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时代新引擎(一)——奥地利创意文化经济慨况
- 格式:pdf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6
奥地利推广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奥地利推广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奥地利作为一个充满魅力的欧洲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艺术氛围。
为了进一步提升奥地利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特制定本次推广活动策划。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奥地利在目标市场(如中国、美国、日本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奥地利旅游,增加旅游收入。
3. 促进奥地利文化艺术在全球的传播与交流。
4. 加强奥地利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活动主题“魅力奥地利,多彩之旅”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1. 主要活动地点: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及其他著名旅游城市。
2. 全球推广活动地点:目标市场的重要城市和地区。
六、活动内容(一)旅游推广活动1. 举办奥地利旅游推介会在目标市场的重要城市举办旅游推介会,展示奥地利的自然风光、文化景点、美食特色等。
邀请当地旅行社、媒体、旅游爱好者等参加,提供详细的旅游线路和优惠政策。
2. 开展线上旅游推广活动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平台进行奥地利旅游的宣传推广,发布精彩的图片、视频和旅游攻略。
举办线上旅游抽奖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奥地利旅游。
3. 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设计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如文化艺术之旅、自然风光之旅、美食之旅等。
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特殊需求。
(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1. 举办奥地利文化艺术展览在目标市场的重要艺术场馆举办奥地利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展览。
邀请当地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参与,促进中奥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2. 举办奥地利音乐会和舞蹈演出在维也纳等地举办高水平的音乐会和舞蹈演出,展示奥地利的音乐和舞蹈艺术魅力。
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演,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3. 开展文化艺术体验活动在活动现场设置文化艺术体验区,让观众亲身体验奥地利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举办文化艺术工作坊,邀请专业艺术家进行指导。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第9期(总第12期)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经验一、发展现状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定义的国家,其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具有典型的特征。
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后来失去了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1997年5月,英国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解决就业问题,首相布莱尔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这个特别工作组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
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的概念,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等实施系统性扶持;逐步建立完整的创意产业财务支持系统,包括以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作为对创意产业的财务支持。
至2000年英国创意产业已获得了一定发展,据英国跨部门商业注册机构(Inter-DepartmentalBusinessRegister,IDBR)统计显示,英国创意产业企业已达122,000家,约占企业总数的7.6%,其中四分之三集中于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音乐、视觉和表演艺术方面。
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分布情况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
2001年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发表《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IndustryMappingDocument),该报告显示,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约为1125亿英镑,占英国当年GDP的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
2002年,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注册企业数约有12.2万家,雇佣总人数达190万,成为英国雇佣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
此外,英国创意产业实现出口115亿英磅,约占英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2%。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经验及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迅速崛起。
它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产物,是文化产业发展到“创意”时代必然产生的一种新型业态。
它独特的产业特征,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竞争力的增强以及新的就业机会的增加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已经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英、美、日等许多发达国家都纷纷把这一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其大力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经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学习和借鉴这些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举措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型产业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纵观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政府所制定的相关的产业政策对于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英国:强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合作20世纪80年代,英国为了走出当时经济低迷的局面最早明确提出了发展“创意产业”的概念。
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上任后就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着力点,截至2008年,文化创意产业就已经成为了英国就业人口最大的产业和产值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
英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自“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之后,为推动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破部门壁垒,英国新工党政府对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了重新整合。
首先将主管文化等部门的“国家遗产部”更名为“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并任命该部首长为内阁成员,主管文化、新闻、体育事务.其次,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过程中,英国政府将重点放在政府各部门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政策协调合作方面。
奥地利经济概况奥地利地处欧洲中部,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生活水平很高,和德国等欧盟国家经济联系密切。
其经济体系包括庞大的服务业、成熟的工业及规模有限但高度发达的农业。
奥地利出口贸易发展良好,就业市场十分稳定。
奥地利矿产资源主要有石墨、镁、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
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6.3%。
奥地利工业体系完整,产值占GDP一半左右。
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工、环保、机械电子工程、钢铁、机械制造、采矿、电子和汽车发动机制造等。
奥地利农牧业以和林业都很发达,有林场400万公顷,且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
奥地利风景秀丽,旅游业十分发达。
游客主要来自德国、荷兰、英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
外贸在奥地利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出口机械、钢铁、造纸、交通工具、木材加工和家具、工业半制成品和制成品;进口能源、燃料、机械、汽车以及初加工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年度经济分析与展望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奥地利经济增长减缓,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但主要经济指标仍好于欧盟平均水平。
2009年经济出现3.6%的负增长,政府财政赤字达GNP的3.4%。
危机爆发后,奥地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消费刺激措施,包括大规模减税计划和新车购买补贴;还推行减少工时政策避免大规模裁员,控制失业率在5%以内;对银行和保险等受挫较大的本国优势产业提供援助,并收购了奥地利第六大银行HGAA。
当前世界经济局势有所好转,奥地利也借机进行经济结构重组,发展知识型实体经济,预计将在2010年摆脱经济衰退的阴影,恢复接近1%的增长。
投资机会奥地利工业发展及投资潜力集中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除了钢铁、机械、车辆以及精密仪器工艺以外,还拥有先进的环保工业,如空气、水污染防治技术及垃圾处理设施等。
除研发能力和专业技能先进的工业外,奥地利以金融和保险为主的服务业也十分发达。
外资企业纷纷投资或收购奥地利企业,目的就是吸取其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或是利用其战略位置向周边国家拓展。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它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理念。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可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先驱。
他在1912年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
“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1997年英国大选之后,刚成为英国新首相的布莱尔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力图采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来摆脱英国当时经济面临的颓势该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
他们将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这些都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文化产业,它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剖析尽管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提法离不开文化产业,但对于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文化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产业。
在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同,认为该产业包括: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文学艺术、设计、手工艺制作、艺术教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影像艺术、艺术管理、绘画艺术、节日庆典、博物馆、土著及当地居民手艺等。
2.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观点持有者认为,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传统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产业是成型文化产品的简单再生产,过度关注创意结果的复制。
创意文化产业强调创造性的生产理念,关注人类智慧的应用。
他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源自传统文化产业,又高于传统文化产业,它以创新为核心,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和提高,是文化产业中真正创造巨额价值的部分。
3.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业。
世界知识产业组织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为一系列产业部门,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加上文化和艺术的生产,这些生产活动以个人为单位,既有现场的服务,也有制成品。
创意产业一、产生创意产业的理论先驱是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他在1912年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
创意产业涉及许多相关行业,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端倪, 并伴随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的产业变迁历程。
二战后, 德国出现创意产业雏形, 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包豪斯设计体系,强调艺术、技术和经济效益的新统一。
美国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以好莱坞电影和迪斯尼主题公园为标志的文化娱乐产业日益风靡世界。
日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产生创意产业, 并以举办1970年大阪世博会为契机, 发动色彩革命, 在时尚、建筑、设计等领域中呈现出自己独有的创意与特色。
人们真正开始了解创意产业是从20世纪末的英国伦敦复兴城市的创意计划。
1997 年,布莱尔政府立志改变英国老工业帝国陈旧落后的形象,提出“新英国”的构想。
作为“新英国”计划的一部分,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领域被赋予崇高的地位。
为了有效地推进文化、个人原创力在经济中的贡献,布莱尔着手成立了“创意产业专责小组”,并亲自担任主席。
英国“创意产业专责小组”先后于1998年和2001 年分别两次发表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
这两份报告成功并快速地使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也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可以说,“创意产业”早已存在,是布莱尔政府对这个名词进行了重新整合并积极实践,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二、发展(一)国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竞争环境日益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发达国家纷纷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抵御市场风险。
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产业在提升传统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优势明显,因而成为了世界各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各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并成立专门指导机构,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奥地利研究报告-「教育在奥地利经济中扮演的角色」2012年10月05日 12时讯奥地利经济研究院(Osterreichisches Institut fur Wirtschafts- forschung)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教育2025:教育在奥地利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揭示了其对教育的看法:教育代表的是发展、就业、收入、创新与竞争力,奥地利联邦教育、艺术暨文化部(Bundesministerium fur Unterricht, Kunst und Kultur, BMUKK)在检视该报告后,从下列7大面向探讨未来奥地利教育应发展的重点:一、奥地利企业应加强以创新为基础的发展策略,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存活:1.必要的技能对创新相当很重要:包含职业专业技能(产品及製程改良,如机械製造)、职业相关技能(研究相关领域,如传播、医药)。
2.应重视专业职业教育训练。
3.应发展社交能力。
4.应加强一般就职能力。
5.应加强通识教育。
二、创新与教育训练密集行业是奥地利经济成长与出口表现的骨干,现今亦在快速发展中:1.奥地利有一流的技职教育体系,此体系应与企业紧密合作。
2.应透过维护基本竞争力与通识教育品质,保障职业相关技能培育水準。
3.应降低高学历者失业的情形。
三、教育体系现今的挑战,就是要同时兼顾职业专业技能与职业相关技能的强化与发展:1. 促进进阶技能与进修的机会:推广结合通识与技职教育的新式中学、为未受义务教育者提供补习教育、推动青年辅导、促进毕业生通过高中职毕业会考、採取更积极的高等教育政策。
2. 确保基本竞争力与校园进修品质:设立教学标準、推动新的文凭考试模式、增加以提升竞争力为导向的课程、提高学校责任、增加对教学品质的监督。
3. 注意技职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训练。
4. 提升教育体系的渗透性(无死角教育)、透过举办国家认证考试确认所拥有的技能。
四、使具有专业技能者有较高的职业相关技能训练:除提供更多进修机会外、也鼓励技术专业人员通过高中职毕业会考、降低辍学率、推动小班制等。