐(lè)的乐(yuè)曲。
yuè(乐曲)解词语1.清鲜(qīng xiān):清爽新鲜。
例句:打开窗户,清鲜的空气扑面而来。
2.一碧千里(yī bì qiān lǐ):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例句:天空一碧千里,好像与大海连起来一样。
3.柔美(róu měi):柔和而优美。
例句:傍晚,竹楼上飘出柔美的歌声。
4.渲染(xuàn rǎn):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例句:这幅画如果用红色渲染一下会更好;②比喻夸大地形容。
例句:用不着大肆渲染这桩小事。
5.勾勒(gōu lè):①用线条画出轮廓;双钩。
一、理解词语:清鲜:清爽新鲜。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句子解析: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
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绘了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
六年级上课文知识点详解草原(一)开卷有益1.课文简介《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2.课文主旨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美丽风光的喜爱和对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的赞美之情。
(二)知人论世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老舍的“舍”就是取的他的姓“舒”,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三)手不释卷草原老舍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描写草原的诗句1、《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译文: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
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
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
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2、《北山》宋·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译文: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悄悄地上涨;直的堑沟,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
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悠闲,细细地数着飘落的花瓣;回去时,慢慢地寻芳草,到家已是很晚。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4、《出塞作》唐·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译文: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
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
护羌校慰坚守阵地登上障堡,破虏将军勇猛出击夜渡辽河。
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战马戴着珠络头,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勇如汉朝的霍嫖姚。
5、《敕勒歌》北朝名歌·佚名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姓名:1、草原1、《草原》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
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
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可爱的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3、形容草原辽阔的词语:一碧千里、一望无际、广袤无垠、一马平川4、描写草原的古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南北朝《敕勒歌》民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2、丁香结1、《丁香结》作者宗璞。
课文整体上先从丁香的样子、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又写了丁香结的由来和由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感悟。
勉励人们在生活中正视问题、乐观地面对人生。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从“香气直透毫端”可以看出这里的积雪指的是“丁香”。
3、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决不完的。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人生的意义或乐趣不就是在这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吗?有了这解不完的结,我们的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灿烂。
4、描写丁香的古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3、古诗词三首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诗人祈盼丰收,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也写月,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
六年级上册语文智慧花朵知识点电子版《青海高原一株柳》2.有关柳树的:桃红柳绿、柳暗花明、残花败柳、柳暖花春、云轻柳弱。
3.写柳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4.有关柳的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草原》2.老舍: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何:哪里;忍: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4.含“草”字的成语:草木皆兵、寸草不生、草长莺飞、风吹草动、芳草如茵。
5.形容草原大的成语:一碧千里、无边无际、一望无际、一望无垠、广袤无垠。
6.形容草原绿的成语:翠色欲流、青翠欲滴、一碧千里、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7.形容热闹场面的成语: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张灯结彩、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8.形容朋友间深情厚谊的成语:情同手足、形影不离、情深似海、手足情深、生死之交、情深意重、荣辱与共、亲密无间、同甘共苦、肝胆相照。
9.描写草原的诗句:《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麋鹿》1.《麝鹿》是一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麝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的麝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3.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yī shɑng() lǐ mào() mǎ tí()lè qù() dòu fu()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xuàn)B.勾勒.(lè)C.迂.回(yū)D.蒙.古(méng)3.下面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组是()。
A.惊叹惊吓B.勾勒勾画C.洒脱潇洒D.拘束约束4.按要求填空。
(填序号)“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痛心疾首”中“疾”的意思是,“积劳成疾”中“疾”的意思是。
5.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一()千里②()色()流③()飘带舞④久立四()(1)词语①②都是描写绿的,其中词语形容绿的范围广,词语描绘绿的动态美。
(填序号)(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到了夏天,大雨后的原野,密密层层的绿叶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雨滴,到处,真是美不胜收。
这样的环境,让人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对比下面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①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②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像带子一样的河。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比作无边的绿毯,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颜色的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②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A.满天星那的花儿星星点点地缀满在的枝叶丛中。
B.风从门缝中挤了进来,穿过展动着花瓣的百合,绕过的荷花,踩着的薰衣草,最后偷偷地躲在牡丹的身后。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描写草原的诗句六年级草原诗三首(一)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七律·乌鸦·和塞北草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
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附塞北草原诗: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
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
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青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诗一束〔作者:陈光林文章录入:李秋泓〕(一)草原啊草原草原啊草原我生命的摇篮清澈甘甜的流水是哺育我的乳汁芳草淡淡的清香润我生命的心田圣洁坚实的马背是我成长的登攀阿妈期待的笑脸是我力量的源泉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就想起那生命的摇篮草原啊草原我可爱的家园辽阔草原给了我宽大的胸膛秀美山川给了我健壮的脊梁风雪严寒给了我坚强的性格阿妈的艰辛给了我永恒的力量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就想起那可爱的家园草原啊草原酒香茶浓亲情无限想你啊草原我相恋的草原想你是甜甜的回忆想你是苦苦的眷恋想起你就思念悠悠天蓝地绿心心相连想你啊草原我心中的草原想你是甜甜的回忆想你是苦苦的眷恋想起你就情深绵绵伴着娘亲伴着蓝天到永远永远的草原草原啊草原我的大草原我绿波荡漾的草原鲜花如海的草原生我养我的地方你是我生命的摇篮草原啊草原我的大草原我阳光照耀的草原雨露滋润的草原生我养我的地方你是我力量的源泉草原啊草原我的大草原我春风拂面的草原秋波荡漾的草原生我养我的地方你是我永远的温暖草原啊草原我的大草原我歌美情深的草原骏马飞奔的草原生我养我的地方你是我心中的永远(二)乡恋给我一片白云吧飘向塞北高原带着亲情带着乡恋给我一缕春风吧吹到塞北高原带着春雨带着新绿给我一渠河水吧流向塞北高原带着歌声带着生命给我一弯明月吧挂到塞北高原高原夜更美故乡月更明(三)家乡的牧场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吃着母亲乳汁长大喝着芳香奶茶长大听那甜甜的歌谣伴着与我同年的马儿羔羊深情圣洁的牧场啊给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梦中常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情深牧场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父爱把我扶上马背娘亲给我多少期望广阔牧场给了我开阔的胸襟深情牧场给了我多少勇敢力量家乡牧场是我生命摇篮智慧的源泉永远忘不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圣洁牧场(四)高原情清风送我爽绿野伴我唱骏马载我乘风去扶摇直上歌浩荡高原蓝天阔雄鹰任翱翔碧波滚滚情涌浪青峰巍巍河山壮(五)艾敏河艾敏河啊草原的母亲河你静静地流默默地淌日日夜夜年年月月不停地流啊波连波艾敏河啊你是爱的河你流淌的乳汁是草原的生命你是溢满慈爱的河艾敏河啊你是情的河你流淌着人间的真情流到哪里都把真情诉说你是人间最深情的河艾敏河啊你是神圣的河悲痛时你给我力量危难时你给我信心你是牧人心中最神圣的河艾敏河啊你是人生的河喝着你的乳汁长大怀着你的信念耕耘你教我做人长远纯洁永远像艾敏河静静地流淌着艾敏河啊艾敏河我对你是那样的深情眷恋你是永远流淌在我心中的河我对你是那样的崇敬永远在心灵中宁静清澈艾敏河啊艾敏河有多少故事在你心中流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你是历史的篇章你是草原儿女的生命河·在草原马休闪电下的眉毛烟波浩荡。
草原古诗精选1、《塞上行》唐·鲍溶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2、《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敕勒歌》南北·无名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立春偶成》宋·张轼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7、《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北山》宋·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9、《草原诗三首》(一)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10、《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1、《寄刘驾》唐·曹邺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12、《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3、《边方春兴》唐·高骈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14、《出塞作》唐·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15、《草原娇凤》傅女奇才品貌优,草原娇凤碧空游。
《六年级草原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1.我们先来解析这句话的主题和背景。
这句话出自蒙古族古诗《六年级草原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在这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草原、深挚的情感以及对离别的忧伤之情。
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富有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特色。
2.关于“六年级草原”,这里指的是蒙古草原。
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故乡,也是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地方。
草原广袤无垠,一望无际,风吹草低见牛羊,气势恢宏壮美。
在草原上,蓝天白云与碧绿的草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而蒙古族人民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特殊的情感寄托,将草原视为精神家园和民族情感的象征。
这一片美丽的土地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3.接下来,“蒙汉深情何忍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之情。
在古代,蒙古族与汉族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两族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交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常常不得不离别,离开故乡,远赴他乡。
在这样的背景下,蒙古族诗人通过这句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亲人的深情厚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蒙汉深情何忍别”这句话具有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寄托了蒙古族人对家乡情感的表达,是蒙古族文化中一条极具情感寓意的诗句。
4.“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天涯远方的畅想。
在古代,由于交通、通讯受限,人们对于天涯远方有着一种神秘与向往之情。
诗人通过“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诗意盎然的场景,展示了对远方的美好向往与畅想。
在这句话中,蓝天碧草与斜阳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而悠远的画面,给人一种遐想和向往之情。
“六年级草原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富有诗意的意境,既代表了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这样的诗句不仅展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丽和深厚,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世界和诗意生活。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他们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放牧和游牧的生活。
《草原》知识点1、易错字音:渲(xuàn)染迂(yū )回马蹄(tí)2、课文内容(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课文写作顺序: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3)作者介绍: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话剧剧本《龙须沟》、《茶馆》、《立珍珠》、《春华秋实》《女店员》等;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等。
3、如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答: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涯,边际。
天涯,天边,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夕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大地与天空相按的地方。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扣,收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的效果。
4、课后习题:联系上下文,体会两个“回味”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答;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例句:吃完饭后,我坐在椅子上“回味”着刚吃过的烤鸡翅。
(2)“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答: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
例句: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禁“回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
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
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
描写草原的诗句六年级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塞作>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七绝·过普洱牙草原兼自吟网名原野丁》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
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
<敕勒歌>
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出塞作>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