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精讲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9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中国近代流行歌曲的历史是流行歌曲的鼻祖—黎锦晖开始书写的,这位出生在富庶家族的音乐家,为了实施推广和宣传国语的理想,开始了创建歌舞团体和创作儿童歌舞剧的工作。
为响应“五·四”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提出的“平民教育”、“平民文艺”等以“平民”为服务对象的口号,黎锦晖开始萌发了“平民音乐”的念头,他的音乐活动从编创儿童歌舞音乐到创作爱情歌曲,都体现了他那面向大众的“平民音乐”理念,其中最充分体现他“平民化”思想的就是其开创了“时代曲”的创作之凤。
1927年前后,为了适应歌舞演出面向社会的需要,黎锦晖在经常观摩外来歌舞团的演出中受到外来流行歌舞音乐的启发,他开始尝试以大众化的爱情歌曲代替市井茶楼的民间淫秽小调(例如《十八摸》等),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手法谱写出一批新歌(如《毛毛雨》、《关不住了》、《落花流水》等)。
歌曲《毛毛雨》迈出了黎锦晖探索大众化爱情歌曲创作的第一步,它既是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史的开篇之作,也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由此开创的一代乐风,使“时代曲”这一新的歌曲品类受到市民大众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流行音乐的传入,时代曲的创作风格也在不断变化,这一时期(30、40年代)流行歌曲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种创作倾向:一种是以贺绿汀《天涯歌女》、《四季歌》为代表的继承黎锦晖时代曲运用民间小调创作的具有民歌风味的流行歌曲;另一种是以黎锦光的《夜来香》、《香格里拉》和歌辛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夜》等为代表的充分吸收西洋音乐元素创作的具有时尚流行节拍风格的流行歌曲。
而雪庵于1936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是将第一种创作风格向第二种创作风格过渡的一首在中国音乐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标志性的流行歌曲,它不但继承了五声性的民族风格,而且使用了节奏性很强的欧美流行音乐元素,使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创作过渡到另一条创作道路,开启了引领中国40年代繁华都市流行歌曲创作风的大门,中国流行歌曲从此真正进入了一个发展高潮。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历史的积淀一、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1927—1950)1.时代曲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流行歌曲的历史是流行歌曲的鼻祖黎锦晖开始书写的。
他为了响应“五四”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提出的以“平民”为服务对象的口号,他开始萌发了“平民音乐”的念头,其中最充分体现他“平民化”思想的就是其开创了“时代曲”的创作之风。
1927年前后,他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手法谱写出一批新歌,其中歌曲《毛毛雨》迈出了黎锦晖探索大众化爱情歌曲创作的第一步,它既是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史的开篇之作,也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时代曲由此产生。
1928年,黎锦晖把原本题裁是“爱情”的时代曲扩大到了“亲情”“友情”和“真情”等多层面。
进入30年代后,时代曲由黎锦晖的一枝独秀,进入了群芳争艳的时期。
这一时期有进步音乐工作者如贺绿汀、刘雪庵、聂耳、冼星海等。
其中刘雪庵于1936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是一首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流行歌曲,它使中国流行歌曲进入了一个发展高潮,自此,活跃的音乐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等。
20世纪的30、40年代,抗日救亡和争取自由成为这个时代最强烈的呼声,“时代曲”的出现与成长遭到了各种批评与排斥。
在40年代末,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内地逐步禁唱流行歌曲,流行音乐也只得移师香港和台湾,因此“时代曲”在内地消失了近三十年。
三十年后在门大开,时代曲借“港台歌曲”的冲击波重归故土,再度成为时代的声音。
2.时代曲的代表歌手及其代表歌曲1.黎明晖:第一位流行歌星,她的《毛毛雨》是流行音乐的开端2.白虹: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位“歌唱皇后”,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其中《莎莎再会吧》是她最为走红的电影歌曲3.周旋:号称“金嗓子”,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天涯歌女》、《夜上海》、《何日君再来》、《凤凰于飞》都是她典型的代表作品4.李香兰: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夜来香》是她的代表作品5.姚莉:号称“银嗓子”,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她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更是风靡国际6. 白光: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代表作有《假正经》、《如果没有你》7.吴莺音:鼻音歌后,旧上海七大歌星之一代表作有《大地回春》、《我有一段情》二、香港流行音乐(1950—)1.香港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十年1974年到1984年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10年,在这个时期的香港歌坛上,许冠杰可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171401008 郭啸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的活力张力。
一、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1927-1950)时代曲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租界,她得到的科学社会文化的咨询是和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的。
这个时候美国的爵士乐异常繁荣,已经影响了整个西方音乐界,作为四大魔都之一的上海同样受到了以爵士乐、叮砰巷音乐为主的美国音乐的影响。
中国的音乐人开始探索将近现代的传统流行音乐于本土音乐结合的道路。
中国公认的第一首时代曲是音乐家黎锦晖创作,其女著名歌星黎明晖演唱的歌曲《毛毛雨》。
这首歌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30-40年代时代曲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明星,周璇,白光等等。
这个时期时代曲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派以贺绿汀为代表的以传统小调为主的时代曲,如《天涯歌女》,《四季歌》,另一派以陈歌辛为代表的以Jazz,Tin Pan Alley为主更摩登的时代曲,如《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
二、香港流行音乐(1950-)现代中文流行音乐范畴内,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粤语流行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构成了主要的两大色块。
五、六十年代,香港经济、政治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开始渐渐具有本地的特色。
但是,因为人员的流动和推行英语教育,文化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候香港的流行文化几乎被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所左右。
进入60年代末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在香港的第一代本土的年轻人长大了。
他们也开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
于是,许多乐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象莲花、玉石、温拿等等等等。
他们唱的其实大多也是欧美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性、原创性可言,但是人们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些乐队,因为,这是香港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