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加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是近年来医学界发展迅猛的一个领域,它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与专业知识来帮助人们更快地康复。
本文将介绍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加快患者康复的外科学科。
它主要针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通过使用精确的手术技术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和重新融入社会。
在加速康复外科中,医生会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首先,手术技术方面,医生会使用微创手术技术进行手术。
微创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切口较小,减少了组织损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和功能,加速术后康复。
其次,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这包括康复训练、营养补充、疼痛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手段来恢复患者的功能。
营养补充则是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营养补充剂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疼痛管理则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康复的效果。
此外,加速康复外科还借助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如智能康复设备和生物材料的应用。
智能康复设备可以监测患者的运动情况和康复进展,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康复效果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生物材料则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提高手术效果和康复速度。
加速康复外科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广泛。
它可以用于各种手术的康复,包括关节置换手术、脊椎手术、肿瘤切除手术等。
通过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和技术,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减轻康复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更快地恢复功能和重返社会。
总之,加速康复外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康复体验和效果。
通过精确的手术技术、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加速康复外科为康复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快、更安全、更有效的康复解决方案。
加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是一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患者加速康复的外科学科。
它基于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手术及相关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注重整体治疗,将手术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以最短的康复时间和最佳的康复效果,实现患者功能的全面恢复。
加速康复外科的诞生离不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疾病康复为主要目标的医学学科,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方法,促进患者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康复。
康复医学的基本理念是患者中心和综合治疗,强调医、药、康、护等资源的协调运用。
加速康复外科正是立足于这一理念,将手术治疗与康复训练紧密结合,用科学的手段帮助患者加速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是手术和康复的整合。
传统的手术治疗通常是将患者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操作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期,才能逐渐恢复功能。
而加速康复外科则打破了这种模式。
它通过准确的手术技术和精细的康复计划,将手术和康复过程连接在一起,使患者能够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提前恢复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的手术过程需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完成。
比如,在关节置换手术中,通过使用深部肌肉注射技术,将局部麻醉直接作用于手术切口附近的深部肌肉,减少术后疼痛、肌肉松弛和局部肿胀。
术中使用镜头放大手术视野,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通过微创手术技术,达到减少术后切口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手术后,医生会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和康复保养指导,帮助其尽早恢复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的康复过程强调早期动起来、早期垂直起立。
患者在术后即刻进行主动、被动肢体功能锻炼,促进术后的早期康复。
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感觉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肌力和关节功能。
同时,康复团队还会提供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专业服务,帮助患者应对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患者在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康复过程加速,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加速康复外科eras读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简称ERAS)是一种旨在帮助手术患者更快康复的方法。
ERAS的目标是通过优化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流程,减少手术创伤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手术结果的质量。
ERAS的关键是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和康复师等。
他们共同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后得到最佳的护理。
在术前,患者会接受一系列的准备措施,包括健康评估、营养咨询和心理支持等。
这些准备工作旨在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减少手术风险。
此外,患者还会接受术前教育,了解手术的过程和术后的护理措施,以便在术后能更好地配合康复计划。
术中的关键措施包括使用尽可能小的手术切口和减少组织损伤,以降低手术后的疼痛和并发症风险。
麻醉师会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以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和镇痛需求。
此外,术中还会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液体管理等措施,以保持患者的稳定状态。
术后的护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点。
患者会尽早地开始活动和进食,以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疼痛管理也是术后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局部麻醉和静脉镇痛等。
此外,术后康复师会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疗法和营养计划等,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优势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和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ERAS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活动能力,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手术结果的满意度。
总之,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通过优化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的方法,旨在帮助手术患者更快康复。
它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采取标准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措施和术后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的目标是提高手术结果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ERAS)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核心是减少围术期创伤应激,促进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
围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对胃肠功能影响最早,但持续时间最长。
围术期各项处理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
现在,我们来聊聊ERAS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1、术后补液术后补液目的主要在于维持组织灌注压,保护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
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液体正平衡,若正平衡量大者则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国内学者姚波等发现液体负平衡提示病情逆转,预后良好,而液体负平衡推迟提示预后不良。
限制补液与常规补液相比,限制补液可减轻组织水肿,提高白蛋白水平,促进胃肠蠕动恢复。
术后补液原则:宁少勿多2、术后镇痛术后镇痛是ERAS的核心内容。
术后有效的镇痛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呼吸功能锻炼、早期经口进食的前提条件。
ERAS提倡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及手术创伤情况,主张围术期采用多模式、预防性、按时的全程疼痛管理,即术前预防性镇痛和术后多模式镇痛,包括术前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或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泵、持续伤口浸润阻滞镇痛、鞘内注射、神经组织等,提高镇痛效果,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肠蠕动抑制),减轻胃肠道反应,促进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进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术后康复。
硬膜外镇痛中加入少量局麻药可阻断术后有害刺激向中枢传导,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同时交感神经阻滞使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增加,导致胃肠血流量增加和胃肠蠕动功能恢复。
Shi等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采取胸段硬膜外镇痛与全身镇痛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硬膜外镇痛组患者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较全身镇痛组短,且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胸段硬膜外镇痛与全身镇痛相比,能加快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胃肠道并发症发生风险。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概念与特点1. 概念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又称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一种以减少对人体的额外损害,最大限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目标的外科治疗理念。
它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镇痛管理、液体管理、饮食管理、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综合改进措施。
这种新型的外科治疗理念在国际上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了一些国际权威机构的推崇。
2. 特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特点主要包括:减少外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它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管理,全面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1. 骨科手术的特点骨科手术通常涉及到骨折固定、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易发生并发症,需要长时间的康复。
传统的骨科手术治疗模式通常依赖于手术技术和术后疗效的稳定性,而且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这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康复的时间。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麻醉管理、镇痛管理、液体管理、饮食管理、运动康复等。
在术前准备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疼痛评估,针对性地进行镇痛、镇静治疗。
手术方式上,采用微创手术技术、无张力缝合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麻醉管理方面,使用局部麻醉或联合镇痛麻醉,减少全身麻醉的使用,降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在镇痛管理上,使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和局部镇痛等多种方法,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在液体管理方面,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时间合理选择液体种类和用量,预防低血压和脱水。
在饮食管理上,早期鼻饲或进食,促进术后早日恢复饮食功能。
在运动康复方面,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早日恢复。
加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专业医学领域,主要致力于研究和实施加速康复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在手术后尽快康复。
本文将从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原理、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加速康复外科,又称快速康复外科或增强康复外科,最早起源于1960年代的欧洲,之后逐渐被引入美国和其他国家。
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整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手术前到手术后的全程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的原理是通过规范化的麻醉、手术和术后康复方案以及全面的团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
在传统外科手术中,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床上休息和恢复,而加速康复外科则强调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通过提前得到自由活动和自理能力的恢复,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团队管理、麻醉技术、手术技术、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等多个方面。
术前准备中,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包括心理状况、营养状况、家庭支持等的评估,以便为术后康复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团队管理方面,加速康复外科强调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康复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协作。
麻醉技术方面,加速康复外科倡导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以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疼痛和肠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手术技术方面,加速康复外科主张使用微创技术和精细操作,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
围手术期护理方面,加速康复外科推崇主动预防和纠正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包括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呼吸道感染等。
术后康复方面,加速康复外科重视早期的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包括早期下床活动、呼吸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等,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改善。
加速康复外科的效果得到了丰富的临床研究证实。
研究表明,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加速康复外科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及意义和护理工作加速康复外科是指为了减少手术应激和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及缩短住院时间而采取的一系列围术期多学科综合运用措施。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新的外科理念,最初起于心脏外科手术,现已扩展到各类手术,主要包括快速通道麻醉、微创技术、最佳镇痛技术及强有力的护理配合与管理等,是对传统外科学的重要补充与完善。
其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大的益处和最少的损伤。
那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及意义是什么呢?加速康复外科需做好哪些护理工作呢?一、什么是加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也称“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是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 于2001年首次提出,旨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方式、麻醉方法、疼痛控制和护理等),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应激、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达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
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并以循证为原则,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多模式的照顾,其中围手术期护理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及意义众所周知,外科治疗患者的术后恢复不仅仅取决于外科手术过程,更重要的在于对围术期机体病理生理改变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延迟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
研究表明,增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包括:疼痛、手术应激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长时间禁食、术后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术后疲劳及睡眠障碍、术后长期卧床及术后胃管、引流管和尿管的使用等等。
随着人们对围术期各类创伤所引起的机体病理生理改变的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现代外科需要多学科间的紧密配合,以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快速、安全的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顺应了现代外科时代的发展,它将外科医生、麻醉医师、护士和康复医师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密切协作的医疗团队,采取多形式的干预方式,以期能够完成一个使患者无痛、无风险及尽快康复出院的围术期处理过程。
加速康复外科:现状及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李幼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通过优化多模式围手术期路径,采用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措施,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以加速恢复术前机体组成与器官功能,达到早期康复之目的。
通过整合围手术期干预措施促进术后机体器官功能能力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
ERAS理念始自普通外科,但近几年已经陆续推广至其他外科专业,甚至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但是仍旧以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最有说服力。
ERAS发展至今天,已经不再是讨论ERAS治疗模式是否优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而是如何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并执行ERAS的相关策略【1】。
尽管ERAS发展极为迅速,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既有传统习惯的困扰,也有一些ERAS尚难以解决的疑问。
在看到ERAS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ERAS的现状:从FTS到ERAS1999年Kehlet与Mogensen【2】首次提出了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概念,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使乙状结肠切除术患者术后住院2天出院。
随着ERAS理论的成熟,该理念被逐步推广应用于骨科、泌尿外科、妇科及神经外科等。
为了进一步强调FTS的核心内容不是仅仅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同时还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减少出院后的再入院率。
欧洲ERAS学会于2010年在伦敦成立,并将FTS改为ERAS,但中文仍保留“加速康复外科”的译文。
欧洲ERAS学会的成立促进了ERAS的发展,不仅仅择期手术植入了ERAS的内容,甚至急诊手术也应用了ERAS的原则【3】。
目前ERAS已制定了多个手术的指南(结肠、直肠与盆腔、妇科肿瘤、减重、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指南),因此,ERAS已经广泛应用至整个医疗卫生事业。
加速康复外科是近年实施的对围手术期的处理方式。
例如术前不常规留置胃管或者尿管,缩短禁食、禁水时间,采用微创手术,优化麻醉、限制液体量、术中保温,术后全程镇痛,将患者处在无痛状态下,早期能够进食、活动。
加速康复外科的目的是没有应急、没有疼痛、也没有风险。
既有利于患者也有利于医院。
腹腔镜胆囊切除是选择全麻的麻醉,它在腹部不需要做切口,只是在腹壁上打2-3个5毫米的洞进行操作。
一般它出血比较少、恢复也比较快,术后6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进行流食,24小时就可以半流食,一般1-2天就可以达到出院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