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发展概况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 1、 肇始于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革命和
文化革命的需要。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 海创刊,时名《青年杂志》, 1916年第二卷起改名《新青 年》,陈独秀主编。
创刊号登载陈独秀的《敬告青 年》一文,向青年提出“自主 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 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 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 的”,“实利的而非虚伪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 望。《敬告青年》,是新文化 振聋发聩的宣言书,标志着新 文化运动的开端。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古代(古典)文学:先秦——清朝末期的文学(1840 年前)。
近代文学:1840年-1917年的文学,是古典文学向现 代文学的过渡时期。是文学现代性的累积时期。
现代文学: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40年代前称 “新文学”)。
课前絮语
主讲: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 课程意义: 学习要求: 课堂学习:听讲、笔记、阐发、讨论 阅读、思考、写作 作业:10000字以上读书笔记,手写,
第一讲 中国现代文学 发展概述
第一节 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 近代:1840年—1919年 现代:1919年-1949年 当代:1949年后
当代文学: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 学(5O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70年代前与新中国文学、 “建国以来的文学”、“建国后文学”等名称可互指)。
近现代文学:一般指的是1840年至1949年的文 学。
现当代文学:是现代、当代文学的合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在80年代后期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将 近代、现代、当代文学整合成一个整体看待, 以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葛在一起的。” 现代化: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
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 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主要包括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 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 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 中国现代文学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 分,它既有力地参与了这一进程,同时又反映着这一 进程。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影响艺术的三因素:
种族、时代、环境。
(一)中国:

民族性:运用中国的民族语言(以汉语为
主体),书写中国人的生活,承继中国古老的
文化(文学的、审美的等)传统 。
(二)现代:
1、时间(历史)的意义:1917——1949
2、价值意义 “历史阶段的划分不是纯然时间性的,而是和空间纠
(三)文学: 艺术、审美属性,具有艺术的规定性,属于人类的
精神的艺术性创造。 (四)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生存背景 救亡与启蒙——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双重变奏 文学成为重大社会事件的构成部分,文学呈现出明显
的阶级、政党、政治意识。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往往 以文学作为发端和具体表现。 社会意识对文学审美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文学主体性 弱化,文学有社会革命附属物倾向。 社会政治事件往往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源,引发文学 创作和理论论争
李大钊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确定了后来革命文 学的观念。
文学革命的发起和参与者大多有翻译西方文学的经历, 西方文学的题材、创作手法、表现方法等广泛影响了 早期新文学作家的创作观念。
3、文学革命发难者的特点:
胡适、陈独秀、周作人、李大钊、鲁迅他们处 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旧民主革命交替, 封建王朝解体和共和交替时代,青年心理的时 代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努力探索中国的新出 路,他们深感中国传统古典文学对人精神的闭 锁和弊害而要求文学革命。这是处于历史中间 地带的知识分子常有的社Baidu Nhomakorabea责任感和社会道义 和良知意识。
2、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西方的军事、政治、经济、文 化的入侵,大量翻译著作的进入,在落后与先进的碰 撞中导致文学的改革。
胡适从欧美的意象派诗歌的启发下提出了《文学改良 刍议》的主张,胡适、陈独秀都受到西方进化论的影 响,推行文学的历史进化论。
周作人从欧洲文艺复兴中找到了人道主义的“人的文 学”观念。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阶段
1、第一个十年(1917-1927)
2、第二个十年(1927-1937)
3、第三个十年(1937-1949)
四、中国现代文学性质:
其一:用现代的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 人的思想、情感、心理和现代审美意识的文学。(文 学的艺术性质)
其二:无产阶级影响和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族文学。(文学的时代和社会性质)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 一九一七年二月。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 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 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 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 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 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 文学。”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 良刍议》,阐释文学的进化 论,提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的号召。提出文章八事“须 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 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 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大力倡导白话文。
(二)文学革命的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求得了语言和 文体的解放,解放了禁锢上千年的文学形式。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 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 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胡适主要侧重于语言、形式 等文学外部因素谈论文学变 革。
周作人:《人的文 学》,《平民的文 学》。认为新文学应 该重新发现“人”, 在于助成人性的健全 发展。周作人以人道 主义的观念,从文学 与人的精神联系出发 谈论文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