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三国演义中的计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7
一美人计 一 王允十八路诸候伐董卓后,董卓将后汉国都迁往长安,从此董卓更加骄横跋扈,他不但夜宿皇宫,而且对汉臣是想杀就杀,大多数人都敢怒不敢言。
司徒王允心生一计,让婢女貂婵假充自已的女儿,然后一女二嫁,先许吕布,再送董卓,使董吕父子反目。
王允见吕布已下决心,他立即假传圣旨,召董卓上朝受禅。
董卓耀武扬威,进宫受禅。
不料吕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贼咽喉。
奸贼已除,朝廷内外,人人拍手称快。
二借刀杀人计 一 郭嘉曹操平定北方四州,袁尚兄弟被迫逃亡辽东。
表面上看若袁氏与公孙康联合会对曹操构成很大威胁,所以曹操大部分手下主张趁胜一举歼灭袁氏与公孙康。
他们没想到还有一个对曹军更为有利的隐藏条件,即是让袁氏与公孙康火.并,而曹操能坐收渔翁之利。
此时郭嘉尽管已留易州养病,远离战场,但局势的发展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劝曹操不可出兵追击。
若出兵,二者必并力抵抗,急不可下;若缓之,使公孙康、袁氏相拼,其势然也。
曹操从其计,果然袁氏兄弟被公孙康杀死。
可以说曹操能最终消灭袁绍势力,进而统一北方,与此计有着重要的关联。
三反间计 一 周瑜江东的人马与曹操的人马隔江对峙,江东大督都周瑜见曹军水军排阵很有章法,深知此乃蔡瑁、张允之能力,要想破曹,必先除掉此二人,苦于没有机会。
恰地这时,蒋干讨令来劝说周瑜投降,周瑜便利用蒋干与自己同榻而眠的机会,成功地将一封假书信捎给了曹操,信的内容大致是蔡瑁、张允要与周瑜里应外合,要谋害曹操。
曹操见了书信大怒,立马取了蔡瑁、张允的首级。
可怜蔡瑁、张允二人,本想投降曹操,好好千一番事业,却因一条反间计糊里糊涂地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四苦肉计 一 周瑜蒋干到东吴说周瑜,被周瑜将计就计,使曹操杀死蔡瑁张允水军两都督,为自己除去了后患,但曹操水军实力乃就很强大。
周瑜于是与老将黄盖演出一场苦肉计来。
这事几乎瞒了东吴所有人(包括孙权都以为周瑜是真的想杀黄盖),只有黄盖的老友阚泽与孔明清楚。
结果曹操中了计,苦肉计的成功为后来的火烧曹船立下汗马功劳。
目 录第一计 瞒天过海第二计 围魏救赵第三计 借刀杀人第四计 以逸待劳第五计 趁火打劫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七计 无中生有第八计 暗渡陈仓第九计 隔岸观火第十计 笑里藏刀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 途假伐虢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王志刚 著==================================青苹果数据中心Green Apple Data Center()第一计 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外。
太阳,太阴。
译文:自认为防备周到的,使人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的情绪;经常看惯了的事,就不再怀疑。
秘密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这并不是说隐秘与暴露的事物相互对立。
非常的公开经常蕴藏着非常的机密。
计名探源:事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唐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平定辽东。
一天,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大海边上,唐太宗见眼前白浪排空,茫茫无穷,即向众将询问过海之计,众将面面相觑。
忽然一个近居海上之人请求见驾,并声称其家已经独备三十万过海军粮。
唐太宗大喜,便率百官随此人来到海边。
只见家家户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分外严密。
此人引唐太宗入室,室内皆是绣幔锦彩,菌褥铺地。
百官入座,宴饮乐甚。
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
太宗大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一片苍茫海水,横无涯际,哪里是在百姓家里做客,大军竟然已航行于大海之上了!原来此人由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的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军事和政治斗争为主题的小说,其中也包含了许多谋略取胜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三国演义谋略取胜的故事:1.苦肉计: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为了让曹操上当,故意在船上装满
了干草和破布,被火烧时跳入水中,让自己被烧得皮开肉绽,以此骗取曹操的信任,最终让曹操上当。
2.反间计:吕布为了杀掉董卓,以献城为名将李傕、郭汜等人诱骗
至城中,并趁机下手将二人杀死。
吕布随后放出流言,称董卓所采用的献帝东迁计划其实是一个阴谋,诱骗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
此计策成功离不开李儒的谋划。
3.连环计:庞统为了让刘备夺取西川,献上了连环计。
他提出让刘
备分兵攻打涪水关,并在涪水关放置了木筏,阻挡了刘备的军队,同时派出部将黄权在后方袭击刘备的后方。
刘备中计后,不得不放弃攻打西川,回师应对黄权的袭击,最终导致了失败。
4.走为上计: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将广,却因为内部不和而最
终失败。
在战役中,许攸献上了“走为上计”的计策,建议袁绍放弃在官渡与曹操决战,而是退回河北,让曹操追赶他的军队,从而使其疲惫不堪,最终取得胜利。
5.空城计: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由于马谡在街亭失手,导致蜀
军被迫退回汉中。
在诸葛亮的计策下,他在汉中设下了空城计。
司马懿率军来攻,而诸葛亮却稳坐城中,弹琴而不出。
司马懿疑心有伏兵,于是退兵。
此计策成功地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也展示了诸葛亮的胆略和智慧。
三国演义里的妙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奇谋妙计是故事的一大亮点。
以下是一些《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妙计:
1. 空城计:这是《三国演义》中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段,也是后半部分的经典之作。
当司马懿率大军来攻打西城时,诸葛亮因兵力不足,只能以空城计应对。
他命令士兵们隐藏起来,自己则在城墙上弹琴。
司马懿见状,以为诸葛亮有埋伏,便撤军而去。
2. 火烧赤壁:这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海战之一。
诸葛亮联合东吴,利用东风,成功地将曹操的水军烧成了灰烬。
3. 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曹操军队的弓箭,通过草船借箭的计策,轻松地获得了大量的箭矢。
4. 连环计:诸葛亮设计将曹操的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使其在风浪中难以行动,最终被东吴军队击败。
5. 七擒孟获:诸葛亮南征时,七次擒获南蛮王孟获,又七次释放他,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
6. 借刀杀人:诸葛亮利用周瑜和曹操之间的矛盾,成功地让周瑜杀掉了曹仁。
7. 连环马:诸葛亮设计制造了连环马,成功地击败了马超的骑兵部队。
8. 锦囊妙计:诸葛亮给刘备的三个锦囊妙计帮助他成功娶到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
以上只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妙计的一部分,实际上,《三国演义》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谋和策略,这也是这部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计谋10.空城计策划者:诸葛亮背景:街亭一战结束后,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战略单位,诸葛亮派出了所有的武将去各地守卫。
此时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率令数十万大军逼向诸葛亮所在的空城。
面对此等危险的情况,诸葛亮竟撤掉了城中所有的防御,城门打开,摆出俨然一个无人看守的城池的样子。
而自己只带两个书童,在城门上面抚琴,安静肃杀的气氛回荡其中。
司马懿深知孔明用兵谨慎,不会做出如此冒险的事情,料定周围必有伏兵,于是不敢向前,急急退兵走了。
个人认为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一条计策,它把诸葛亮的智慧发挥到了及至,我不得不佩服罗兄的想像力,试问世上还有谁可以以一个空城吓退敌方数十万大军,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9.暗度陈仓策划者:邓艾背景:诸葛亮死后,魏国大举进攻蜀国,蜀国将领姜维对抗魏国将领邓艾。
魏军声势浩大,蜀军连连败退,连丢掉好几个城池。
魏国大将钟会引军十万进军剑阁,剑阁是蜀国都城成都之前的最后一道防卫,易守难攻,姜维深得诸葛亮的带兵之道,钟会完全受阻于剑阁。
邓艾派出许多探马,得知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向成都。
这条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难行走。
据说是汉武帝南征时开凿的,已有三四百年无人通行了。
邓艾料定蜀军绝不会在这条路上有所防范,于是带兵通过小路直接杀向成都,灭了蜀国。
而此时姜维还在剑阁死守钟会的进攻,当他得知成都沦陷的消息时已是后悔莫及了8.后发制人策划者:法正,陆逊背景:这里要说的定军山之战。
黄忠率军攻打定军山,守护的是魏国大将夏侯渊。
夏侯渊骁勇善战,黄忠依法正的计策坚守不出。
夏侯渊性格暴躁,十分气愤,导致整个魏军军心涣散。
黄忠趁此时突然出兵杀的魏军措手不及,夏侯渊也被黄忠斩落马下,蜀军大获全胜。
与此战类似的还有刘备与陆逊的彝陵之战,刘备为了替关羽张飞报仇攻打东吴,开始时连战连胜,东吴都督陆逊坚守不战,使得蜀军经过长途跋涉作战疲惫不堪。
陆逊趁此时火烧连营大败蜀军,刘备兵败后病故白帝城。
7.借刀杀人策划者:曹操背景:三国鼎立,蜀国拥有西川和荆州之地,文有诸葛亮辅政,武有关羽张飞等五虎将抗敌,这对于曹操的魏国来说是很大的威胁。
三国演义的计谋汇总
一.随机应变——曹操应急佯献刀
二.金蝉脱壳——孙坚换帻脱险境
三.乘火打劫——袁绍诈取冀州城
四.连环计——王允巧使连环计
五.欲擒故纵——刘备三让徐州城
六.嫁祸于人——曹操借头息众怨
七.韬光养晦——刘备借雷巧掩饰
八.兵不厌诈——张飞诈醉擒刘岱
九.借刀杀人——曹操借刀杀祢衡
十.釜底抽薪——曹操乌巢烧粮草
十一.隔岸观火——曹操袖手除二袁
十二.无中生有——程昱用计诳徐庶
十三.上楼抽梯——刘琦上楼抽梯问计
十四.虚虚实实——张飞沉着退敌兵
十五.激将法——诸葛亮计激周瑜
十六.反间计——周瑜假书赚蒋干
十七.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
十八.苦肉计——周瑜导演苦肉计
十九.美人计——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十.利而诱之——丁斐牛马救曹操
二一.围魏救赵——孔明一纸救江东二二.混水摸鱼——庞德设计下长安二三.十面埋伏——孔明设伏擒张任二四.出其不意——甘宁百骑劫魏营二五.以逸待劳——黄忠疲敌定军山二六.疑兵之计——孔明设疑胜曹操二七.攻心为上——吕蒙攻心胜关羽二八.将计就计——曹操盛葬关羽头二九.火战计——陆逊火烧蜀连营
三十.各个击破——孔明安居平五路三一.先发制人——司马懿出兵破孟达三二.空城计——孔明智设空城计
三三.诱敌深入——木门道张郃中计三四.忍辱负重——司马懿忍辱取胜三五.缓兵之计——司马懿缓战破辽东三六.假痴不癫——司马懿诈病赚曹爽三七.背水一战——姜维背水破王经三八.走为上——姜维求计避祸
三九.暗渡陈仓——邓艾奇兵度阴
四十.一箭双雕——司马昭一石三鸟四一.以柔克刚——羊祜怀柔服陆抗。
三国演义中关于计谋的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了北方,打算征服南方的孔明在蜀汉时任丞相时,有一次想要困曹操于南阳,便采用了连环计。
首先,孔明联络了刘备的老朋友、豪门曹洪,让他向曹操献计,说要在南阳坚守,以待主力北上。
曹操真的听信了曹洪的计策,让曹仁率兵南下,坚守南阳。
随后孔明在蜀汉境内,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吸引曹操的注意力,先是烧掉了云梦泽,让曹操心生怀疑;接着又让魏延装疯卖傻,引来了曹操的关注。
曹操派人查魏延,但孔明事先早已准备好了一份虚假的证明,躲过了曹操的调查。
最后,孔明再派人四处散布消息,说蜀汉大军即将北上攻打长安,解除曹操对南阳的戒备。
曹操得知后,派军去阻击蜀军,结果发现被孔明带领的蜀军已经从隘口中溜走。
曹操不得已只能率领部队回到南阳,但此时南阳已经被蜀汉大军所包围。
孔明用一个虚实相间的连环计,成功地困住了曹操,为蜀汉在南方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